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创材料题命题易错角度解读
2024-01-03欧远强吴廷金蔡志华
欧远强 吴廷金 蔡志华
目前高考历史考试题型从大类来分,主要有选择题和材料题。由于材料题较为能够有效地测量复杂的学习结果,对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能进行准确的反映,比如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组织材料能力、解答问题思维过程的表达叙述能力等,在历年高考中比重很大。命制好材料题是一套成功试题的第一大步,也是重要的部分。教育部考试中心(现考试院)原命题中心主任刘芃主张材料题的命题原则应是“题意明确,设问清楚,无歧义;答题量与赋分值的安排匹配合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命题者水平所限,初稿常会出现一定的硬伤。笔者就以近段多次参与有关部门邀请的联考命题实践为例,从材料题原创命制易忽视错误的角度整理成文,供师生复习参考。
一、抠共性基础、抓关键发问
历史材料题在命题材料的选取、材料史实含量及设问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这种不同可以为命题者提供广阔的操作空间。也正是由于此,使得命题者在命制过程中易犯部分忽视的错误,如在多则材料联系中缺乏共性基础及无法抓住材料关键处设置问题。以下笔者举例说明。
【初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行政监察萌发于先秦。秦统一后,确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监察制度初步形成。到了汉代,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的御史台,从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完成了监察体制的专业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监察官选任制度的变革较为明显。隋唐宋元时期监察制度日趋严密。明清时期皇权高度强化,监察制度也相应强化,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相互交叉的监察网。
——摘编自丁顺生《古近代行政监察的发展与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美国经历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这次转型,不仅冲击了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而且使美国陷入了一个政治腐败时期。面对这一时期如此严重的政治腐败,1883年,阿瑟总统签署的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律,即《彭德尔顿法》。它的实施使美国联邦政府最终摆脱了“政党分赃制”的困扰,把行政官员的选任真正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摘编自石庆环《二十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官僚政治》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概括古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近代美国官员监察制度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3)综合上述及所学,谈谈你对中美监察制度的认识。
【定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在官员监察制度方面具有其特有的地方。从官员监察的范围看,不论身份高低都要接受朝廷的考核和监察。唐中后期形成了流内和流外两种官员考核标准,并形成了《四善二十七最考课法》。宋代延续唐朝监察制度并根据宋代实际设立审官院机构,对于其他地区的官员监察考核则成立了专门的考课院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考核。宋代较唐代监察考核官员制度更加详细,在执行落实上也更加认真具体,这为基层官员打开了上升渠道,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这种考核制度更加注重论资排辈等。
——摘编自党会先《唐宋官员监察制度历史镜鉴》
材料二 同上【初稿1】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概括唐宋时期中国官员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近代美国官员监察制度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3)综合上述及所学,谈谈你对历史上中美官员监察制度的认识。
【初稿1】以“监察制度”为主题,考查了古代中国与近代美国的监察制度。试题的考查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尤其是重视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与现实意义。但经过审稿,发现两个不容易察觉的错误:一是材料间缺乏严格的可比度,虽然两则材料都涉及了监察方面内容,但是两则材料分别是从制度监察、官员监察制度去设置问题,并非限于同一角度去比较;二是试题的设问没有抓住材料内容最核心的要处发问,如材料一主要陈述了古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而设问则是考查其原因;第三问从“中美监察制度”设问,夸大了材料呈现的范围——行政监察制度与官员监察制度。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初稿进行修改:首先替换掉材料一,缩小角度,主要从唐宋官员监察的角度选取材料,使得与材料二近代美国官员监察都限定于“官员监察”这一可比性的主题之下;其次,抓住材料一从唐宋官员监察主题要旨发问,考查学生对唐宋官员监察制度特点的概括,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了与材料二都从原因角度去考查,减少了同一道材料题考查历史要素过于单一的不足;最后,缩小第三问答题范围,仅限定于“中美官员监察”的角度,增加试题的共性可比性。这一修改得到了答题、评题老师的肯定。
