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脏是美味?虎鲸兄弟十年疯狂猎杀大白鲨

2023-12-29刘韵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3年12期

南非的海岸小镇杭斯拜一向以观鲨闻名,疯狂的游客将自己关入笼子扔进海里,近距离观察大白鲨。可是最近几年,大家发现这里的鲨鱼越来越少了,几乎看不见大白鲨了。而且科学家们还观察到,鲨鱼像在躲瘟神一样逃避着什么,至少有14条本地原住民大白鲨逃走,而且还有更多的鲨鱼都绕杭斯拜而不入,这说明海洋里有强大的捕食者。更可怕的是,死鲨鱼不断被冲上岸。到底是谁杀死了这些鲨鱼?科学家们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这场凶狠的猎杀已经进行了长达十年……

怪异尸体

2017年2月9日,杭斯拜的几名居民在海边游玩时,看见一条长约2.7米的雌性鲨鱼在浅水中挣扎,他们立刻联系了动物保护组织海洋动物反应协会(MARS)。等动物保护协会的研究人员赶到时,大白鲨已经搁浅死亡。

研究人员迅速在海域周围展开调查,并没有发现导致大白鲨死亡的原因,他们只得将鲨鱼的尸体带回研究所进行解剖分析。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这条大白鲨除了头部和两只胸鳍有几道轻微的完全不足以致命的齿痕外,没有其他明显的伤痕。大白鲨到底是因为什么死亡的呢?

科学家们很自然地怀疑是当地渔夫捕杀,但这是在保护区内,没有发现任何渔夫胆敢非法捕猎。排除了人类所为,有人猜测是大白鲨内部自相残杀导致的悲剧。大白鲨可能是为了占地盘或求偶大打出手,最终导致其死亡。这个说法很快也被推翻了,因为大白鲨身上的几道伤口明显不是同类所为。研究陷入了困境,此时人们还不知道,一场血腥的海洋连环谋杀案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同年5月3日,研究人员再次接到报告,有一条死去的大白鲨出现在海岸上。这条名为Khaleesi的大白鲨近5米长,体重超过1吨,曾是当地的海上奇观。这让海洋动物爱好者和鲨鱼学家们格外惋惜,他们下定决心要找到凶手。

海洋生物学家艾莉森·汤纳将Khaleesi带回研究院分析,解剖后她发现鲨鱼的外观虽没有异样,但是翻过它的身体就能看见一道巨大的撕裂伤口。剖开腹腔后,她发现,鲨鱼的其他内脏清晰可见,但它的肝脏却不翼而飞了。

令人惊讶的是,5月4日,第三位“死者”出现了,这条长约4.2米的大白鲨一样也是被撕开腹部后以外科手术般的精确程度取走了肝脏。在这只雄性大白鲨身上,研究人员发现了重要的新线索,它的胸鳍布满了一道道划痕,看起来很像是虎鲸的牙齿留下的。

接下来,血雨腥风仍然没有停止。到6月底,人们在杭斯拜海岸的不同位置发现了多达8只大白鲨的尸体。除了最初的一只,其余的全部都被用同样的手法开膛破肚,掏走了肝脏。

解剖了所有鲨鱼之后,艾莉森认为最有可能的凶手就是虎鲸。至于第一只大白鲨身体完好的原因,可能是虎鲸才刚开始猎杀大白鲨,技术不精。大白鲨在与虎鲸搏斗受伤后,逃离猎杀现场因伤重不治而身亡。

为了保证解剖结果的正确性,艾莉森再次对所有死亡鲨鱼的每个部位都进行了仔细的测量。

“我们去找那些可以排除虎鲸攻击的任何外伤迹象,比如和船只相关的伤口、钓鱼线以及任何可能造成鲨鱼死亡的创伤。但是这些鲨鱼躺在那里时,直接可以看到它们的60多公斤重的肝脏都被扯掉了,这太明显了。”艾莉森对团队中的研究人员介绍,“对这些大白鲨的攻击是在鲨鱼肚皮下面,凶手把鲨鱼的身体从底部撕开,这里是获取鲨鱼肝脏的理想位置。我认为其中两条鲨鱼的心脏,一条雄性鲨鱼的睾丸都被取走了,是因为这些器官离撕开的口子很近。”

