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安小曲再传习

2024-01-01张乐荣高浩天白寒冰

大学生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秦安秦安县三弦

张乐荣 高浩天 白寒冰

编者按:“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项品牌实践教学活动。自2010年起,每年暑假,新闻学子从兰州出发,循着著名记者范长江当年西北行的路线,一路采访,一路写作,他们用脚步丈量西北大地,用文字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2022年,“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3年,“重走中国西北角”入选第二批国家級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

2023年,团队走进甘肃天水、武威及新疆昌吉等地,以新闻学子的眼光与足迹近距离触摸广袤辽阔的西部大地,感悟历史变迁,记录时代风云。

当身着蓝色长衫的张天喜双手轻轻敲击“四片瓦”,他身旁的搭档拨动丝弦,清脆悦耳的合奏乐声便在秦安县文化馆的小剧场中响起。二胡声柔美纯净,三弦声浑厚明亮,中阮声饱含颗粒度,碰铃声清脆悦耳,嘎啦机(乐器名)声,既像鼓声,又像金属打击乐声。婉转悠扬的过门之后,张天喜唱道:“雪里访贤,又来到卧龙岗前……”这是秦安小曲爱好者演出曲目《访贤》开场的一幕。

从原生态的民间曲艺到国家级非遗

秦安小曲又称秦安老调,主要流行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境内,是一种古老的曲艺品种。秦安小曲历史久远,相传其萌芽和形成可追溯至唐代,到明代中期已形成独特风格,一直传承至今。

秦安小曲的伴奏乐器随着曲种的发展不断扩充,在乐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所增加。在秦安县文化馆的陈列室内保存着这几种乐器:三弦、碰铃、四片瓦和嘎啦机。文化馆馆长贾彦荣介绍说:“三弦、碰铃和四片瓦在秦安小曲的多人演出中必不可少,但有一些演出也会额外使用到嘎啦机。”

四片瓦由四片完全独立的小竹板组成,演奏时两两一组,分别夹于两手敲击。《秦安小曲器乐伴奏研究》一书中提及,秦安小曲中对四片瓦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民国时期。

碰铃,也叫碰钟、双磬、铃钹等,是用黄铜或响铜制成的两只杯状小钟,通常铃高4.5厘米~6厘米,铃口直径5.5厘米~7厘米。碰铃底部由绳子连接,互相撞击发声,音色清亮。

演奏嘎啦机的秦安小曲爱好者安永春为我们介绍道:“嘎啦机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乐器,目前还没有发现在其他民间曲艺中使用过。”嘎啦机由三片木板组成,演奏时演唱者一般分左右手拿着,或由刮刷引起“擦啦擦啦”的声响,或由击打等发出类似拍板的声响,起到丰富音响、敲击节奏的作用。

秦安小曲采用秦安当地的方言演唱,表演形式或为一人自弹三弦自唱;或一人持铜质碰铃击节(即打拍子)演唱,另一人用三弦伴奏,两人可对唱;或多人分别持三弦、摔子、四片瓦等轮唱。秦安小曲传统的演出方式为“坐唱”。但上台演出时,一般为主唱者敲击碰铃站唱,两名伴奏者坐在后面,分别持三弦或四片瓦伴奏。

谈及秦安小曲的曲目内容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侯玉琴介绍道,秦安小曲曲目丰富,唱词结构多种多样。现存传统曲目有《大捡柴》《皇姑出家》《亚仙刺目》等100多个,新创曲目50多个,曲牌有越调、悲宫、大五更等40余个。

秦安小曲所唱内容大多是历史故事,也涉及才子佳人的唯美爱情,题材非常广泛。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天喜演唱的《访贤》,讲的就是刘备踏雪探访诸葛亮的故事。

在秦安县内,秦安小曲流传十分广泛,爱好者众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成吉说:“现在学的人很多,全县有四五千人都在学。”秦安小曲的表演场合不分大小,无论是在家里的庭院里,还是在精心搭建的舞台上,都萦绕着它的乐声。

秦安小曲摆脱了秦腔的粗犷和高亢,更多地表现出小调的婉转,类似于细腻的江南音乐风格。“在县内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明代胡缵宗将苏州评弹引入秦安,同秦安当地的曲艺文化相融合形成秦安小曲。”贾彦荣介绍说。

2008年,秦安小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贾彦荣介绍,秦安小曲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

“跟喝茶一样,一旦爱上就丢不掉了”

李成吉在退休前是初中英语老师,在《访贤》表演中弹奏的是中阮。他对秦安小曲的兴趣源于父亲,“因为老人喜欢这个,所以从老人那里受到了一些影响”。李成吉被秦安小曲中蕴含的情感触动,一爱便是二十多年。

