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

2024-01-02欧阳波仪程美刘兴恕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欧阳波仪 程美 刘兴恕

[摘要]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应当提供更加公平开放的个性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立场,立足和谐发展、突出自主学习、实施智慧教学。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具有智能化、民主性、主体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受环境、教师和学生三大主要因素影响,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应当重构教学生态,转变教学关系,再造教学模型。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个性化教学

[作者简介]欧阳波仪(1978- ),男,湖南攸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程美(1984- ),女,湖南常德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授,硕士;刘兴恕(1989- ),男,湖南宁远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  株洲  41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新时代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ZH2021090101,项目主持人:欧阳波仪)和202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智慧学习环境下高职个性化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K21BZJ036,项目主持人:程美)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3)24-0083-07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依据学生的共性特点和自身教学经验对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节。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元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提高,人们的追求更加多元化,个体更加期望得到尊重和关爱、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逐渐强烈。对此,本文分析个性化教学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和促进策略,以期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李如密和刘玉静指出,个性化教学是以教为手段、以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杨维英认为,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之间的良好互动。王连娣认为,个性化教学是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职业教育兼具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这决定了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和目标的特殊性,应满足企业不同岗位需要和不同特质的多样性需求。同时,职业院校生源渠道多样化,学生基础和特征多元性,需要提供更加开放公平的个性化教学。本文认为,新时代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是指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按照开放、包容、协同、实践、创造、可持续的原则,充分发挥智能化教学环境优势,合理实施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体验个体的独特价值、建立个体的独立人格、发掘个体的职业潜能、适应个体的职业发展,形成教师专业有发展、学生职业有成长的良性循环生态。

(一)坚持學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念。个性化教学坚持学生为本,是把学生视为主动者,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及其身心需要,科学处理教与学的根本矛盾,优化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评价。职业院校教学不仅要接受学生来源多样的现状,还要面对学生个人知识基础、学习水平和发展潜力等差别较大的情况。因此,职业院校开展个性化教学,要坚持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启迪学生、激励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每个学生设计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提供学习实践,让学生释放潜能、展示才华。

(二)立足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通常指个体的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但均衡发展并不等同于平均发展;个性发展是指个体独特的优势和潜能得到持续强化和彰显,也不等同于片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形成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平衡和统一,强调在个体发展中保持各个方面的均衡和协调。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既不是个别化教学,也不同于差异化教学,而是重视德智体美劳综合育人,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充分发展,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深化某项或某方面的技术技能学习,为今后成长为某领域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三)突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的反映,是学生主动积极地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落实学习行动,使自己符合未来发展要求、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行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这些要素都离不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因此,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其自主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制订学习计划和路径、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选择学习资源,积极参与互动和合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

(四)实施智慧教学

智慧教学是采用合理的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感悟道理、掌握规律、提升技能的转识成智过程。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是智慧教学实践和深化,以帮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树立职业道德、掌握职业知识、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任务承载思政元素、技术知识、技能知识和人文知识等内容,通过精准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和风格、学习进度和效果,研判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精确设计和推荐适合其个体差异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工作智慧、生活智慧的生成与应用,使其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智能化

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注重利用先进技术支持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智能学习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练习和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和个体特征,进行数据驱动的决策和个性化教学设计;通过智能辅导工具和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反馈,包括“一对一”的虚拟辅导、智能化的评估和反馈系统,以及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通过学习分析和预测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模式识别,预测学生的学习需求、困难和潜在问题,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干预措施。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智能化,使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达成“启智增慧”的目的。

(二)民主性

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重点是尊重和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平等机会、全体参与、多元包容、透明和可追溯,以及反馈和评估的公正。平等机会是指尊重学生的背景、能力水平或学习风格,确保其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教材和支持;全体参与是指鼓励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决策,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学习;多元包容是指关注学生的多元特征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透明和可追溯是指教师与学生都能够了解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和决策,并知道学习目标、评估标准和数据使用方式;反馈和评估的公正是确保评估标准与方法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且适用的。

(三)主体性

不同于傳统教学的“教师单一主体”,个性化教学将教师和学生都视作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主体,只是根据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与权利不同将教师置于主导地位。“教师主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指导、支持和评估,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学生主体”是认为学生是积极的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支持每个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和路径、把握学习节奏和时间安排,并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创新性

个性与创新性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健全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实践训练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力,鼓励自主学习、思考、探索和实证,支持开展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创新性还表现为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性地开展因材施教,精准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制开发教学资源,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融合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使得每一个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是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前提

