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2024-01-02陈艳阳
●陈艳阳
(楚雄州大姚县桂花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畜牧) 云南 楚雄 675400)
肝片吸虫属于吸虫类,对反刍动物有着很强的易感性,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寄生在肝脏部位,使肝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又称“肝蛭病”。本病能导致严重的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是养羊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严重阻碍了养羊业的发展[1]。
1 肝片吸虫病原特点
肝片吸虫属于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背腹扁平,外观呈叶片状,长20~30 mm,宽5~13 mm,活的虫体为淡红色,雌雄同体,虫体前端有一个三角形锥状突,口吸盘位于锥状突的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腹面中线上的肩部水平位。虫体中部最宽,向后逐渐变窄。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方,口孔位于口吸盘中央。虫卵呈长的椭圆形,深黄色,前端较尖,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胚细胞。该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胆管内,所产虫卵经胆道进入十二指肠中,与肠内容物混合后最终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当外界环境适宜时,虫卵能在10~25 d孵化出毛蚴,温度为15~30℃,氧气充足,相对环境湿度40%~60%,光照良好。毛蚴可在水中游动,同时能以椎实螺为中间宿主进行暂时性寄生,期间可快速无性繁殖发育为许多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后能附着在其他物体上,尾巴在稳定附着后会退化脱落,之后演变为囊蚴,此时便具有了感染力。如果有羊在河边饮水或舔舐了附着囊蚴的物体就容易被感染。感染后的囊蚴进入消化道后能经黏膜最后移行至肝脏部位,或寄生在肝窦﹑胆管,再经过3~5个月的发育逐渐变为成虫。成虫在体内能存活3~5年,其活动能造成肝组织细胞和胆管的损伤,对机体的生长发育﹑肝脏机能以及代谢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2 临床表现
根据疾病发生的缓急程度,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2.1 急性型
急性型有症状出现快﹑病程短的特点,和单次感染虫体量大,羊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饲养场管理不规范等因素有关。病羊主要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完全废绝,反刍功能减弱,精神极度萎靡,常卧地不起并不断呻吟。对其进行驱赶也不躲闪,眼睛半眯,伴有呼吸道症状。机体易疲劳,喜欢休息,随着采食量的减少,肠道营养摄入出现不足,机体衰弱,体重减轻,粪便带血,同时有的粪便中还带有黏液和脱落的肠黏膜,此时病羊全身颤抖,表现出神经症状,走路不稳,共济失调。对肝脏区域进行按压,病羊表现痛苦,是肝脏肿大发炎后对物理性刺激耐受性差的表现。急性型病程在3~5 d,最长不超过7 d,有些羊在疾病后期可因肝功能受损而有黄疸现象,表现尿液发黄,眼结膜﹑泪液﹑鼻液﹑唾液以及生殖道分泌物等都有黄染,这是血液中胆红素升高所致。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大部分急性型病羊死亡。
2.2 慢性型
慢性型多发于体格健壮,免疫力强的羊只。该型以夏季末期和秋季发病率较高,是本病最为常见的类型,发病率显著高于急性型。慢性型病羊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弱但不废绝,消化道对饲草的消化出现障碍,机体逐渐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无血色,后期发生黄染[2]。眼睑﹑颌下﹑胸腹部皮下有水肿出现,被毛粗乱无光泽,步行缓慢,易跌倒,有时下痢,有时便秘,未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在50%以上。
3 剖检病变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消化器官,尤其是肝脏。急性型病羊肝脏显著肿大,表面紧张,质地变脆,稍微用力捏就碎,同时表面因纤维素性渗出而沉积一层包膜。将肝组织切开后能发现暗红色的虫道,显微观察更加明显,虫道内能找到凝固的血液块和吸虫体。另外,腹腔还伴有少量积水,肠黏膜肿胀,血液凝固时间延长,部分羊有出血性腹膜炎的病变。慢性型可见增生性肝炎,同时胆管有重度炎性,增粗,管壁肥厚,管腔中能找到虫体,同时也有磷酸钙﹑磷酸镁等盐类沉积,造成内膜粗糙。肝实质发生萎缩,边缘出现钝圆,有些区域有褪色和硬化现象,肝小叶发生结缔组织增生,腹腔中有积液,积液可带血,有时心包中也有较多积液,对心脏的扩张造成影响。
