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矮身换肩,能挑重担

2024-01-03段奇清

知识窗 2023年12期
关键词:草头高脚右肩

段奇清

在我的家乡江汉平原,担子分为两种:低脚担和高脚担。前者叫担担子,比如用两个桶担水,用两个草架子担草等,后者主要是挑捆子(也称“挑草头”),用草葽子将收割后的稻禾、棉梗、芦苇、柴草等束捆起来,再挑回家。低脚担用的是扁担,由竹子制作的竹扁担,或者由树木做的木扁担;高脚担只能用树木做的冲担。

“担”与“挑”的方式也不同。低脚担,两端“挂”的物什几乎要垂到地面;高脚担,冲担两端的草头往往与肩齐。低脚担的扁担是扁而平的;高脚担的冲担两端各有一个铁制尖尖的角,使用时把这个角插入草头,然后“挑”起来,在两端的草头都被挑起后,挑担人站立起来,将双手移到冲担的中间,在获得平衡后,将前面的一端轻轻往上一扬,借着这股力,担子就到了肩头。乡人称担子这样上肩是“打担子”,“打”得漂亮的,如同做了一个轻盈的、优美的舞蹈动作,只有农活熟练的人才能这样。青涩的小伙往往是将一端的冲担角插入草头后,再转过身,蹲下,插好另一端的草头,双手再慢慢移到冲担中间的平衡点,努力直起身来。这种上肩方式不但累人,而且挑不了重担,更没有“打”担上肩的潇洒自如。

没有这种技能的人只能担低脚担,这样却受到许多限制,比如人担了担子在高农作物地里就无法走动。高脚担就不会被高农作物阻碍,且由于冲担两头翘,走起来时挑着的草头随着迈动的步子起起伏伏,人就轻松不少。不过,它也有不足:不能像挂着扁担两端的低脚担可以随时随地放在地上歇着——因为放在地上的草头又要吃力地“打”起來。挑高脚担子的人一般不会把草头放地上歇着,所以要不断来回换肩。

把担子“打”上肩,是挑高脚担的第一个关口,换肩更不容易。记得第一次挑高脚担,我总不敢换肩,虽说试着换过,那冲担将肩上的皮肉撕扯得生疼,只得作罢。担低脚担时,我是把担子放在地上,然后把空着的扁担放到另一个肩头,再把东西担起来。

第一次挑高脚担,我走了一百多米,实在累得不行,只得把草头放在地上,打算再吃力地来一次“屙屎上肩”。正歇下来喘粗气时,叔叔挑着担子打身边经过,见到我,说:“清儿,不会换肩吧,我来教你。”说着,他做了示范动作。只见叔叔的担子极其轻松地从左肩换到了右肩,又从右肩换到了左肩。几轮示范下来,我终于看出了门道:换肩时将前面一端的草头轻轻往上一扬,双手趁势托住冲担,在这一瞬间,人迅速地稍稍矮下身去,身子一转,担子就到了另一个肩头上。换肩成功后,我欣喜中却有着几分羞愧。叔叔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初出茅庐,处处逞强,人就要吃哑巴亏。”我的脸更红了,“仗着在学校学习成绩好,干农活时我从不向人讨教。”我紫红着脸,却有所悟地对叔叔说,“将担子换到另一个肩头上,虽说是自助,或者说是自个儿的事,可也得矮下身段。”叔叔听了一笑,说:“这就对了!人在这世界上,就是要矮下身段。这样,才能时时得到他人的帮助。”

此后,我从只能挑三四十公斤,到能挑五十多公斤的高脚担,走上几公里路,也不觉得太累了。我遇事向人请教,只两三年,便游刃有余地在各种农活中转换,轻轻松松地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

猜你喜欢

草头高脚右肩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美的历程
同样是打草头,别人家的打完就没事,为什么我的打完就“垮”了?别人家到底是怎么打的?
啜饮
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形态及专项素质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春日恣意草头绿
酒香草头
趋势攻略之形态学(五):失败的头肩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