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扬弃与超越

2024-01-01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物质文明中国式共同富裕

文 / 潘毅刚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开拓创新,需加快完成“四大调适”

现代化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必答题。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真正意义上实现发展领先、制度领先的现代化国家不超过20个,其中以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度成为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主流,亚洲的日韩等国家也是延续了英美等国走的西方现代化模式。

人类文明在冲突中演进,各国自身条件和历史路径的多样性,让人类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必然呈现多样性。中国走什么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因为西方发展成就的强大而失去自我判断和自身定力,而是在扬弃与超越中找到历史方位。中国人的现代化理想,经过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反复求索、艰辛实践,已逐渐清晰。从1964年我国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到1984年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的纲领性重要讲话。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制度和理念,在扬弃中完成了器物上的追赶,也正在实现制度和价值理念上的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证明了影响人类文明的走向并不唯一,要对自身方向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行动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基本国情,是优势,也是挑战,将是巨大的成就,更是巨大的责任。14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在全体人民全面实现小康之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对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出现的金钱至上、资本至上、欲望社会的拨乱反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中国现代化对生态文明的深刻认识,是真正从自身做起,对构建全球生命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颠覆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现代化是新殖民主义的臆想,现代化道路不只有西方征服世界采用的侵略或殖民化这一条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既有利益格局不会构成侵略性威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未来15到30年实现中国现代化更大的挑战既来自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更来自于自身转型调适,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开拓创新,也将面临具有诸多复杂性、艰巨性的社会变革、治理变革、发展变革,需要付出艰巨努力,加快完成“四大调适”迫在眉睫:一是发展的调适。用一半于西方国家的时间完成人口现代化与发展现代化的后半篇文章,加快同步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调适,城乡二元结构趋于消解、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实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二是路径的调适。效率与公平融合的一揽子制度更加完善,实现从高水平先富带后富,到高质量创富促共富的路径转型调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走在世界前列。三是角色的调适。更加适应世界发展格局的新变化新挑战,实现从全球化红利贡献者、全球化治理参与者向全球化红利创造者、全球治理构建者的转型调适。四是模式的调适。基于全球发展、安全和文化的共同视角,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模式塑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型态,为打造人类文明共同体开拓创新道路。

猜你喜欢

物质文明中国式共同富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析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中国式失败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