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困境与对策

2024-01-02姚宇婧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校建设文化

姚宇婧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将“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推动实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优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学校文化伴随学校发展,是学校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优良的学校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教师教学使命、提升学校综合实力。近几年来,在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下,众多中小学校将目光转向学校文化建设。然而,观照时下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在实践中遭遇诸多困境。基于此,本文聚焦学校文化建设现实困境,在阐释学校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的基础上,探索优化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阐释

准确把握理解学校文化内涵和功能定位是优化其建设路径的前提条件。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全校成员共同创造的和谐文明生活方式,可概括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行为方式、物质形态等的总和[1]。它是学校在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传承延续、创新丰盈、积淀而成的精华,具体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各组成部分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整体文化。

(一)学校文化是彰显学校形象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体现,在整个学校文化圈层中居于最外层,囊括了学校的建筑布局、绿化环境,及其在长期发展中由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等。打造好物质环境进而形成物质文化,能够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对学校而言,建筑布局科学合理、教学设施实用齐全、绿化环境优美和谐,是学校内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能够展示学校风采,是学校竞争力的有力体现。对师生而言,学校具备良好的硬性条件,如智慧教室、作业工坊的开设能够丰富校内师生各种体验,为他们开拓学习空间、提供更多展示平台。当然学校物质文化功能不止如此,它是对人精神成长施加影响的媒介,诚如杜威所言:“我们从来不是直接进行教育,而是间接通过环境进行教育。”[2]学生在学校的大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其学习习惯、生活态度等方面就会在耳濡目染中点滴积累,如学校内的荣誉墙、文化长廊乃至校史馆等物质环境所承载的往往是学校的审美情趣、历史底蕴等,其隐含的潜在意蕴将会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思想观念的形成发挥着引导启示的辅助作用,这就要求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应相辅相成。若失去精神文化这一内核支撑,学校物质文化不过徒有其表;而失去物质文化的基础铺垫,学校精神文化也无所依托。

(二)学校文化是凝聚理念共识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校内所有成员认可并信守的道德标准、生活守则等的有机统整[3]。学校将校内各项工作要求、管理办法、评价标准等以固定形式确立下来形成制度,它的科学标准、完善程度都直接关系着学校各项工作的细化落实及考核评定。各项制度如同齿轮环环相扣,使得学校工作井然有序,保障学校内部系统稳定运行。在推进学校工作趋于规范化、精细化的同时,学校制度相当于一个硬性的外部要求,对校内全体成员有着普遍的约束力,能够有效规范、引导在校成员的言行举止,助推校内纪律文明蔚然成风。有学者指出,学校制度以一种强制性力量,形成制度期望生成的学校文化[4]。换言之,学校制度能够传递学校领导者对全校成员的成长期待以及学校整体发展愿景,给全校成员以某种心理暗示,驱动他们使自身不断接近于制度的要求。而在这个过程中,全校成员会由最初的外部接受学校制度逐步深入到对制度蕴含的学校理念产生认同感,从而能在学校教学管理、对外合作、师资培训等各方面工作上达成一致的目标,以凝聚共识形成向心力,进而促进学校文化良性发展。因此,作为学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连接点,学校制度文化不仅凝结着学校管理育人的智慧,也是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一环。

(三)学校文化是引领价值方向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指的是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受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并为全校成员所认同遵循的精神成果及文化观念[5],具体可将其划分为所有学校共有的同质部分(如科学精神文化、人文精神文化)和每所学校独有的异质部分,后者彰显学校不同的性质特色。从该阐释出发,需要明晰的是学校精神文化并非具体规则或知识,需要依靠一定的外在载体完成建构,具有内隐性、稳定性等特点。作为学校文化的深层要素,学校精神文化渗透于学校各层次各方面,牵引着包括学校管理、课程、活动等在内的各环节设计实施[6]。同时精神文化能够以一种外在的风气氛围(如教风、学风)对学校全体人员的内在精神世界施加影响,将个体的精神生活与学校联结在一起。譬如学校教师通过对学校精神文化解读,一方面能够在学校重要工作方面达成较为一致的方向,使不同年段的教学、德育工作呈现出一定的衔接性;另一方面每位教师对学校精神文化的独特性理解将驱动他们调整原有的教学行为方式,价值理念不断趋向学校精神文化所指。而学生通过学校环境、制度规范、知识传授、人际交往等中介领会学校精神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其引领感召不断深化完善。一言蔽之,学校精神文化对成员价值的形成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二、学校文化的价值意蕴

