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化实施
2024-01-02袁亚萍陈卫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小学
袁亚萍 陈卫 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小学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强调对学生个性特长和优势潜能的培养。综合素质评价是素质教育深度推进和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在评价领域的必然选择,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教师教学改进、育人方式变革等方面。从观念认识来看,教师、学生与家长都非常重视综合素质评价,认为评价能够客观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发展情况,但是从实践来看,评价指标的精准性、评价主体的适切性、评价记录的全面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小学以“蔷薇奖章”三级评价为基础,探索构建“蔷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基于此,本文调查了目前校本化实施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更新评价指标体系,彰显学生评价主体,提高教师评价素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的现状调查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的现状调查采取教师与学生联动的方式,我们对学校53 名教师和856 名学生进行调查,共计收回有效问卷894 份。通过调查问卷、抽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分析,重点关注教师对“蔷薇奖章”三级评价的理解与实施,学生对“蔷薇奖章”三级评价的态度和认识等方面。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调查学生认可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有效性,但是受到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理解等影响,在实践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
“蔷薇奖章”三级评价的指标设计不够精准 学校依据《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构建起“蔷薇奖章、月季奖章、玫瑰奖章”三级评价的校本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定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劳动技能、特长爱好四项评价维度,分别对应思想品德、学业水平与劳动能力等方面。每个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闯关夺星”,集满5 枚蔷薇奖章可以获得一枚月季奖章,5 枚月季奖章可以获得一枚玫瑰奖章,让学生在积累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学生们对评价指标进行排序时,超过82%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身体健康与艺术修养比较重要,对于体质健康情况与艺术文化素养的关注度很高。然而,学校初期的“蔷薇奖章”三级评价,对于体育与美育部分的指标设计较少,只在“特长爱好”维度有所涉及,不能精准地评价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的情况。这种指标不够精准的评价往往让学生感到疑惑,并且评价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离,使得整个综合素质评价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蔷薇奖章”三级评价的主体选择不够适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涉及师、生、家、校等多个层面的主体选择,其中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应该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然而,调查发现“蔷薇奖章”三级评价主要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填写完成,家长与学生填写比例较低,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评价主体选择不恰当,导致评价主体偏差,表现为学生参与度不高,失去自我特征。在实际填写中教师评价占比约85%,学生自我评价位占比约6%,家长评价占比约5%,同学评价和其他评价各占比2%。从实际操作来看,一些教师为了节省评价时间、提高评价效率,时常“大包大揽”“一评到底”,并且专注于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往往在“陪跑”,既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错,也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有待改进。这样缺乏学生主体参与的综合素质评价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作用,只是完成了评价的部分任务,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使得综合素质评价效果削弱。
“蔷薇奖章”三级评价的过程记录不够全面 多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化实施体现出一定的实质性成效,超过93%的教师与92%的学生都高度认可“蔷薇奖章”三级评价的积极作用,但是还面临着由于评价改革不彻底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评估小学生综合素质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往往需要收集、记录大量的数据及证据,致使部分教师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选择更多的关注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表现为集中某一时间段填写或有选择地填写最终结果,无法做到“有凭有据”“实时更新”。值得注意的是,近89%的教师认为开展“蔷薇”三级评价增加了工作量,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中过程性记录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方面由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一同完成每班40 余人的全过程评价,学生数量众多,纸质记录确实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另一方面,一线教师既要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花费精力来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行质性评价使教师无暇他顾、分身乏术。
基于“蔷薇奖章”三级评价校本化实施的对策分析
基于上述问题及成因分析,不难发现,要实现有效的“蔷薇奖章”三级评价,必须充分考虑评价项目、板块内容、指标设计、评价主体、实施方法等多方面影响因素,采取一致性、多元性、全面性原则,更新评价指标体系,彰显学生评价主体,提高教师评价素养,构建形成“蔷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最终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化实施效果。
基于一致性原则,更新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校本化实施的前提和核心。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要保持“点、线、面”上的一致性。“点”:要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保持一致,两者评价指标设计不能割裂,这样可以有效减轻综合素质评价的难度,提升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线”:要与初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有效衔接,使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全面发展呈现内在的一致性,体现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脉相承;“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学校、教师、家长关注到学生真实评价需求,助力核心素养的培育。
基于一致性原则,结合学校“蔷薇”课程特色,架构了校本化的“蔷薇”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拟定了评价项目、板块、内容、标准、方法、主体等关键要素,形成了“自我与社会、语言与表达、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逻辑与思维、劳动与技术、自然与探索”七个板块的指标体系,涵盖“五育”发展全过程,并运用于《新成路小学蔷薇花儿成长手册》(详见表1)。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明确评价方式。日常性评价:教师记录学生关键事件,学生可以得到蔷薇花瓣,满十个花瓣,领取一朵蔷薇花,贴于《新成路小学蔷薇花儿成长手册》;阶段性评价:合格得1 朵蔷薇花,良好得2 朵蔷薇花,优秀得3 朵蔷薇花;总结性评价:以累积花儿的朵数兑换相关奖励,并评定学生蔷薇小主人、小使者等称号。更新的“蔷薇”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打通了偏过程性的《新成路小学蔷薇花儿成长手册》与偏终结性的《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之间的联系。
表1 新成路小学“蔷薇”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概况
基于多元性原则,凸显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主体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是校本化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保障。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广泛听取、采纳与学生相关的多方面意见,可以是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社会评价等,也可分成个体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三个层级。在评价过程中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家长要扮演好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促使学生完成自我评价。首先,组织学生了解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和标准,强调标准的知识技能、核心素养与发展预期。其次,让学生的评价和展示内容占有更大的比例,赋予学生更多地参与、表达机会,增强主体意识。
“蔷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旨在鼓励学生不断努力、长期坚持,因为只有蔷薇花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获得相应评价,参与奖品兑换,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获得蔷薇花过程中的评价,教师可以参与,家长也能参与,学生更是评价的主体,多元评价能使学校、教师、家长对学生有更客观、更全面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蔷薇”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比重应运而生,其中自我评价占比15%,同伴评价占比10%,家长评价占比10%,教师评价占比65%。学生将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新成路小学蔷薇花儿成长手册》上,更加直观、真实,在评价过程中还伴随着思考:自己完成了哪些任务?达到了哪些评价标准?哪些方面仍需继续努力?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我评估,帮助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学会反思、不断成长。
基于全面性原则,提高综合素质评价教师素养教师作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实施者,在评价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需要教师做到“两个全面”。一是全面记录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具有过程性评价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适时指导、组织学生客观、真实、有效地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二是全面贯穿教育教学:教师要明确评价内容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有机结合是校本化实施的实施路径,这样可以确保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也可以切实减轻教师的评价负担。
“蔷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将学生评价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准确理解综合素质内涵,认可评价的指导思想,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发展,实施过程性评价。具体表现为教师转变了观念,结合《新成路小学蔷薇花儿成长手册》,实施多样化的过程性评价,明确将综合素质评价与具体的课程、活动、学习过程、学业结果、特长发展、实践经历等直接关联,并为不易采集的评价内容设计适当的表现性任务。同时,学校基于“蔷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设了“超轻土”“花言木语”“音画创客”“篆刻”“书法”“魔方”“轮滑”等40 余门“蔷薇”课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业特长,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需求,并且尝试课程评价管理平台的建设,用教师的课程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以“蔷薇”三级评价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的指标体系,突出了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师评价的专业素养,最终构建了完善的“蔷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保持一致性、多元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将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融合,以实现“以评价促进教育、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真正目标。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