1.自然物质环境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自然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物理、教学时空、设施设备以及智能技术条件。自然物质环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与现代化教育要求的适应程度,是促进教学信息传递和教学效率提升的基本前提。一是自然物理的影响。自然物理环境包括教室、实训室、企业车间等场所的光度、温度、湿度、色度、噪声、空气质量、通风等情况。二是教学时空的影响。教学时空是指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与安排。职业院校教学应丰富多样、教学时间应灵活多样,才能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学校管理需要、企业生产需要。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受规模大、资源少、管理难等限制,时空资源设置影响了个性化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对话、协作的发生。三是设施设备的影响。职业院校教学设施设备不仅包括黑板、网络、教材、图书,还包括实训设备、工具、耗材等。其数量和技术含量,以及管理科学规范的程度,都影响个性化教学的效能。四是智能技术条件的影响。学习环境的智能化技术条件、丰富的数字资源,是改变批量化、标准化、同质化、统一化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影响自主化、个性化、定制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2.文化制度环境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教学制度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科学合理的教学文化制度不仅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还能促使师生行为更为规范自觉,助力个性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学文化制度包括师德师风、安全管控、行为规范、评价指标、投入保障等要素,其中影响最突出的是师德规范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一是师德规范制度的影响。职业院校建立健全的师德机制,影响广大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只有教师不断增强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才能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职业态度。二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和品德具有规范作用,但过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可能会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心理精神环境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师生心理生态,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力,以及教学效能、师生发展动力,主要表现为控制、自主、竞争与合作。师生间的控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师生之间的互控、教师和学生的自控。观察发现,过度控制会制约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限制学生间的协作共生。师生间的自主是师生以自己的理念、观点、思维、情感来支配和调控自身教学的行为。学生间的竞争是学习者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外在表现,良性竞争能够为学生营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心理生态,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学生间的合作是学生在与同伴活动、交往、互动、体验、反思、分享、共生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的过程。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责任、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

(二)教师是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关键

1.教师的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职业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光荣使命,其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追求。一是教师的理想信念影响教学价值追求。教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想信念,影响其对课程育人价值的正确认识,也影响学生的进步。二是教师的道德情操影响教学目标定位。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中,教师用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影响学生塑造个人品德、遵守社会公德、树立家庭美德,尤其是教师的职业情操影响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教师教学观念与反思意识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教学观念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思想指导,教学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优化。职业院校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影响教学观念和反思意识,也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和效果。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教学生态建构。职业院校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始终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教师的反思意识影响教学生态发展。反思意识是开展教学反思的前提。教师应重点对“教学生态”进行反思,始终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列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保证个性化教学的教学质量。

3.教师专业知识与数字素养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职业院校教师应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应职业能力和素质。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影响教学关系建构。职业院校教师如果只能机械地讲授教材知识,就无法引领学生实现迁移学习并熟练、灵活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在后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也影响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的数字素养影响技术赋能效果。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影响其利用智能技术获取资源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效果;影响教师能否利用智能技术刻画主体、挖掘规律、揭示问题、优化模式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助力教育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并促进教师自身可持续性专業发展的实现。

(三)学生是影响个性化教学的根本

1.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学习动机是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行为,使之达成学习目标的倾向和状态。薛红果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其自我调控能力越高,反之越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在教师指导和促使下,自觉地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监控与调节自身的学习投入度,也会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动机水平。学生因为积极投入学习,会持续提高学业成绩与满意度,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获得自我效能感,降低学习倦怠,对个性化教学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2.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能够进行学习的各种能力和潜力的总和。程建锋认为,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教师支持等能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能帮助学生适应个性化学习环境,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与社交策略,分别影响学生学习规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重视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教师支持主要指教师指导学生挖掘学习潜能、增强学习自信心。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支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影响个性化教学效果。

3.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个性化教学是基于“个性化教”和“个性化学”的方式变化进而实现的,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主动学习行为方式和高效学习行为特征两个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行为方式指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学、乐学和创造性地学;高效学习行为特征指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表现出自主、探究、合作等特征。两者都对学生发挥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处理好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辩证统一关系具有明显影响。

四、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的促进策略

(一)重构教学生态

1.优化智能环境。职业院校要发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优势,加强包括数字资源、智能平台、智能工具在内的建设力度,推动教学生态发生结构性变化。一是升级数字资源。面对新趋势、新变革,职业院校要加快数字资源升级,满足学生系统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方面,资源要形态多样、内容丰富、质量可靠并不断升级,尤其要加强视频、动画、AR和VR等资源开发,以及虚拟仿真实训场景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要科学整合动态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以作品成果为代表的生成性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参考。二是搭建智能平台。智能平台在满足支持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泛在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完善“智能导学”“智能助教”“智能推送”等功能。三是完善数字化分析系统。应用数据采集技术、分析技术、画像技术等,分析学生的各种指标,利用多模态数据表征个人画像、生成学习报告,并及时反馈。

