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城市、激活城艺术赋能美好生活
2024-01-04海风
海风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精神内蕴、形象外现和气质展示的重要领域,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的标识。为更好实现“艺术营造城市、艺术激活城市、艺术助力城市发展”的愿景,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科学的规划、更美妙的艺术,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公共艺术的发展,由沪苏浙皖四地文联主办的“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发展主题研讨”近期在上海举行。
会上,围绕“公共艺术与新时代的城市更新发展”“公共艺术的人民性导向与社会性准则”“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精神的传承及发展”“公共艺术社区的营造及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非遗及其新形态的观察及研究”等话题,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相关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结合具体案例,各抒己见。
公共艺术
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现今,文化作为软实力,包括城市公共艺术作为软实力,在长三角各大城市乃至于乡镇、农村更新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强,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乃至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那么,城市公共艺术到底是什么?有些人认为它是有形的物的载体,是艺术作品的载体,对此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创协主席、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并不认同。“其实公共艺术是一项艺术资源的运作机制,它不单单变成有形的建筑城市规划景观、雕塑、壁画等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运作机制把艺术资源集聚起来,供市民们共享,”他认为,“公共艺术是塑造城市品格、彰显城市文化自信、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是营造城市温度与色彩、情感与活力,体现城市魅力指数的总和;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指数的调和剂;更是一座城市精神重塑、软实力打造的催化剂;是‘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人民群众创造的艺术。所以艺术的公共性就是服务于人民公众的文化需求。”
“公共艺术代表着艺术与城市、与大众、与社会、与时代关系的趋向与追求,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江南大学二级教授王峰说道,作为公共艺术的实践者,近年来他做了很多跟城市有关的项目。“我觉得公共艺术是城市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城市是有生命的,有呼吸的,所以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现的载体,是城市精神气质、人文形象最为明显的体现。某种意义上城市形象是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塑造城市形象是公共艺术的时代使命。长三角地区很多城市经过三四十年的建设,在硬件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城市的形象塑造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公共艺术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伦敦,有个特拉法加广场,是为纪念著名的特拉法加海战而修建的。广场中央耸立着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雕像,旁边按规划是四座历史名人的雕像,但建到第四座时,因缺少资金暂停了。这个基座被搁置了一百多年后,当地通过公共艺术全球征集的方法,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在这个基座上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由于这项计划,从1998年到今天,已有将近200多位全球的艺术家在这“第四基座”上展示他们的创意。其中,著名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曾在100天之内邀请全球艺术家在这里进行表演,把这个基座变成城市的剧场,并通过网络直播和小视频的播放,获得了非常大的流量,引发大众热议。论坛上,金江波介绍了这个伦敦“第四基座”公共艺术项目,在他看来,一座城市往往会因为它特有的公共艺术作品而成为世间的传奇。“所以我们的城市需要我们的艺术。近年来上海开展的城市空间艺术季,既是围绕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的艺术行动,也是艺术家、设计师、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城市居民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城市美好家园的艺术营造活动。”
“城市空间艺术季首先让城市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诗和远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说。他也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发起人之一,“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动者之一。“曾有一个对世界500强人士的调研,什么样的城市最具有吸引力?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提供给大家文化享受和艺术熏陶。这些年上海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城市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一体两面的工作进程。”李翔宁认为,上海的百禧公园、口袋广场等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一些项目,深入到社区遍地开花,通过艺术设计及活动,为延续城市的文脉、更新城市风貌提供新的动力。