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披文入情寻古意 沿波讨源幽必显

2024-01-03姜振营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12期
关键词:首诗古诗词诗歌

姜振营

古诗词阅读是高考语文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考阅读题里面的一个难点。与现代文阅读相比,它没有现代文文本那样明白易懂;与文言文相比,它的考点及题干设置灵活多变。因此,很多考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到束手无策。我们有必要对古诗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古诗词的文本特点

1.诗言志。古人对诗歌的理解就是三个字“诗言志”。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赵文子曾对叔向说“诗以言志”;《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中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中说“《诗》言是,其志也”;曹操在《观沧海》中也说“歌以咏志”(这里“歌”与“诗”意思相同)。由此可见,尽管“言志”“道志”“咏志”说法不一,古人把诗歌的基本功能都与“志”联系起来了。

那么,什么是“志”呢?我们学过的篇目中年代较早的“志”可能出现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章中,其中孔子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这里的“志”就是“志向”,相当于一个人的政治抱负。前文中赵文子所言之“志”也确实有这个意思。唐宋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往往以天下为己任,表达自己报效朝廷与国家的理想,如唐朝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轼、陆游和辛弃疾等,他们或追求建功立业,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或感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这些诗作大抵是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是有些诗所表达的“志”与政治无关。我们所熟悉的有《氓》《蒹葭》《静女》《孔雀东南飞》等,这些都是以爱情为主要题材的诗歌。还有一些诗歌只表达诗人特定的感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李商隐的《李凭箜篌引》。因此,我们可以把“志”的范畴扩大一些,“志”即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感情。

古人有很多种思想感情与今人是很难实现共鸣的,如:他们时而喜欢清静无为,时而向往建功立业,时而感叹怀才不遇,时而自命清高孤傲,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令人难以捉摸。通过对比可知,古人尤其喜欢山水田园,今人却向往城市生活;古人折柳相送,今人视频聊天,等等。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是理解古诗的一大障碍。

2.古人的灵感多来自于自然,他们往往触景生情或睹物思理。古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容易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清代诗人郑板桥曾说过“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话,足见古人习惯于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

同样的写爱情,我们可以用两首诗来比较一下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槳橹。——《思念》舒婷

《诗经》中,诗人的情思从自然景物出发,看见蒹葭、霜露联想到“伊人”,想象他“宛在水中央”,含蓄地表达自己无尽的思念之情。而舒婷直接用“挂图”“代数”“独弦琴”“桨橹”等意象去描摹抽象的思念之情,完全排除了自然的意象。

古人常用的自然意象不一定会被今天的人理解、接受。如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写“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目的是用暮秋景色来渲染离愁别绪,但今天的人读起来会觉得“碧云”“黄叶”“西风”“北雁”很优美,也看不出有伤感之意,甚至会有读者产生疑问:北雁为什么会南飞?北雁南飞与人的感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北雁怎么知道哪里是南方?

清代词人万树有一首词《望江怨·送别》,其中写道:“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从题目看,这首词的主题是“送别”,词中的“怪人催去早”紧贴主题,意思是朋友之间还可以再说些话,而遗憾的是友人被催着离开的太早。为了突出朋友离开之“早”,词中说“犹有一杆红”,这里的“一杆红”说的是前文的“残照”,是古人的计时习惯,说太阳仍高高地挂在天上,尚有“一杆”之高。今天的读者会问“一杆红”是什么?“一杆”到底有多高?

农业时代的生活习惯与今天相差万里,因此古诗当中的很多常用语或意象对于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中学生来说是相对陌生的,这是今天的读者理解古诗词的另一个障碍。

3.古诗词的句式多为文言句式。诗词的语言本来就非常简洁,为了保持句式的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人在创作时不惜裁剪整句,加上倒装、省略等各种语言方式,使诗意变得扑朔迷离。

如曹操《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里面充满了如“之”“若”“其”“至”“哉”“以”等文言词语,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读者的文言文水平,只有在熟练掌握了更多的文言词义,才能进一步理解古人的情怀。

