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化传播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构的风险与纾解
2024-01-02梅萍胡蝶
梅萍,胡蝶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是兴国强国的坚强柱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让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在较高道德水平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做好坚定理想信念的相关制度安排,不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1]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时代之问,更加重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信息数据备受推崇,技术理性空前发展,加强建设高质量全媒体传播体系,对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信息碎片化传播带来信息内容、受众主体、传播方式的碎片化,影响网络舆论导向。如何辩证地运用碎片化信息传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创新教育方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信息碎片化传播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构的意蕴
常态化是经过某一发展过程,事物逐渐达到稳定和谐的状态。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久久为功、铸魂育人的重要工程,需要构建全面系统、规范协同、持久长效的教育体系,常态化势在必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与制度化相辅相成。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隐藏在制度化背后,是潜移默化地嵌入理论、指引行为、整合价值,使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循环往复过程中,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达到理论认同、行动自觉、价值正确。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是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必然结果,是在制度保障下的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有其内在的现实逻辑和价值意蕴。
(一)建立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需要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2]理想信念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坚守初心使命的力量源泉,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抵御西方错误思潮侵蚀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应注重把握“时”“度”“效”,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铸就伟大梦想培育合格人才。首先,以“常”为要,注重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理想信念教育应立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斗争,贯彻新发展理念,更新教育内容,用美丽中国梦和生态强国梦不断地丰富中国梦的内涵。其次,以“态”为本,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以内部激发的隐性教育为主、外部规范的显性教育为辅的方式,推动大学生以更高的觉悟投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用个人梦助推中国梦。最后,以“化”为重,注重教育转化的实效性。理想信念教育应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逻辑的统一,使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危机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建设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激发、科学高效、规范有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从单一维度向一体化协同建设的转向。一方面,以思政课为阵地,横向扩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就是要突破把理想信念教育理解为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某一专题或者零散性开展的某一活动的误区,注重把握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普遍联系,把教育内容贯穿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全过程,推进各个学科优势互补,同向而行,实现“德”“识”“才”三位一体、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以日常为主线,纵向衔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力求突破学校这个单一场域,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育人环境,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多场域协调融合、“管”“办”“教”“学”一体化推进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走过场、一阵风等问题,化解工作中的矛盾冲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
(三)以培养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价值旨归
人的主体性、自觉性、全面发展性是由人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支配下,碎片化信息的商品价值逐渐取代了人的价值。在技术崇拜和数据至上的非理性浪潮中,个别大学生逐渐丧失了探求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审美情趣,磨灭了发展自己、改变世界的社会理想。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以人的需求为起点,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在遵循大学生的价值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教化、内化、外化的逻辑,聚焦人的全面发展,重塑人的内在精神。首先,理想信念教育应注重寓教于乐,强化认知引导,对理论的价值意义、结构规律进行生动阐释,增强大学生对各种碎片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其次,理想信念教育应注重寓教于情,强化情感引导,激励大学生在拼搏进取、砥砺奋斗中的自信自强,增强他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角色认同和忠党爱国的心理认同。最后,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应注重寓教于行,强化行为引导。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他们的情感认同、行为认同。
二、信息碎片化传播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构的契机
碎片化信息的繁荣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依托于算法推荐技术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兼具工具性和情感性,能够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构建情感性的环境,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实现对碎片化信息的精准分发。
(一)媒介迭代加速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活属性
理想信念具有现实超越性。“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3]321“00”后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奋进向上的新生代,最高理想的实现也是他们以有限的青春进行无限探求的过程。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要使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真懂、真学、真信、真用,就要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出发,源于生活又融入生活。5G 时代爆炸性增加的碎片化信息加速了传播媒介的迭代,社交方式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的发展催生了多元的智能平台,创新了信息的表达模式,适应了受众需求的迭代,突破了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脱节的困境,契合了理想信念的现实性。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依托现代媒介灵活地将教育内容渗透在碎片化信息之中,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相互补充、线上教学与线下授课的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能够在智能平台创设沉浸式的体验空间,营造生活化的氛围,将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可感、可亲、可信。
