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质档案复制手段评估综述

2024-01-02孙雨璠赵阳

山东档案 2023年5期
关键词:扫描仪纸质印刷

文·孙雨璠 赵阳

纸质档案复制手段主要有传统印刷、手迹临摹、数字化技术以及多类型综合运用等。结合资金成本、制作周期、硬件条件、人才软实力、档案等级及现状等基本信息以及原生性保护要求、可再生利用需求等七项指标,对四类复制技术手段进行对比阐释,并进行量化综合评估,可分析出各种手段的局限性与可行性,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精准投入、合理利用、提高效能,并促使纸质档案复制保护方案落实落地。

一、纸质档案复制手段阐释

(一)传统印刷技术的运用

晚清至民国时期,受西方印刷术影响,我国的印刷方式发展为以铅印、石印为主。铅印属于凸版印刷术,以浇铸铅活字印版,在版上涂印墨,经刷、拓等施压方式,将沾了印墨的图文转印在纸上。石印属于平版印刷术,是通过直接制版或拍照成像,将原稿转印在印版上,再利用石版亲水亲油的特点进行印刷[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铅印、石印成本高、效率低、材料配备难,逐渐被油印技术取代。油印是使用光电誊影机,通过滚筒式机械扫描,利用静电原理,使原稿图文通过誊影针在誊影纸上按照原稿图文的形状戳出网状微孔,类似像素点成像而组成原稿图文,由此制成誊影制版,再使用专门的油墨印刷[2]。纸质档案复制印刷件主要是综合以上传统印刷技术,从原材料、制作工艺、装帧样貌等角度无限接近原件,以达到较高的历史还原度。

(二)手工临摹技术的运用

手迹类纸质档案的临摹性复制是从尺寸、材质、形制、图文信息、笔迹等各方面进行复原性复制。首先,需用纸张纤维检测仪、厚度测试仪、拉力测试仪、酸碱度测试仪、电子显微镜等对纸张及纸张纤维进行无损分析检测。后根据检测数据,找到相匹配的复制配纸。毛笔的使用尤为重要,通过笔迹分析、毛笔的粗细、笔锋的长短、笔毫的软硬都需反复斟酌挑选。通过一笔书写和细微修整,在笔法、墨色、气韵上都要达到极高的还原度。

(三)传统手工与数字化技术的综合运用

随着复制技术的进步,可对保存现状不佳或复制效果不好的纸质档案进行再复制。以本馆所藏“1945年5月新四军颁发的《临时抗属证明书》(图1)”为例,复制技术路线为基本信息登记—高清扫描—数据分版编辑—纸张配备—笺纸印制—手迹临摹—做旧作残—装帧制作—钤印复制[3]。其中“高清扫描”和“数据分版编辑”环节,可使用无接触式扫描仪获取电子图像数据。因部分文字、钤印、栏格有所重叠而影响制版,可用Photoshop软件分图层处理,去除遮挡栏格的手迹和印章,留下印刷类内容,并将图设为黑白色。这为后续使用传统印刷工艺印制提供了便捷的制版准备。再将电子稿的手迹类文字恢复,稍作色彩及对比度的调整后打印出来,制成手迹摹写用底稿[4]。同样的分版编辑法,可用于印章的复制。将印章图文制版并打印,蒙于印材上,进行手工篆刻。如此运用数字化技术制作印版用胶片、摹写用底稿、刻章用样稿,是传统融合数字技术后,建立起的完整的、效能完善的纸质档案复制工艺体系。

(四)数字复制技术的运用

第一,相机拍摄成像后输出印刷。原理是通过专业相机拍摄,将采集的数字化图像经电脑软件修版、拼接、矫正后,印刷出色彩、明暗度等接近原件的印刷件。为达到高精度的普遍要求,对于大尺幅档案,需分区块拍摄后进行人工数据拼接。同时对打印精度、油墨质量、打印纸张等具有专业要求。例如,数据采集使用飞思(PhaseOne)品牌数字中画幅相机套机和IQ100MP数字化后背,以实现视觉采集要求最大化,且拥有最大宽容度的编辑可能。其采集相机系统包括飞思XF中画幅相机、飞思IQ4 100MP中画幅数字后背、施耐德80mm LS f / 2.8 Mark II、施耐德120mm LS Macro f / 4.0、笔记型工作站计算机(联机拍摄)。灯光系统为Profoto闪光系统。配合使用水平翻拍架系统。再通过采用ColorChecker Camera Calibration自动色差校准,及人工校样等完成数据编辑程序。最后,采用匹配了分光色彩仪的数字光栅前端软件与宽幅微喷硬件的微喷技术,完成印刷输出步骤。由此完成从数据采集到印刷成品的整套流程。

第二,扫描仪扫描成像后输出印刷。近年来,国内外研发出很多扫描仪及配套的软件系统。对于尺幅在A3纸以内的文书档案可使用小型平扫式扫描仪。例如中国台湾精益公司研发的OptickBook扫描仪,扫描一个精度600dpi的A3画幅,仅需2.5秒左右。对于书籍装帧的档案,可不拆分书背,达到2mm零边距扫描,且自动去除书背阴影。而有些档案厚、书脑宽、装订紧且不易摊开的档案,可使用具有V型书架的Bookeye扫描仪。将档案置于开合在120°~180°间的V型书架上,可扫描生成自动校准后的平面图像。如此可减少人工对珍贵档案的干预,降低书背、书脑损伤风险。对于超过1米×1米的大尺幅档案,可使用平台式无接触扫描仪。工作原理是将传统扫描技术与数字相机结合,一次扫描分块拍摄,结合仪器运动控制技术和软件算法,最终获得高分辨率,高像素的图像数据。如意大利METIS DRS扫描系统是以扫描软件,多光处理软件为核心的自动化扫描系统。在不移动珍贵档案的情况下,通过多频次采集档案原始数据,使用色彩管理技术,三维数据计算法则,光度立体三维等技术,获取复制图像数据。后采用UV打印机分层堆积打印,呈现出更有层次和质感的复制品。

