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2023-12-30郑毅青

广东建材 2023年10期
关键词:招标建筑设计管理工作

郑毅青

(福建省万博宇建设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0 引言

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改革创新。若想实现快速全面的发展,则需要提高设计管理重视程度,加强建筑建设质量和建筑设计质量。建筑设计对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如果设计工作质量得不到提高,就无法满足现如今的市场需求。本文基于建筑设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探讨其在建筑项目中的意义,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建筑设计管理中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此希望能够为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帮助。

1 建筑设计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建筑工程有着不同的使用属性,因此需要管理者结合既定的设计流程,开展设计管理工作。在开展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针对住宅类的建筑设计项目,则需要充分考虑购房者的生活需求,心理预期价格以及购房的目标。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来确定如何进行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提升购房者的使用体验。同时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内容还包括如何设计建筑物的空间形象以及外立面和艺术风格等。这就需要结合当地城市拥有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底蕴,并结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来确定,才可以保证建筑设计艺术风格符合城市环境,与其保持一致。而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前期规划以及当前工程项目的市场定位对市场进行调研工作,确保得到足够的资料之后再进行设计完善。建筑设计单位还需要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共同开发,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最后还需要科学指导与组织,优化各个设计环节,精心准备组织计划和策划任务书,为之后的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1]。

建筑设计管理总共有三个特点,分别为建筑设计项目为对象、系统性和特殊的组织性特点。在以往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已经具备临时性、目的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而在时代的发展下还表现出其他一些独有特点。首先,作为一种系统性任务,建筑设计项目需要服务于建筑工程,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建筑设计的目标,符合购房者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以建筑设计项目为对象。其次,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应该被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管理师思想应该具备先进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理论将其整体分解并综合,各个分解的单元应该由专业人士负责并完成,最终汇总成结果。综合管理建筑设计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设计最终质量,但还需要保证各个专业单元之间的协调控制,这样才可以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还包括特殊的组织性,项目工程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单元,而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围绕建筑设计来组织资源。同时还需要和其他建筑工程工作协调完成建筑设计的任务,一般来说,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当组织的使命完成之后,则解散组织。

2 建筑设计管理在建筑项目中的意义

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前期的决策工作、过程中的施工和最终的验收工作等。而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设计占据关键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价值。一般情况,建筑设计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建设最终的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全过程的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保证其符合特定的设计目标,提升建筑项目的整体效益。由此可见,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在推动全过程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时有着重要意义。如果能够进一步优化设计思路,则能够进一步体现建筑项目的整体性,有助于科学进行建筑项目工作。但如果没有进行思路优化,则会埋下很多潜在性的安全隐患,甚至还会造成很多安全事故[2]。合理的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能够减少建筑项目的投资金额,节省更多成本。在多数情况下,设计投资较少,其成本低于整个建筑项目成本的1%。在设计环节作为建筑项目投资环节的关键,科学的建筑设计可以保证后续建筑建设的经济性。节省成本,降低建筑项目单位的经济压力。

3 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欠缺设计意识

如今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单位在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中没有以其为中心,也没有落实具体的实施环节。欠缺设计意识,对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初期的设计阶段,很多建筑单位也没有严格管理自身的设计方案,通常会采用招标的形式控制建筑成本,然而没有实际起到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导致建筑设计价值无法体现,既无法保持后续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也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很多建筑企业将重点放在了能够获得的利润方面,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由于欠缺设计意识,因此运行机制方面暴露了很多缺陷和弊端。大部分的建筑部门都会倾向当地企业,因此公开招标无法实现全过程推进。很多建筑企业缺少改革的动力,而且由于设计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队伍,也无法吸引和保留优良的人才,导致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质量大大下降[3]。

3.2 欠缺竞争机制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很多地方政府由于存在一定的保护主义,导致很多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受到限制。外来企业进入本地建筑市场会遭遇很多困难,产生很多不利影响,进而对整个建筑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缺少良好的竞争机制,导致建筑设计行业出现很多恶性竞争行为。虽然部分设计单位设计素养较高,但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却没有中标机会,丧失了自身具备的竞争优势。长期以来,建筑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但激烈的恶性竞争导致很多建筑企业忽视了根本性的建筑设计。很多业主也更重视招标以及投标环节的优化,没有去重视基础性建筑设计的质量,而且对建筑设计缺少足够的认知与了解。再加上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一些资质较差的设计单位恶性竞争,恶意扰乱市场规则,甚至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建筑市场秩序被破坏,很多有资质的高水准设计单位缺少中标机会。很多评价人员因为自己的主观情绪影响再加上考核标准不够系统合理,在成本造价管理方面考虑不够全面,竞争机制的欠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4]。

