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实践教学探讨

2023-12-30周冰王超冯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陪伴规划

周冰 王超 冯昕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很多高校在组织和参与乡村建设中不懈探索,对参与建设提出建议,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为后续高校团队参与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可行性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首先分析了基于需求层面确立“陪伴式”建设组织框架,然后探讨了高校规划专业参与“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的人才培养机制,最后对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乡村结合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乡村振兴;高校;规划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177-04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优先发展農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举措,国家在乡村建设上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更多资源从城市转向乡村。乡村兴则国家兴,作为农业大国,在乡村新规划实施前提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庄交通、供水、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并且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建设、健康养老等多方面的乡村规划、产业振兴被提上日程。而乡村规划设计则是实现乡村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人才建设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驱动力,师生队伍组织参与乡村规划设计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高校承担着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职能,要积极探索制订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建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兴农的人才[1]。一些高校由于缺乏经验积累,理论无法对接乡村规划需求,因此,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建构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把专业真正落实到服务城乡规划中的专业教学体系,为振兴乡村储备人才,成为高校的责任和迫切需求。乡村不同于城市,用地政策、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治理体系等方面与城市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乡村规划与实践需要乡村设计师下沉到乡村,参与乡村建设与实施。

一、基于需求层面确立“陪伴式”建设组织框架

在对各地规划设计下乡的实践探索中发现,乡村发展需要“陪伴”,乡村规划师的驻村陪伴服务逐渐成为常态[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因此很多设计团队围绕乡村规划与建设开展理论和实践领域活动,从各地的乡村规划建设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多方主体“共同参与、 配合互动、协商妥协”的多样化陪伴模式,为促进乡村功能完善、增强乡村生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3]。高校怎样培育具有实践综合素质型人才、建设服务于本省城乡规划专业团队,只有在积极参与乡镇规划项目建设中寻找答案。

随着国家与地方城市基建速度放缓,影响到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就业率。近年来,城市发展进入沉淀期,乡村发展进入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智慧化、数字化、低碳化乡村作为新的领域拓展了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

(一)人才培养目标

农林高校办学立足本省,服务本省农业。乡村发展蕴含着巨大的空间与机遇,乡村规划建设需要真正懂乡村需求的高质量实践型人才。对于培养服务乡村人才,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如苏州科技大学树山村规划团队以“乡创+文创”创建乡村双创中心;清华大学校地合作共建乡村实体站点,搭建乡村振兴工作站平台;南京林业大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等,建设专业就近服务于本省乡村规划专业团队,并积极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实施,以此来激活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和持续化培养,推动服务乡村模式系统化研究。

(二)耕读教育构建核心课程体系

农林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创新、服务社会等责任,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作为农业大省的农林院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该阶段教学衔接质量的关键,思政育人、耕读教育、调整实践方式方法,不断开辟新路径,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面向乡村文化振兴、乡村发展、服务乡村建设,目前课程已经设置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规划设计、乡村建造等方面的内容,准备设置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文化课堂等相关内容,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将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课程是实现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的教学环节,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精准化服务,延续性引导,参与乡村规划审查和动态维护,促进规划有效落地实施,指导农村宅基地以及其他项目的建设管理,助力乡村规划建设长时间完善与发展。因此,乡村建设需要设计师驻村体验、了解乡村、寻找问题、思考对策,构建规划核心课程体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三)发挥专业优势

立足河南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农业大省乡村产业布局,学科培养模式更加强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开放式办学理念,近年来,教学团队侧重传统村落保护、乡村环境治理、文化梳理与传承等方面科研及建设项目的研究,积极解决乡村规划对专业人才、建设型人才的需求,既能积极迎合乡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能解决当下就业难问题,同时打开了高校规划专业服务乡村、乡村实践课堂培养人才的双向通道。同时,专业人才培养在规划、建筑、园林、农业等方面,既要发挥在乡村建设中把握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作用,还要在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布局、统筹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综合性解决方案。

二、高校规划专业参与“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的人才培养机制

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是基于各实践探索的实证研究[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组织引导高等学校深入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建设人才技术支撑,根据《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与有关地方组织实施“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高校在近几年服务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在高校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立场来看,高校更具备理解国家政策、地方定位、乡村需求、专业发展等多维度能力。

(一)研究作为先导

以教学研究为先导,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架构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环节。很多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科技、人才、智力等资源优势,善于以项目、论文、科研与竞赛为导向,在课程安排上,低、中、高年级各有侧重,例如中、低年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可适当安排调研及问卷工作,深入了解乡村需求,深挖当地文化与历史,通过搜集、整理、总结资料等方式,做好思考与经验总结,整理基础资料,为理论深化与实践学习打好基础。高年级学生通过上述过程累积,参与项目和乡村类规划竞赛,部分教师还会带领团队进行相关研究与探讨,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引领方向。

(二)落实教学实践环节

高校开展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一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集中教学时长为三年。一年级为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为明确学习的目标和目的,实践教学环节可安排相应的调查环节,建立基于需求导向的教育模式。规划专业二到三年级,在培養的各个阶段梳理培养任务与目标,结合课程设置,丰富实践环节,可以精准地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分解到每门课程学习阶段,递进深入,基于乡村实践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使人才培养与需求符合“陪伴式”实践能力相适应。第四年培养直接进入“陪伴式”规划建设实施阶段,基于前期实践课程培养环节,该阶段明确地完成“陪伴式”建设与教学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如文末表1。

近年来,借着国家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乡村建设成为我国当前历史时期内长期的任务,特别是中西部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建设能力相对薄弱,城乡规划人才短缺,因此,农林高校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参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同时以乡村实践为目标的“陪伴式”教学模式最大化促成培养人才服务乡村建设。

