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1-01罗冰庞丹丹
罗冰 庞丹丹
[摘要]职业教育要紧跟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地方的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主动跟随产业转型升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基于国产动漫IP用户黏性强、产业链长、可塑性高等特征,形成文化旅游IP的粉丝经济效应成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培养适应文旅产业升级趋势的人才,提升人才职业素养,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可采用“以美培元、专美双修、育训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文旅融合;国产动漫;人才培养;以美培元;专美双修;育训结合
在以文化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以文化丰富旅游体验、以文化增强旅游获得感,以旅游拓展文化市场、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以旅游彰显文化自信的今天,各地在深入实施文旅融合战略,增强沉浸式新技术、新装备及场景设计的应用,打造形态丰富、场景多元、充满艺术感和科技感的沉浸式文旅产品。在文旅融合产业中,由于国产动漫IP用户黏性强、产业链长、可塑性强等特征,形成文化旅游IP的粉丝经济效应成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围绕“文旅IP”这种新型业态,从主题乐园型的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到吉祥物代言型的熊本熊,从动漫IP柯南小镇到国产动漫大IP狐妖小红娘与千年古镇河桥联手打造的夜游模式等,均已成为文旅产业与动漫IP跨界融合的成功案例。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一流产教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职业素养,培养引领适应文旅产业升级趋势的国产动漫IP人才,成为职业院校重要的研讨课题,尤其在职业教育大力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当下,更显现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紧迫性[1-2]。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向
“以文塑旅”强调了文化对旅游的支撑,“以旅彰文”则彰显了旅游对文化的促进,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国家战略思想指导下,文旅融合正面临全新的产业升级,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满足地方需求、回应产业发展紧密关联,因此,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创新方向。
(一)国产动漫IP人才教育观——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产业发展形成了新业态、新发展模式。随着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传统单一的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正进一步深化。当前,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其消费需求正從单一化向多元化、个性化、细分化转变,传统文旅及商业场景空间难以承载新的消费需求,使得文旅产品不仅注重拓展人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更注重在消费中传递文化价值。而随着数字经济浪潮的来临,以及AR、VR、5G、AI等技术的成熟发展,尤其是元宇宙开发场景的设计与运用,动漫设计的信息化、智能化、IP化、审美化的时代特征更为鲜明,这要求职业院校要重构国产动漫IP人才的培养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使动漫设计教育更好地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服务。
(二)基于产业经济特征的课程整合——课程体系的重构
当今,产业经济呈现创新性、融合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的特征,围绕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的职业教育的学科知识理论和方法也随着产业经济的特征被不断重构与融合。由此,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根据产业经济的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跨学科的课程设计。跨学科课程建设要以跨学科的思维,从现实问题出发,打破学科与专业壁垒,融合更多学科理念与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助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关系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文旅融合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专业的课程体系、教研的模式和方法,还是教学实施中师生的教与学关系等,都需要变革,这就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基于项目包和设计思维的合作学习将成为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三)面向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
地方行业特色职业院校的主要特点在于区域性、行业性较强。区域性特点要求学校积极主动服务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接所处区域的经济要素、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行业性特点要求学校不断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与前沿科技对接,与产业升级适配,充分发挥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人力资源的专业人才孵化器的作用,着力提升匹配产业升级的能力,构建全行业视野和全产业链思维的人才培养格局。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地方行业特色职业院校而言,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核心在于根据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布局,扩大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范围,构建政、校、行、企、地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增强实训环节等,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点
当前,文旅动漫IP主要有主题乐园、城市小镇、历史文化、吉祥物等四种运作模式,卡通形象、动漫作品、场景、动漫衍生品等IP元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能吸引各地游客参观体验,实现消费产品与消费体验、消费效率与消费深度的融合,丰富文旅产业的形式和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应包含以下创新要点。
(一)“以美培元”,培养学生适应文旅融合强化文化体验的能力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元是组成一个个体或者一件事物的原因和推动力。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职业教育增强艺术实践,要培养具有良好审美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以美培元”,适应文旅融合强化文化体验的能力。因此,在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主要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让学生具有崇高的审美追求。