让艾莉森更加恐惧的是,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追踪器的记录都能够清楚地发现,杭斯拜海域的其他大白鲨全部消失了。这里原本是地球上最大的大白鲨种群出没的海域,游客和研究人员经常能在海上看见鲨鱼的身影,而这一次,大白鲨已经消失近一个月之久。它们似乎在害怕什么,一夜之间全部逃离了这片海域。鲨鱼群的失踪和搁浅死亡的大白鲨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此时,美国蒙特利湾水族馆资深科学家萨尔瓦多·乔根森提出,大白鲨的失踪和死亡应该就是虎鲸的“杰作”。他曾给法拉隆群岛附近的大白鲨使用过追踪器,根据追踪器的轨迹发现,只要有虎鲸经过的地方,大白鲨会迅速逃离。

追踪器的数据记录显示,2009年,一群虎鲸游过法拉隆群岛时,17条游弋在附近的大白鲨短短几个小时内同时离开了这片食物丰富的海域。而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应该在这片海域待上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与此同时,乔根森的团队记录到,被追踪的大白鲨平均每年吃掉40只海象或海豹。但在虎鲸出现的那一年,被大白鲨吃掉的海象和海豹的数量下降约40%到70%。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大白鲨是在躲避虎鲸。

类似的数据,不断印证着这个猜想,每当虎鲸出现在某片海域,这里的鲨鱼们就很快拖家带口地离开,起码到下一个季节才会再回此海域。哪怕虎鲸仅仅在鲨鱼附近逗留了不到1个小时,鲨鱼们也会自动销声匿迹。

找出凶手

法拉隆群岛的大白鲨躲避虎鲸,是不是意味着南非的大白鲨也在躲避虎鲸?但是他们的想法都只是猜测,没有确凿的证据。为了证实猜测,艾莉森团队开始寻找相关的证据支持。

在调查中,艾莉森发现2015年11月9日,有几名潜水员在福尔湾西部扁头哈那鲨聚合站点拍摄到几具扁头鲨的尸体。这几具鲨鱼也是胸带上有大撕裂,肝脏被取走,其他部位完好无损。此后一个多月,当地再也没有任何活着的鲨鱼。

2016年,福尔湾的扁头哈那鲨的数量大量回升。同年4月,潜水员们再次发现五条鲨鱼的尸体。与之前的尸体一样,除了胸带的撕裂伤和肝脏缺失外,没有其他致命的伤口,但是此次鲨鱼胸鳍上有咬痕。

同一地区发生两起类似的鲨鱼集体死亡事件,研究人员非常重视,他们重新检查了2015年11月拍摄的照片,在鲨鱼胸鳍上发现了相同的咬痕。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这些咬痕属于虎鲸。

这些研究成果让艾莉森决定把虎鲸当作“第一凶手”进行调查。但是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虎鲸捕食的猎物是广泛的海洋哺乳类动物和鱼类,比如鲸类,捕食高阶软骨鱼类,关于鲨鱼的记录非常少。

有学者反对艾莉森的想法,认为南非鲨鱼集体死亡与虎鲸无关。因为根据观察和记录,每年的8月到11月,都有鲸鱼群从印度洋迁徙到大西洋,而本地的虎鲸都会在迁徙的路上猎杀鲸类动物。最重要的是,虎鲸捕食鲸类动物的时候,附近有游荡的大白鲨。虎鲸一直会和大白鲨保持安全距离。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捕食鲨鱼的虎鲸数量被严重低估了,因为这些捕食发生在水下,很难被观测到。同时,新西兰的海洋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一些特定的虎鲸种群的猎物中鲨鱼占的比重很大,它们会捕杀蓝鲨、短鳍灰鲭鲨还有金枪鱼。但是这类虎鲸通常在深海海域活动,很少出现在沿海区域。

