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小伙:我在非洲开“蓝翔技校”杠上开花
2023-12-29钱多多
聘请世界小姐当助理,养老虎、长颈鹿,雇前总统护卫队保卫安全……王垚每天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自己的生活日常,吸引了700万粉丝,每条视频下面都会有人留言:“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王总每一天。”让人惊讶的是,他过着如此奢靡的生活,还数次被官媒点赞表扬,只因他将“蓝翔技校”办到了非洲。这个从兰州走出去的80后小伙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把飞机卖到非洲
1983年出生的王垚在上大学期间,做过家教、餐厅服务员、房地产销售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让他赚到了生活费,更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社会阅历。大学毕业后,王垚来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读硕士,主修市场营销学。
2009年,王垚决定回到北京工作。他四处投递简历,最终进入中航国际,主要负责民用飞机的销售。此时,正是中国大型基建援助项目走出国门的黄金期。王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主动要求去非洲,销售西飞新舟60、哈飞运12、直9等国产飞机。
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小伙子要去非洲卖飞机,家人都觉得他疯了。但是王垚坚持自己的想法:“非洲的市场是巨大的,我去了之后还能接触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当地政要或富豪,对我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家人见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王垚怀着憧憬来到非洲后,第一个月就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王垚和同事去银行取钱时,刚走了两个路口,就有两辆摩托车冲他们开过来,逼停了他们的车,对方举着枪让他们把钱交出来。王垚和同事吓蒙了,半天没有反应。劫匪急不可待地举枪射击,王垚看着同事痛苦地捂着腹部倒在地上,血流了一地,钱也被劫匪抢走。王垚呆愣着看他们跳上摩托车离开后,才哆哆嗦嗦地拿出手机求救。好在同事的伤势没有大碍,被紧急处理后送回国治疗。
经过这件事情,同批来到非洲的同事都写了申请回国,只有王垚没有。母亲知道他遇险后哭着劝他回国工作,他却说:“正因为大家都不想在这里,我才能卖出更多的飞机。能人之所不能,才有希望出人头地啊!”他始终想着要快速积累人脉资源,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这次意外之后,王垚出门时都特别小心,身上一般不带现金,大额收支都走银行。
王垚努力学习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方便开展工作。为了能够更快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他专门为自己聘请了一位本地助理,有工作的时候配合他工作,没有工作的时候就教他一些有关非洲的知识。
很快,王垚就成了一个非洲通,为公司签下多笔上亿元的大订单。随后,他被公司调到肯尼亚,负责东非全线的业务,前景一片大好。
2016年,王垚到肯尼亚后,发现这里是非洲最大的鲜花销售市场,每年销售花卉近20万吨,收入近10亿美元。他敏锐地想到,云南的鲜花价格低廉,如果能空运到肯尼亚,再销售出去,一定能大赚一笔。
王垚没有盲目进货,而是先去云南斗南花卉市场和岔街花卉市场,了解不同花卉的价格,再找到种植区,深入了解当地的鲜花情况。接着,他根据在肯尼亚的调研,找鲜花种植基地大量采购,以数量优势要来了最低的价格。低廉的进货价格,繁荣的市场需求,王垚相信自己准备充分,万无一失。
可是事情没有按照他的预想发展。鲜花在广州转机时遇到了恶劣天气,超过70%的鲜花都蔫了,王垚一下亏损了30多万元。他看着枯萎的鲜花,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同事都劝他:“跨国生意哪有那么简单,这还是简单的运输问题,如果牵扯文化、风土人情更难。你现在赚钱也不少,干嘛那么拼命?”
不管同事、亲人怎样说,王垚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非洲富豪来来回回也就那些人,飞机销售早晚会饱和,要想再往上走一步,就一定要创业。回到肯尼亚后,他向公司提出辞职,正式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王垚的父母担心儿子的情况,特意来非洲看他。王垚却在父母这一次探访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商机。
敏锐发现商机
父母到了肯尼亚之后,王垚忙于工作,只能安排一名本地的司机带着父母出去游玩。王垚的父母在司机的陪同下每天早出晚归,几乎玩遍了非洲各个景点,相处特别融洽。父母回国的前一天,王垚请他们吃饭,同时邀请司机作陪。
吃饭时,王垚给司机这几天的辛苦费,司机扭捏着没有收,反而说:“老板,你能不能帮我在中国买些衣服?中国的衣服质量真好,叔叔送我一件衣服,我媳妇夸了好几天!”王垚的父亲说:“那都是我穿旧了的,要不是那天你的衣服湿了,我都不好意思给你!”王垚这才注意到,司机身上的衣服竟然是自己父亲的。
这件事让王垚茅塞顿开:非洲经济不发达,服装产业也落后国内许多年。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很多人的衣服根本没有穿破就会被扔掉。而这些被扔掉的衣物在非洲很受欢迎,比当地服装物美价廉。他跳起来一拍大腿:完全可以在国内收购二手衣物,清洗消毒后打包运到非洲销售呀!