二、纸质档案复制手段评估

(一)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第一,科技赋能促使数字化复制技术的优势日益凸显。一是科技含量高,数字化水平高,但操作人员通过短期集训即可掌握设备,软件的操作方法。门槛相对低,普适性高,降低了对手工艺的要求。二是设备智能化,照明系统可自动去反光,不受环境光限制,打印出的复制成品显色性更好,色率更精准。三是设备简化,操作程序精简,制作周期短。相机、小型扫描仪、计算机、拍摄灯、三脚架等设备相对便携。数字化成像环节可满足收藏单位原件不出馆的要求,以降低藏品安全风险。输出环节可在馆外专业机构进行。整个过程较之传统手工技术,更灵活机动,且复制效果具普遍接受度,基本满足展览展示、公共文化服务等工作需求。四是资源联动,激活文化产业市场。我国一定数量的尤其是县级,乡镇等地区的收藏单位缺乏资金,人才,设施等各项条件。面对日益增加的纸质档案复制需求,收藏单位可申请专款专项,与市场上的专业机构合作。合理利用市场资源,驱动我国文化产业均衡,可持续发展。五是完善纸质档案数字化系统,促进再生性保护、衍生利用效能。现代扫描仪配有一系列强大的拓展功能。如通过OCR文字识别技术,可自动识别文献信息并存档,方便日后检索与研究。还可基于扫描数据进行科学高效的编目、存档、管理工作。六是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数据更易长久保存,且突破了藏品本身的利用局限。可助力文创多频次,多形式的开发。七是推动“后疫情时代”展陈工作开展。纸质档案脆弱易损,展陈条件要求高,且不适宜长期展出。而将图像数据用于制作线上展厅、VR展览、远程社教活动、红色文化IP孵化等,突破了革命档案的“活化”壁垒,大幅提升附加值。

第二,数字复制技术的局限性。一是部分纸质档案密级高或损毁严重,为确保档案安全,原件不便出库、出馆,但因馆内场地条件有限,不便于数据输入环节的开展。再者,印刷环节无法施行现场比色,极易产生色差。需制作打样,多次前往收藏单位校样比对。不仅对技术人员的色彩辨识力要求较高,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二是纸质档案上印迹、笔迹等原始信息在印刷件上无法生动呈现,甚至无法识别复制,导致档案信息复制不全面。三是复仿制公司缺乏档案修复保护专业技能,通常在原材料选配、作旧、古典装帧等环节,达不到复原性要求。且原则上需要选择与原件属性一致或类似的纸张,但囿于印刷设备的局限,复制件会因纸张选配不合理、装帧粗糙等,导致无法长期收藏保存和重复利用。四是对于手迹类纸质档案,机器印刷与人工临摹的效果相去甚远,不仅没有墨色灵动感、笔力强弱感,笔迹边缘墨色晕染的形状也很僵硬死板。墨迹成整体斑块状浮于纸张表面,没有笔力纸透的气势。因此,单纯依靠现代技术仅是外观上的工业化复制,缺乏历史沧桑感和人文温度,故经不起细究。

(二)传统复制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

第一,传统复制技术的优势在于从制作工艺上彰显原真性。一是手迹类纸质档案,通过传统手工复制被赋予了深厚的历史韵味,从触觉、视觉等多维度使成品更具时代感染力和事件还原感。具备高超的书法水平专业人员,不仅在行笔上的起承转合与原作者趋同,还可以体会作者书写时的情绪与思想,让临摹作品与原件高度类同,更有效地传播档案信息。二是传统复制手段的实施建立在档案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的原则之上,无论是复制工艺还是档案研究方面都更为专业全面。同时,被赋予科技含量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制件本身就是一件珍贵的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承载着复制团队卓越的科研精神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第二,传统复制技术对于大部分收藏单位来说,不具备适用性和普及性。一是传统复制技法是独立的专业的工艺门类,仅需配备的设备、工具、材料就多达几十种,所需人员也是全能的综合型技术人才。硬件设施和软实力的配备都相对复杂、资金投入大,一般单位承担不起。二是专业复制人才需掌握印刷、书法、绘画、篆刻、修复、古典装帧等综合技能,不仅需要积累大量实践经验,还需具备对历史的感知力和艺术的感悟力和极大的耐心、责任心、匠心,且人才培养周期长、程序繁杂、学习艰苦、易致人才流失,此种传统技艺人才极为缺乏。三是建设一个完备的复制保护修复实验室需要设备、材料、场地、人才、资金多方面的大量投入,适用于长期有复制需求的收藏单位。而对于只有短期或少量档案复制需求的机构,若不能常态化使用和长效维护,是对国家和集体资源的一种浪费。

综上,纸质档案的复制需要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依据档案的年代、级别、损毁情况、制作工艺、文献信息、尺寸等因素综合评估,初步筛选适宜的复制技术手段。而后通过单位的资金成本、制作周期、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人才配备、档案等级等基本信息、原生性保护要求、可再生利用需求等七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再综合风险前置把控,最终选择合适的复制手段。制定合理的复制技术路线,编制详尽的复制方案推进落实。所以,纸质档案复制手段评估要严谨慎重,切不可急功近利,应本着对档案的崇敬,对职业道德的坚守,谨慎决策,精准把控,合理规划,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扫描仪纸质印刷
神奇“印刷”术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便携高速文件扫描仪
把心交给印刷
便携高速文件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