国产动漫IP人才作为与美关系紧密的专业人才,更应具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当前,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古建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麦金托什提出的在身体健康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和地位与声望动机这四种旅游动机中,除了身体健康动机,其他都包含文化体验。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中秋、国庆节假日期间参与文化活动的游客占93.1%,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3]。丰富的、高品位的文化可以带来更具品质的旅游体验,而要提供丰富的、高品质的文化消费产品,则对国产动漫IP人才的审美认知、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美培元”是为了让人才具有文化主体意识,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使其创作的文化产品符合当前大众的消费需求。
(二)“专美双修”,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落实德技并修
“专美双修”让美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审美与素质技能共生。在具体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偏向理论讲授和概念讲解,如艺术概论、动画赏析等课程,虽然课上会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但是由于授课教师自身多为理论型人才,所教授内容更偏向理论,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难以在创作实践中充分转化和应用;二是专业课程偏向强调技能操作,专业教学多专注于相关软件的技术练习,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专美结合”要注重引入具体的项目,通过项目式学习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通过构建艺术情境触发学生的审美感觉,深化其审美认知,强化其审美体验,提高其艺术技法和情感表达,使其学会审美表现,激发审美创造,从而解决美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割裂以及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较弱的问题。国产动漫IP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融合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美学、社会美学等融入专业技能和素质拓展的课程中。职业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专美结合”的教学理念应渗透课程群组的相关教学,毕竟核心素养是进行设计和实践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决定一个动漫IP作品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德技并修体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特征,“专美结合”符合这一根本特征要求。早在一百年前,美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蔡元培先生,在作为第一任民国教育总长上任伊始,就在其发布的教育宗旨中明确了要以美育完善道德教育。蔡元培先生認为美育作为公民道德进入高尚境界的必由之路,其对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美育是真善美合一的综合教育,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教育,道德、信仰、理想自然涵括其中;其二,美育能涵养心灵,陶冶情操,辅以道德教育,必能使学生养成健全人格,从而进入高尚的理想境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4]。
(三)“育训结合”,构建产学合作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育训结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集中体现,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育人与培训一体化的“育训结合”模式,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直接就业技能,也使学生获得非认知技能,尤其在团队协作能力、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的意愿、成就感、满足感的提升等方面达到1+1>2的效果。通过“育训结合”构建产学合作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一是要做优培训课程体系,将学校已有的影视编导专业群所打造的“影视工厂制”优势资源课程转化为培训资源“课程池”。二是要研发培训资源。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等的指导下,行、企、地合作,支持继续教育课程和培训资源学习包的教学和开发。三是要推动培训模块与专业实训资源衔接,注重学生“育”式培养,突出人才“训”式服务,让学生与未来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打通学生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其中,“1+X”证书制度是“育训结合”模式的关键举措,是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当前,动漫设计专业方向的“1+X”证书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1+X”数字艺术创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平面与创意美术、三维影视动画、数字游戏艺术、数字影视后期四个考核方向,考试分为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两个部分;二是“1+X”动画制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方向,考试科目包含分镜脚本、概念设计、影像采集、二维制作、角色模型、场景模型、角色动画、镜头剪辑、视觉特效、引擎动画等内容。在“育训结合”模式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1+X”证书的考核,这是推动“课证融通”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产业与教育、企业与院校、岗位与专业间的有效对接以及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可有效提高国产动漫IP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结语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动漫设计专业要积极面对产业升级要求,致力于国产动漫IP人才“以美培元、专美双修、育训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既为本校构建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影视编导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典型案例,也与相关专业群内的专业相互支撑、合力共生,更为湾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1]曹守俊,宋园.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动漫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19):190-192.
[2]张赛,袁振宁.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22(12):38-41.
[3]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景区度假区发展报告(2022)在京发布[EB/OL].(2022-12-29)[2023-10-1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M4OTgxOA==&mid=2650827769&idx=1&sn=c55ad39272cfc6ae545ad2d695fd08f6&chksm=8bde2a2cbca9a33ac9b6d30a9c58e6e8f6c135625d336f9b4a479e182659cd33767c2f3cb263&scene=27.
[4]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