(三)服务保障持续性

教育的过程是持续性的,通过乡村规划引领推动乡村绿色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也应是持续性的。持续稳定输送人才、人才服务常态化也是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所在。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又一个乡村规划项目完成后规划设计团队就离开了,但新的问题却不断产生。不论在哪个方面,没有持续性服务,对于乡村规划与发展都会有所损害。高校培养人才本身就具有持续性、稳定性、规范性等优势,在建立健全高校乡村规划设计人才培养的前提下,更要持续地为乡村建设输送人才,提供服务。

三、高校规划专业参与乡村“陪伴式”建设的途径

有些乡村虽然资源条件不错,并进行了规划,但面临实施性不强、土地利率不高、对乡风民俗不了解、村干部与村民参与积极性不大、图纸无法落地等系列问题。“陪伴式”规划建设正是基于以“规划先行” 主导思想,做到师生团队在乡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走访、同建设、同成长”五同原则,从根本上解决规划图纸落地问题,走完从图纸到落地的最后一寸距离。

(一)乡村规划全过程“陪伴式”基地建设

高校共建乡村建设实践基地,是为高校师生团队更好地开展乡村建设服务提供基础条件,以便于长期开展乡村驻地服务。建立高校师生专业团队校地合作长效服务机制,为当地发展提供建设规划、设计、产业技术支持、管理等服务,同时多方位衔接企业、技术、科技、人才等资源,共同发力带动乡村振兴。

(二)乡村规划全过程“陪伴式”建设路径增效

受地域影响,我国中西部乡村经济条件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怎样做好中西部乡村建设的陪伴,很多高校团队还在探索。只有在陪伴式规划建设中,才能研究与梳理乡村建设的现实问题,高校可通过理论与实践总结,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陪伴模式与建设方法,为今后的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

乡村规划建设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常见规划编制包括村域规划、基础设施、环境景观提升、产业文化规划,甚至旅游专项规划,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一方面随时可以解决问题,如规划设计若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落地,则可快速调整,以符合乡村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规划建设参与过程中与乡村深度融合,陪伴乡村整合资源,导入新思路提升乡村发展。例如整合部分空心村土地资源,在交通便利的村庄,以点带动线的方式整合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体验、乡村产学研基地等。同时建设过程中也能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在参与实施过程中了解设计思路。团队陪伴式建设是把设计逐渐还给农民,充分发挥设计团队互动优势为乡村建设过程赋能增效。

(三)乡村规划全过程“陪伴式”人才培养增值

高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模式以师生作为主体,利用高校研究先导、学科交叉、服务持续跟进等独特优势,多方面探索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路径,了解乡村发展困境,提出发展对策;在锻炼高校师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实现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 激活乡村内生机制,增加乡村知名度等。

在乡村建设参与过程中思考,在乡村规划建设的场景中去理解。高校充分发挥资源和平台优势,结合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与研究方法,制定陪伴式环节中相应的服务内容,同时制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和执行计划,通过阶段性陪伴,准确服务目标,深化服务效果。如团队组建阶段陪伴,校地合作共建各环节连接畅通高效配合,是乡村建设可行性和实施执行力的保障。建设实施陪伴前期阶段,师生团队通过与村委共同走访村民,了解村民真正的诉求,在信息梳理过程中,了解乡村发展的过程,深挖文化与产业,这也是制定科学落地规划重要的一环。调动村民建设的积极性,参与建设沟通,既能因地制宜做好乡村建设,同时又便于高校师生团队在陪伴过程把思路和理解整理出来,讲好乡村建设、发展的故事。做好研究建设阶段资料,这个过程正是校地双方相互陪伴、相互促进的积极意义。建设中后期,通过建设规划逐步落地,带动村民共同建设乡村的自觉性,发展集体经济,寻找特色产业,留住乡村文化。此外,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相对变化的过程,没有模式可套用,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不能停止,校地结合,成立乡村高校工作站、乡村课堂、智慧乡村等平台尤为重要。很多高校积极创建乡村试点,通过“陪伴式”实践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培养服务乡村高素质人才队伍,研究高水平乡村建设课题,如文末表2。

四、结束语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以实践为导向,以服务乡村规划建设为目标,通过深入乡村、理解乡村规划、驻足乡村建设,把系统的理论素养融合实践应用,解决乡村实际建设需解决的问题,服务于乡村与农民,连接校园与田园,为乡村建设的发展培养坚实可靠的力量,促进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可以加强乡村服务设施配套,重塑乡村文化价值,又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同时从当下乡村养老、大学生就业难、乡村全面提升等问题出发,立足乡村,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可行性的经验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华锋,吴鑫,蔡士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驻地脱贫攻坚路径的思考[J].老区建设,2020(14):3-8.

[2]刘瑞莹.我国乡村建设历程及乡村规划师制度探究[J].城市建筑,2020,17(22):63-66,110.

[3]潘斌,陳天好,黄晓雯,等.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J].规划师,2022,38(4):121-126.

[4]彭锐,杨新海,芮勇.“陪伴式”乡村规划与实践:以苏州市树山村特色田园乡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10):27-33.

[5]吴晓敏,张艳萍,丁江,等.基于成果导向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2):144-149.

[6]栾峰,殷清眉,杨犇,等.陪伴渐进式村庄建设规划及实施的经验探索:以常州市龙王庙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8(11):92-99.

[7]张怡.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研究与实践:以2018年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乡村科技,2018(30):51-52.

作者简介:周冰(1977—),女,汉族,湖南怀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城乡规划设计。

王超(1977—),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设计、产业规划设计、材料学。

冯昕(1977—),男,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雕塑。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陪伴规划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