再如苏轼《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如今我身临并神游古战场,人们应该会笑我过于多情,因为我早已是满头白发。每句的主语都被省略了,“多情应笑我”又是一个倒装句,给读者的理解又增加一层难度。

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话中共包含9个名词,这些名词堆叠组合成一幅完美的意境,很好地渲染出作者的思乡情感。但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缺少了谓语动词,这些名词堆砌起来根本不能称作句子。

高考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诗歌阅读陆游的《示儿子》: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诗中很多词语如“汝曹”“何以”“奚异”“惟”“宁”,虽然都是常见的文言词语,但应该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可能还不太能熟练掌握这些词义,致使不能轻松地理解整首诗。

4.古诗当中包含着多种思维形式。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一般属于形象思维,这种思维以想象和比附为基本手段,作者是借用物象与人的相似点去影射人的思想感情,读者自然也要还原这种相似点,再依此体会作品的深意。如阮籍的《咏史·郁郁涧底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诗中的主要吟咏对象是郁郁苍苍的“涧底松”,它的特点是“百尺条”,也即指处于涧底的松树很高大,而形成对比的是柔弱稀疏的“山上苗”,它的特点是“径寸茎”,即指它只是径寸之高。“荫”即遮盖,低矮的山上苗能遮盖高大的松树,由此特点联想到真正的精英人士因为没有出身于贵族之家而沦落在社会的底层,得不到重用。这里从植物联想到人,主要運用的是形象思维和比附手法。

阅读古诗词,不能只考虑到里面的形象思维,更要注意里面包含的逻辑思维。一首诗一般不会只有一两句内容,较多的诗句排列起来应该有一定的顺序,而支配这种顺序的是比较抽象的逻辑思维。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整首诗要表现作者的旅途所见,然后抒怀。首联是作者在旅途中看到的近景,颔联拓展了视野,向上看见遥远夜空里的繁星,向四周看见了宽阔的平野,而江水东逝则暗示了时间的永恒,四句诗展示出一个阔大无垠的宇宙空间。颈联转而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出名仅仅是因为写了几首诗而已,这不算什么,做官要做到年老病衰,可是自己偏偏只做了几天杜工部,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实质意义的事情。尾联感叹自己像飘荡在天地间的那只沙鸥一样渺小。几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简单梳理为:因为看到浩淼空旷的宇宙(颔联),又因为想到自身的毫无建树(颈联),所以感慨自身生命的轻微(尾联),进一步联想可知,作者有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尾联是逻辑思维的结果,而以景结情又是一种形象思维。

澄清诗歌文本所运用的逻辑对理解诗歌极为重要。

二、理解古诗词文本的基本路径

1.初步感知文本,通“情”达“理”

初读古诗文本,应该把握其所言之“志”。任何一首诗都不外乎两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写景与叙事。根据诗中所写之景或所叙之事进行分析,再利用标题和注释加以验证,我们基本可以判断隐藏于其中的“志”。而诗词之“志”,也无外乎“情”与“理”,一首诗通过写景或叙事,最终目的是要抒发某种情感或证明一种道理。从景、物、事入手,准确发掘、提炼诗歌的情或理,从而使对古诗词的阅读和理解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的典范,其中没有出现带有感情的字眼,但是“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沙暖”“睡鸳鸯”这些词语,至少能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向好的心情。再仔细推敲可知,这首诗写于春天,景色偏于暖色调而且充满了勃勃生机,因此就逐步感知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在优美的春色中那种愉悦的情怀。再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借事抒情的典范,全诗围绕一件事情而写。阅读这首诗的关键是把握“喜欲狂”三字和标题中的事件。“喜欲狂”大体上表明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而诗歌标题给出了“喜欲狂”的原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在安史之乱期间饱受漂泊之苦,忽然听说官军重新控制了河南河北,立刻意识到流浪的日子将要结束了,因此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狂喜到什么程度?诗中“忽传”“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都是其具体表现。

