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

2024-01-02范为民韦建宝

大众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肠粘连肠梗阻西医

范为民 韦建宝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

范为民1韦建宝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0)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的一类疾病,可归属于传统医学的“腹痛”“肠结”“关格”等范畴;解除梗阻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类,基础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预防感染以及胃肠减压等,结合中药、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中医方法,促使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得到更加满意的疗效。文章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疗效

引言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的一类疾病,是肠梗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生率占肠梗阻的40%~60%。粘连性肠梗阻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者可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较为少见;后天性者常由于外伤、手术、炎症和异物等外部刺激因素导致,较为多见,腹部及盆腔手术史为导致本病发生的最常见因素[1]。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梗阻后期,由于肠壁水肿及肠管内压力增高,易发生肠缺血坏死,严重时还可并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本文对近年来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治疗方案整理分析,旨在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提供新思路。

1 发病机制与防治

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机制目前多认为与腹膜损伤修复、纤维蛋白生成、炎症细胞增殖及趋化、胶原蛋白合成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腹膜损伤及炎症是最主要原因。腹部手术可导致腹腔内炎症介质渗出,促进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大量分泌、沉积,为术后肠粘连形成提供了条件。在纤维溶解机制中,纤溶酶原活化因子及尿激酶样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激活凝血酶,促进纤维蛋白酶原向纤维蛋白转换,从而导致肠粘连的发生[2]。当纤维蛋白生成速率显著大于溶解速率时,即可发生肠粘连。大量无法被及时吸收的纤维蛋白凝固蓄积在腹腔内,最终导致腹腔内形成广泛粘连,从而形成梗阻。

基于上述发病机制,临床上防治粘连性肠梗阻主要从如下方面入手:(1)减少盆腹腔术部创伤,优先选择微创手术,因其对腹膜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有效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2)应用药物预防,肝素、右旋糖酐等抗凝药物可有效防止纤维素的沉积,从而降低粘连的发生,但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故应谨慎使用;(3)术中使用大量等渗盐水冲洗腹腔可降低腹腔内炎性介质及致炎因子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及粘连的发生率;(4)采用腹腔内充气及填充可吸收隔离膜可起到机械性分离器官与创面接触,从而减少粘连;(5)术后予活血化瘀、通里攻下、行气止痛的中药复方口服或灌肠,可有效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从而达到降低术后肠粘连的目的;(6)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中药敷贴、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均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对预防术后肠粘连具有积极意义。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2.1.1 肠梗阻导管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的西医保守治疗方案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预防感染以及胃肠减压等。传统胃肠减压管较短,只能吸引胃内的液体,难以直接吸引小肠内潴留的气体及液体,而肠梗阻导管在导丝引导下经鼻腔置入,通过幽门、十二指肠到达空肠上段,于前囊内充盈生理盐水15 mL,尾端接负压引流器,充盈的球囊在重力、肠蠕动的作用下到达梗阻上方时行抽吸减压处理。钟海文等[3]通过对比研究单纯胃肠减压管与肠梗阻导管对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吴严杰[4]通过84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发现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较常规胃肠减压管治疗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2.1.2 药物治疗

生长抑素能够抑制消化液分泌、维持酸碱平衡、促进肠壁血循环、消退炎症等;皮质激素可减轻肠壁水肿、促进炎症消退、减少肠道渗出。这两种药物是西医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常用药物。陈志权等[5]通过对25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研究发现,使用生长抑素的观察组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阮华林[6]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治疗4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7.7%,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的79.1%的有效率。韩唯杰等[7]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并经胃管注入76%的泛影葡胺治疗40例粘连性肠梗阻,发现此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缩短治愈时间。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西医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案较为单一,近年来,不少临床工作者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并取得不错成果。祖国医学认为“通则不痛”“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粘连性肠梗阻可归属于传统医学的“腹痛”“肠结”“关格”等范畴,多因饮食不节,脾虚不运,湿浊中阻,外加手术损伤腹腔络脉,离经之血因寻无出路而瘀滞于肠腑,血瘀气滞,肠动缓则结,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胀,气逆上行则见恶心、呕吐。故通里攻下,活血化瘀,行气导滞,荡涤肠胃为治疗本病大体治疗原则。