观照当下,部分学校仅专注于成绩排名,对文化建设重视度不足,进而造成了学校文化的失落。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对学校文化建设价值认识不够充分,因此,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应先明晰其价值意蕴。学校文化作为教育资源,于学生层面,有助于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于教师层面,有助于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于学校层面,有助于促进其特色化发展。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起步阶段,各方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尚未成型,可塑性强。他们长时间在学校中学习生活,学校文化在其人格塑造、意识培育、行为养成等方面影响深远,甚至贯穿于学生终身发展中。一方面,就学生所处的环境而言,校内专门设计的各种场景场所(如礼堂花园、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汇集了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着美感教育。走廊、教室墙壁处处张贴精选的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及文学经典等,提示标语取代了他人的单纯说教,变得更易于接受,这种“无言之教”能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直观感受,所酝酿出的文化氛围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观念和自身行为的养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在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形成有重大意义。”[7]另一方面,就学生的日常活动而言,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学校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选择,多门类社团、选修课、实践活动的设置为每位中小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特长、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创造条件。艺术周、读书会、跳蚤市场的开展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也能够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在各式的文化活动中以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获取书本外的知识,以互动交流、集体创作提升团队服务及合作意识。扼要而言,良好的学校文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二)有助于强化教师教学使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分子,是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学校文化生态对教师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8]。首先,良好的学校文化有助于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部分中小学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师德失范,与学校文化有着一定关系。如一些学校秉持着升学率第一的办学理念,在制度上将升学率与教师职称考评、绩效过度捆绑,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教师的应试教育忧虑,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只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素质教育、缺乏自身反思的情况。又或者学校制度过于严苛,教师整日忙于作报告、赶会议,潜心育人的时间精力被大量压缩,不必要的负担使得教师身心俱疲。反之,良好的学校文化有助于让教师脱离形式主义,挣脱“成绩至上”的桎梏,尊重爱护学生。其次,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良好制度文化能够为教师减负增效,教师可以将时间精力更多投入到教材钻研、教法设计、教学反思中,提高个人教学工作能力。如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课等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能够实现对教师工作情况及时诊断反馈,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校内外培训有助于充分结合教师个人特长和集体力量,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培育骨干教师,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结构整体优化。概言之,优良的学校文化能够影响教师信念形成,教师在内化学校精神过程中不断强化教书育人使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9]。

(三)有助于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能够对学校特有的历史、地理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这种长期的文化积累能够赋予学校以鲜明的个性特征[10],也能够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和文化传统,进而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经对学校历史资源的整合,能够在还原、承续学校办学历史的基础上,促进学校文化在校园范围内的深入扩展以及创新发展,进而让学校文化真正走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心中,影响师生的行为表现。与此同时,学校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渗透于学校教育场域内方方面面的精神性存在,它能够持久深刻地影响学校总体的育人氛围,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形成,并且能够整合学校内外多领域的文化资源,促进学校优秀文化理念和实践体系的形成,进而在深层次上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影响。要言之,在良好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学校能够全面提升办学效能,进而在优化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德育工作以及学校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形成自身特色、优势,最终促成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的提高,实现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化发展。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须知,学校文化建设是在学校场域内进行的文化创建活动,因此理应遵循学校及文化逻辑。学校逻辑为立足本校,文化逻辑是以人为本[11]。而当下部分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却背离了这样的基本逻辑,进而陷入了样态趋同、自我封闭、结构失衡的实践困境,阻碍了学校文化价值的彰显,也难以回应人们对学校文化的期待。

