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尿酸对肥胖人群动脉硬化预测价值分析

2024-01-03王晓华栗文晖曾雅琳郭萃蓉邓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袖带受检者高尿酸

王晓华, 栗文晖, 曾雅琳, 郭萃蓉, 邓平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

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是动脉僵硬度的独立性预测指标,也是评估动脉硬化的指标[1]。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基础,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仍是中国首位死亡原因,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2]。研究显示,血尿酸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文分析肥胖人群动脉硬化情况及血尿酸(uric acid,UA)对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为肥胖人群动脉硬化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12 259例,其中男6 715例,女5 544例;年龄45~59岁,平均(51.57±4.13)岁。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和非肥胖组(BMI<28 kg/m2)。入选标准:①baPWV、血压及生化指标等资料齐全;②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痛风、脑梗死、外周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②患有严重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接受检查。

1.2 baPWV检查

所有受检者均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仪(型号BP-203RPEⅢ,日本欧姆龙公司)测量baPWV。受检者静息>5 min,取仰卧位,双手手心向上置于身体两侧,四肢分别各束缚一条示波血压袖带,上臂袖带气囊标志处对准肱动脉,袖带下缘距肘窝横纹2~3 cm,下肢袖带气囊标志位于下肢内侧,袖带下缘距内踝1~2 cm,左右两臂内侧各放置一个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传感器,连续测量2次,取左、右两侧baPWV的均值计算。参考文献[4]标准:baPWV<1 400 cm/s为动脉僵硬度正常(无动脉硬化组),baPWV≥1 400 cm/s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组)。

1.3 血糖、血脂、尿酸检测

采集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罗氏公司)上采用酶法测定血糖、血脂、尿酸。高尿酸血症是指非同日2次测定UA≥420 μmol/L。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12 259例体检者中,肥胖1 875例(15.29%),肥胖者中存在动脉硬化者905例(7.38%)。12 259例受检者baPWV值为(1 426±256.58) cm/s,动脉硬化(baPWV≥1 400 cm/s)的检出者5 911例,占48.22%,其中男3 753例,baPWV值为(1 633.47±235.37)cm/s;女2 158例,baPWV值为(1 608.89±190.95)cm/s,男性baPWV值高于女性(P<0.05)。12 259名受检者UA值为(340.71±88.71) μmol/L,其中男性血尿酸水平(480.55±56.97)μmol/L,女性血尿酸水平(310.51±61.12)μ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1)。

2.2 不同BMI组间检测指标比较

肥胖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UA及baPWV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非肥胖组(P<0.05;表1)。

表1 不同BMI组间检测指标比较

2.3 不同baPWV组间的检测指标比较

动脉硬化组年龄、SBP、DBP、BMI、FBG、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UA明显高于无动脉硬化组,而HDLC明显低于无动脉硬化组(P<0.001;表2)。

表2 不同baPWV组间检测指标比较

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aPWV的影响因素

将各自变量分别与baPWV做一元回归分析,然后将一元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变量SBP、DBP、BMI、FBG、TG、TC、HDLC、LDLC、UA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纳入模型的9个变量中,SBP、DBP、BMI、FBG、TC、LDLC、UA 7个变量是baPWV的影响因素(P<0.05)。按OR值的顺序,肥胖人群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依次为SBP、FBG、BMI、DBP、UA、LDLC及TC,见表3。

2.5 尿酸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与baPWV(r=0.230)、SBP(r=0.185)、DBP(r=0.257)、BMI(r=0.348)、FBG(r=0.080)、TG(r=0.369)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HDLC(r=-0.338)呈负相关(P<0.05)。

2.6 ROC曲线分析血UA和BMI对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

对UA、BMI和baPWV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A截断值为350.05 μmol/L,BMI截断值为24.45 kg/m2。血UA联合BMI对肥胖人群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较高(P<0.001;表5和图1)。

图1 ROC曲线分析血UA联合BMI对诊断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

表5 血UA联合BMI对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

3 讨 论

大数据表明,中国体检人群理想心脑血管健康水平者仅1.5%,多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健康问题,尤其当合并肥胖、高尿酸、高血压等时,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5]。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6]。

本组中年体检人群中,动脉硬化发生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且多伴有高血压、高尿酸、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糖,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7-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FBG、BMI、DBP、UA、LDLC及TC等均是中年人群baPWV值增高的危险因素,与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相同[9-11]。研究表明,健康体检人群baPWV值随性别、年龄呈不同特征,且年龄和SBP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12]。本研究对象是中年健康体检人群,排除了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者,结果显示SB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远远高于FBG、BMI、DBP、UA、LDLC和TC等危险因素,表明血压在中年人群baPWV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对中年人群,特别是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尤应加强监测血压和定期随访动脉硬化情况,早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青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且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并存能加速及加重动脉硬化的形成[13]。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组baPWV值、伴高血糖、高血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14-1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350.05 μmol/L或BMI>24.45时对诊断动脉硬化有预测价值。高尿酸血症与baPWV相关性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而本研究为横断面观察性研究,不能确定确切的因果关系,并且得出的血尿酸预测动脉硬化的截断值仅在本研究人群中适合,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本研究未对高尿酸血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随访,在今后的研究中将随访此类人群,观察其动脉硬化的变化趋势。

猜你喜欢

袖带受检者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介绍一种防止股部止血袖带下滑的新方法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监护仪不同袖带绑扎方法对血压测量及袖带破损的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