4 预防
4.1 加强对羊群的管理
本病主要发生于放牧羊群,尤其是放牧期间饮用河水﹑坑塘水的羊。野外水源地中椎实螺较多,其作为中间宿主繁殖大量的蚴虫,是主要感染源。建议放牧羊群在流动的河水中饮水,如果无法找到流动河水,建议将水源中的水加热煮沸,病原菌和虫体被高温杀灭后再饮用。舍饲羊群虽然发病率较低,但也不应忽视本病的影响,不同批次的羊禁止混群,定期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清扫羊粪并进行集中堆肥发酵,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生物热将虫体和虫卵杀灭,防止扩散。
4.2 定期进行药物预防
对吸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可作为本病的预防用药,如硝氯酚﹑三氯苯唑﹑溴酚磷﹑丙硫咪唑﹑硫双二氯酚﹑碘醚柳胺﹑五氯柳胺﹑双酰胺氧醚等药物。秋冬季节每3~4个月统一对羊群驱虫1次,春夏温度较高的季节建议每2个月驱虫1次。因高温高湿环境下河流﹑湖泊﹑坑塘﹑沼泽等地带的水温更适合蚴虫的发育和中间宿主的生活,水中虫体数量大,气温高时,羊饮水量也大,很容易饮入大量可感染蚴虫。
4.3 消灭中间宿主
有些羊场占地面积较大,场内因下雨会长期存水,久之形成一个死水坑,这种水坑建议进行填埋或由专人进行管理,必要时在坑内撒生石灰粉或漂白粉,杀灭水中的螺体。水禽可捕食椎实螺,对控制其在水中的数量有较大帮助,同时还不破坏环境。羊场或管理的牧区有水塘﹑河流的可通过饲养鸭﹑鹅等水禽来帮助消灭螺体。
5 治疗
对肝片吸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是治疗本病的首选[3],具体药物可参考预防药物种类。根据药性不同,本病治疗分为化学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两个方面。
5.1 化学药物治疗
硝氯酚按5 mg/kg·bw的剂量对病羊进行一次性灌服,该药对成虫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急性感染的治疗。首次治疗后需间隔30 d左右再加强驱虫1次,确保治疗更加彻底。三氯苯唑按照10 mg/kg·bw剂量,兑水摇匀后灌入口腔深部,一般用药1次即可。该药对虫体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效,适合大群不同期感染的病羊的治疗。溴酚磷可按照12 mg/kg·bw的剂量灌服,该药以驱除成虫和幼虫为主,适合潜伏期感染的羊以及慢性发病羊。丙硫咪唑可结合疾病的严重程度,按照15~25 mg/kg·bw的剂量口服,该药对各发育阶段的虫体都有效。硫双二氯酚只针对成年虫体,适合疾病后期或症状表现严重的病例,临床参考80~100 mg/kg·bw剂量用药。碘醚柳胺则是对成虫和6~12周未成熟的肝片吸虫有效,临床按照7∙5 mg/kg·bw用药即可。五氯柳胺按照15 mg/kg·bw口腔灌服,一般用药1次即可驱除体内大部分虫体。双酰胺氧醚对1~6周龄的蚴虫有效,随着虫体的生长药效会逐渐下降,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推荐剂量为100 mg/kg·bw。
5.2 中药治疗
中药对本病也有一定治疗效果,最常见的为肝蛭散,取苏木30 g﹑肉豆蔻20 g﹑茯苓30 g﹑贯众45 g﹑龙胆草30 g﹑木通20 g﹑甘草20 g﹑泽泻20 g﹑槟榔30 g,上述药量为一只成年羊2次的用量,将上述药物加4~5倍水,文火煎煮30 min左右,药液灌服,药渣拌入料中采食,首日给予一半药量,次日再服用另一半即可驱除体内大部分虫体。该方具有杀虫利水﹑行气健脾的功效。方中贯众﹑槟榔具有杀虫作用,是主药。苏木具有活血止痛作用,龙胆草则能利湿健胃,木通﹑泽泻利水消肿,茯苓健脾渗湿,厚朴﹑肉豆蔻﹑甘草理气健脾,能起到快速改善症状的作用,是佐药。中药和化学驱虫药相比起效较慢,同时也存在适口性差的劣势,但对于临出栏的肉羊和泌乳期的奶山羊,中药具有无药残的特点,保证羊肉和羊奶食用安全。另外,中药的安全性也较高,尤其是对肝脏不会产生二次毒副作用,临床应用也较广。
6 讨论
羊肝片吸虫病通常为地方流行,由于不同羊前期感染量不同﹑体质不同,羊场的管理水平也不同,导致本病表现出连续性散发的特点,即羊场有病例持续出现,但每次又不多,这是虫体在羊体内活动强烈度不同导致的。建议全群统一驱虫2次,中间间隔一个月,驱虫药建议使用对各阶段都有效的三氯苯唑。另外,根据临床经验,本病发展至后期肝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肝细胞遭到严重破坏,血液中胆红素含量也超标,这类病羊治愈的可能性极低,即使有幸耐过,后期的生产性能也不佳,建议直接淘汰。无论预防还是治疗,使用化学驱虫药后一定遵循药物的休药期适时出栏,防止屠宰后药残超标而影响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