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克:台州刺绣的灵魂人物

2024-01-03原水

知识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台州针法刺绣

原水

台州刺绣是台州一个独具魅力的艺术瑰宝,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创作源泉来自台州人的传统生活习俗。台州刺绣通过三代人的传承,延续了文化生命力。其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灵魂人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台州刺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台州刺绣研究所所长陈克。

十九岁的陈克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进入台州绣衣厂,师从台州刺绣第一代传承人应大玉,就此与台州刺绣结下半个世纪的缘分。“为绣衣设计图案,‘描花是基本功,就是刺绣前在底料上描好要绣的纹样。”陈克说。与湘绣、苏绣等不同,台州刺绣的每幅绣稿都是人工画上去的线稿,故称为“千丝描”。描线越细越好,这样刺绣就不会露出墨迹。要想“描花”描得好,绣工不仅要手上功夫好,还要懂得刺绣针法,做到“落笔有数”,不能涂改走样。

陈克坦言,一切方寸都在五指之间,难度很大。他学的是绘画专业,画头像、风景还行,可是“描花”就不行了。几年后,陈克的师傅应大玉过世,另外几个师傅年事渐高,于是陈克产生了整理和保护台州刺绣技艺的念头。1975年,陈克终于把台州刺绣艺术中的两百多种针法整理出来,汇编成了《台州绣花针法》。这套刺绣的针谱成为当今保护台州刺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宝,保存于台州市档案局。

20世紀80年代,台州刺绣是中国唯一融合了西方“雕绣”和民间“彩平绣”的绣种,备受国际市场青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时尚的风向开始变化。西方流行机器绣,挤压着岌岌可危的台州刺绣市场。陈克嗅到了危机,一头埋进国际流行的朦胧花色研究中。

从描花到设计,从烫花到工厂管理,从技术资料整理到工艺创造发明,陈克发现,众多设计师都是沿着“一看、二学、三变”的三部曲走过来的。看是吸收,学是模仿,那什么是变呢?变就是创新。

陈克开始尝试各种染料试剂。在老艺人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对丝线具有亲和性的酸性、活性染料。但是,这种染料很容易渗到绸布上造成污染。一天,陈克忽然想起浙江美术学院附中老师教过的水彩画湿画法,按照同样原理,他先把绣品绣线弄湿,待其半干后再绘纹样。没想到这一试,大获成功,染料水在线纤维中相互交融,变化出无穷色阶,既有针法的精致质感,又兼具水粉画的梦幻灵动。

后来,陈克开始创作观赏性绣画。1986年,他设计的《真丝全雕叠袖旗袍》一举成名,在保加利亚国际博览会上摘取皇冠。紧接着,他创作的观赏性绣画《彩化绣全雕衣裙》《富贵有喜女衬衫》《美丽台州之寒岩春色》等数十件作品获得大奖,不少作品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更让他欣慰的是,台州刺绣第三代传承人林霞紧跟时代的审美,把握住传统技艺与时代的契合点,用台州刺绣的技艺做出年轻人喜欢的产品。

台州刺绣在中国民间刺绣工艺上独树一帜,是早期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见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克从艺几十年来,低调务实,博采众长,潜心研发新工艺,退休后坚持带徒传艺,被称为台州刺绣灵魂人物。

猜你喜欢

台州针法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清新唯美的刺绣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刺绣新生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