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2024-01-03李玎杏
李玎杏
摘 要 在“實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阶段,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平台,将学习任务作为支架与桥梁,引领学生展开了言语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语言运用环境中,增强甄别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推动学生展开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八下第二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让学生借助倾听、阅读、观察等学习手段获取和整合信息,并在真实的情境中传递信息、互动交流,进而探索出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以此凸显出语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价值。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科学道理”为人文主题,编选了五篇说明文,并提出了“说明的顺序”的写作训练要点,意在引领学生梳理课文的说明顺序、习得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技能,并能深入解读说明文中蕴含的事理。经过与新课标的对比和分析可以发现,此单元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特征相吻合,教师可以利用此单元的内容,着手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以此驱动学生展开说明文的阅读活动以及实用性的交流活动。
一、 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创设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关键点在于“实用”,这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征相对应,因此,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基于现实生活展开情境创设工作,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1]
而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创设,教师要明确三个要点:第一,素材的真实性。情境中所选的素材,务必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符合初中生思维认知发展规律的。第二,问题的适切性。情境中涵盖的具体问题,应是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究后能够理解和解决的。第三,活动的实践性。情境中的活动应是真实可感、确实发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明确以上三个要点后,教师方可创设情境,推动学生由学到用的转变,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理解学习任务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以统编版八下第二单元为例,教师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等,做好学习情境的创设和维护工作。
案例展示: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等目标,将节能减排工作放在了国家发展的大局层面。基于此背景,“低碳生活”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为顺应这一趋势,八年级即将举办“共迎低碳生活”的专题活动。请你广泛搜集社会上或者校园内违背“低碳生活”理念的常见现象,写一篇500到600字的事理说明文,阐释“低碳生活”的概念、作用等,并根据文章的内容着手制作宣传手册、录制微视频。
教师以国家的相关政策、第二单元的单元内容和主题等为主要元素,结合了初中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创设了学习情境。在情境中,教师不仅引入了国家政策的原文,还立足于八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活、融入“低碳生活”的热门概念,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现实生活与单元学习任务关联起来,让他们更清晰地了解事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写作目的。与此同时,在真实情境的映射和观照下,学生也能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转向综合实践探究模式,其学习方法、思考方式等都能得以转变。
二、 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设计
在真实情境中,学生明确了单元学习活动的总体任务,他们确定了单元学习的主要方向。通过对第二单元课文内容、文体特征的分析和解读,学生也能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整体特点以及科学、严谨和缜密的语言特征。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自觉地查阅“低碳生活”的相关概念和国家政策,全面把握“低碳生活”的涵盖要点,从而在读与写的有机转化过程中,条理清晰地展现和传达“低碳生活”的概念。[2]
到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阶段,教师要基于真实情境展开任务设计工作,立足于“共迎低碳生活”的大情境,分层展示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探究的支架。
案例展示:
任务一——什么是“说明对象”?--寻找说明对象
(1)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借助互联网、实体书等工具,查阅和搜集与“低碳生活”相关的信息和素材,并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记录校园或者社会上与“低碳生活”相悖的现象。
(2)阅读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提取和概括课文中阐明了怎样的事理,并尝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如何阐明事理、表达观点的?
(3)搜集和整合资料,找出与“低碳生活”相关的科学道理。根据实地拜访、采访等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在小组中展开探讨,从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中提炼重点,将其作为主要说明对象。
任务二——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确定说明顺序
(1)利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厘清第二单元五篇课文的说明顺序,分析这样安排的优势。
(2)结合阅读经验,仿照其中一篇课文的说明顺序,为你的文章拟写提纲,并在每一个段落中合理地安排内容。
任务三——如何表达更贴切?--优化表达方式
(1)在阅读中分析五篇课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截取印象最为深刻的片段进行赏析和解读,体会其语言特色和文本风格。
(2)任意选取一篇课文,细致解析其语言,概括和总结其语言表达技巧,并根究自己的写作需求,灵活地迁移和运用。
任务四——怎样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展示任务成果
(1)与小组成员互相阅读和检查对方的文章,从语言是否科学缜密、逻辑是否清晰立体、内容是否丰富贴切等角度,找出文章的优点与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改善,逐步优化整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2)根据修改后的文章,制作“低碳生活”专题活动的宣传册、拍摄新媒体短视频,并将宣传册和短视频等,上传到班级共享平台上,供全班同学欣赏和评判。
教师从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表达方式和任务展示四个方面入手,设计了四项学习任务。在四项任务中,教师结合了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将课文阅读中获取的信息与知识,迁移到学习任务中,促使他们可以高效地完成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
以上学习任务,紧密地关联了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契合了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成长历程。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可以结合八下第二单元的课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板块,总结和概述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学习技巧,并与同学交流实践经验与学习心得。
三、基于学习任务的言语实践
学习任务若仅仅停留在书面层次,其功能和作用便难以体现出来。因而,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实施阶段,当教师设计和布置学习任务后,为了推动学习任务的实践,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展开言语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解读任务、完成任务。[3]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统领性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积累言语经验、学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明确说明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征等,从而为后续的言语实践活动打好基础。比如:
【活动内容】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五篇说明文,梳理它们所用的说明方法,完成下列填空任务。
(1) 《大自然的语言》采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
(2) 《恐龙无处不有》采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
(3) 《被压扁的沙子》采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
(4) 《大雁归来》采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
(5) 《时间的脚印》采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
选取五篇课文中的任意一篇,结合相关语段,谈一谈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按照以下句式进行解读和分析。
示例:_____这篇说明文,运用了_____的语言,体现了说明文_____的特点,比如_____。
通过这一统领性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对说明文这一文体的特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相关言语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到学习任务之中,让他们全面把握说明文的风格,理解说明文的特征。
以“任务四”的第二个小任务为例,此任务要求学生制作宣传册、拍摄短视频,是一个典型的言语实践任务,考察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基于此则任务的内容,教师可以着重引领学生在不同场景中优化语言表达的方式,如制作宣传册时,要尽量选择简单、明了且概括性强的语言形式,以此适应书面语言的特征,集中地展现出某一种事物的特点;而拍摄短视频则可以选择性地添加口语元素,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方式,引导他们更形象生动地科普相关知识,从而削弱说明文的抽象性与复杂性,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说明文中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基础。借助这一言语实践活动,学生即可将理论学习阶段积累的经验,一一迁移到实踐活动之中。
综合以上分析,在创建学习任务群的基础上,教师着手设计了统领性的阅读活动和多样化的言语实践活动。通过统领性的阅读活动,学生全面把握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语言风格,了解了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任务群中的相关学习任务,引进了各类言语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4]
教师基于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基于真实情境设计任务,都推动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与发展,为学生指明了实用性阅读的方向,也为他们搭建了交流共享、互动沟通的平台,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了语文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在学习任务群的助推和帮助下,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事理,还能够运用语文知识阐明生活现象、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管贤强,魏 星. 实用旨归、做事路径、语用意蕴:"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内涵解读[J]. 语文建设,2022(20):4-9.
[2]孙采文,徐 鹏.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情境建构探究[J]. 中学语文教学,2021(8):16-19.
[3]王海安.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关键点分析[J]. 课外语文(上),2021(8):116-118.
[4]王崧舟,梅晨霞. 应生活之需 切生活之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解读[J]. 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2(8):9-16.
[作者通联: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