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2024-01-02马松红杨月红
马松红,杨月红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鲜明特征。尽管近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现代化的影响,也有着与世界各国现代化相同的诸多特征,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相对于西方“以物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19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与人民共享的现代化。
一、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
(一)从理论逻辑看,一切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情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一路向前,它自始至终是服务于人民的理论,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他们伸张正义。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对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产生了怀疑。在黑格尔看来,国家是理性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但是赤裸裸的现实却让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在马克思看来,法律不是为了人民而设立,而是特殊阶层的意志表现。马克思对劳苦大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对资产阶级制定的《林木盗窃法》进行了深刻批判,这反映了马克思对普通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通过对宗教批判、现实批判、法哲学批判,主张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将无产阶级和新哲学相结合,这为人的解放指明了方向。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私有制下人的异化现象,工人受资本家的绝对支配,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四重“异化劳动”的阐释,否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合法性和永恒性,提出要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来消灭这种不合理制度,最终用共产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用大量历史事实揭露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非人的生活状况,揭露了资本家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消耗劳苦大众的生命的残酷事实。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生活充满同情,对资本家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合理性,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狭隘和虚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仅仅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尽管他们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经济现象,却从来没有怀疑过私有制本身的合法性。在他们眼中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永恒性,却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者剥削、压榨工人的残酷事实,看不到资产阶级社会无政府状态下竞争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相互对立,最终将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恩格斯指出,只有废除私有制度,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3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虽然相对于封建制度的确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这种制度仍然是不平等的,具有剥削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一系列理论的深刻阐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灭亡。其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残酷事实,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为工人阶级实现自身的解放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仅仅是人类历史特殊阶段的产物,最终会被共产主义制度取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他们一生都在为普通大众谋求幸福生活而奋斗。这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和理论情怀。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引领下,中国人民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新中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1978 年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带领下,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了许多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并于2020 年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消除了绝对贫困。我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建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高,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依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从历史逻辑看,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的增殖逻辑要求他们不断寻找廉价原料和广阔的销售市场。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无数仁人志士展开了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历史事实证明,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后来的资产阶级,都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3]。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新道路,引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带领人民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毛泽东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走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逐渐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多维度、多渠道解决了诸多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整整提前了十五年。在党的正确带领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改善、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普及水平提高、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权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三)从价值逻辑看,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现代化批判和超越了西方国家“以物为中心”现代化发展的难题和困境。资本家为了获取最大剩余价值,不断压榨工人的剩余劳动,使人本身沦为一种发展的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敏锐地将目光投入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产业上,通过雇佣劳动,实现自身资本的不断增殖。然而,这种野蛮的发展方式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类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分化。西方国家这种“以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必然会给全世界人们带来严重灾难。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必然会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方面是生产的商品没有销路,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没有购买商品的物质基础,这种现代化是一种极度浪费资源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克服和化解了西方现代化的弊病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渴望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的权利和诉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关注物质财富的增长,也关注人们精神世界的丰盈。与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野蛮的现代化发展方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下,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友好合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与世界各族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的成果,为世界上那些既想加快自身发展、又想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和新道路。
二、一切依靠人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287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1]71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建设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工作路线。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一)依靠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依靠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历程的智慧总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土地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收地主土地和公共土地,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使得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壮大了革命队伍。抗日战争时期,党最大限度地团结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领导人民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党带领人民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奠定了经济基础。随后,党又带领人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和平赎买”。我国“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我国确立起来。改革开放时期,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在城市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搞活了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全面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持续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纵观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依靠人民、团结人民,这不仅是党对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党始终坚持的路线方针。
(二)依靠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要凝聚亿万群众的力量。“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国兴国的根本所在”[5]。现代化建设要继续集聚亿万群众的聪明智慧,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保持现代化事业继续蓬勃向前发展;现代化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第一,依靠人民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丰富的物质生产和快速的经济发展是保障人民利益的根本方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目标”[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9虽然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我国的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因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是当务之急:一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不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融资方面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四是释放资本活力,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五是完善法律法规,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六是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城乡融合和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推进我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七是继续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高质量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二,依靠人民创造精神财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要积累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要发展丰富的精神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带领人民不断向现代化目标前进。一方面,多途径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要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中增强参与感、在共享共赢中提升获得感。
三、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最终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红利,而不是特殊人群的现代化。
毛泽东同志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更是将共同富裕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保障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要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实现积累丰富的物质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障了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主体性地位。除此之外,国家通过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挥三次分配的作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极度关注共同富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8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有本质上的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资产阶级剥削、压榨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种以资本为主导的现代化,最终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 世纪资本论》中揭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两极分化的事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是其根本原因。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将现代化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也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诉求。
我国人口基数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共同富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斗。2020 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了近一亿乡村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为共同富裕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共享、全民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共享发展理念,为我国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新征程,要在党的领导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与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与全体中国人民共享的现代化,也是与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现代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和包容性。
新时代,我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与世界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友好条约,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8]。加强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合作国家带来了发展的“红利”。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帮助一些后发展国家,帮助他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人民的就业率。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与世界人民共享的现代化,为全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1 世纪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利己主义”的现代化,而是与世界人民共享的现代化。这不仅为世界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道路和新选择,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反观西方国家,通过压迫、压榨其他民族的人民来实现本国的现代化,给其他国家的人民带去了痛苦和灾难,是一种“损人利己”的现代化。当今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国家谋求自身独自发展。我国要继续更深层次地加强对外开放,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继续加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交流,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情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更是继续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