这个结论让艾莉森敏锐地想到,也许是此类虎鲸来到了海湾,杀死了这些鲨鱼。她向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要来了2015年福尔湾拍摄的所有照片,终于发现,在2015年1月,两条新的雄性虎鲸来到了福尔湾,它们的背鳍非常有特点,一个向左塌软,一个向右塌软。专家们根据这个特征,给背鳍向左塌软的虎鲸起名为Port(左舷),背鳍向右塌软的虎鲸起名为Starboard(右舷)。艾莉森发现这对虎鲸是在福尔湾两次扁头哈那鲨集体死亡事件发生前后出现在事发地。它们来自哪里,艾莉森并不知道,只能去询问其他科学家。

“它们可能来自其他地方。西非、东非、南大洋,我们不知道,”科学团体Sea"Search(海洋搜索)的负责人西蒙·埃尔文说,“在南部非洲,从西至纳米比亚,东至伊丽莎白港,都可以看到左舷和右舷。”

艾莉森联系了首次记录虎鲸“左舷和右舷”出现的生物学家戴夫·赫维茨。他对艾莉森解释道:“这两只奇特的虎鲸第一次出现在福克斯湾时,就像是外来的虎鲸,因为我目睹过当地的虎鲸群将它们赶走。”

艾莉森怀疑就是这两条虎鲸杀死了大白鲨和扁头哈那鲨鱼。她积极寻找和这两条虎鲸有关的资料,她发现2009年,左舷和右舷第一次出现在开普敦的伊丽莎白港。它们是“好基友”,一直结伴行动。但是它们主要以小鱼和小型海洋哺乳动物为食,它们往往在海港跟踪渔船,冲进鱼群捕食,伏击海狮,生活方式和其他虎鲸如出一辙。由于没有证据支持,艾莉森的想法被迫搁浅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研究。

之后的几年里,每逢有丢失肝脏的鲨鱼尸体被冲上海滩,附近海域就会出现虎鲸左舷和右舷的目击记录。它们的背脊十分独特且容易辨识,目击记录几乎不会出现错误。依靠这些记录是否能确定它们就是猎杀鲨鱼的凶手呢?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但是艾莉森始终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终获罪证

时间很快来到2022年5月16日,这一天一位无人机飞手和一位观光直升机驾驶员分别从不同角度拍摄到了左舷和右舷在莫塞尔湾猎杀大白鲨的过程。

令艾莉森吃惊的是,当虎鲸接近大白鲨时,大白鲨居然不退避,反而主动靠近虎鲸,然后在水中盘旋,并且持续观察虎鲸的动作。它们采取了海豹和海龟在躲避鲨鱼时使用的一种防御策略。可惜的是,这种策略对虎鲸根本没有效果。

这两只配合默契的虎鲸发起联合攻击时,大白鲨注定劫数难逃。左舷和右舷盯上一头大白鲨后,左舷吸引鲨鱼的注意力,右舷瞅准时机冲过去猛烈撞击鲨鱼,再翻滚鲨鱼使它肚子朝上。这种状态会触发鲨鱼的应激反射,让鲨鱼进入静止不动的状态。此时,右舷咬开鲨鱼的腹部,并啃下它的肝脏。拍下的长达71分钟的猎杀过程中,至少两条大白鲨命丧左舷和右舷之手。

“我们认为这两只虎鲸正在学习如何抓住胸鳍。鲨鱼的肝脏非常油腻,非常滑,只要划个口子就会自然滑落出来,这样虎鲸就可以享用鲨鱼肝脏的美味了。”艾莉森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行为以前从未被详细目击过,这次从空中观察到,真的很难得。”