想到就要去做,吃完饭,王垚就联系了国内的朋友,正式开始收购二手衣物。这次,他做对了。二手衣服的销量非常好,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要从广州发20多个货柜到肯尼亚,净赚一百多万元。
钱越赚越多,王垚也越来越忙,几乎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不是盯着物流进度,就是联系国内收衣服。他还请了几名世界小姐做代言人,让她们穿着自家的服装拍照,并把照片发布在各种广告平台上。世界小姐代言后,王垚的服装店的销售量再次迎来暴增,他不得不一年连开三家服装批发店。后来,王垚又开了13家二手服装连锁店,这些店遍布整个非洲,赚得盆满钵满。
王垚很满足,觉得自己到达了人生巅峰,但是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想法。一天中午,他正在服装店里盘货,有几个持枪歹徒闯进店里,不仅抢走了30万元现金,还用枪威胁王垚。王垚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他只是非洲一个普通中国商人,非洲抢劫事件很多,即使上报,也会不了了之。他咽不下这口气,他要把生意做大,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尊敬他。
王垚拿出开服装店积累的资金扩大产业,开设进出口公司,将咖啡、木雕、橄榄油等非洲特产销售到国内。除了进出口贸易,他还涉足美容保健、工业药品、旅游等不同领域,事业版图越来越大。彼时,王垚虽然已经成为别人口中的有钱人,但是离他想要的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他需要更有影响力的产业,支持自己在非洲的发展。
机会很快来到王垚面前。一次,王垚被非洲当地的富豪请去参加聚会,席间富豪偶然抱怨:“现在开矿成本太高,我都快没有利润了!”王垚很吃惊,因为非洲很多富豪都是靠开金矿发家的,怎么可能没有利润。他举杯问富豪:“是因为矿脉枯竭吗?”
“不是,是我们开矿的炸药一直依赖进口,他们给我们的价格太高,压榨了我的利润!”富豪生气地骂了一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非洲的工业炸药全部依赖进口,如果能建一所工业炸药厂,王垚觉得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外国人想要在非洲开炸药厂,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仅仅是第一步资格审批就将王垚难住了。他拿着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却被非洲各国政府拒之门外。“一个外国人还想开炸药厂,简直做梦,要是你图谋不轨,我们就惨了。”工作人员根本不给王垚解释的机会。
好在王垚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他找到当年卖飞机时认识的富豪,提出与他们合作,自己提供技术和资金,对方提供相应的审批手续。富豪们心动了,纷纷表示可以合作。王垚选择了几位富豪共同组建了工业炸药厂。同时,他向政府承诺,炸药厂的员工全部选择本地居民。
在王垚的努力下,炸药厂终于开工了。毕竟是“紧俏”产品,很多小偷、抢劫犯经常来炸药厂偷砸抢。在炸药厂受到袭击后,王垚特意雇用了一支曾经保护总统的护卫队对炸药厂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王垚的炸药厂运营非常顺利,产品畅销非洲各地,深受各矿场主的喜爱,很多矿场主和王垚成了朋友。王垚也因为解决了非洲人就业问题,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
闲暇时,有工人邀请王垚去家中做客,他欣然前往。看着工人们破旧的房屋、贫瘠的生活,王垚心中开始不忍:在非洲生活多年,他已经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想要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让当地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在非洲建“蓝翔技校”
怎样解决肯尼亚人民的就业和温饱问题呢?王垚想到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要先让他们有赚钱的技术和能力。如何培养他们的技术呢?此时,王垚心里并没有答案。
正在王垚一筹莫展时,发生了一件事让他顿悟。随着国人对咖啡喜爱程度的提高,非洲咖啡在国内的销售量激增。想要节约成本扩大产量,王垚不再满足于进口成品咖啡豆,而转向咖啡豆种植。肯尼亚当地咖啡树种植技术很强,可是咖啡豆的二次加工并无优势。王垚专程跑到意大利请来专家,教授工人烘焙技术。