2.2.1 中药方剂和西药结合治疗

程霞[8]在30例结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常规治疗及醋酸奥曲肽静滴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大承气汤”(成分:枳实、桃仁、生大黄、厚朴、生芒硝)灌肠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有效率,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并在术后随访1年发现观察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赵姗姗[9]在西医常规治疗及使用生长抑素的基础上加用“通肠汤”(成分:大黄、芒硝、厚朴、桃仁、枳实、莱菔子、陈皮)保留灌肠治疗3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时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李澜等[10]取小柴胡汤疏肝理血、调和枢纽、通利三焦之功,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柏子仁、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鼻肠梗阻导管注入小柴胡汤加味(成分:醋柴胡、法半夏、党参、炙甘草、黄芩、生姜、大枣、桃仁、柏子仁、延胡索)治疗2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21例病人肠道功能得以改善,症状得以缓解,总有效率达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总有效率。陈习等[11]在西医常规治疗及静脉注射40 mg泮托拉唑、皮下注射0.1 mg醋酸奥曲肽、静脉注射0.75 mg醋酸地塞米松基础上加用“复方承气汤”(成分:炒莱菔子、赤芍、生大黄、川厚朴、枳实、桃仁、芒硝。恶心呕吐者加生姜、代赭石、半夏、旋覆花)煎服;中寒邪者加附子、炮姜;有热证者加金银花、黄芩、生石膏;气虚者加党参。在60例接受治疗患者中总有效率高达96.7%,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80%总有效率,并且梗阻缓解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林海晨等[12]纳入30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在用西医及基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自拟方”(成分:柴胡、白芍、黄芩、厚朴、枳实、佩兰、大黄、双花、大青叶、芒硝)鼻饲,在150例病人中治愈123例,治愈率高达82.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治愈率。陆静[13]予以“基本中药方”(成分:芒硝、炒白术、厚朴、枳实、生大黄、桃仁、黄芪、丹参、赤芍)治疗35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术后3天及5天胃肠减压量均少于对照组。宋国辉[14]根据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硝菔通结汤”基础上化裁而成“麻油术菔二石汤”[成分:芝麻油、代赭石(细末)、净朴硝、生白术、鲜莱菔],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经胃管注入“麻油术菔二石汤”治疗36例再次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用药3天治愈16例;用药6天治愈19例;用药9天治愈1例,总有效率为100%。宁辉[15]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肠汤”(成分:黄连、木香、丹皮、丹参、大黄、芒硝、蒲公英、冰片、赤芍、枳实、厚朴)保留灌肠治疗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总有效率。

2.2.2 针灸与西药结合治疗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气血运行受阻,经络不畅,故通过针刺体表腧穴治疗体内脏腑亦为可行之法。刘鹏等[16]西医常规治疗39例粘连性肠梗阻基础上选择腹部天枢穴、中脘穴与水道穴,同时选择小腿上巨虚穴与足三里穴辅助治疗,发现针灸治疗对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与减少住院费用具有显著作用。《医学入门》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粘连性肠梗阻多因患者术后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而致,艾灸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调节脏腑等功能。王榕[17]予中药通肠方(成分: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神曲、鸡内金、醋延胡索、黄芪、白术、甘草片、黄芩片、赤芍)保留灌肠治疗4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时,辅以艾灸足三里(双侧)、中脘穴、内关(双侧),发现较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胃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

2.2.3 穴位贴敷与西药结合治疗

穴位贴敷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将药物贴敷在人体穴位上的一种疗法。林媛媛[18]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醋调吴茱萸3~5 g穴位贴敷,取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7个穴位,治疗3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结果表明其不但提高了治愈率,而且通气、通便时间较单纯的西医疗法明显缩短。王惠洁[1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取大黄10 g、芒硝10 g、枳实10 g、厚朴10 g、冰片6 g,用食醋调成糊状,贴敷于气海穴、中脘穴、天枢穴治疗4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两周后,观察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首次进食、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李学君[20]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膏(主要成分为中药大承气汤)贴敷(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治疗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结果表明,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明显,而且使用方法简单、安全无创,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2.4 穴位注射与西药结合治疗

近年来,不少临床工作者通过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也取得不错疗效。乐音子等[21]通过鼻饲大黄—桃仁水煎剂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治疗2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发现可显著缩短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腹痛、腹胀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降低治疗后7天腹围和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促进病情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中转手术例数。梁成芳[22]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厚朴15 g、枳实6 g、赤芍10 g、桃仁10 g、莱服子15 g、木香10 g、乌药10 g、番泻叶10 g、恶心明显者加生姜10 g、藿香15 g;神疲气短、乏力倦怠者加党参20 g、云苓20 g、白术20 g)水煎后口服或行胃管内注入,每天1~2剂,再给予维生素B1,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各50 mg,每天两次治疗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结果表明观察组胃肠恢复时间(排气排便)、腹胀痛症状消失时间、中转手术例数均优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结治疗有效率(57.1%),且方法简单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3 综合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也十分必要。王鹤[23]在综合护理干预45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在补液、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体征监测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心理干预以及患者生命体征稳定6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借助可帮助肠道血液循环的红外线理疗照射,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较一般护理明显改善胃肠功能积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并降低继发其他并发症概率。