古诗当中更多的作品是把写景和叙事结合起来,如我们大家知道的杜甫的《登高》,阅读那样的诗可以从“景”和“事”两个角度分析作者的感情,得出的结果会更加准确。

借物抒情一般理解为托物言志,大家熟知的有陆游的《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它们都是作者借某物表达自己的做人之道。高考有时会从这个角度命题,如2022年高考甲卷选用了两首诗做比较阅读:

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文同《画眉禽》: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下面的简答题设置为“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前者是一首咏物诗,使用的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山中画眉鸟和笼中画眉鸟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后者是一首叙事诗,公庭里的一声鸟鸣使作者产生灵感,写下自己在公事之余的闲适。

有些诗歌表面看是咏物,其实还是叙事抒情诗。如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标题是“锦瑟”,但内容几乎不涉及“锦瑟”,只是在开头提到了这一特殊的乐器,第二句就告诉读者本诗主要内容是由锦瑟引发的联想:锦瑟的五十根弦正好对应着“我”现在的五十岁年华。那些消失的岁月是什么?想到这里“我”像庄生一样迷茫,又像望帝一样伤感!这种迷茫如同蓝田玉会化作青烟之后的空洞,这种伤感如同明月下沧海里鲛人的眼泪一样凄美。所有过往都已成为回忆,而这种回忆本身空空如也,“我”不知道它到底又是什么?

整首诗是由“看见五十弦的锦瑟”这件事引起的人生感慨,因此它不能被归为咏物诗。

中国古诗有一部分是哲理诗,读这类诗一般不能再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去理解。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开头两句好像也是写景,其实这是在用比喻写自己读书的感受,即书籍像一面干净澄亮的水塘,读过之后使人心情清净、心胸开阔。为什么“我”的心情如此美好?那是“我”读了书,书籍就像源头活水,它让我每天有新的收获。概括为基本的道理就是:只要有源头活水,就能保证渠水永清。此理又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人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2.梳理文本层次,深究原因与目的

由前文可知,古诗中包含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诗歌不可能是空洞地说教,因此要使用意象和意境抒情说理,而一首诗的诸多诗句又不是随意排列的,尤其是流传千古的优秀诗作,其内在逻辑必须是合乎人们认知规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开头用了七个叠词,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在结构上又统领全文。为什么要“寻寻觅觅”?因为“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会“冷冷清清”?因为“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为什么要感叹“凄凄惨惨戚戚”?因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结构紧凑,感情由无聊的寻觅,到最后的忧愁难耐,步步深入,震撼人心。

阅读古诗词,把它的内在逻辑梳理清楚了,就能够更透彻地理解诗词意涵。如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初读这首诗,一般会感觉到曹操有感叹时光易逝、渴望建功立业的想法。细读这首诗,会发现本诗的情感表达有点曲折深幽。这首诗可以被看作是曹操在和年轻才俊们的对话,诗中多次用“忧”字,诗人到底在忧什么?根据“忧”所处的位置以及“忧”的内容,诗歌可以分为两部分:①从开始至“鼓瑟吹笙”为第一部分。开篇感叹人生苦短就是说给年轻人听的,暗示他们要珍惜时光建功立业。而“我”的内心很忧愁,“我”希望你们追随“我”来,一旦你们到来,“我”会欢欣鼓舞,鼓瑟吹笙。②从“明明如月”到结尾为第二部分。作者再次强调自己的忧愁不可断绝,虽然和这些年轻才俊在一起“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但看到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才无枝可依、不知该投向谁,作者心中就会倍感焦虑。最后用典,自比周公,表明网罗天下人才的决心。

结尾处引用周公典故颇有深意。曹操身为汉之丞相,为国征战。但有人担心他有一天会篡夺政权,“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而周公是周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曾多年摄政辅助年幼的周成王,等成王长大的时候就把政权交给了他。曹操所处的环境与周公当年相似,自比周公表明踏踏实实尽力朝廷的心思,也是给自己干预朝廷事务的行为进行正名。因此,可以看出曹操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还是为自己做广告,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努力减少别人的误解。