经过培训后,当地人烘焙的咖啡豆也能达到顶级口感,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不仅烘焙的咖啡豆供不应求,还有客户提出想要雇用烘焙工人。王垚豁然开朗:可以建一所非洲当地的“蓝翔技校”,从国内请来各类名师,传授他们技术,然后再安排他们去自己的公司就业。这样就形成了校企结合一条龙服务,既提高了本地居民的就业率,还会因为雇用本地人减少工人的流失率。
很快,王垚就在卢旺达创办了非洲版的“蓝翔技术学院”,学校不限年龄,免收学费,招收想要学习电工、焊工、厨师等一技之长的非洲人。他特意回国“挖”了一些技术能力强的中国老师,不仅能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还教当地人汉语。王垚的公司也会从这所学院选拔优秀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经过“非洲蓝翔”培训出的工人,一个月能赚七八十万卢郎,很多国家都抢着要,根本不用为工作发愁。学生们都很感激王垚,对公司的忠诚度也高了许多。对于一部分想要守在家里的人,王垚就从国内请来非遗传人,教授他们制作柳编、兰州拉面等,让他们能够计件卖货或者就近开个小店谋生。
很多当地人夸赞王垚:“他教会了我们赚钱的技术,让我们能挣钱,改善家庭生活。”""“如果没有他,我根本不会焊工!”""“我媳妇儿都能去卫浴厂上班挣钱,放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而王垚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件双赢的事情:“来非洲开技校,一方面让当地人学会技术,另一方面也给我的工厂输送了人才。我不过是借鉴了我国以前的扶贫经验,并把它推广到非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除了开办技校,王垚每年还会主办一次非洲投资峰会,以促进中非之间的友好交流,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中非之间的友好交流作出微小的贡献。同时,王垚并没有忘记改善非洲一些落后国家的基础设施。他投资修建道路、建设学校,在非洲做了很多公益事业。
正当王垚事业高速发展时,疫情导致各项业务放缓,他的事业陷入停滞。王垚想要尝试新的行业,寻找突破口。灵敏的商业嗅觉让他把目光转向了火热的短视频赛道,他翻看了许多视频,难过地发现:“只要在国内的短视频平台上搜索这片神秘的大陆,搜到的内容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景象。非洲的落后是存在的,但远没有大家看到的那样糟糕。”他要改变这个现状。
2020年8月21日,王垚公司仓库管理员的孩子满月,想认王垚做教父。此名员工是来自布隆迪的难民,王垚非常重视他的生活情况,于是带着钱和礼物去参加满月仪式。同时,他让摄影师史密斯拍摄了认教父的全过程。回家后,王垚将拍摄素材剪辑,起名《给非洲宝贝当干爹》发在了“非洲十年”这个短视频账号上。视频上传后,不到一小时,播放量冲上了20万次,“非洲十年”火了。
“在发布第一个作品前,我研究了两三个月。拍了10条视频后,我才上传第一条,但没想到第一条就火了!”现在回想起来,王垚仍十分激动,“两个月后,粉丝数就突破百万了。”
王垚开始制作更多关于中非文化融合的内容,比如会做兰州拉面的非洲小伙,穿汉服的非洲姑娘等。他还在视频中分享在非洲的奢侈生活:世界小姐当助理,养狮子和长颈鹿当宠物,请员工去世界杯现场看球赛等。在他的视频里,非洲不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肮脏混乱的形象,而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起初,“非洲十年”主要围绕王垚自己在非洲的生活和经历,后来他慢慢把镜头对准身边人,打造了一个反映在非华侨华人缩影的窗口。在王垚心中:“‘非洲十年’只是一个代号,代表了千千万万在非洲打拼的华人形象。”。
“非洲十年”这个视频账号,也成了在非华人遭受困难时的求助账号,当王垚看见有人私信求助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他乐于助人的行为使得他在非洲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因此无论他走到哪里,朋友们都会热情地招待。经过十多年的时间,王垚始终没有忘记他想促进中非友谊的初心,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仁爱之心和奋斗精神。
“在我们非洲,像我这样大胆闯荡的华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这个民族的缩影,一辈子都在不停地奋斗。”王垚在一个视频中说:“非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在这里,没有白人、黄人、黑人之分,只有敌人和朋友之分,来者只要遵守我们非洲的规矩,非洲人民是十分热情好客的。”他说的是“我们非洲”,足以见出他对非洲的感情。
"""""""""""编"辑/郑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