2.4 手术治疗

当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或发生肠管绞窄以及完全性梗阻时,手术治疗无疑是最佳选择。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微创手术以其降低术后再次粘连风险、减轻术后疼痛、更快恢复胃肠蠕动逐渐取代开放式手术,成为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优先选择方案。李晓彤[24]使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4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研究发现较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张玉龙等[25]纳入79例术后非肿瘤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其中38例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41例患者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研究发现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长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并在术后两年随访中开腹组有4例粘连性肠梗阻再发,腹腔镜组无再发。柯清培等[26]通过分析比较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手术可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肠管再发梗阻和肠管损伤的概率。尽管腹腔镜肠梗阻手术有诸多优势,但因其手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故在肠梗阻治疗中应用仍饱受争议。具体原因有腹部创伤或腹膜炎病史导致的腹腔内广泛而致密的粘连而难以建立气腹、广泛肠管扩张引起的弥漫性腹胀,使腹腔内操作空间变得狭小、肠管的扩张使肠壁变薄弱,从而增加术中肠穿孔的风险,因此选择腹腔镜治疗肠梗阻应严格把握手术时机、谨慎术中操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也日新月异,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痊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现仍作为大多数临床工作者的首选,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好转,但病情多反复。随着临床工作者对中医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逐步加深,也为粘连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多个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单纯西医治疗治愈率更高,还可对不同症型的病人进行辨证论治,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再辅以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治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而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可选择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再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评估是否选择开腹手术以寻求最佳疗效。

[1]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等. 外科学(第9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程学远. 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J]. 北方药学,2014,11(12): 101-102.

[3] 钟海文,夏丽,杨维建,等. 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J]. 甘肃医药,2021,40(4): 353-354.

[4] 吴严杰. 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对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2020,28(6): 87-89.

[5] 陈志权,杨淑妙. 生长抑素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 北方药学,2020,17(7): 80-81.

[6] 阮华林. 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3): 165-167.

[7] 韩唯杰,张曼旭,吴小雨,等. 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 122-124.

[8] 程霞. 加味大承气汤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2): 220-221.

[9] 赵姗姗. 通肠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2): 72-74.

[10] 李澜,黄湘俊,王永恒. 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4): 777-780.

[11] 陈习,高秋芳,李霞.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4): 77-79.

[12] 林海晨,李晓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4): 46-47.

[13] 陆静.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9): 51,53.

[14] 宋国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次粘连性肠梗阻36例临床报告[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 185-186.

[15] 宁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2): 101,103.

[16] 刘鹏,董娟,白意晓,等. 针灸辅助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 200-201.

[17] 王榕. 艾灸配合中药通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0): 66-69.

[18] 林媛媛. 穴位贴敷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8,33(16): 2445-2447.

[19] 王惠洁. 穴位贴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1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1): 66-67.

[20] 李学君. 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粘连性肠梗阻症状缓解的效果观察[J]. 中药与临床,2019,10(1): 37-38.

[21] 乐音子,丁天雯,谢金,等. 大黄-桃仁鼻饲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21,30(2): 238-240.

[22] 梁成芳. 复方大承气汤加减结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8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2): 4313-4314.

[23] 王鹤.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 218-219.

[24] 李晓彤.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4): 98-99.

[25] 张玉龙,刘振法,王晖,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0,23(12): 968-969.

[26] 柯清培,吴寿进,胡昌锦,等.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比较[J]. 吉林医学,2019,40(8): 1773-1775.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s a kind of disease in which intestinal contents cannot pass through the intestine smoothly due to intestinal adhesion or intra abdominal adhesion zone,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categories of "abdominal pain", "intestinal knot" and "dysuria and frequent vomiting"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relieving obstr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urgical treatment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 The basic treatment includes maintaining water-clectrolyto acid-base balance, nutritional support, preventing infect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etc.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cupoint application and acupoint injection, etc., to promote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o get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reatment schem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treatment researc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curative effect

R574; R656

A

1008-1151(2023)09-0074-03

2022-08-24

范为民(1995-),男,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胃肠肛门外科。

猜你喜欢

肠粘连肠梗阻西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肠粘连的围术期指标观察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