2.改善物理环境。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将教室、实训室改造为自由学习空间,建成能真正释放学生个性的智慧教室、数字车间。一是改造物理条件。注重光、声、色、热、空气等自然物理环境因素的改造,采用先进的建筑生态技术和智能设备,优化教室、实训室等的光环境,优化学习空间的色彩布局,重视学习空间的空气品质优化,提高其舒适性和舒适度。二是改进教学时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弹性化和灵活性安排教学,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问题思考时间,支持学生自主转换学习时间;以不超出教师的“教育关照度”为原则,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三是完善设施设备。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的环境建设为目标,以融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为依据,动态更新教学设备、实训设备,推动开放共享,提高资产合理使用效益,促使设施设备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3.调节心理环境。与传统教学相比,个性化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更高,对此,要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一是学生自我控制方面。教师要合理放权,依托智能化精准分析,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学生提供预警或激励,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外部诱惑和干扰,激发自身内驱力和情感投入。二是自主管理方面。教师应发挥数据采集与画像功能以及情感研判作用,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习惯、思维方式和发展潜能,鼓励学生以“虚拟化身”的方式进行情感交互,培养学生健全的自主人格和自主管理的品质。三是合作竞争方面。教师应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精心组织主题研讨、现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交流互动中相互信任和依赖;应积极构建网络共同体,让学生走进在线大课堂,不断提升竞争与合作品质;应引入社会竞争与合作模式,开展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有效合作的重要。

4.完善制度环境。职业院校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全学生与学习管理制度、教师与师德规范制度,促进师生身心的共同发展和生命的相伴成长。一是优化学生与学习管理制度。职业院校学生与学习管理制度不能以制约师生行为为目标,要努力构建“学生—教师—管理者”的生态逻辑关系,保障学生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制度生态环境。二是健全教师与师德规范制度。职业院校要遵循教师发展规律,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支持教师专注自身发展、专注教育教学、专注学生个性成长,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其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做社会道德风尚的示范者、学生良好品行的引领者。

(二)转变教学关系

职业院校个性化教学不是“教”和“学”的二元叠加,应从生态系统的视域分析和构建教学关系。在智能化的生态中,人工智能可以扮演助教、同伴,以及导学者、协调者、连通者的角色。个性化教学关系由“人的关系”拓展到教师与学生、师生与任务、师生与环境、师生与智能之间,更加突出共生互学、协同合作、交互体验的关系,形成“互利共生的教学关系”。

1.构建“主导+主体”的教学关系。个性化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将丧失主体性,而是要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师生教学关系,其核心是教师观念改变、角色转变,学生主体突出、主动加强。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主导+主体”的教学关系中,教师能够更加精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针对性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状态,还能根据智能工具和学生的反馈,适时反思改进教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来自教师或智能工具的精准指导,还能利用智能工具向教师反馈交流,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问题做出回应和支持,使学生个性得到尊重。

2.构建聚焦学习任务的合作关系。在“主导+主体”的教学关系中,学习任务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师生构建教与学的任务共同体,以共同体的形式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共同体中,学生作为学习者、探究者和实践者,教师作为指导者、引领者和启发者,双方依托智能环境、海量资源进行合作探索,从而共享、高效地完成學习任务。

3.构建人机协同的共建共享关系。“互利共生的教学关系”是师生与智能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制度环境等要素之间建立高度认同。一方面,师生与智能平台和工具合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运用数据化的建模分析,形成数字画像和分析报告,由智能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规划、推荐适应性的学习资源、设计弹性化的学习方案等;另一方面,学生从主观感受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智能平台的支持进行精准评判、合理利用和及时反馈,科学调整学习规划、优化学习策略和行为。

(三)再造教学模型

1.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个性化教学中,学生学习包括自我驱动、自我计划、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等环节。要充分应用人机协同的各种支持,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加强自我计划的调整与完善、自我评价的检验与修正、自我反思的引导与启发、自我认知的冲突与消解、自我意识的强化与重构,进而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2.重视机器的精准分析和智能干预。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自我驱动”“自我反思”等环节,通过采集学生个性特征、学习行为和效果等数据,智能分析并绘制个人画像,作为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调节,以及教师教学服务的重要依据;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等环节,智能助教发挥“机器学习”优势,为学生提供任务分析、难点解析等支持;智能分析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智能推介资源和方案;依托知识图谱、电子工单等工具,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任务实施中,给予智能导学,支持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强化教师的正向引导和有效服务。应当发挥教师作用,加强主观评判、思想引导、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活动组织、实践指导、过程监督和评价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自觉,增强其自我认知、价值判断、理智反思和自主决策,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行动、学习评价等,优化教学服务方案、学习支持、问题诊断等人机交互内容,及时干预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实现“技术属性”和“育人属性”的协调统一。

教学是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职业院校推进个性化教学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和提高综合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个性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职业院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在综合评估院校自身办学条件的基础上重构教学生态、转变教学关系、再造教学模型,综合运用智能设备与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为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建锋.大学生英语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3(9):123-131.

[2]蔡宝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教学:理念、特质及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56-61.

[3]丁洁,童元松.最近发展区视域下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1):80-84.

[4]李如密,刘玉静.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37-40.

[5]王一岩,郑永和.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的现实困境、意蕴重构与模型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3(3):28-35.

[6]王连娣.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内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0):73-76.

[7]薛红果.在线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动机与自我调控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3(8):112-118.

[8]杨维英.谈谈“个性化教学”与“全面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1):57.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