至此,艾莉森确认,2015年后,左舷和右舷放弃了过去的捕猎方式,开始转向了更有营养的食物——鲨鱼肝脏。她表示:“鲨鱼的肝脏很大而且有浮力,当鲨鱼被杀死时,肝脏会浮到水面,虎鲸因此很容易发现肝脏,也许这让它们发现了肝脏的妙处。”

也有生物学家认为,左舷和右舷捕猎鲨鱼上瘾,见一个杀一个的原因可能是它们的身体缺乏某种激素,而鲨鱼肝脏内刚好含有大量合成身体激素需要的角鲨烯。因此,它们才会对鲨鱼肝脏成瘾。

专家们还没彻底弄清左舷和右舷捕猎鲨鱼的原因,它们的猎杀纪录却一再刷新。大白鲨根本抵抗不了虎鲸,因此左舷和右舷出现过的海域,大白鲨采取“大规模回避策略”,直接从该地区消失数周至数月,甚至再也不回来,比起领地,活着繁衍后代对鲨鱼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鲨鱼们努力躲着左舷和右舷,仍旧有很多鲨鱼被猎杀。而且,左舷和右舷的猎杀技术越来越成熟。

2023年2月3日到22日期间,杭斯拜海岸陆续发现17具鲨鱼的尸体,艾莉森立刻赶往当地对鲨鱼进行尸检。17只鲨鱼中有16只是七鳃鲨,1只是斑点狗鲨,这些鲨鱼都是肝脏消失了。根据鲨鱼尸体的伤痕,艾莉森认为还是左舷和右舷的“杰作”。甚至有人认为,17条鲨鱼的猎杀有可能是左舷和右舷在一天之内完成的,至于为什么换了鲨鱼的品种,有可能是它们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以前,只好换一些容易捕捉的鱼。

10月19日,一只肝脏消失的大白鲨被冲上了澳洲墨尔本的布里奇沃特湾海滩。在此期间,有一群虎鲸在附近出没。这让鲨鱼专家十分害怕,这也许表明左舷和右舷的猎杀技术正在虎鲸群中蔓延,有更多的虎鲸掌握了它们的猎杀方法,而这种猎杀方法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系统。

因为研究表明,2015年以前,开普敦海域常年活跃着数百头大白鲨,而到了2020年,大白鲨的数量已降到趋近于0,鲨鱼数量的下降正是因为左舷和右舷对鲨鱼的猎杀。它们的猎杀也造成曾经是旅游热点的观鲨项目不复存在。

不仅是旅游经济受到毁灭性破坏,当地生态链也遭到了左舷和右舷的间接破坏。作为食物链最重要一环的大白鲨被屠戮殆尽,食物链下游的鱼群开始大量繁殖,许多海洋动植物受到连带影响。

有专家称,开普敦四分之三的物种正面临生存危机,这一切,除了气候变暖、过度捕捞等因素,左舷和右舷屠杀鲨鱼的行为也难辞其咎。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左舷和右舷的猎杀行为让鲨鱼专家和旅游局怨声载道,却让研究海洋动物的专家们乐开了花。因为他们认为,左舷和右舷大肆捕猎鲨鱼的案例非常罕见,有长期观察和研究的价值。更让他们兴奋的是,在大白鲨离开海湾后,海湾里的很多物种的表现令人“出乎意料”。比如南非的海豹和毛皮海豹出现在远离陆地的海域,开始抢夺渔民的渔获;小鲨鱼出现在海藻林中;海滩附近出现短尾真鲨……

“一种稀有的濒危动物杀死另一种濒危物种是令人着迷和沮丧的。”科学家们认为,“两条虎鲸不会消灭一个物种。”但是,这对善于猎杀的虎鲸究竟会给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无法下定论,毕竟这一切都是自然界的行为,只有时间才能揭晓最终的答案。

"""""""""""编"辑/张"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