3.透视写作技巧,赏析古诗之精妙

诗歌不可能是歇斯底里的情绪化喊叫,直言“我高兴”“我痛苦”不仅不能称为诗,而且也说不上有什么美。诗人要追求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和含蓄等,势必会使用诸多的手法,诗歌的优美之处往往体现在艺术手法的使用方面。特定的艺术手法往往会放大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读者觉得回味无穷。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标题“春夜喜雨”已经使我们理解了诗歌的大意。首、颔、尾联紧扣“喜”字展开:首联直言这是一场“好雨”,又用拟人的手法说它“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颔联从听觉的角度赞美它是“好雨”,因为它“润物细无声”;尾联用想象的手法赞美它是“好雨”,第二天雨过天晴,锦官城花团锦簇,定会格外美丽。

唯有颈联好像没有写雨,令人费解。本诗之妙恰恰就在这里,颈联从视觉的角度侧面写“雨”,野外的云“俱黑”,强调出云的面积之大和云层之厚,暗示这场雨下的持久缠绵,要把久旱的土地浇个透!而“江船火独明”通过对亮色的描述更能反衬云之“黑”,两句话合起来描绘出一幅色彩分明的夜雨图,又含蓄地表达出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令人回味。

三、高考古诗词阅读的应试策略举例

1.立足教材进行对比阅读,加强知识整合,强化理解深度

近年高考诗歌阅读部分与教材联系的现象屡见不鲜,早在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就有所涉及,在选择题里面把《精卫词》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从语言风格上加以对比;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考了刘禹锡的《插田歌》,下面的简答题是“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考生须在背诵、理解相关诗歌篇目的基础上才能解题。近两年高考古诗阅读与教材联系的更加深入,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选择题A项说“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又一次直接联系了教材。

而简答题是“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表面上看与教材无关,但诗里面的“湓浦”“庐峰”,读者只有熟悉教材内容才知道说的是什么,“望阙天遥病鹤孤”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的生活写照。本诗作者就是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进行的委婉劝告。题干中的“委婉”照应的是下文的“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白居易被贬江州,在年底岁尾像病鹤一样孤独,着实可怜,所以唤起杨巨源的同情与问候;“劝告”对应的是尾联“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白居易被贬边远之地,自然心灰意冷,杨巨源担心他从此沉溺于佛教聚会去寻找解脱之路,因此劝告他作为政府官员要以自己的前途为念,一时的困难挡不住未来的东山再起。杨巨源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白居易《琵琶行》的续篇,解题的前提必须是对《琵琶行》的深刻理解。

目前高考必背篇目里面有40首诗歌,在熟悉背诵它们的基础上,分别找与之对应的诗词做比较阅读,一方面能够增强对这些篇目的理解与背诵,一方面还能够提升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2.以高考真题为依托,熟悉高考命题规律,训练规范答题

如果想从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中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每道题的解题思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高考题目年年创新,题干设置不落俗套。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正确解答问题最重要的首先是读懂文本,读懂了文本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如2023年高考全国Ⅰ卷中林希逸的《答友人论学》: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后面的简答题是“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答这道题的步骤是:①整体感知文本,把握其“志”。题干中“论学”二字表明了这首诗是说理诗,它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如何学习。②梳理文本层次。首联“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是说一种普遍的现象:逐字逐句的研读经典,见人就说自己是像曾参、颜回一样听话的好学生;颔联是对这种现象的批判:真正的学问是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它不在师生的口口相传之间。颈联亮明自己的观点:学习如同参禅和炼丹,要靠自学、自悟。尾联化用魏了翁的名言:欣赏桃李鲜花要到树上枝头去观赏,那样的花才有真正的生命力,而不是在賣花者的担子上去看。以此比喻“学习要考自己,不要一味地依赖老师的传授”的道理。这里显然使用了喻证和引证手法,用赏花比喻学习,化用魏了翁的名言证明自己关于学习的观点。③精研题干,规范答题。题干中说“结合本诗主题”,首先要明确本诗的主题,即作者在诗中的主张,再思考尾联与这个主张的关系。答题时先简要解释尾联语意,再思考作者的目的和这句话在诗中的作用即可。