“以前对公共艺术理解更多的是城市的调度,实际上公共艺术涵盖了从城市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包括雕塑、公共设施、LOGO、视觉形象等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徐锦江近期很关注外滩的公共雕塑。“外滩很多的公共雕像都有拆与毁的过程,包括它的繁荣期、缺失期和改革开放以后新的繁荣期,其实都表明了:公共艺术的所指能够定义一个空间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外滩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样本,它怎样从殖民文化走向人民共和,从英雄主义走向平凡主义,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主义,从战争叙事走向消费景观,包括外滩的雕塑,从反映比較宏大的国家意识,到今天比较讲求城市当中的审美治理——公共艺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中国的城市正在转型步入美学时代,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大众对于美的需求越来越高,体现在艺术设施方面,不仅需要艺术和功能的结合,还需要更多公众的参与。王峰谈到,中国公共艺术这几年的发展当中地铁空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成为重要的载体,推动公共艺术真正走入大众中,让更多人认识到公共艺术。“比如在南京南站,《扬子晚报》帮我们征集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爱的理解,总结下来就是三个词:‘博爱’‘仁爱’和‘兼爱’。我们把这三个词用浮雕的方式呈现出来。公共艺术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可以提升受众对城市的认知和印象,能够实现对城市文化的传达、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进而实现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当然,公共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创作,目前一些城市街头,部分建筑、装置艺术作品让人感到稀奇古怪、令人啼笑皆非,反而影响了城市精神和品质。金江波认为,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还有不少问题:存在区域差异,公共艺术规划较少融入区域性总规。顶层设计不足,在地性特点不突出。城市空间的景观、建筑以及人文活动较少达到相互适应与和谐统一。公众创意活动相对单一,共享体系不完善,导致各地城市面貌参差不齐的现状,等等。所以,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是一项关乎城市治理水平考验与亟待提升的城市软实力。公共艺术如何更好融入城市的发展规划内?金江波提出了四个建议:首先是从顶层设计上为公共艺术增加话语权;第二,成立城市公共艺术资料和数据中心,记录与传播城市艺术记忆;第三,普及公共艺术教育,引导美育进入社会课堂,凸显美的价值与美的引领;第四,加大国际合作,引导国际高端艺术人才智库服务于城市新品格塑造。
以优秀传统文化
活化拓展公共艺术
随着城乡建设的步伐,“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呈现城市的个性与独特魅力,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挖掘当地的人文特色和历史传统。
鉴于学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提倡,以及“city work”的爆热出圈,徐锦江表示自己也时髦了一下,国庆期间特地从上海的北外滩出发,一路南下,探访外滩地区的公共雕塑包括纪念碑。“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陈毅塑像等非常醒目,不过有两个网上看到的雕塑很难找到。由此我想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怎么更好体现?1992年上海开始进行滨江的空间改造,2008年世博会前夕,整个外滩完成改造工程,非常成功。現在的外滩非常漂亮,不过还有不少空旷的地方,这就为公共雕塑的锦上添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目前已有的雕塑体量较小且少,公共参与度有待提供,艺术的表达方式也不够多样化,由此建议相关部门筹划‘上海外滩城市精神雕塑作品创作征集工程’,广泛征集,让艺术家、市民广泛参与,最后有一组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雕塑矗立在外滩、北外滩或浦东某些区域。”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发展中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治军认为,随着5G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怎样在高度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保留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安徽徽州,文艺工作者走进乡村,上演徽州的目连戏,目连戏提倡以善为根本,以孝为核心,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的时代表达,深受农民的喜爱。前段时间举办的“长三角农民画优秀作品展”,这是对当代乡村文化和农民生活最生动的写照。
“当下我们需要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下活化非遗生态,拓展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以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的活态传承,创新公共艺术的表达空间。”陈治军举例:桑皮纸制作人王柏林本来是在外地打工,有一天突然得到一个消息,北京故宫博物院需要一种能够维修倦勤斋的桑皮纸,他马上放下了手中的活,和乡友们赶回家乡安徽岳西,立马着手开始制作桑皮纸,最终他的桑皮纸因质量非常好,达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高丽纸的水平,而被故宫博物院采用,他也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桑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正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公共艺术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我们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活化和拓展公共艺术的概念与外延。在新时代我们回望传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当代人的力量,也为人类的文明贡献中国的智慧。”