(二)信息共建共享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情感链接
理想侧重于对现实和未来的理性认知,信念强调对理想的情感认同。理想信念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同的统一。共产主义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和自我解放,是大学生坚守并为之奋斗的最高价值目标。要实现理想信念从大学生的认知对象转化为他们的信仰支撑,离不开情感这一内驱力。一方面,碎片化信息共建共享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向互动的过程。信息碎片化传播的去中心化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理想信念教育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构建教学相长的生态模式,契合人的价值性原则,为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满足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宣泄的需求。另一方面,从知识理论的共建共享到意义精神的共建共享过程,也是推动大学生深化个体的自我认知、强化情绪感染、增进情感认同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将信念提升到信仰的高度,实现自我精神世界的重塑,形成合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
(三)数据精准分析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要
理想信念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的过程是自主认识—反思—融入社会的过程。“0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思想极具时代特色,他们的思想觉悟与理想信念教育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面向2030 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应该是更加适合的教育。”[4]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尽可能地发挥每个大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智能时代下碎片化信息催生的大数据技术成为个性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大数据的精准画像能实现对大学生的因材施教。教育者可以将大学生的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数据化、可视化,利用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源,准确把握他们的理想信念现状和思想发展趋势,从而制订个性化、分众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案。另一方面,大数据的评价功能助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数据技术时代的理想信念教育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考察,还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个性情感、个体实践、个人作风等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真实的考量,对错误思想进行预警,对知行脱节进行及早干预,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信息碎片化传播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构的风险
在流量至上、数据为王的互联网环境中,碎片化信息成为快餐文化的产物。信息生产者为了提高信息的商品化,简化信息的推演过程,降低认知成本,造成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简单化、无序化。大学生受非理性思维的影响,难以驾驭复杂的碎片化信息,信息选择呈现出随意性、情绪化的特点。总的来说,碎片化信息传播工具理性的破裂和教育信息获取价值理性的不稳定,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构的主要风险。
(一)非线性的传播方式消解了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前提和基础。在信息碎片化传播下,传统信息连续的、方向确定的线性传播方式逐渐被间断的、动态的非线性传播方式所取代,信息不再是单向流动的形态,呈现出分散、无序的特点。一方面,非线性传播方式容易割裂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逻辑性。“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5]67,理想信念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在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价值追求。然而,碎片化的信息总是以一种无序散乱的状态散播在各个平台。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页数量为2 978 亿个,较2021 年增长7.1%[6]。笔者根据对湖北省5 所高校473 名不同专业大学生样本进行的关于信息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影响的调查,发现43%的大学生每天在短视频平台会花费2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会接触大量的碎片化信息。由于短视频和微平台传递的碎片化信息涉及的主题以时效热点为主,内容分散,具有跳跃性,增加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自主性和随机性,打破了教育内容的逻辑性。另一方面,消解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深刻性。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突出学理分析、理论说服、真理引导,既要阐明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党中央文件的理论价值,阐释其精神实质、指导意义,还要立足学术前沿,对最新的理论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阐发。然而,当前人们为了加快流量信息变现,不断地提高碎片化信息的流动速度,将抽象化的理论简单化。碎片化信息没有语法、文本的限制。2023年1 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 217 名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93.8%的青年在日常表达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47.1%的青年认为当前需要更加精简浅层的表达,57.4%的青年认为低俗的流行语会污染网络环境,39.5%的青年担心语言表达的匮乏造成内容的片面[7]。当前网络流行语成为碎片化信息的重要表达方式,浅白、无意义的表达容易削弱大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深度思考,容易造成理想信念内涵和意义的支离破碎,使得理论缺乏穿透力。
(二)“信息茧房”的负效应割裂了有序的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信息茧房”是由凯斯·R.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概念,意指“我们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8]8。在动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受算法推荐技术和个人兴趣的双重夹击,被选择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体分化和个体偏好,久而久之,大学生容易将自己置身于由许多相似信息所打造的如同蚕茧的“茧房”,形成“回音室效应”,其结果会造成群体内的同质对错误价值观的强化、群际间的异质对社会主义情感的淡化,破坏信息传播的有序性。一方面,“信息茧房”割裂信息空间,降低了社会黏性,容易造成环境的失衡。调查发现,86.5%的大学生拥有两个以上网络社交圈子,拥有10 个以上的占27.3%。活跃度最高的依次为同学群、兴趣群、亲友群,这些圈群大多是基于性格、兴趣、地缘等因素建立,团体内部彼此高度信任。由于信息选择的偏好性,63.5%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兴趣社交群内进行信息的转发分享,大学生个体之间以及他们所在的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信息交集越来越小,容易固化大学生的认知壁垒,扩大群际间的价值鸿沟,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另一方面,碎片化信息内容的片面性强化了群体极化效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茧房封闭的空间中意见领袖对错误舆论的煽动,使得错误的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愈演愈烈。