(一)样态趋同:学校文化建设内生性力量式微

学校文化能够体现学校整体发展的内涵品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相当于学校的特有标识。而当下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即许多中小学虽然都能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但在仔细审视下,会发现这些学校文化间似乎没有太大差异,缺少自身辨识度,仅仅停留于一些基本、共同的层面[12]。究其原因,这种学校文化建设的趋同倾向可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路径依赖。部分中小学没有对学校文化建设成功案例进行深入考察,忽略了不同学校间的横向比较,甚至在没有完全理解文化概念的情况下就照搬了他校的文化理念,企图以重复他校文化建设路径的方式来达到自身学校文化的繁荣。二是对自身文化挖掘深度不足。即一些学校将文化建设任务全部交由某些文化运行公司代劳,使其在短期内设计出学校文化。看似高效,但归根到底这些公司并非长时间处于学校内也非学校的一分子,仅是出于一种“外部的理解”进行设计,由此容易导致所设计出的学校文化与学校停留于表面的贴合,在深层次上的契合度不高[13]。换言之,学校自身若缺乏对文化脉络的纵向分析及实际情况的客观把握,就难以整饬属己的学校文化。路径依赖加之对自身文化挖掘不足勾销了学校文化的异质性,使各种文化概念俯拾即是,让人眼花缭乱却又难见成效。有学者认为,这样“让渡”了学校自身主导权,造成学校文化建设内生机制的缺失,由此建设出来的学校文化只有“皮相”而无“肉魂”[14]。

(二)自我封闭:学校文化建设主体参与性缺失

学校文化是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互动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这意味着学校文化建设需保持一定开放度,使内外系统共同发力[15]。然而时下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却跌入自我封闭的藩篱,这种封闭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建设权力的封闭。长期以来学校中存在着一种三角式的权力结构,权力地位由高到低依次为领导者—管理者—被管理者。学校中大部分师生通常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在学校中更多的往往是服从管理安排。这种权力结构同样投射到学校文化建设中,使学校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即学校文化建设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手中,能够参与建设的师生只是少数,由此建设出的学校文化在内容上更多反映着校方领导的要求,较少顾及或是回应师生们的实际情况及诉求。文化建设权力上的封闭压缩了大部分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空间,遮蔽了师生的主体性力量。二是学校文化建设视野的封闭。部分学校倾向于将学校文化建设归为校内某些部门的工作或任务,并未发动家庭、社会的力量。现实情况中家庭和社会更多是通过学生转述、开放日参观等方式被动接受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而不是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框限于学校部门内的文化建设在有意或无意间疏离了家庭和社会,将其阻隔在文化建设的围墙之外。一言蔽之,自我封闭的学校文化建设造成了师生、家庭、社会等文化建设主体参与性缺失,窄化了文化建设的道路,使学校文化缺乏生机活力,沦为了“少数人”的文化。

(三)结构失衡:学校文化建设内容片面化

学校文化应该首先服务于学校教育工作,其最突出的功能就在于发挥文化对人的熏陶、化育作用。然而检验当下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能够发现其结构失衡问题,已严重阻碍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详言之,学校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包括许多层面,但在现实图景中存在部分学校偏重于其中某一层面或某几层面的建设,忽略各层面统筹发展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学校文化结构失衡。最为常见的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失衡。部分中小学将学校文化建设等同于学校物质环境打造,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单纯追求校内环境的美化、设备的优化,却弱化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器物与精神之间的失衡实则抛弃了学校文化中最根本的内容,造成学校文化浮于形式而内核缺失,更遑论能够走进师生心中。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学校秉承着效率至上的观念,以一种工具性思维建设学校文化,从而导致了学校文化结构失衡。即这些学校在文化建设中过度聚焦于制度层面,通过制订出一系列严苛繁琐的制度以实现全校的精细管理,但在学校课堂文化、网络文化等其他层面却少有深入,甚至漠然视之。框限于制度层面建设的学校文化容易偏离育人方向,降格为学校管理、控制的工具。由此,片面的建设内容、失衡的文化结构导致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很难提高,也丧失了学校文化的立体价值。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当下,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校的现实需求,学校文化无疑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破解以上学校文化建设所遭遇的现实困顿,本文提出以下优化路径。

