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读课文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2024-01-03杨建梅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迁移散文初中语文

杨建梅

摘 要 举一反三,是学习迁移理论的具体表现。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同方面入手分析,立足散文教学目标、文本共性,探究散文自读的方法,利用多种知识迁移形式,促成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逐步发展学生的语文迁移素养,实现从教读课文向自读课文的学习迁移目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散文  自读  迁移  教学策略

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认为,自读课主要是学生自己读,将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自读课文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而教师作为阅读的引导者,应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对学生的自读过程进行设计,优化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改变对教师的学习依赖心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迁移能力。下面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散文为例,概括散文类自读课文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学习迁移是指重组性迁移,指根据内在心理机制,重新组合经验系統中的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关系并建立新联系,将各要素或成分应用于新学习情境的活动。学习迁移有正、负之分,也有横向、纵向之分。正迁移,是一类学习对另一类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的迁移方式;负迁移,是一类学习对另一类学习起到阻碍或抑制作用的迁移方式。横向迁移,是在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建立知识联系,令知识相互影响的迁移方式;纵向迁移,是在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建立知识联系,令知识相互影响的迁移方式。[1]

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策略

1.立足教学目标,探究迁移路径

在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时,教师应从教读课文向自读课文的迁移入手,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单元中的散文,立足整体教学目标,分析散文课文的共同特点,并由此确定自读课文的方向。同时,教师要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立足自读课文教学目标,探究知识迁移路径。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关注散文文本内容,让学生在知识迁移中,逐渐走向文本深处。[2]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开展迁移性自读课文教学,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散文的阅读中,实现预设阅读目标。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雨的四季》《土地的誓言》《昆明的雨》《安塞腰鼓》《灯笼》同为借景抒情式散文。教学目标为掌握课文重难点字词;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感情基调;了解语言特点,借鉴写作方法。

教师参考教学目标,从教读课文《春》入手,带领学生迁移应用学习方法,使其能明确散文阅读目标。教师要全面考虑《春》一课知识的可迁移性,从课文结构、语言应用、抒情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如,结合《春》一课的知识,阅读五篇散文,分析文本结构、描写的景物特征、用词特点、修辞手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例分析《雨的四季》中的语言,思考问题:“除了运用借景抒情之外,散文还采用哪些抒情手法?”这一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使其将阅读《春》的方法,迁移应用到《雨的四季》一文中。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分析语言、情感表达内容,明白散文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描写了四季热闹非凡的景色、场面,抒发作者对四季景色的热爱之情。

在教读课文《春》的教学结束后,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师要以学生的既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指导学生逐步阅读《土地的誓言》《昆明的雨》《安塞腰鼓》《灯笼》四篇散文,分析散文与《春》的相似之处,总结散文结构特点,从文本特色入手进行分析,进而体会作者在用词方面的精妙,学习不同的写作方法。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处于上位,新知识则处于下位。在知识迁移中,学生能运用教读课文中的学习方法,梳理不同散文之中的重难点字词,分析文本结构,理解课文主旨,与作者进行共情,掌握借景抒情写法。

教师在散文自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中的知识结构,而且应着眼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学习迁移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读中,充分举证、分析,拓宽学生的散文知识迁移路径,使他们在知识的横向迁移、纵向迁移中,深化阅读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在学生阅读其他散文时,指导学生迁移应用语言知识。

2.聚焦文本共性,实现学习迁移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和应用方法,可以结合文章体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在自读散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聚焦文本共性,采用迁移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学习新课文时,运用所掌握的方法,分析不同文本的共性,让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技巧,实现学习迁移,掌握散文中的重难点知识。以“托物言志”类散文为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一颗小桃树》《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等散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相似之处,要求学生在自读中,运用所掌握的技巧分析托物言志散文,实现学习迁目标。[3]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借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不能局限于单篇课文知识,还可以结合文本之间的共享,指导学生剖析课文整体布局。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教师可以从紫藤萝的外观、颜色、特点、气味等角度,指导学生迁移应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分析散文化静为动写作手法与借景抒情手法的区别,进而感知紫藤萝的生机。在对比中,学生迁移应用阅读方法,能了解紫藤萝花与先前所读散文中不同意象的区别,懂得散文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紫藤萝瀑布》中含有大量的修辞、形容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修辞手法、形容词的词性进行迁移,让学生感知紫藤萝花的生机、活力,促进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升。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志”是关键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紫藤萝”谈作者之志。还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迁移阅读《一颗小桃树》,分析两篇散文的相似之处。

(1)《紫藤萝瀑布》从外观、颜色、特点、气味进行描写,《一颗小桃树》从哪些方面描写桃树?