大学生由于看待问题辩证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大V 博主言论的影响。调查发现,23.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意见领袖会炮制无意义热点,堵塞信息通道;45.1%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容易传递负面信息,影响政府公信力,31.4%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制造谣言,引导社会舆论,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例如,B 站百大UP 主“回形针”,通过编造错误数据,把具有诱导性的信息嵌入其科普视频,歪曲事实,否定人工降雨价值,嘲讽奥林匹克精神,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长此以往,会造成大学生认知的狭隘性和思维的极端性,使他们难以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多元化社会思潮分化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共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9]54-55大学阶段是坚定青年远大理想的关键时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知晓度、共识度、践行度,其中,共识性的培养是将理想升华成信念的过程,也是最难、最关键的过程。后疫情时代,与西方价值观紧密勾连的历史虚无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从阵地战转向游击战,隐藏在碎片化信息中持续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既是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又容易被多元社会思潮所裹挟。根据《2019 社会思潮传播研究报告》的调查统计,在传播主体上,中国社会思潮新媒体传播者和受传者呈现年轻化的特点。其中,20—29 岁群体占比46.3%,新媒体空间中的社会思潮更多影响年轻一代。在传播方式上,社会思潮传播依托于网络平台。其中,短视频占比51.0%,微博占比25.0%,碎片化信息成为社会思潮传播的主要载体[10]20-22。在传播内容上,民族主义、泛娱乐化思潮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类思潮众声喧哗的碎片化信息生态中,青年大学生由于缺乏理性的思维和道德约束力,容易陷入多种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矛盾中,从而引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焦虑。数据显示,“‘90’后群体中饭圈追星占比26.78%,‘95’后占比50.82%,‘00’后占比近7 成”[11]。2021 年8 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相关部门整治不良粉丝文化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公布:“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 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 000 多个,关闭问题群组1 300 余个,解散不良话题814个。”[12]可见,作为泛娱乐化思潮的产物,饭圈文化传播的非理性消费观和恶意营销的有害信息消解了政治、新闻、体育的严肃性。生活在逼仄“饭圈”中的部分大学生,长期依赖于感官刺激的娱乐世界,价值取向变得浅薄、低俗,容易丧失理想和信仰,引发精神危机。
四、信息碎片化传播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构风险的纾解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要以培养大学生的自觉、自信、自强为主线,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为主题,在营造生活化、情感化的教育氛围的同时,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大学生价值共识进行整合重构,构建科学化和系统性、规范化和协同性、生活化和持续性的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格局。
(一)整合内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化和系统性
“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13]348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以时代为导向,整合碎片化的信息内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内容中,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把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舵。
1.内容设置要科学,兼顾知识性与价值性
理想信念教育不是摆观点似的简单说教,其内容是真与善的统一,以塑造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为目标。因此,教育内容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知识,阐明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创新,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光明未来,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应时代诉求,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同时,还要包括政治方向正确的价值性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之魂,整合复杂的社会意识,规范混乱的价值秩序,推动大学生立德成才、健康成长。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首先,价值导向要以正确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人的幸福的理论。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充分了解共产党人浴血奋斗而产生的历史性变革,从而明确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每一次重大转折,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坚定不移地用群众观、实践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次,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指引,理性看待碎片化的各类网络信息,能够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培养时代新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目标和任务,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以党史为活教材,将先辈的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融入理论知识中,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伟大旗帜,成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前进路向。
2.内容联结要相关,兼顾系统性和时代性
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追寻“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民为邦本”的国家观和人民观,共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共同构成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其一,守正是根。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仁”“义”“礼”“智”“信”为内核,培养当代大学生以礼存心、舍生取义的担当精神、穷且益坚、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任重道远、上下求索的坚定信念。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用实事求是的理性求真精神、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作为他们磨练品德、修炼人格的价值引领,锤炼“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务实品质,拿稳延续中国精神的接力棒。其二,创新是源。理想信念教育要历久弥新,需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大胆的创新。但内容创新不是随意的,它是对前辈革命精神的薪火延续,是对新时代国情的准确把握,是对未来道路的正确引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新征程,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以实现中国梦为总基调,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将英雄事迹以碎片化的信息予以鲜活呈现,用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性。
(二)营造环境,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规范化和协同性