“每个城市在挖掘城市文化时,从历史文脉、建筑风貌、建筑特色等各方面都可以找到很多的特点。”王峰谈到,他及团队为无锡做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江南风貌,为武汉的主轴区景观带码头进行整体提升,也是对老城区的改造。“未来城市也是我们整个研究课题里很重要的方向,城市的发展规划也要面向新一代,面向在互联网时代生长起来的年轻人,面向00后,了解他们对未来居住环境的设想,他们对美的认知。当下艺术与科技融合是公共艺术未来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数字技术一定会介入城市公共艺术未来的创作过程中,一定会以它不同的形式和载体呈现给大家。”
无论是城市形象的树立,还是中国形象的塑造,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李翔宁介绍,自己五年前开始为瓷都博山策划双年展,不仅发掘当地传统文化和工艺在当代活化利用的可能性,也为博山城市更新以及为这个城市引入更多旅游文化资源做出努力。2018年他担任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的策展人,主题是“自由空间”。“我们用了一个词叫‘乡愁’,说明我们文化的根基在乡村。中国的乡村回到我们文化原点。在今天,中国乡村的实践结合了非常多新的技术,包括3D打印新技术,比如我们3D打印了中国村口的形象,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包括很多外媒的好评。有一本德国的杂志说,中国这种乡村的物流以及引进最新数字化建造的乡村可能成为欧洲未来发展可以参照的新模式。英国有一篇文章说,这样一个展览让我们看到中国当代建筑不再是外国建筑师的延续,而是中国建筑师对中国自己根基文脉的想象和回应的一种积极表现。通过这样的展览,让国外知道我们乡村振兴、建筑文化和当代公共艺术的进展,并获得认可,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高品质展览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博物馆、美术馆快速发展,各种户外空间不断转型,其中有影响力的艺术展览也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实践。
今年上半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成为一个城市热点话题,时长仅28天,总参观有15万人次,新增夜场数据8次,网络端数据4亿人次。此展成功在什么地方?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王犁进行了一些思考:“我们原来认为‘宋韵今辉’展主要吸引的是专业人士,不料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都来看了,我们这些专业老师也进行了现场导览。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大众的知识结构已经完全改变了。以前做展览总会在学术高端与大众普及上平衡很久,怕高端了没有大众,以为低端一点更普及,其实大众根本不买低端的账,把高端学术与大众普及矛盾起来,高端学术留给专业人士,做大众普及的展览降低几个层级,其结果是专业人士不认可,大众也不需要,举行开幕式后几乎没什么观众。现在的策展必须在学术上高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怎样更适合大众需求的选项。展品本身级别与重要程度,还有展品后面的策展线索,是形成好展览的前提。”
由于策展理念的转变,很多比较专业的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展。如2022年5月到11月杭州博物馆策划了一个跟杭州城市文化有关的展览“丁丙与十九世纪的杭州”。“这是一个小规模的展览,也是既有文化内涵又受大众喜欢的好展览。其学术深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赶出来的,可能需要准备两年以上,可见策展者的有心。可惜的是,这类经历长时间筹备的展览,展陈时间太短。”王犁说,“博物馆、美术馆应该成为城市中伴随着人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应该用各种方法把各个年龄层的民众吸引进来,尽量发挥公共资源的效用。只有坚守专业伦理,有求真的学术态度,才无损公立藏馆的学术形象,对于博物馆人、美术馆人来说,再普及的活动也是治学严谨而又有高度的活动,这样博物馆、美术馆才真正称得上国之公器。”这几年,国内很多城市开始建立城市博物馆群,王犁指出并不是把很多公共设施聚集在一起就是城市博物馆群,“实际上应是城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形成一个群的现象,而不是建在一起让文化重叠。博物馆可以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相映生辉,形成这个城市耀眼的文化光芒”。
十年前,上海的西岸是一大片破旧的、被废弃的工业厂房,荒草覆盖。十年以后,西岸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内非常具有公共活力的滨水新城区,世界闻名的艺术标志区。其华丽转身背后,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举行,以Reflecta(进程)和Fabrica(营造)为主题,联动建筑、当代艺术、戏剧等艺术门类,结合浦江西岸的现场基地,力图打造国际性跨领域的艺术前沿阵地、当代城市文化的高端平台、新世纪最大的户外美术馆。2015年,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城市更新”为主题,在徐汇滨江西岸艺术中心顺利举办,不仅推动了滨江地区的发展和工业遗存的有效利用,也在西岸播撒艺术的种子。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不同的上海城市区块之间跳跃,从西岸再到浦东的民生码头再到杨浦滨江……今年是第十年,再次回到西岸,在白猫洗涤剂厂库房呈现了‘共栖’为主题的展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为基础,探讨自然与生命如何共栖的思考和想象。展场底层,我们做了全开放的室外花园,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在这里生长,我们做了小的培养皿,让市民包括学生都可以参与,这不仅是公共艺术的事件,也是对于人类命运和生态共同成长的科学理念的科普。”李翔宁认为,未来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传统的雕塑,更多的是和城市空间和建筑的更好融合,双年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把当代艺术、公共艺术和城市的建筑面貌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希望未来长三角能更紧密合作,通过城市规划、建筑和艺术的合作来推进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升和城市更新新一轮的发展。”
今天,公共艺术越来越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艺术家等把公共艺术创作作为使命担当,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形成巨大的创新创造的活力,相信文化艺术的力量会带动城市精神品质的提升,我们的城市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