(2)《紫藤萝瀑布》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一颗小桃树》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紫藤萝瀑布》按照整体至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一颗小桃树》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

以上三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迁移运用阅读方法,明白两篇散文之间的共性。懂得两篇散文托之物、言之志。《紫藤萝瀑布》借紫藤萝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一颗小桃树》借“小桃树被人嫌弃仍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经历,表达勇于抗争生活困苦和磨难的情感。

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理解情况,为他们提供多样化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多样化散文,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学习迁移机会,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阅读不同的课外材料,实现迁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完成迁移阅读后,组织他们进行阅读交流,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技巧,可以实现散文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提升全體学生的迁移能力。

3.巧用迁移形式,激发自读兴趣

散文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的特点。部分学生在阅读散文时,难以理解其中的情感元素。教师巧用不同的迁移形式,开展自读课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自读兴趣。兴趣是学生阅读散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自读兴趣时,可以坚持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利用优势较大的新媒体软件,为学生提供知识迁移渠道。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或视频软件,让学生上传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发他们之间的阅读交流,使其能推荐自己喜欢的散文,上传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多元化交流与互动中,产生长久的阅读迁移热情。[4]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同的游记散文作品,如《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壶口瀑布》。具有代表性的游记散文,适合教师巧用迁移形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自读课文《壶口瀑布》,运用互联网搜索游览导图,带领学生从“游踪”的视角入手,分析散文的结构。学生在阅读时,能根据散文特点,抓住景物描写之妙,分析瀑布之险。在用词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社交软件,交流对动词、叠词的理解。教师可以在互联网社交群中,向学生发送“挤、撞、推推搡搡”等字词的解析文件,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阅读散文,从而感受壶口瀑布风景。教师可以在学生读完《壶口瀑布》时,引导学生将《登勃朗峰》与前文作对比,迁移运用阅读方法,感受散文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在视频软件中上传推荐理由视频,巧用知识迁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自读兴趣。

《壶口瀑布》巧用拟人、比喻修辞方法,将瀑布之水的流淌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获得身临其境之感。而在《登勃朗峰》之中,作者使用夸张、幽默的写作手法,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细节、反差,使其向往游山玩水的自由,感受作者营造的美好环境。信息化环境下的自读课文教学,能让学生产生阅读交流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自由交流散文阅读体会,从《登勃朗峰》创新之处入手进行辨析,感受登山之景、登山之感的描写区别,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发布视频或发表见解后,教师应予以称赞和回应,结合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从谋篇布局、选材、情感表达、遣词造句等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在自读课文时,能在迁移应用知识的基础上,整理有关游记散文的知识内容,进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教师应结合学生在迁移应用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利用互联网发表评价,让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逐步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而形成良好的迁移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时,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散文内容入手,运用互联网等渠道,指导学生在迁移中表达、分享,使其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继而提升学习迁移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散文自读效率,促进他们知识的正向迁移。教师立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散文的特点,重视单篇自读课文的讲解,积极开展迁移教学,引导学生在自读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从文本共性视角入手,体会散文之中的浓厚情感,学习散文的写作方法,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目标,进而增强迁移意识。教师在散文阅读中,为学生创造知识、技能迁移的机会,可以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学生通过使用自己已掌握的方法阅读散文,能发展语文迁移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玉景. 迁移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1):37-39.

[2]郭  杰.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J]. 中学语文,2022,(30):90-91.

[3]赵晓雪. 迁移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天地,2022,(06):56-57.

[4]仉会平. 探究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迁移拓展教学——以《雨的四季》的教学为例[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2):42-43.

[作者通联:山东临沂市太平中学]

猜你喜欢

迁移散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现代人类迁移与信息、文化流动的双向不对称现象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