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2024-01-04王赛寒沈东荣程梦瑶通信作者
何 翠,黄 慧,王赛寒,吴 瑕,朱 琳,沈东荣,程梦瑶,石 泉(通信作者)
(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合肥海关口岸门诊部,安徽合肥 230061)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传染性疾病,属于性病的一种,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是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梅毒以侵犯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脏器,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梅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也是我国口岸卫生检疫部门管理和监测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2021 年我国梅毒新发病例48 万例,发病率为34/105,新发感染人数长期占据法定传染病的前三位[2]。安徽省是中国内地梅毒防控的重点区域[3]。还有研究显示:安徽省梅毒发病数呈上升趋势,且有明显的周期性[4]。为确切了解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掌握分布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性地加强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研究对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8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合肥海关口岸门诊部)参加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共计44 898 人。出入境人员包括4 类,分别为劳务人员、留学人员、海事人员、旅游探亲人员。
1.2 方法
参检人员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试剂盒)进行梅毒初筛,试剂盒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阳性者均接受TRUST、ELISA 及TPPA 检测最终确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TRUST)由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试剂为日本东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产品。TPPA、TRUST、ELISA 法检测均为阳性则判定为梅毒[5]。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各试剂盒和说明书,并遵循实验室仪器操作标准进行样本检测。结果判读由高年资检验医师确定后录入体检系统。所有阳性样本流行病学资料从本中心体检系统中《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问卷进行统计整理。
1.3 统计分析
使用Excel 2013 软件进行所选数据的整理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出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出入境人员梅毒检出情况
2018—2022 年,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检出梅毒阳性感染者60 例,检出率为0.13%(60/44 898)。下降率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2021年阳性检出率有所回升,其他年份均持下降趋势。2018 年梅毒阳性感染数最高,感染率为0.17%。2022 年梅毒阳性感染数最低,感染率为0.05%。经卡方检验,各年度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P<0.05)。(见表1)。
表1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员不同年份梅毒检出情况
2.2 不同性别出入境人员梅毒检出情况
60 例梅毒感染者中,男性53 例,占梅毒感染者总数的88.33%(53/60),感染率为0.16%,女性7 例,占梅毒感染者总数的11.67%(7/60),感染率为0.06%。出入境人员不同性别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0.05)。(见表2)。
表2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员不同性别梅毒检出情况
2.3 不同年龄出入境人员梅毒检出情况
60 例梅毒感染者中,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占梅毒感染者总人数28.33%(17/60)。其中男性主要分布在41~50 岁,占男性梅毒感染者总人数的30.19%(16/53),该年龄段为高发人群。女性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21~30 岁,占女性梅毒感染者总人数的57.14%(4/7)。(见表3)。
表3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员不同年龄梅毒检出情况
2.4 不同职业类别出入境人员检出情况
60 例梅毒感染者中,感染人数最多的是劳务人员,阳性数为46 人,占梅毒总感染人数76.67%(46/60),检出率为0.19%(46/23 727)。其次是留学人员,阳性数为7 人,占梅毒感染人数11.67%(7/60),检出率为0.05%(7/14 018)。海事人员,阳性数为4 人,占梅毒感染人数6.67%(4/60),检出率为0.08%(4/5 073)。旅游探亲人员,阳性数为3 人,占梅毒感染人数5.00%(3/60),检出率为0.14%(3/2 070)。经统计学分析,不同职业类别人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59,P<0.05)。(见表4)。
表4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员不同职业类别梅毒检出情况
2.5 梅毒感染者国籍、前往国家分布情况
60 例梅毒感染者中,中国籍53 例(88.33%),外国籍7 例:其中韩国籍2 例、柬埔寨、美国、墨西哥、法国及巴基斯坦各1 例。中国籍人员前往地区前3位依次是亚洲(25 例)、非洲(23 例)、其他地区5例。(见表5)。
表5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者国籍及前往国家分布情况
2.6 梅毒感染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传播途径
在60 例梅毒感染者中,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学历为主,阳性数35 例,占58.33%(35/60),其次是大专以上学历,阳性数11 例,占18.33%(11/60)。婚姻状况已婚为主,占61.67%(37/60),未婚的13例,占21.67%(13/60),离异的10 例,占16.67%(10/60)。传播途径:主要以不洁性行为为主,阳性数41例,占68.33%(41/60),传播途径不详者,阳性数14例,占23.33%(14/60),配偶间传播感染的检出数为4 例,占总数的6.67%(4/60),同性恋传播感染的检出数为1 例,占总数的1.67%(1/60)。(见表6)。