默默传承秦安小曲的,除知识分子外,还有像侯玉琴、安永春、杨效田这样的农民。

二三十年前,秦安小曲的表演人员基本都是男性。侯玉琴从小就在长辈的影响下学习秦安小曲,最初登台演出时,她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一个女的唱啥秦安小曲,能唱好吗?”但观众对侯玉琴的质疑并未浇灭她的热情,她一直坚持演唱秦安小曲,从未放弃。

安永春从2008年起就开始学习秦安小曲,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的她已经有了丰富的演出经验。在学习秦安小曲的过程中,安永春不断请教比自己能力强的其他成员,杨效田就是其中之一。

演奏三弦的杨效田学习秦安小曲几十年了,是中级老调弹唱艺术师。在他小时候,父母喜欢唱秦安小曲,家里墙上挂着一把三弦。“那把三弦对我有一股特别的吸引力,觉得特别神秘。父母不在家时,我就偷偷把三弦拿下来,拨着玩,这么一玩,就玩到了现在。”

提到秦安小曲,李成吉娓娓而谈:“秦安小曲有一种魔力,唱了之后就丢不掉了,就爱上了。跟喝茶一样,一旦爱上,做啥都想着它。”

保护与传承

经过多年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秦安小曲传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据贾彦荣介绍,县文化馆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创排展演活动,“一些小曲剧目被搬上舞台后,走出县城、走进地市、走向全国,最典型的代表是《惠风劲吹夏家湾》”。

“我们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作为新创曲目表演者之一的杨效田一提到他们的演出经历,脸上就堆满了笑容,“我们还去香港、台湾表演过呢!”

安永春谈及小曲的传承保护活动时说:“政府十分支持非遗文化,自2015年文化馆推出‘秦安小曲进校园活动后,我们当中就有人一直坚持为小学生传授秦安小曲。”秦安县很多小学都设置了秦安小曲社团,贾彦荣欣慰地说:“秦安小曲进校园,培养出了许多对秦安小曲感兴趣的青少年。”

关于秦安小曲的保护与传承,一些民间爱好者也在默默坚守。近年来,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多成一直忙于将秦安小曲中广为流传的曲目谱曲出书,目前书籍即将出版。在孙多成的带动下,他的两个儿子也非常热爱秦安小曲,闲暇之余,他們会和父亲一起交流曲调。

如今,秦安县各乡镇陆续建成近20个传习所。传习所经常会开展传承人师带徒和村组间的交流演出活动,并且会组织秦安小曲弹唱艺人开展秦安小曲进庙会、进社区等活动。杨效田介绍说:“近几年来,加入传习所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

与过去相比,虽然秦安小曲保护和发扬的成效明显,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在谈及秦安小曲的进一步保护时,贾彦荣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统一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敲碎打式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现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持续发展。”

“小曲现在是漂浮物”

虽然泰安小曲保护传承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秦安小曲长期自然存留于民间,民间艺人自学自唱,既没有形成专业的教学班,也没有专业演出团体作为依托,这种古老的曲艺唱曲形式的传承还是比较艰难。

提及秦安小曲的传承时,李成吉忧叹:“小曲现在是漂浮物。”于年轻人而言,秦安小曲远不如流行音乐有吸引力,更不能为他们提供物质生活保障。

演唱秦安小曲二十多年的张天喜也感叹:“每年去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演出,会耽误家中农作物的耕作,如果不是因为对秦安小曲的热爱,我不会坚持到现在。”

贾彦荣解释说:“县里经费不足,让小曲表演者放弃其他工作,把时间都用在秦安小曲上,是不太现实的。”

而且,学习秦安小曲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导致传承人的培养十分艰难。正如李成吉所说,他最初学习小曲时,并没有专门的老师,“完全是自学,过去弹唱小曲的人都是不识字的,他们没有教学能力,只会弹奏,不会传授,只能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模仿着哼唱曲调。”

直到现在,秦安小曲也未形成专业的教学班,主要传承方式仍然是口传心授。

“学会秦安小曲并不难,但要学好确实难!”李成吉叹道。秦安小曲包括不同曲目,其对应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只有理解了小曲的故事内涵,才会懂得用怎样的情感去表演,也才能将小曲的美展现给观众。

采访结束后,张天喜和他的搭档又穿上了表演服装,准备十几分钟后的下一次演出。

(作者为兰州大学2021级本科生张乐荣、高浩天和2023级博士研究生白寒冰,指导老师张华、周玉桥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丁莉莎

猜你喜欢

秦安秦安县三弦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在秦安县召开帮扶衔接会
爷爷的三弦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帮扶秦安县工作推进会召开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甘肃省秦安县桥楠初级中学学生书画作品选登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On Ben’s lost in self—identification
星光落你眼底,有我沉醉的笑容
各自远去,各自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