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株玉米青贮饲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2023-12-30刘贵祥

农技服务 2023年11期
关键词:饲粮母猪仔猪

梁 刚,刘贵祥

(册亨县坡妹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册亨 552201)

全株玉米青贮是指将乳熟期至蜡熟期的整株玉米进行切碎加工,发酵一定时间后用作牲畜饲料。青贮料具有产量高、适口性好、维生素含量高和贮存时间长等优点。我国是畜禽肉制品消费大国,第一大肉类消费品是猪肉,传统生猪饲养方式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青绿饲料能为生猪提供优质纤维、维持肠道健康、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但青绿饲料的供应受季节影响。目前日粮主要是玉米-豆粕型,玉米和豆粕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养猪饲料成本,而加入全株玉米青贮能节约饲养成本。随着全国“粮改饲”项目的不断推进,全株玉米青贮料在畜牧养殖中的使用越加广泛,为此介绍全株玉米青贮、全株玉米青贮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和全株玉米青贮对猪的影响,为全株青贮玉米饲粮在优质猪肉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 全株玉米青贮的特征特性

全株玉米青贮也称带穗玉米青贮,即将玉米果穗一起青贮,将玉米蜡熟期的玉米进行收割、切碎,加入酵母菌、乳酸菌等菌种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在酸性条件下,其他杂菌繁殖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最终发酵成为饲料。全株玉米青贮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省去收获玉米果穗的繁杂劳动,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

1.1 全株玉米的青贮原理

有文献报道青贮作为饲粮始于古埃及文化鼎盛时期,埃及人早在4 000 年前就在石制容器中青贮小米。在罗马帝国时代已应用于青绿饲料的贮芷,后相继传入地中海沿岸[1]。由于多雨,北欧及中欧18 世纪开始系统的制作牧草青贮,前苏联和瑞典相关地区才开始出现青贮牧草的应用,而德国北部于19 世纪才开始对牧草或玉米作物的青贮进行深度探究,出现了将甜菜叶和根混合青贮的记录。在我国,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远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出现干草制备的方法。在元代的《王祯农书》和清代的《豳风广义》两本古籍中就记载了有关苜蓿和马齿苋等青饲料的发酵方法,其实就是青贮原理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典型[2]。

经过压实密封处理后的全株玉米,在无氧状态下通过乳酸菌充分发酵分解为大分子糖类,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弱酸性环境能很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乳酸达到一定浓度后,乳酸菌自身的生长将受到抑制,发酵随即逐渐终止[3],青贮发酵产生的酵母、有机酸等物质可以提高其适口性并增加牲畜的采食量。

1.2 全株玉米青贮饲粮的制作过程

适时收割的全株玉米富含胡萝卜素、糖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将乳熟期的玉米茎、叶、穗、籽实等部位经过收割、切碎、放入添加剂和装袋贮存四道工序加工后的青贮含水率适中,可有效避免收割过晚出现纤维素含量过高的问题。为方便袋装和贮存将其切碎,喂猪需粉碎在0.5 cm以下,喂牛可适当增长。一般使用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作为添加剂以缩短青贮发酵过程,也可添加一定量的淀粉酶、纤维素酶、甲酸、糖、尿素等物质,最后压实密封于塑料袋中,置于15~25 ℃、pH 3.8~4.0 条件下发酵14 d 后即可使用。

1.3 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特性

营养特性指的是玉米籽实中的营养成分和含量,如蛋白质、维生素、淀粉、脂肪、碘、硒、锌及有害金属的含量[4]。大量研究表明,青贮料的品质由青贮原料的收获时期和发酵程度决定。全株青贮玉米的品质主要由玉米的收货时期决定,对青贮料的营养价值、消化率和蛋白质利用的影响极大。玉米由高纤维的茎叶、高淀粉的果穗等部分组成,收获时间的不同、茎叶和果穗的成熟度不同,会影响玉米青贮的营养特性。收获时间过早导致水分过高、干物质及营养含量低;收获时间过晚植株过度纤维化、水分含量低,不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青贮的含水量控制在65%~70%为宜。蜡熟期的玉米,制成全株玉米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籽实成熟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而且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也更高,表明蜡熟期的玉米适合做全株玉米青贮[5]。留茬高度也直接影响青贮玉米的品质,留茬越高,淀粉和粗蛋白质的含量越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越低。

2 全株玉米青贮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2.1 保障全年饲粮供应

全株玉米青贮是保障动物饲料全年均衡供应的有效办法,其具有营养损失少、适口性好、保存时间长和净化饲料的特点。玉米青贮料的蛋白质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在厌氧密封的条件下流失较少,能得到很好的保留。有研究表明[6],青绿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青贮饲料,青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更高。经过发酵后,饲料本身的水分得以保留,同时也会产生大量乳酸和芳香类物质,既增强适口性又容易消化。发酵阶段大部分微生物停止活动,只有少量乳酸菌产生作用,若做到全程密封厌氧,可保存2~3年,是解决季节性草料缺乏的有效措施[7]。发酵过程会提高酸度,能杀死饲料中许多虫卵和病原微生物,还能减少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的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单胃和复胃动物的后消化道中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并形成复杂的微生态环境,饲料中所含的粗纤维对这种环境的维持和稳定有重要的作用。郭爱伟等[8]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玉米饲粮,全株玉米青贮饲粮粗纤维含量较高,能够被单胃动物的肠道微生物所利用,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玉米秸秆发酵技术相较于其他饲料化利用技术有诸多优势,采用生物发酵的方式,可以保留秸秆中的营养物质,生产出的饲粮适口性更好,投入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并且经发酵后,秸秆中含有大量有益发酵产物,如益生菌、维生素和促生长因子等[9]。玉米秸秆经发酵作用后,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玉米秸秆适口性并提高消化利用率。武英等[10]研究发现,玉米发酵秸粉的蛋白净利用率为55.5%,而非玉米发酵秸粉为49.17%。玉米发酵秸粉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为31.55%,非玉米发酵秸粉为26.69%。表明发酵作用能提高玉米秸秆的蛋白净利用率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