3 讨论
近年来,合肥口岸已连续检出梅毒病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8—2022 年合肥口岸梅毒检出率为0.13%,低于武汉、上海、内蒙等口岸梅毒检出率[6-8],高于全国口岸梅毒检出率的平均值0.02%[9]。其中2018 年阳性感染数最高,感染率为0.17%,2022 年检出率最低,感染率为0.05%。可能与近两年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出入境人员参检人数相对减少,以及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提高,阳性检出数更精准有关。经统计学分析,各不同年份组间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P<0.05)。检出的60 例梅毒阳性感染者,男性感染数为53人,感染率为0.15%,女性感染数为7 例,感染率0.07%。梅毒阳性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不同性别组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0.05)。从不同年龄段分析结果来看,41~50 岁年龄段感染数最高,共17 人,男性16 人,女性1 人,占梅毒感染总人数的28.33%。本次调查中发现年龄最小感染者18 岁,检出3 例均为男性。研究显示:青少年正处于性活跃期,伴随着公众“性”态度的变化,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也日趋开放[10]。由于生理发育期的性态度与性知识储备缺乏,这可能会增加梅毒感染的机会。而年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获得性健康知识的积极性相对降低,如有不洁性行为史更易感染。目前诸多研究对梅毒感染的关注多在青壮年人群,而青少年及老年人不易进入到性传播知识宣传及干预系统中,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应重点关注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
从不同职业类别来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出入境人员检出梅毒感染者以劳务人员为主,与天津及包头口岸梅毒监测结果基本一致[11-12]。劳务人员梅毒感染检出阳性数46 例,感染率为0.19%。旅游探亲人员梅毒感染阳性检出数3 例,感染率0.14%,海事人员梅毒感染阳性检出数4 例,感染率0.08%,留学人员梅毒感染阳性检出数7 例,感染率0.05%。不同职业类别人群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59,P<0.05)。60 例梅毒阳性感染者,从感染者国籍及前往国家分布来看,53 例中国籍人员,其前往地区主要为亚洲和非洲,前往国家主要是日本、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7 例外籍人员感染者主要来自韩国,柬埔寨等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故在梅毒防控工作中,应把前往亚洲、非洲常驻国家的中国籍劳务人员及来自韩国、柬埔寨的外籍旅游探亲人员作为重点监测随访对象。另外,本次调查中,60 例梅毒感染者中,有3 例出现症状,分别以尿频、肝功能ALT 持续升高以及皮肤体征为主,其他感染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有2 例既往患过梅毒,间断性治疗过,梅毒TP-ELISA、TRUST、TPPA 仍阳性,传染性更强,之前都无出国旅居史;其中有1 例合并乙肝HBsAg 阳性,ALT 值持续升高近半年时长,故应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随访。本次调查中通过不洁性行为感染梅毒43例,非婚性行为13 例。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性观念的改变,人们对非婚性行为逐渐开放化和多元化,感染梅毒的风险随之增加。性行为是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男女不洁性行为更会增加梅毒发病风险。有4 例梅毒感染者均是夫妻间传播,故避免梅毒感染在夫妻之间传播,若一方发现梅毒感染,应积极加强预防和治疗措施,梅毒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保障夫妻双方安全方面十分重要。本次调查中还发现有1 例梅毒感染者通过同性恋男男性行为传播,为前往俄罗斯的中国籍留学生,无国外旅居史。这在合肥口岸连续几年梅毒监测过程中首次发现。有研究显示,男同性恋人群开始成为梅毒感染的主要群体,各个省市当前防范任务加重,防范前景较为严峻,且存在诸多因素能够引起新发感染的出现,而年龄、性伴侣、安全套使用是梅毒的独立影响因素[13]。倡导正确性观念和安全性行为,加强男同性恋人群亲友和社会的健康教育,尤其针对青少年学生人群,给予家庭和社会关爱,告知其避免歧视,积极接受所需治疗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目前年轻学生同性恋感染梅毒的调查研究较少,下一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立长期有效的干预机制,积极加强这一类人群的性健康教育,消除恐惧心理。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梅毒这些血液传播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心理健康。2018—2022 年合肥口岸梅毒合并感染HIV者1 例,合并HBsAg 阳性者3 例,都是初中学历的劳务工人,之前都无出国旅居史。其中1 例合并HBsAg 阳性者既往有梅毒病史,其他合并感染者均为首次确诊。由于梅毒感染所造成的皮肤及黏膜的损害,可以使梅毒患者感染HIV 的机率增加2~5倍[14]。而HIV 感染者免疫力进行性低下的特点,其他疾病的重叠感染机会也增加。有研究报道: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病的发生在HIV 的传播中会起到协同作用[15]。感染梅毒后会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所影响,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在某种程度上更易合并HBV 及其它病毒感染[16]。当梅毒患者同时HBsAg 阳性、HIV 抗体阳性,会发现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轻重不一,治疗相对棘手。因此,在监测梅毒感染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感染者的临床研究。
从本次调查来看,合肥口岸检出梅毒主要感染者为中老年男性劳务人员,大多数人对梅毒的关注和预防意识并不强烈,应将梅毒的防治知识结合到乙肝、艾滋病的防治宣传中来,广泛宣传梅毒感染的特点,使其了解梅毒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以及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关系。针对重点危险人群,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技术,多种措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度,从根本上减少传染性疾病在口岸中的传播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