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矩阵分析的课程联动改革方案设计

2023-12-30陈甜甜钱玉莹许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矩阵模块

陈甜甜 钱玉莹 许颖

[摘           要]  在研究分析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力矩阵分析的课程联动改革方案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学习效果。通过分析学科能力矩阵和学生能力矩阵,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构建跨学科的课程联动改革方案。以自动化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方案设计的步骤和实施过程,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能力矩阵分析的课程联动改革方案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关    键   词]  能力矩阵;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165-04

一、引言

课程联动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整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和项目,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终身学习者。然而,课程联动改革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确定合适的学科组合和学习目标,如何协调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式,如何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资源等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力矩阵分析的课程联动改革方案设计。

二、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资本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了解生产过程、工艺原理,不断提高技术熟练程度。为此各国大力发展应用型大学,以英国职业资格培训体系、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培训为代表。

英国制定、实施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职业资格体系,将所有的职业资格分为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技术员或监督员、高级技术员或初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或中级管理人员,分级培养在工作范围内能将技术、知识转换运用的能力,包括组织、计划和创新的能力,包括随机应变的能力,还包括个人在工作环境中与同事、经理及客户之间相处的能力等。该体系为英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采用闻名于世的社区学院教育模式,开设了融学术与职业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课。建设科学训练中心,开发高期望值项目,开展教师训练课题,教授新知识、新技术,为学生进行现代技术的边缘教育,培养学生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新职业能力、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澳大利亚TAFE(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师资特色与社会化模块式培训体系,教师全部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要求至少有3~5年相关行业专业工作的经验,通过教师的招聘标准来实现。社会化模块式培训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证书体系。该证书制度和课程内容的模块式结构,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德国采用学徒制度,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进一步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学徒制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学生一般需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

以上各国采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继续发挥着作用,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很好的借鉴。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三部委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促进了地方本科转型和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国内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试行一些教育改革措施,先后学习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推动了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

国内李建启教授及其团队在武昌工学院、三江学院进行“课程联动改革”,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特定教育教学目标,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紧密关联的课程加以优化整合,形成具有最佳组合模型的课程结构体系。

史琪在《应用型本科财管专业课程群联动教学改革研究》中提出:以财务管理专业为试点改革对象,从基础层、主导层、目标层三个层面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分群和构建,并从教学内容优化联动、课程资源建设联动改革、智慧教辅应用联动改革、课程考核创新联动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措施。

肖奕在《大学计算机课程联动教学改革的研究》一文中,从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分层、教学手段、过程化考核机制、实践型教学探索五个方面阐述了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程序设计课程联动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教学实践。

以上专家、学者均对“应用型大学”教学模式有深入的研究,且转化为实际行动,取得了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能力矩阵分析的课程联动改革方案设计

基于能力矩阵分析的课程联动改革就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基本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的需求特点,提出一种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多课程聯动”的差异化教学课程改革模式。

改革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图1解释了基于能力矩阵课程联动改革的思路。基于能力矩阵课程联动改革四个阶段进行,分别是调研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和论证阶段。第一阶段是调研阶段,通过对相关行业、同类高校和培养对象的实地调研,得到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第二阶段是分析阶段,通过对服务领域、从业能力、知识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切实摸清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第三阶段是设计阶段,基于能力的课程设计,也就是能力矩阵的设计,从课程准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知识重构;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在课程准入上,通过分析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路径,筛选出关键的能力和概念,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和应用这些基本能力。在教学目标上,通过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设置具体的能力目标,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中。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并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提升能力。这样的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四阶段是论证阶段,通过行业专家、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一)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是指对特定职业或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分析,以确定在该岗位上成功表现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这种分析有助于明确岗位要求,为人才选拔、培训和绩效评估提供指导。

在进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确定分析目标:明确要分析的职业或岗位,并明确分析的目的和范围。例如,可以选择某个特定行业中的职位,或者针对整个行业进行广泛的能力需求分析。

2.收集背景信息:了解所分析职业或岗位的背景信息,包括行业特点、组织结构、工作任务和职责等可以通过文献研究、行业报告、职位描述和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3.确定关键能力:根据背景信息和专业知识,确定在该职业或岗位上成功表现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技术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领导能力等。

4.收集数据:使用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收集关于该职业或岗位的能力需求数据。可以向从业人员、行业专家和雇主等相关利益相关者征求意见和建议。

5.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不同能力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主观评估和专家判断等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6.结果呈现:将分析结果以清晰、可理解的方式进行呈现,如编制能力需求报告、制作图表或图形等。报告应包括关键能力的描述、重要性评估和相关建议。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明确本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及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专业改革思路,形成专业改革建议,为制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框架、制定课程标准提供比较全面、客观的依据。精准确定岗位的任职能力,课程教学将以这些能力为需求,进行模块化改革,从而完成岗位到能力需求,再到课程的转换。图2(见文末)以自动化专业培养为例,说明转换的流程。