3 全株玉米青贮对猪的影响

3.1 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衡量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猪是单胃杂食动物,属于后肠道发酵动物,给母猪饲喂纤维饲料或者青贮饲料十分重要。母猪体内含有丰富的纤维分解菌,大肠内的微生物可以降解纤维,将其分解为可吸收利用的挥发性脂肪酸,这些脂肪酸最终在盲肠和结肠中被消化吸收[11]。微生物可以将难以消化和利用的蛋白变为自身的菌体蛋白。

日粮中适当添加纤维性饲料用于饲喂妊娠母猪不仅可满足饲料的体积需求,还可增强妊娠母猪饱腹感,从而减少采食,防止妊娠母猪因摄入过高能量而导致体重过高。有研究表明[12],妊娠期饲喂纤维日粮能减少母猪异常行为,延长母猪休息时间,缩短产程并增加母猪分娩过程中的趴卧时间,从而间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杨一[13]研究发现,提高妊娠母猪饲粮中的纤维水平,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卢春莲等[14]研究发现,适量的添加粗纤维水平能明显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显著提高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重及断奶窝重。王万兴等[15]研究发现,妊娠期日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青贮玉米,对松辽黑猪繁殖性能有所改善;其中添加10%、15% 的青贮玉米,均不同程度地显著提高松辽黑猪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3.2 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仔猪断奶后1 周内的采食量及增重情况会直接影响其生长性能及健康状态,直接关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日粮中添加纤维以期提高仔猪的健康状态,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同文江[16]发现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能够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并降低仔猪腹泻率。王中华等[17]研究表明,断奶仔猪饲料中可通过添加青贮玉米籽以实现提高采食量、日增重和降低腹泻的发生,而且饲料中添加2.5%的青贮玉米籽实效果较理想。

育肥猪出栏率直接反映猪场的生产力水平,只有提高育肥猪的出栏率,养殖场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单胃动物饲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粗纤维不仅可提高生产性能,也有助于消化器官的发育及胃肠道的健康发展。盛清凯等[2]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纤维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并能促进肠道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指标完善。孙静等[18]研究发现,全株玉米青贮可用于生长猪低营养水平饲粮的配制,使用比例为20%~30%时不仅能保障生产性能,同时可改善健康状况。孙静等[19]还发现,生长猪饲粮中添加30%、育肥猪饲粮中添加50%的发酵全株玉米不会影响猪的生长。全株玉米的价格相较于饲粮具有显著优势,经济效益可观。王万兴等[20]研究发现,使用25%的青贮玉米等量替换基础日粮能显著提高松辽黑猪的饲料转化率,使用20%青贮玉米替换的盈利最高。任锦帅等[21]研究发现,在预混料中添加全株玉米青贮能显著提高料肉比。

3.3 影响猪肉的品质

猪肉常规的肉质性状主要包括肌肉肉色、嫩度、pH 和系水力,而肌肉风味主要与脂肪酸、氨基酸、肌苷酸和胶原蛋白相关。不同的品种、饲养方式和日粮配方均能影响猪肉的品质与风味。如我国地方猪与国外一些高度培育的猪种相比,在肉色、肌肉大理石纹和脂肪酸组成均要优于国外品种。放养与舍饲相比,放养的猪胴体虽然降低,但是猪的免疫力增加,猪肉品质更好。王进波[22]研究表明,在猪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青贮料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改善猪的胴体质量,增加肌肉中肌苷酸含量,提高猪肉品质。猪生长阶段按20%~30%和育肥阶段按40%~50%在日粮中添加全株玉米青贮料,能有效改善肌肉的色泽、嫩度、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同时影响肌肉中肌苷酸、胆固醇、胶原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23]。罗成等[24]研究表明,在育肥猪的日粮中添加24%的青贮玉米,对猪的屠宰性能没有影响,但是降低了胴体的瘦肉率和胶原蛋白含量。表明在猪日粮中可添加全株玉米青贮料,但需注意添加比例。

4 小结

全株玉米发酵料具有营养损失少、适口性好,保持时间长等优点,在猪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发酵料能够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仔猪采食量,降低腹泻率,提高料肉比,同时能改善猪肉品质,但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不同品种特性,添加适当比例。青贮玉米具有营养价值高、成本低等优点,将其与我国地方猪种的耐粗饲、生长慢、肉质好等特点相结合,可为生产优质猪肉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饲粮母猪仔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不同物理有效纤维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仔猪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