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路径探索
2024-01-02黄彦峰廖素婵
黄彦峰,廖素婵
(右江民族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引言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人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1]。因此,普及实验室人员安全知识,提升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意识和安全素养,确保实验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要坚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3]。课程思政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相关内容融汇于专业课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4-5]。
实验室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安全教育、安全专题培训与应急演练等途径,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安全责任能力,增强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实验室人员人身和实验室财产安全。实验室建设规模不断壮大,对所有进入实验室场所学习、工作的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势在必行[6]。根据课程思政理念,将安全教育和思想品德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整合并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7]。
为此,本文从课程思政理念在机能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育人意义,探讨在育人与机能实验室安全保障的双重责任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路径,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机能实验室主要承担“医学机能学实验”的实验教学任务,“医学机能学实验”是一门研究机体正常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的实践及医学科研实验,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有机融合成一门独立学科,主要通过动物实验或人体机能实验使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和基本素质,把三门学科的理论知识融合贯通,培养学生技能基本操作技术、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综合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临床医学实践和医学科研等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医学机能学实验”是医学生基础阶段首次接触动物实验或人体研究的重要实践课程,学生对动物实验或人体研究的伦理不了解,对医学院校实验室规则、实验安全知识等缺乏了解。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维护实验室安全环境,保障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以此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团队。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实现全面发展中体现知、情、意、行的统一[8]。因此,在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提升学生实验室安全严谨的职业素养,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实验教学中适当融入日常教育、课堂实践、实验室规范使用培训、安全行为习惯培训等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获取实验室安全教育信息与形成良好习惯的培养,实现实验室安全严谨的职业素养,形成精益求精的研究作风,践行实验室的环保和安全第一的原则和要求,对他人、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提高学生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
一些实验操作必须由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才能安全顺利地完成,如家兔麻醉操作。在给家兔进行麻醉时,需要有学生安抚家兔,有学生寻找注射部位,有学生捏住血管的近心端让血管更加充盈,有学生进行注射操作等。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技术操作过程中融入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的课程思政元素,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机能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现状
(一)缺乏专业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人员
目前我们实验室只有5名专职实验室技术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均由实验技术员兼管,平时除了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及带教工作外,还要做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开放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等,投入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安全、实验废弃物的分类及处置、生物及电气安全、意外事故安全等管理,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安全知识及规范化的管理能力。
(二)缺乏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每个实验室涉及的安全管理制度在细节上都有差异,虽然学校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无法给出针对不同类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办法,导致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安全事故处理预案等安全管理文件的针对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
(三)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风险的科学认知水平低
很多师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并严格履行实验室安全条例,缺乏风险意识、评估、防控意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为了图方便,不严格遵守实验室规范操作流程,认为实验室安全事故是小概率事件。
四、实验室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方式
(一)结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敬畏人身安全教育意识
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伤害,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在新生入学教育及第一次实验课前宣讲《医学机能学实验须知及安全教育(自编)》《实验室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管理规则》《毒麻品、危险品、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规则》《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等各项规章制度规则,让学生明白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不规范使用医疗手术器械被手术刀或注射针头等锐利器械刺伤,或不遵守危险品使用规则导致不必要的伤害等。通过举这些例子,让学生了解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后果,无形中将遵守规则、实验室安全意识教育、人身安全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重视安全教育意识,从心底树立人身安全教育意识。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处理脏、臭、血腥的实验器材,教师可在此教学环节中融入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培养学生“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学生在处理医疗废弃物时,教师可结合一些实例,然后通过动画或视频等方式融入实验室规则、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医疗废物管理规则等,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并督促学生按章程办事,共同维持舒适、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结合实验项目原理,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自豪感,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国奉献精神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项目原理精心设计,在实践操作中融入专业领域科学家的杰出事迹(如: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发明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医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自豪感,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国奉献精神。
(三)结合实验项目的研究对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高医学人文精神
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穿好白大褂、戴口罩、不空腹或饥饿来上实验课等,无形中将医学人文关怀的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中,通过环境营造来提高学生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思想道德修养。
“医学机能学实验”多数涉及动物实验,教师可在此教学环节中无缝融入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提高学生关爱实验动物和尊重生命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向为人类医学事业发展而献身的实验动物致敬,让动物伦理学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今后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打好基础,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及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在进行实验项目时,以动物麻醉技术为载体,引入临床案例(如:播放术中发生麻醉意外的处理视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将实验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使学生思考并完成知识体系构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工作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实验室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路径思考
(一)明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核心目标
现阶段实验室所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实验课前安全知识泛讲,不能将课程思政元素很好地融入安全教育的整个过程。因此,为保障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核心,让任课教师围绕核心目标而教,让学生围绕核心目标学习,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二)转变实验室安全教育方式
受实验课内容及学时的限制,现阶段只能在第一次实验课(大概10分钟左右)宣讲实验室安全教育要点,缺乏专业规范性。建议学校相关领导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在机构设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人员编制、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安全宣传栏、广播站等方式进行宣传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推送实验室安全知识及事故案例等,进行多渠道宣传,让实验室安全观念、意识入脑入心,通过校园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力。
加强“互联网+安全”教育模式,制定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规范化和实用性的实验室安全学习和考试平台,所有师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需登录该系统学习实验安全与规范,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三)规范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体系
现阶段高校没有结合实验室自身特点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体系,建议各部门根据实验室自身特点,制定和完善规范的学校层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和细则,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规范、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实验室按所属院系要求制定符合本实验室安全要求的管理细则,包括明确的日常管理巡查、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等危险源管理使用要求、安全准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等,做到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的放矢。
(四)提高实验室师资队伍教育理念
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课程思政理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运用中的核心力量[9]。实验室师资队伍对课程思政理念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应用设计及具体地实施方法不了解,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对实验室师资队伍进行实验室安全理论常识、技术规范、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并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制定和编排安全教育内容。培训后教师要结合实验课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融入教学过程,探索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与方法,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
(五)提高实验室管理者的实验室安全价值观
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团队建设,实验室安全涉及的工作量大、专业知识面广、责任重大,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实验室管理者和实验教师的专业安全知识培训机会少,导致他们对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缺少了解,安全价值观淡薄,不能敏锐辨析安全隐患。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定期聘请专业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专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基本安全专业知识、技术规范、安全价值观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更新安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业务方面的安全规章制度,发挥实验室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