据上分析可知,材料题一般都是由两三则材料构成,多是通过一定的时空或者逻辑关系构建一定的历史联系,并从不同历史要素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材料题构成的前提,首先是不同历史事件要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确其联系的基础,即是共性的对象。注意并非是所有的历史现象或事件都可以比较的,它必须局限于一定的角度才有可比性,因此命题材料题尽量选择较小的共性切入点。另外,试题的设问必须抓住材料最核心的部分进行发问,如果材料内容过多,可以在一问中设置两个小问,或者上下问间设置关联点,以便最大可能地覆盖材料的主要内容。
二、主觀题客观、标准易操作
材料题,也叫主观题,因此其答案设置都会带有一定主观性,也正是这一特点,导致材料题在答案设置过程中出现过于主观化的倾向,其结果是导致评分标准难以统一,考试公平性无法保障。这样情况在开放型材料题中表现尤其明显。
【初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滨下武志认为, 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有着各自的历史传统,但也有可以共享的内在纽带,这就是长期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贸易圈。这个经贸圈以中国和印度为两个轴心,以东南亚为媒介,通过互市贸易等官营贸易和帆船贸易等民间贸易, 并以亚洲区域内相对独立的白银流通圈为基础而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经济有着非常明显的地方性特色,但也具有深厚的海外联系,历史上曾经缔造出一个庞大的中华经济网络。”滨下武志认为,这一经济网络的形成,得益于历代华人移民向南洋扩散。扩散不是“离散”,是“散”而不“离”,通过海域网络连接起了中国与世界。
——摘编自滨下武志【日】《把“现实中国”与“历史中国”更好对接起来》
结合材料及所学,围绕“‘现实中国与‘历史中国”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当今亚洲区域经济发展是对明清亚洲经贸易圈的发展。阐释: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实力雄厚,通过朝贡贸易,与亚洲国家往来频繁,由此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贸易圈,为亚洲区域内相对独立的白银流通圈,乃至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大国应有的贡献。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实力不断上升,通过设立亚投行、建立东盟贸易自由区等措施,为亚洲地区及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做出大国担当的责任。由此可见,“当代中国”是对“明清中国”的责任担当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初稿】以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滨下武志的观点为切入,考查学生围绕“‘现实中国与‘历史中国”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进行论证,考查了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凸显历史解释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单就这一角度而言本题可算是一道较为成功的开放型试题。但是经过审题、答题老师的交叉审稿,认为答案示例中的观点“当今亚洲区域经济发展是对明清亚洲经贸易圈的发展”是否有历史研究的支撑?答案示例是否属于命题者的主观臆断?后来笔者把答案示例改成“略”,也遭到评题老师认为这不利于老师评卷标准的把握。后来多次修改,通过构建有梯度多层次的评分标准才解决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开放型材料题的答案设置必须要有科学的标准。刘芃先生主张答案按照“客观化的路子”去设置。意思是说,开放型材料题的参考答案应包含学生答题的多种可能。基于此,徐奉先研究员主张“分项分等给分”,她认为分项分等评分量表构建了考查学科素养、必备品格等阶梯式上升模型,为评价学习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通用框架,较为清晰地界定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回答特征。目前,分层评分主要参考的、比较成熟易行的理论就是 SOLO分类评价理论(图1)。这一理论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在这五个层次中,前三个层次关注知识点的数量,后两个层次则在量的基础上发生质变。发生质变的关键就是看学生能不能在多个历史信息间建立联系(第四层次),并把它上升到抽象的理论高度及分析这些现象形成的背景(第五层次)。
受这一理论的启发,命题者在答案设置时候可以分层设置,为了凸显素养与能力并重的时代要求,尽量提高后两个层次论述与结论部分的分值及要求,以此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史实的内在逻辑,并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的设置答案,不但思路要点清晰、综合性强,评分易于操作,网罗编织疏密得当,而且學生答题中的每一个合理因素都会包含其中。
除了上述的提及外,历史材料题摘编的内容文字表述是否畅通、能否保证原意及材料创设的情境是否能够提供足够有效的信息等,这也是历史材料题创制易忽视的错误之处,受制于文章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但可以作为供师生复习备考研究的方向之一。
责任编辑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