图2展示了企业岗位、岗位所需的能力、由能力反推必须要开设的课程,体现了OBE理念,由产出导向。图中向下的箭头对应技术路线的调研、分析、设计阶段。经过论证,确保向上的箭头不跑偏,确实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基于能力矩阵的课程设计

基于能力矩阵的课程设计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方法。它通过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将这些能力融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基于能力矩阵的课程设计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关键能力:首先,明确和界定目标学生群体所需的关键能力进行。这些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和技能,也包括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设计能力矩阵:根据确定的关键能力,建立能力矩阵。能力矩阵由能力纵轴和课程内容横轴组成,将相关的能力与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对应和整合。能力矩阵的制定还需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能力矩阵”的引导下,知道自己所处的能力阶段,明确努力方向和要完成的任务,最后还可以基于能力等级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

这部分的核心是绘制能力矩阵图,即编制一套有效提高学生岗位能力的扁平的、够用的课程体系。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综合性教学评价方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教学资源及创新空间。通过学校的本科教育,实现学校企业无缝对接。

能力等级分为A1、A2、B1、B2、C1、C2共六个等级,对应学生了解、记忆、应用、分析、创造、评估六个方面,将教学知识点的要求与岗位能力等级对应,对于学生来说,便于对所学的知识有所把握;对于教师来说,也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

3.设定教学目标:基于能力矩阵,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和预期产出。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与能力矩阵相对应,以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估过程。理论课程从“三段教学”变为“按需组块”的模块化;实践环节从“依附课程”变为“综合集成”,从而有利于学生快速形成岗位任职能力。

4.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能力矩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教学方法应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能力发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评估方式应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产出情况,如项目作业、实践任务、口头演示等。

5.教学实施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能力矩阵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按照预期的能力发展路径进行学习。同时,通过持续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幫助学生实现预期的能力发展目标。

在针对某课程具体开发的过程是:根据能力等级表设定各种不同的能力等级要求,根据不同能力等级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把所有的教学任务及相关资料建成能力资源库,即教学大纲—课程—知识能力等级表—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教学资源库。从“科学发展导向”变为“能力培养导向”,打破学科之间的界线及课程类型的顺序。依据课程教学目标,打破学科逻辑体系束缚,按照工程技术逻辑关系,突出核心内容,整合一般内容,淘汰过时内容,添加新的内容,按专业能力要求整合相关课程,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使课程结构从“按课程性质划线”向“按能力培养组块”转变。

(三)保障机制

圖3给出了“三级管理、模块联动、整体评价”课程改革机制,所设计的完整的机制保障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作。第一层是课程三级管理模块,第二层是模块协同联动模块,第三层是成效整体评价模块。

1.课程三级管理模块,课程被分成三个级别进行管理,三级指的是专业带头人、模块负责人和课程主讲人。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实施负责人,专业带头人负责课程体系的改革,模块负责人负责课程模块改革,课程主讲人负责具体课程的改革。这种分级管理可以根据课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进行划分,确保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每个实施负责人负责监督和协调他们所负责的课程层级,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模块协同联动模块,包括两统筹、一纽带和双合作。两统筹是指目标统筹制定和内容统筹整合,目标统筹制定是每门课程进行分解;内容统筹整合是对所学内容的学时进行相应压缩。一纽带是指开发模块时间项目与强化知识集成应用以模块为纽带。双合作指的是学校与行业合作指导模块项目,合作评价学习质量。

3.成效整体评价模块,确定了整体评价的原则。评价对象发生变化,从“评课程”转化为“评模块”;评价重点从“重形式”到“重内涵”转化;评价导向从“评价产出”到“评价产出”转换。通过制定明确的评价原则,可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评价结果可以反馈给实施负责人和教师,用于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整个机制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三级管理、模块联动、整体评价”的方式相互衔接和支持。这种机制体系能够确保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通过评价机制的引入,可以持续监测和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确保项目的落地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在本文中我们基于能力矩阵分析,设计了一个课程联动改革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对能力矩阵的构建和课程设计的整合,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有机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实践应用所需的能力。研究表明,能力矩阵作为一个核心框架,能够在课程设计中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并将其融入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践导向的学习经验。在课程联动改革方案中,我们强调了三个关键要素: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评估方式的改进。通过跨学科的课程内容整合,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同时,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改进的评估方式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产出,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徐振华.基于能力矩阵的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36):119-120.

[2]荆瑞红.基于“能力矩阵”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2016,15(11):29-32,36.

[3]李殿东.基于实现“能力矩阵”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23):170-171.

[4]董自光,吴卫芬.基于能力矩阵的《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5):48-49.

作者简介:陈甜甜(1987—),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矩阵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矩阵
矩阵
矩阵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