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是建设人才强国的根基性策略

2024-01-01张等菊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强国人力资源人才

张等菊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此,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建设不仅要注重人才的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更要注重结构与布局标准。在社会分工密度日益增强的新时期,培养具备系统化职业观、精湛专业能力和高度敬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优化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的核心要旨。职业启蒙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人才强国的根基性策略。

职业启蒙教育起于“职业”,行于“陶冶”,达于“成己、成人、成物”的三向度统一。其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各种社会岗位场域为核心,通过展示职业之多样性来引导学生养成多向度的人生发展通道和多元成才观;通过诠释职业生涯之长度来建成有利于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理念。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是促进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消解劳动文明现代危机的抓手,也是推动不同类型学校提升自身治理效度和社会适应性的动力,故需要多方联动共同建构点、面、链、网相结合的运作体系。

首先,中小学要实施早期职业启蒙教育,树立“百业成才、人人出彩”理念,促进青少年萌发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早期职业启蒙教育必须秉持“所有教育均是职业发展教育”的观点,从职业进化视角唤醒人的劳动本能。循证教育与职业之并合发展历史,自奴隶社会的“四民分业”开始二者就形塑共生、共促共长;魏晋南北朝时期傅玄的“九品人才论”和“分业定数”形成了不同行业人才发展标准;清代颜元的“百职”人才理念和分斋教习为人才呈现“百花齐放”带来了思想洗礼。在人力资源快速迭代的今天,要衔接社会分工密度与民众对职业的认知精度,只有从根基上进行思想解放,将职業启蒙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实施职业启悟与岗位育训相结合策略,借助区域内职业学校、企业、家长的技能训练场所与岗位资源,为学生开展职业认知、虚拟仿真实验和真实职业场景体验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行行出状元,业业有魁首”的多元成才格局。

其次,各类型高校要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助力职业启蒙教育,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全链条。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供给侧,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时代合宜性,提升专业的外适度、内适度和个适度,促进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模、质量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间的“对位效益”,加强自身在人才供给中的发展韧性和动态转换能力;另一方面要打破其浮于教育“高层”的观念壁垒,助力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一是发挥高校师资、实验和研发资源聚集地之优势,有计划地到中小学开展职业科普、专业推介和文化引领活动,打开青少年的认知阈限,激发其创新意识与科学理想。二是实行人才一体化养成行动,主动担当中小学研学基地,定期推出具有专业特色的研旅项目,邀请青少年进校体验学习,促进“职业陶冶”从“无状”转为“有形”。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强国人力资源人才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人才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