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齐鲁名医臧应詹生平事迹初探究
2024-01-02王伟
文·王伟
臧应詹,字枚吉,山东诸城人。生活于雍正、乾隆年间,为清代名医,素有“南臧北黄(元御)”之称,邑内享有盛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与同时期的黄元御声名显赫、后世流传资料准确、丰富相比,这位清代名医的事迹几被湮没。现如今,虽然关于臧应詹的地区内民间传说较多,但其相关史料记载却极少。
为深入研究这位齐鲁地方医家、诸城臧氏医学学派代表人物,力求真实准确、追根溯源,笔者通过采用查阅诸城《臧氏族谱》(下文简称“《族谱》”)《诸城历代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档案材料,并实地拜访《族谱》后期编修人员、《族谱》记载埋葬地村民及臧氏后人等方法,深入收集整理臧应詹的生平资料、行医事迹,以助于共同推动臧应詹档案资料的准确、丰富、完整,让臧氏生平事迹、行医轶事及医学思想一改往昔“埋没”旧状,让这一“遗珠”重放光彩,也为各地挖掘本地古代名中医提供参考借鉴。
出生地
现可查到的专著、论文等描述臧应詹的出生地时或为“诸城臧应詹”,或为“山东诸城人”,唯一较明确、权威的表述为“山东诸城吕标乡黑龙沟人”。但是由于2007年1月诸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吕标乡(镇)现已并入龙都街道,故此描述也不恰当、不准确,仅有《诸城县史志资料》中记载为:诸城县下黑龙沟人。
为此,笔者特地拜访《族谱》后期编修人员并查看《族谱》,发现未记载臧应詹出生地,但谱载:葬于黑龙沟西南茔乾巽向。
封建社会,人口流动性差,加之人们普遍有强烈的“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思想观念和传统,因此,安葬地几乎为出生地。考虑到臧应詹为“乾隆(公元1736—1795年)年间名医”,笔者查阅《诸城历代方志》,其中《[康熙]诸城县志》记载:黑龙沟,属于诸城县,扶淇乡,栗园社,县西十里。
诸城市龙都街道现有6个黑龙沟村,其中下黑龙沟村地理位置、方向、距离(5.2公里)几乎完全相符,而其他五处黑龙沟村中距离原诸城县政府驻地最近的孙家黑龙沟村有10公里多,且位于原县政府西南方向。近年,笔者也曾多次到6个黑龙沟村拜访村民,现仅下黑龙沟村仍有臧氏族人,均认定臧应詹为下黑龙沟村人,也更热衷、习惯称呼臧应詹为“臧枚吉”。
故,笔者认为臧应詹的准确出生地应为(清朝)诸城县,扶淇乡,栗园社,黑龙沟村,即现诸城市龙都街道下黑龙沟村。
生卒年
同样,现可查到的专著、论文等描述臧应詹的均未提及准确生卒年,或描述为“生卒年不详”,或为 “乾隆(公元1736—1795年)年间名医”,但均准确描述“卒年75岁”,这也为研究臧氏准确生卒年和成长背景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笔者查阅到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院)文献研究所人员在整理臧氏著作《伤寒论选注》手抄孤本时发现:在十三则序例之后,书有“大清乾隆三十七年岁在壬辰四月廿六日,书于思远堂,诸邑老医臧应詹枚吉时年七十有五。”该手抄本为臧应詹极少存世的著作孤本,医学和档案价值极高。该段文字也是目前唯一可考究臧应詹准确卒年的档案材料,亦符合臧应詹“卒年75岁”的描述。经查阅,乾隆三十七年为公元1772 年,由“卒年75岁”可以逆推出臧应詹应生于公元1697年,即康熙三十五年,亦印证“其业医于雍正末至乾隆中期”“乾隆(公元1736—1795年)年间名医”等研究。
故,结合臧氏著作《伤寒论选注》孤本、《诸城县卫生志》《族谱》及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内容,笔者推断臧应詹准确生卒年应为公元1697—1772年,卒年75岁。
成长背景
明清时期,中医药日趋兴盛,百家争鸣。这段时间既是中医学集大成的时期,又是各种学术流派相继形成的时期,彼时诸城臧氏家族也名医辈出。
