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助力广州中学高质量发展
2024-01-03李强陈伟吴洁
李强 陈伟 吴洁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迈向智能化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使得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为我们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在这波浪潮的冲击下同样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为技术赋能下的高质量基础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推进信息计划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转型发展进入新赛道、快车道。
广州中学自创办以来,以“激扬生命,成就梦想”为办学理念,以“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为发展愿景,一直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在教育环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努力尝试建立人、技术、教育实践之间的整体平衡与和谐关系,推动教育模式与业态创新,通过教育组织变革来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支撑教师与学生更高层次生命成长,实现以数字信息为基礎设施和支撑工具、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新生态的过程。下面通过一些篇幅将我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一些初步的做法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技术平台铸造流程德育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广州中学历来重视德育工作。新时代下的学校德育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得学生管理流程规范化,信息数字化,评价多元化。
首先,德育工作要做得深入和有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学校德育管理的工作平台上我们把学生入学档案、心理档案、消费记录、宿舍表现、社团活动、获奖信息等等所有学生参与的活动都纳入系统管理,这为做学生的个别工作提高了针对性,为全面评价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立德育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包括德育目标的设定、德育活动的组织、德育评价与反馈等环节。构建德育工作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德育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无缝对接。例如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学生可以利用平板进行心理咨询的预约,对于需要重点关心的同学能够实现管理平台建立互助组,实时跟进和共享学生的进展情况,而且所有情况都能自动归档,这大大方便了危机情况发生后资料的整理和建档的工作,这也非常方便后续的老师了解前面做过的工作,使得工作具有非常好的连续性。
第三,不断完善学校德育信息资源库。学校还充分利用希悦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初步建立了德育信息资源库,包括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案例、德育素材等,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
第四,设计德育评价与反馈。通过德育管理平台,我们积累了学生大量日常表现的信息,使得我们有机会构建我校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每到学期末通过电子报告书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学生自主成长,自主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利用网络的便捷,实现了德育评价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很好地践行了新课标的理念,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智慧课堂塑造云端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阵地,如何提升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常规课堂教学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探讨的问题。广州中学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改革从2017年5月开始,学校搭建信息化的云教学系统、实施课堂平板教学、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从课堂教学、教务管理和成绩精准分析等范围探索常规教学的数字化转型。
首先,更新观念,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北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青岛二中、成都双流中学等先进智慧课堂改革的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并将学习经验与我校课堂教学实践融合。将智慧课堂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常态要求,定期公布教师智慧课堂教学的有关数据,将智慧课堂建设作为学科组评价的重要指标,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智慧课堂改革的积极性。
其次,把握契机,深化智慧课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为学校智慧课堂建设的重要检验石。智慧课堂为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模式借鉴,为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提供了理念保障。云教学平台、平板技术的资源推送、作业反馈、线上答疑、微课录制等功能,在线上教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疫情时期的线上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它是智慧课堂的自然延伸与运用,使智慧课堂的理念、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疫情之后学校本着转”危”为“机”的理念,继续深化智慧课堂的建设。
第三,关注数据,用好智慧交互。学校平板学习资源进一步丰富,目前已有资源432603个,微课5053个,课堂实录50643节,在线答疑记录377771条,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十万次。学校已经实现师生交互式学习和学生的泛在式学习,学校师生信息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智慧教育的理念、思想在高中全体教师心中已深入人心,对全体教师的教研文化氛围、教研的方向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线上线下混合教研成为常态,师生线上沟通,教师在线答疑解惑,学生拆除了学校物理性围墙的束缚、突破了8小时的界限,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三、信息评价助力教师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更需要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与提升,如何借力信息技术,打造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度成为广州中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学校“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智慧课堂3.0阶段,让素养落地的智慧课堂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广州中学教师队伍庞大,且分布在四个不同的校区,存在学科组引领弱化,常态教学课堂观察、诊断优化面临空间上的距离远和人员不足的情况,教研组校本教学研究开展阻力大。另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还主要来自于学科教学专业人员和同伴的课堂观察,存在经验主义较为严重、适切理论缺失等倾向。学校借助“广东省第二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和“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实验校”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学校通过平板教学和睿翼云系统,实时采集全体教师课堂音频实录,借助“基于结构的多模型联合的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对教师课堂音频实现自动化分析,为教师自主优化课堂提供第三方课堂观察数据,为教研组基于学科教学专业人员和同伴的课堂质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人工智能支持的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实施的校本教学研究模式:聚焦核心素养,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科组(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围绕研究主题,开展人工智能支持的“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例展示→课题研究”活动,实现人工智能赋能的校本研究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全过程融合,焕发校本教学研究的活力和质量,塑造校本教学研究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四、数据资源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学校行政管理的高效运作。教师档案管理、办公文书流转、学校公章使用管理、校园场地申请使用、党务工作等,无不与学校的行政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行政管理具有头绪多、人员多、内容多的特点,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下的数据资源加以充分整合,打通每个环节的联系,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
首先,打造校园“大数据中心”。以数据资源向学校行政管理要效益。将信息化资源库引入校园,探索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从单一的传统管理走向多元的智能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整合学校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实现全校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这有助于提高学校数据的利用效率,避免学校出现数据孤岛的现象。
其次,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价值。通过数据分析,将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使学校决策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信息数据的支撑。例如,通过对学生的课程选择、教师的课堂观察等进行分析,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等。
第三,数据驱动的持续改进。根据信息技术监测与评估的结果,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收集各种数据资源,并且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目标对现有的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与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加理想的效果。
以上只不过是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一些小的探索和实践,广州中学将一如既往,积极应对新时代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挑战,坚持“五育”并举,坚持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育人质量,坚持深化教育综合实践改革,推进集团办学的优质特色,用“广中”人的智慧谱写岭南基础教育新的华章。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