3.3 欠缺压力动力

如今我国建筑市场在管制工作以及缺少完善的制度很多设计公司更倾向于打点关系,而忽视了设计质量,导致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缺少压力和动力。如今我国的建筑市场发育并没有真正完善,有些设计单位会忽视本身的设计质量,管理模式采用粗放式管理。不健全的竞争机制导致在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中暴露出很多漏洞和安全隐患,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应该引进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保证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部分设计单位还会涉及很多收费模式,而这些模式不仅缺少可行性,而且不符合市场行业要求,会损害到行业的整体设计效益。这就导致部分设计单位缺少足够的竞争压力和改革动力,无法提升自身的综合效益。

3.4 欠缺政府监管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让国家开始重视建筑行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完善,但在执行以及落实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没有科学有效考核建筑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也缺少完善的评价标准。很多评价人员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将建筑质量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忽视了造价成本等其他因素。由于缺少严格的政府监管,在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部分考核标准没有科学的标准,而且被掺入了过多的主观要素。比如在评价工作中,由于受到混乱秩序的不良影响,部分设计单位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导致整个建筑物的质量评价不科学、不合理,进而降低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5]。

4 建筑设计管理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4.1 重视设计质量管理

在进行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筑设计单位实地考察,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条件等。结合勘察到的内容数据,完善设计大纲,制定相应设计方案。而在设计方案中需要包含工程师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组织各位相关工作人员共同进行设计、研究与讨论。而在设计完毕之后,则需要将设计大纲交与施工方,而施工方则需要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调研情况、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以及本次工程项目的特点,针对性调整设计方案,并给出相应的具体意见。最终设计出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提升设计质量。

而在这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对制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这样是为了在审查过程中仔细分析和对比设计大纲,审查是否符合建筑项目要求。同时还需要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图可以有效控制建筑设计质量,同时也能够帮助建筑设计管理人员把握工作应用标准,完善设计标准内容,对提升工程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4.2 建筑设计造价的合理控制

建筑设计标准在很长时间存在一定的外部性,设优化设计之后会出现设计费用下降的情况。而一旦出现这一问题则会导致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下降,无法保证下一次设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一问题,则需要建筑单位保证建筑设计造价的合理控制,有效提升设计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并提高人员投资。这样才可以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鼓励激励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成本。同时建筑设计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设计意识,重视设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并优化建筑整体性。同时还需要详细分析建筑的不同设计功能,优化设计流程,保证后续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6]。

4.3 大力监督建筑设计管理工作

如今建筑设计市场环境发生很多改变,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相关机构部门应该大力监督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更新现有的监督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加强管理力度。相关部门应该在监管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严格审查内部人员的综合水准,比如专业技能、管理理念、设计意识等等,从而有效提升内部人员的综合能力,为实现建筑设计单位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除了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监管之外,还可以借助群众的力量,通过群众监督的方式促进建筑设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4.4 构建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设计市场的公平性与合理性,需要构建完善的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机制,这样才能够让招标作为设计单位的选择。国家早已完善法律法规,允许符合条件的设计单位通过招标的方式公开竞争。但实际上这一方式在公平性以及合理性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和建筑设计单位应该共同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构建相应的招标管理机构。公正评价不同的建筑设计单位资质以及不同工程项目特点,这样才能够科学评价不同建筑设计单位的实际水准,提升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质量。同时招标机构还应该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运行机制,丰富招标制度的内容。用全面评标方式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从而满足公开招标的要求,避免恶意竞争的行为出现[7]。

除此之外,建筑设计单位也应该详细分析招标的要求。在具体的招标过程中,应该提出自身的完整招标需要,并实现招标过程的透明化、公平化、合理化,有效完善招标制度。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打造公平开放的建筑设计市场环境,提高政府的可信度。优化市场环境的同时,保证建筑设计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后续的经济性都有着重要意义,提升建筑设计质量。高质量的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既能够保证建筑的整体性,还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节约建筑成本,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计划变更。相关设计人员应该详细分析实际工地情况,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和资料,并不断审查制定的设计方案,完善设计方案内容。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市场行业环境,建立健全的竞争机制,保障竞争的公平性与合理性。这样才可以推动建筑工程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建筑设计单位的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招标建筑设计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