通过查阅《族谱》,显示:臧应詹为臧惟几堂兄——臧惟精之后,四世臧惟几的五世孙,六世臧达德之曾孙。臧惟几是臧氏家族最早的医家 ,约于明崇祯初任太医院吏目;臧达德是诸城臧氏医学中较有影响的人物,著有《履霜集》。此后,诸城臧氏医学逐渐成为山东地方医学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流派,诸城臧氏也逐渐步入名门望族,位列明清两代诸城本地“臧、王、刘、李、丁”五大家之首。
臧应詹自幼天资聪慧,加之勤奋好学,志从科举,《增补诸城县志》记载“承父十五,补诸生。”类似于国子学(监)免试入学,一般只有皇亲国戚、王公重臣的子弟才有这个资格、入学不需考试,民间进入者需要异常聪慧过人且须由地方层层考试选拔推荐。臧应詹十五岁即“补诸生”,由此可见一斑。
后期,臧应詹虽“例赠修职郎(《族谱》记载)”。但受家族世代行医氛围的熏陶影响,又因母亲患病,遂精研岐黄之术,博览群书,潜心攻读,至晚年医业大成,医术更加高明,以内科诊病见长,兼通外、妇、儿等科,悬壶家乡,名震遐迩。《传统医药》中记载:“诸城臧应詹,临证变化微妙,远近遵为神医,时与黄元御齐名。”素有“南臧北黄”之称,至此,诸城臧氏医学达到顶峰。
学术著作
臧应詹治学严谨,造诣精深,《诸城县卫生志》记载,臧氏生平著有《伤寒论选注》十卷,《类方大全》十四卷,《外科大成》四册,《伤寒妇幼三科》四册,《脉诀》一册。
从医期间,臧应詹遍阅成无己及《医宗金鉴》等诸家关于《伤寒论》注解言论后,认为“二家之注虽不无小疵,但持论平正通达,诚为后学楷模。”于是他参照成无己及《医宗金鉴》二家的注解为模板,结合自身毕生临证的经验成果不断验证,反复修改,最终编纂而成《伤寒论选注》。正如臧氏自己书中所言,“亦苦思数十年,而后得解,非易事也”,道尽作者此书之艰辛和严谨。
但是,在当时清朝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无政府的支持,无殷实的家业,著书立说着实不易,而刊行传播更加艰难,故几经沧桑,传世无几。现官方可查的仅有一手抄孤本《伤寒论选注》存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为后期深入研究臧应詹医学成就和学术思想提供重要基础;另有一本为臧应詹曾孙臧耀藎抄藏《類(类)方大全》,存于山东省诸城市一村民手中。
行医轶事
臧应詹长于经方的运用,治病每见奇效,匠心独运,融会贯通。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四月,临县一位姓黄的公子得了鼻出血的毛病,每天早、晚两次,每次都出血量很大,两个多月没有治好。后来找到了一个省外名医诊治,用六味地黄汤加牛膝配药,可是吃了几副,不但没见好转,出血的次数反而增加到了每天三次。他们找到臧应詹时已是八月,臧应詹诊脉后,仔细地询问发病的原因:原来几个月前,黄公子跟堂伯到省府办事,晚上去狎妓,刚刚解衣上床,就被闻讯赶来的堂伯狠狠地斥责了一顿。黄公子羞急之下,落下了这个毛病。臧应詹沉吟片刻,告诉黄家人:此证虽在表为鼻衄,然病机在肝,肝脏以疏泄为宜,遇羞愧恼怒则疏泄失度,相火旺盛而为病,不能强行止血,否则容易使血液在体内凝结,导致病情加重;只有顺应血脉,将相火导出,血才会自然而止。六味地黄汤加牛膝多用于实火上犯鼻窍所致鼻出血,以滋阴降火,引血下行来达到止血的目的。黄公子此病可用桃核承气汤配药,加大剂量,桃仁破血行瘀,大黄下瘀泄热,二药合用,以逐下焦瘀热;桂枝活血通络,芒硝泄热软坚;炙甘草甘平和中,缓和硝、黄峻攻之性,让病人服用。果然,三副药之后,病人大便出血、鼻血减少;随后又减小剂量,连续服用,并配以别的药物,不久,黄公子的病就痊愈了。
结语
挖掘古代名医的资料,对于了解当地疾病的发展与环境变迁、学术思想的形成演变,以及考证医家医案、评价学术成就都有重大意义。因此,进一步探究臧应詹行医事迹、存世医学著作,是整理臧应詹档案材料和医学思想的基础,并对研究齐鲁地方医家学术思想意义深远,且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