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要凝聚共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形成同心圆。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在遵循网络生态环境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建规立制,实现网络环境主体、环境载体的协同整合。
1.规范网络主体,协调互动
构建清朗的网络文明环境,人人都是建设者。首先,大学生要懂得自律。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方向,用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舆论冲突。在碎片化信息的阅读、评论、再传播过程中,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言、慎行,筑牢思想防线,守住纪律底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其次,提高驾驭碎片化信息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利用网络平台开辟个人账号,通过碎片化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党中央的最新文件精神。同时,善于把碎片化信息和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结合起来,建立学习微课堂,润物无声,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涵养。最后,网络监管部门要守好最重要的关口,严格网络信息的审核、筛选、传播,进行层层把关,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疏导、引导,对有害的信息加以抑制、封控,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规范常态化机制,协同育人
健全的制度机制是规范大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能够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力和时效。一是健全常态化的理论学习制度。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要任务,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引导大学生实干笃行担使命,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二是健全常态化的实践机制。优化志愿服务体系,把志愿活动融入基层,弘扬雷锋精神,树立“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新风尚,号召大学生立足校园,奉献社会,脚踏实地做好志愿服务。三是健全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团建设、班级管理、寝室建设,将学、查、改落到实处。四是健全常态化的评价机制。高校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指标,采取多样的考核方式,将客观的量化指标与日常的行为分析相结合,将综合评价与随机抽评相结合,将教师评价与自主评价相结合,利用反馈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指导理想信念教育过程。
3.规范网络传播平台,同频共振
完善网络育人平台,变碎片化信息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首先,推进主阵地和微平台齐发力。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等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流媒体平台,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学习。同时,利用短视频打造指尖课堂、流动课堂,用碎片化助推系统化,实现各平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以班为单位,建立与线下相对接的网络学习课程。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话题,答疑解惑,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把握线上育人的新常态。最后,构建高校一体化育人平台。微时代下的信息资源开放丰富,情感表达泛滥,高校要打造以网络文化培育平台、“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一站式服务平台、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为主的“四维一体”的育人矩阵,引导大学生在集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管理性于一体的环境熏陶下,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入眼、入脑、入心。
(三)创新方法,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活化和持续性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4]694要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就要了解大学生的特点,走进他们的日常,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教育实践活动日日抓、反复抓,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1.运用生动的话语传播正能量
碎片化信息要吸引人,就要让抽象的理论性话语落地生根,通俗易懂,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易于为他们所接受。一是表达形式要视听结合,增强吸引力。例如,可以通过情景短剧、创意剪辑等微信息形式,对模范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积极传播正能量。二是表达风格要贴近生活,具有亲和力。当下,一些大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并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对经典著作进行解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俗化,拓展理论辐射范围。同时,针对当前碎片化信息传播呈现出的形式个性化和内容模糊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创新性改造,赋予其正能量,增强话语共识。三是表达方法要既严肃又活泼,增强感染力。理想信念教育既要讲经典、守底线,有统一的标准和目标,又要有感情、有温度,运用生动事迹传播正能量,将显性的理论解读与隐性的情感表达相结合,给大学生的精神园地以春风化雨式的浇灌。
2.挖掘鲜活的模范典型
先进模范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的重要载体,利用好身边的先进模范典型,能够增强教育的生活属性,熏陶心灵,提振信心。一是用微信息传播典型。用好、用活碎片化信息,使之成为大讲堂宣传的模范典型。高校可以建立专门宣传先进模范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对身边的模范事迹自发地进行编写、上传、浏览、评论,用短文字、短视频等大力宣传,用投票的方式选出年度模范人物。同时,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营造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学生党员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勤勉务实,敢于担当奉献。二是对照身边典型找差距。大学生在阅读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年龄相仿的榜样人物的事迹时,能够发现自己理论素养、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上的不足,从而对标先进,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修炼自己,行可为之事,做有为青年。
3.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活动要经常性地开展才能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稳固化。一方面,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校内校外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衔接。在校内,可以举办文艺汇演、专家讲座、校史展览、征文展、党史演讲比赛等活动,让高校学生从理论课堂中走出来,激发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在校外,可以利用假期成立党史宣讲团,通过重走长征路、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等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以史鉴今、明史增信。另一方面,制定固定的理想信念实践活动日。班级每周都要监督学生“青年大学习”的团课学习,院级每月都要组织好学生的党日活动、团日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有关革命纪念日的红色活动,建立稳定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二课堂,将个人理想信念培育纳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使他们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涵养爱国心,构筑报国情,锤炼强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