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俄罗斯,狗能“通灵”

2024-01-03孙越

看世界 2023年24期
关键词:通灵里克琳娜

孙越

诗人特卡琴科生前曾对我说,俄罗斯作家近些年忽略了狗,没留下什么以狗为主人公的文学佳作,这是俄罗斯文学界的憾事。

好在俄罗斯文学还能吃老本,《木木》(屠格涅夫)、《狗之歌》(叶赛宁)和《白比姆黑耳朵》(特罗耶波尔斯基)等传世之作,仍可照亮世界文学的夜空。

俄罗斯编年史说,俄罗斯古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狗。其实,他们养的都是驯化的狼。这与俄罗斯人早年的图腾崇拜有关,因为那时即使他们养的不是狼而是犬,也是与狼最接近的一类犬。

狗与俄罗斯人的祖先就这样生活在一起。俄罗斯人喜欢犬类的善良温柔、防御出色以及嗅觉敏锐。

数百年前,俄罗斯大型食肉类动物比今天多几十倍,所以,俄罗斯人养狗,首先是为了抵御大型动物的攻击。

时间长了,狗逐渐成为朋友和家人,它们除了打猎还能拉车,更可看家护院。因此,你若读一读俄罗斯民间故事,其中不少都是人与狗的传说、故事和习俗。

俄罗斯祖先根据狗的高声吠叫预知天气变化,根据狗的低吼获知家庭的变故,或者灾难的来临。

俄罗斯人格外青睐“四眼狗”,认为它们眼睛上面的“备用眼”,不仅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而且还能“与逝去的灵魂交流”。猎人们带着“四眼狗”去森林和沼泽完全无所畏惧,因为它们能识别传说中的“树妖”和“水怪”,带着主人绕过危险区域,直奔安全之地。

俄罗斯还有民俗说,若见到狗用后腿支撑身体,上下摇晃,那么主人或者家人最近就要遠行;要是狗经常举头长嚎,就意味着村子里要失火或者发生干旱,至少是粮食歉收;假如狗啃食青草,一周之内就会下雨;它在窗户下面刨坑和低叫,家中必有人会死去。

在俄罗斯文化中,狗是通灵的。比如说,俄罗斯就有这样一句俗语:切莫打狗,它前生是人。这句俗语,令我想到俄罗斯民族对生死轮回和因果关系的态度,这与佛教文化中的理念很为近似。

我的房东马琳娜是一位女教师,她养了一只名叫“留里克”的深棕色泰迪犬。她告诉我,留里克跟她一起生活超过五年了,现在,它和马琳娜的生活习惯都一样,起床、吃饭和散步完全合拍。马琳娜说,她觉得,留里克是她多年前死去的家人,它是专门从另一个世界来陪伴她的。

根据俄罗斯流行的“狼人”神话,人类即是披着狼皮的“狼人”。国家、民族的变迁,与他们对狼(犬)文化的认知密切相关。狼(犬)是群体性动物,它们高超的智慧与娴熟的技能,都在森林中与天敌的搏杀中练就。

狼(犬)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在头领的麾下,并跟随它和听命于它,绝不会单打独斗,追求孤胆英雄,唯有尊崇领袖的号召,遇见敌人群起而攻之,这便是狼(犬)群对首领的崇拜,也是俄罗斯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图腾的起源。读俄罗斯童话不难发现,狼(犬)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动人心魄的故事里,它们时而对主人公出手相助,时而又变为坑蒙拐骗之徒。也许,这就是所谓“狼人”的两面性吧。

我记得有部动画短片,说的是俄罗斯弗拉基米尔一世从波斯请来一尊名叫塞玛格尔的神。波斯神来到古罗斯,就变成了一只长了翅膀的狗。它时而蹲坐在俄罗斯农舍的窗台上四线张望,时而飞越辽阔的田野巡视庄稼地,避免野兽侵害,影响了收成。

猜你喜欢

通灵里克琳娜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通灵仙家
盗号者
腹语与通灵:拜厄特笔下的女性灵媒及其隐喻
抿一口梦幻泡影
New twist on Old Style
杀人容易脱身难
艾琳娜和她的狼伙伴
弗瑞德里克·桑格(1918-2013 )
《通灵男孩诺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