(一)精准定位,蓄力内生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要有耐力也要有定力。前者指向时间维度,即文化的积累沉淀需要学校持之以恒;后者指向空间维度,要求学校能够在繁杂的周围环境中站稳脚跟不被裹挟。学校文化建设若要不陷于“千校一面”的窘态,应避免“拿来主义”,注重由内生发。首先,学校要对自身实际情况有清晰认知。学校文化就像个性之于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规划下一步的发展[16]。以质量结合的科学方式诊断现有学校文化,审视自身文化建设的合理之处和不足,是找准学校定位的前提条件。其次,需要研判校内外各方面因素,寻求内生学校文化的依托。地理、历史、人文等都是帮助学校明确自身定位的有力抓手,倘若学校所处地域特色鲜明,就可以此为定位点。例如地处杭州西湖附近的西湖小学,立足于西湖文化提炼出了学校独特的“灵爱”文化。一方面,该校以西湖景观为启发进行校内建筑布局设计,校内各年级围绕西湖物产、名胜等为主题来命名,乃至在集团标识、宣传册等各个细节都融入西湖文化。另一方面,学校依托西湖地域资源,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自身文化的辨识度,打造出了自身的文化特色。

(二)多方参与,协同共生学校文化

自我封闭将无益于学校文化的整体发展,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具体可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突破文化建设权力上的封闭,动员师生主体力量。学校应首先拆除科层制围墙,转变传统领导为分布领导,建立校长、师生间交流对话模式,进而有助于打破师生权力角色、地位的区隔,激发师生主体的参与动机[17]。其次还要努力拓展学校文化的建设空间,给予校内师生群体充分参与的机会。如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七中学就以校内学生的书法作品作为校牌,每两周更换一次,调动了学生群体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开放文化建设视野,汇集社会、家庭力量。首先,推进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联结,除组织学生参与日常社区服务外,加强与博物院、纪念馆等社会机构的合作,将其转化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的场、馆、宫、院,开展校内学生的研、学、游、玩。此外,主动吸引社会力量,比如较多人关注的小学“三点半”问题,以外聘方式吸引少年宫、科技馆内的专职人员进学校,开设课后拓展活动,减轻校内教师压力的同时也为学校文化注入新活力。其次,促成学校与家庭双向互动。设置专门账号及时公开校内重要信息;建立线上平台接收家长建议、回应家长诉求;开放家长课程、亲子活动密切家校联系;推文、视频定期向家长推送学校活动。总之,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拓宽家校共建渠道,实现双向互动。合而观之,在家、校、社三方协同建设下,学校文化得以积蓄前进动力。

(三)多维构建,联动创生学校文化

须知,学校文化的发展达不到绝对的平衡,但如果背离育人逻辑、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必然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人们对学校文化的片面化理解是造成学校文化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应在观念上做出改变。校内成员尤其是学校领导者应该系统把握学校文化理论,纠正以往工具取向的狭隘认识,厘清各层面间逻辑关系,从而有助于形成整体性观念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其次要在实践中有所突破。统筹学校文化内网络文化、教学文化等各层面的协调发展,具体需从学校课程、教学等多个维度出发,推进学校文化在这些维度中的融入,从而形成相互联动关系,即教学、技术等多个维度层面在学校文化统领下不断发展,学校文化也随之充实深入。如杭州市滨和中学就为学校文化与学校教学相互联动提供了新思路。滨和中学自建校起就开展了学校的“小班化分层走班”教学。学校关注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培养,将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视作重要的教学资源,选择了学生群体中较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学科,即语、数、英、科共四门学科,开展不同学科内的分层教学。在学校进行“走班制”的分层教学,并且努力在教学设计、作业设置、任务分配等多个方面做到科学分层,以积极适应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尊重并且包容所有学生的差异,由此,学校“和”文化(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在教学中有所融入,学校教学与学校文化得以相互联动。

猜你喜欢

学校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