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频发的男孩
2024-01-02张兆琴
【关键词】沙盘游戏疗法;系统会谈;积极资源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7-0062-02
【作者简介】张兆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江苏苏州,215223)教师,一级教师。
一、哮喘频发的涛涛
涛涛(化名),男,五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个子中等,身材微胖,性格内向,三年级起,隔三岔五感冒咳嗽。医生诊断为哮喘,建议他发作时在家休息。进入五年级后,他的“哮喘”发作得更加频繁。医生认为并不严重,不需服药,也不影响上学。但是涛涛经常不上学,即使到了学校也不和同学交流,遇到学习困难时不停地搓自己的手腕,导致手腕上有搓伤的痕迹。
二、初步评估及确立辅导目标
涛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母亲的“关心”方式。涛涛的母亲身体虚弱,常年在家休养,对涛涛时而忽视,时而过度关注,曾担心涛涛长胖,逼他服用减肥药。二是隔代抚养。涛涛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只要说不舒服,爷爷奶奶就让他在家休息。班主任跟爷爷沟通时指出涛涛有可能找借口逃避上学。爷爷却极力维护孙子。三是涛涛性格内向。涛涛沉默寡言,觉得同学看不起他,校内人际交往较少。四是学业压力。涛涛从三年级开始经常请假,这導致知识点脱节,各科成绩处于及格边缘。
基于评估,笔者和涛涛商定辅导目标: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涛涛走进校园,建立支持系统,提升学习自信心。
三、辅导过程
1.抚沙,建立信任关系
第1次辅导,涛涛来到沙盘辅导室时低着头,对我的话没有语言回应,只是点头或摇头。在我介绍沙盘时,他抬头看了一眼。我接着介绍沙盘里的沙,并让涛涛用手摸一摸沙。涛涛犹豫着站起来,来到沙盘边,慢慢地将手伸进沙子。我告诉涛涛可以尝试摆沙具,他摇摇头。我没有强求,陪着他一起感受沙子。涛涛拨开沙子看到蓝色的沙箱底部时,惊喜地说“大海”。接着,涛涛用沙子堆积出一条条河流,并讲到小时候落水的事情,随着沙子在涛涛指间流淌,他的心灵得到了释放。
2.沙盘游戏,呈现矛盾冲突
第2次辅导,涛涛创作的沙盘作品有些杂乱:野兽、玩耍的孩子、干活的工人、乡村房子和游乐场等,沙具摆放得没有边界。他说自己是躲在拉弹弓男孩背后的正在看蛇的紫衣男孩,驼背男人是他的爸爸,妈妈指着爸爸说,让他不要回来。涛涛给作品取名“我的学校”。可是,作品内容与学校没有关系,作品呈现出他有些混乱的内心,作品名称与内容的冲突也正是涛涛内心的矛盾冲突,而驼背男人呈现出涛涛的爸爸目前基本没有力量支持他。
第3次辅导,涛涛在第二次沙盘作品的基础上,给奶牛加上了围栏,紫衣男孩的旁边多了一个读书的小男孩和一个捧着蛋糕的女孩。树旁多了不少蝴蝶,树下有个小和尚,宾馆旁有一只捉住了蜈蚣的老鹰,爸爸妈妈的位置没有变。涛涛将作品取名为“我的童年”。这次沙盘作品中出现的围栏和宾馆有了明显的区域边界,可见,他的能量有了边界,内心有了安全感。
3.系统会谈,寻找积极资源
我邀请涛涛全家进行了一次家庭会谈。会谈中,爸爸意识到自己忙于工作,忽视了陪伴,今后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妈妈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做法给孩子带来了困扰,表示要照顾好自己,不让孩子担心。爷爷奶奶意识到对涛涛溺爱,造成涛涛在学习上产生退缩行为。全家一起商量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分工。
随后,我组织了一次学校系统会谈,邀请涛涛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商量如何帮助涛涛面对学习困难,正常上学。班主任提出组建互帮小组,让同学主动关心他,让他在班级中有归属感。任课教师一致认为,要适当放低对涛涛的学习要求,课上多关注他、鼓励他,与家长多联系,帮助他补习缺漏的知识点。
4.沙盘游戏,疗愈身心
第5次辅导,涛涛的沙盘作品中没有了野兽和蛇,出现了孙悟空、和尚、医生和伤员。他给作品取名“我的家园 ”,并指着穿绿衣服的受伤孩子说:“这就是我,我不小心摔伤了。爸爸带我去医院,妈妈在家做蛋糕,奶奶就是那个孙悟空,谁欺负我,她就去教训谁。在学校,老师会保护我。”涛涛的作品是他现实生活的投射。可见,他的外在支持系统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6次辅导,涛涛只用了6分钟就完成了沙盘作品。涛涛给作品取名“我的家”。他说,身穿绿色衣服手拿照相机的男子是爸爸(不再驼背),他在拍我运动时的照片,还要帮我做相册,妈妈正在做蛋糕,爷爷奶奶在太阳下看着我玩耍。整个作品看上去很和谐,人物之间有互动交流。这次的沙盘作品呈现了家庭中爱的流动,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其乐融融。涛涛的“哮喘”让家庭中的每个人重启功能。此时,涛涛的“哮喘”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四、辅导效果及反思
两个月后,涛涛正常上学,学习主动,笑容变多,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变结实了。
沙盘作为沟通的媒介呈现出涛涛行为背后的需求,帮助他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也启动了他的自我疗愈进程。心理健康教师真诚、无条件的关注和同感有助于来访学生的成长,使他面对自己的问题,成为接受自己、适应环境的人。
心理健康教师用系统的视角调动家庭成员的内在力量,寻找家庭中的积极资源,从而帮助来访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邀请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参与来访学生的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寻找学校里的积极资源,激发内心力量,勇敢面对学习困难,提升学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