近几年高考古诗阅读题的考查一般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归纳诗歌感情的题目,而是强化对文本内容的思辨性理解。如2021年高考甲卷“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2021年高考全国Ⅱ卷“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022年高考全国Ⅰ卷“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3年高考全国Ⅱ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等。解答这些题目根本没有可以依赖的统一模式,考生唯有努力在解析文本上下功夫。

3.扩大课外阅读范围,培养阅读思考习惯,提升欣赏能力

前文多从教材和近年高考真题中选取例文,当然要使自己能够真正读懂古诗词仅靠这几首诗是远远不够的,考生必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之后,就会熟悉古人的用语习惯和思维习惯,体会诗中的精彩之处。

阅读古诗词还要培养自己的思考习惯,前人对很多经典诗词的解析似乎已成定论,但我们经过深思之后也会有新的发现。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通常的解释是这首诗反映游子思妇之苦,但试着给诗句加上主语,就出现有趣的变化:

第一种情况:(她)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她)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我)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我们)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第二种情况:(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我)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他)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我们)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我们无法判断两种情况孰是孰非,感觉都非常有理:第一种情况的确是表达游子思妇之苦,因为故乡路远不得与她相聚而伤心。但第二种情况却变成了采芙蓉的女子对远方征人的怀念,因不知他何时能归而伤心。这样可以看到,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利用这种不确定性给诗歌谱上曲子,便是一首绝佳的男女声二重唱歌曲,奇妙无穷。

受《涉江采芙蓉》的启发,我们可以拓展视野,试着去品读《古诗十九首》的其他作品,从而徜徉于美妙的文学世界。

附:古代诗歌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下面问题。

赤壁歌送别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四句先写赤壁之战,主要突出周瑜的英雄事迹,完成了咏史的任务。

B.三四句极大地渲染吴军的攻势,包含着诗人对战争胜利者的深情赞许。

C.后四句是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有感而发,希望友人常来信以叙思念之情。

D.第六句引用典故,把曹操比作鲸鲵,有对曹操当年欲吞噬东吴的批评。

2.有人在评价本诗时说,诗中“赤壁”和“送别”两部分内容联系有些勉强。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赤壁怀古 苏 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①,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②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③,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释:①崄,同“险”,此处指长江口。②觜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内容与苏轼《赤壁赋》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相同。

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的“未闻”形成呼应。

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D.本诗怀古,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宋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的批判。

2.请概括诗中所包含的道理并加以解析。(6分)

【答案及解析】

一、1.C

解析:C项“希望友人常来信以叙思念之情”有误,这首诗并没有向通常的送别诗一样表达依依不舍或思念之情,考生解题时不能一概而论,套用模板和固定化思维解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诗中“一一书来报故人”是告诉友人把沿途所见写下来并寄给我,壮我心魄,即成为鼓励我前进的动力。

2.不同意。①前四句写赤壁之战,想象当年火照云海的激烈战况,暗含对周瑜的褒扬,也为下文对友人提出特殊要求做好铺垫。②后四句写送别,叮嘱朋友在离别途中注意发现当年赤壁之战的遗迹,要把它们写下来告诉我。③尾句特别强调用赤壁之战的事迹来给自己壮心魄,意即用周瑜的英雄事迹鼓励自己,不畏困难,敢于在逆境中获胜。前后两部分一气呵成,顺理成章,并无丝毫的勉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先整体把握诗歌的层次关系。诗歌明显分前后两部分,分别照应标题中的“赤壁歌”和“送别”。后四句内部之间的层次关系更加明显:君去、望澄碧、鲸鲵留馀迹、写来报给我、壮心魄,这些都是在前文回忆赤壁之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想法。因此前后联系非常紧密。

二、1.C

解析: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错误,前两联叙述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前两联以记叙为主。

2.①骄兵必败。颔联说曹操拥有千艘战船,气势如虹,但节节胜利并没有预料到被周瑜的一把火打败。②未雨绸缪是事情成功的前提。尾联强调打仗要做好充分的準备,贸然突进的成功闻所未闻。(答出道理各1分,解析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应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然后再结合诗句解析即可。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首诗古诗词诗歌
诗歌不除外
踏青古诗词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