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太在沦陷,2030年能否终结艾滋病?

2024-01-03非田

看世界 2023年24期
关键词: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

非田

2023年10月7日,法国斯特拉斯堡,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艾滋病时代,艺术品、故事和交织”的展览

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数据显示,自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毒(HIV)以来,全球约有8420万人感染,4010万人死于相关疾病。

去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人数约130万,63万人因此病故,相当于每分钟有1.2人死于HIV。

不久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去世,大众所不了解的是,因新冠疫情而被人熟知的他,其实也是世界知名的艾滋病防控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吴尊友曾获UNAIDS金质奖章,为中国的艾滋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逝者已矣,但艾滋病防控的脚步从未停歇。

放眼世界,防控艾滋病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第12届国际艾滋病科学大会上所说的那样,防控艾滋病的筹资仍然不稳定,许多高负担国家仍然过度依赖外部支持;新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在下降,但速度不够快,一些国家和社区的艾滋病毒发病率正在上升—要实现各国曾定下的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目标,还需各方通力合作。

2023年10月17日,尼日利亚Sabon-Gida村

非洲好转,亚太沦陷

今年7月,UNAIDS发布了《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这份副标题为“终结艾滋病之路”的报告指出,博茨瓦纳、斯威士兰、卢旺达、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已经实现了“3个95%”目标(即9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95%知道自己感染状况的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95%接受治疗的人得到病毒抑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向来是艾滋的重灾区,感染者人数占全球感染人数的65%左右。令人欣喜的是,在16个已经接近实现“95-95-95”目标的国家中,有8个来自上述地区。

在消除儿童艾滋病方面,去年全球82%感染HIV的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获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远高于2010年的46%;2010年以來,儿童HIV感染人数下降了58%,是历史最低水平。

然而,UNAIDS和WHO都认为,当下的艾滋病防控,依然有相当多鞭长莫及之处。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等艾滋病高发地区,仅有42%提供专门针对年轻女性的艾滋病预防项目。

而当原有高发区得到一定控制,亚太地区新发感染病例正在快速上升,全球近1/4的新发感染发生在这里。东欧、中亚、中东、北非新发感染人数持续快速上涨,又颇有些“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意味。

我们身边的情况,似乎也可以佐证上述情况。尽管中国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依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日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指出,2002年至2018年,中国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报告率、死亡率和流行率一直呈现缓慢持续上升的态势;2018年之后,报告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流行率仍保持上升轨迹。

此外,2019年5月,《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和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文章指出,HIV在中国学生群体中飙升;而中疾控艾防中心在2021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90%以上的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毒,都是通过性接触尤其是无套的同性性行为传播的。

在UNAIDS看来,新冠疫情下,各国用于艾滋病防治的资金明显减少。去年约208亿美元的投入,相当于2013年的水平。其在此前发布的一份名为《处于危险之中》全新研究报告中称,2020年至2021年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毒人数仅下降了3.6%,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小年度降幅。

即便抛开资金和投入不谈,近年来的猴痘与新冠疫情,也对艾滋病患者健康产生了新的威胁。

WHO通过对全球超8.2万例的确诊猴痘者分析后发现,有52%同时也是艾滋病毒感染者,这些患者的住院和死亡的风险也有所增加。考虑到这些患者中有不少是社会边缘人士,对于他们监管和保障都较为困难,这也使得病毒可以在该人群中迅速传播。

新冠的影响也与之相似。WHO称,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因感染新冠入院的艾滋病感染者,总体住院死亡率达到20%到24%;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死亡风险比未感染艾滋病毒的人高出142倍。

2030年“终结”艾滋病?

1981年6月,美国疾控中心布了一份特殊的临床病例报告,5名患者得了一种“怪病”,起初症状只是类似感冒的发热,但此后病情不断严重,出现了黏膜感染和皮肤损伤,最终器官受损,危及生命。

这一疾病随后被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也就是影响世界至今的艾滋病(AIDS)。

从那一年开始,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已经42年了,漫长的岁月里,科学家们逐步摸索清楚了艾滋病的规律,在更科学的治疗和防范下,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和传播率也逐步降低。

1996年,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现,联合使用三种或以上在作用机理等方面明显不同的药物治疗艾滋病,不仅可以避免单一用药产生的耐药性,还可以延缓病程,最终实现显著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

这一疗法名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因其需要将多种药剂进行“混合”的过程,与调制鸡尾酒十分相似,也被称为“鸡尾酒疗法”。

在“鸡尾酒疗法”问世前,艾滋病几乎是绝症的代名词。而这一疗法诞生后,艾滋病致死率明显下降,在临床上不具备传染性,患者寿命也接近常人,艾滋更像是一种需要终身服药的慢性感染病,无数艾滋病感染者因此受益。

1996年,何大一登上《時代》周刊

当原有高发区得到一定控制,亚太地区新发感染病例正在快速上升。

NBA球星“魔术师”约翰逊在1991年被查出感染了HIV,得益于“鸡尾酒疗法”,他至今依然健在。何大一也因此荣获当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后者称,何大一是为人类对抗艾滋病扭转乾坤的真正英雄。

然而,医学的进步并未让艾滋彻底消失。此后多年里,这一疾病依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直到艾滋病被发现40年后,2021年6月,联合国大会以165张赞成票,通过了关于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宣言:承诺到2025年,有效的艾滋病综合预防方案涵盖95%的有感染风险者,将每年新增HIV病毒感染病例控制在37万例以下,将相关死亡病例控制在25万例以下,进而实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目标。

UNAIDS解释称,“结束”不意味着“根除”和“治愈”,这一宣言完整的说法,应是“2030年以前终结艾滋病对公共卫生的威胁”,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3个95%”目标,使HIV新发感染者和传播率都足够低—就像WHO在1980年宣布“消灭”天花一样。

目标已经定下,但想要实现,难度依然不小。就在宣言通过前不久,UNAIDS就发布了一项报告称,2019年全球HIV新增感染者和相关死亡人数分别为170万和69万,均远超2016年定下的在2020年实现“双50万”的目标,全球联手控制艾滋病迫在眉睫。

新冠疫情下,各国用于艾滋病防治的资金明显减少。

疫苗至今难产

与其他知名的流行病相比,艾滋病毒更为“聪明”,它直接冲击免疫系统的特性,也使得疫苗的研发变得更为困难,想要终结艾滋病流行,并非易事。

数十年来,无数科学家想要复刻人类依靠疫苗消灭天花的场景,希望研发出一款疫苗,进而解决艾滋病的困扰,但始终没有太大收获。

2005年,《科学》杂志为了纪念创刊125周年,提出了当时世界最具挑战性的125个科学问题,其中一问,就是“是否存在有效的艾滋病毒疫苗?”

《科学》杂志在当时指出,自艾滋病毒出现以来,花在寻找针对该病毒的疫苗上的钱,比历史上任何疫苗都多,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每年就投入近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用于艾滋病毒的疫苗研究,但想要生产出一种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不直接攻击某一器官的特征,让艾滋病毒更难被“捕捉”,不能像新冠、乙肝等可以直接找出病原并灭活,或通过基因手段进行控制。一位科研人员曾用“在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飞行”的比喻,来形容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之难;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也经历了从激发体液免疫的抗体产生,到激发T细胞免疫反应,再到同时激发上述两者实现联合免疫策略的变化。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mRNA疫苗在新冠上的成功应用,也为针对其他病症的疫苗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美国生物巨头莫德纳公司在2021年就启动了mRNA的艾滋病疫苗试验,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成果。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我国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生育权选择探析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的10 个事实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十个事实
口腔乳酸杆菌抑制艾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