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勒:从校园边缘人到时代偶像

2023-12-29刘晚盈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3年12期

年轻的男孩女孩们,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打开手机闪光灯,高举过头顶,跟随音乐舞动,有些甚至干脆跑到最前方的场地,原本陌生的他们此时互相搭着肩膀,排成一列,像小火车一样满场巡游。

这不是某个音乐节现场,而是演唱会电影《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Taylor"Swift:"The"Eras"Tour)的放映现场。

这部演唱会电影自2023年10月13日上映以来,全球票房已突破2亿美元,刷新了演唱会电影在北美市场的票房纪录。

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号召力,但她是泰勒·斯威夫特。

年仅34岁的泰勒,正在向全世界证明作为时代巨星的号召力。

但没有人生来就是巨星。

日历翻回22年前,在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市,还在念中学的泰勒,正苦恼于来自身边同学的冷暴力。

用创作,

对抗被边缘化的孤独

很多人不知道,如今看起来乐观自信的泰勒,在少年时代曾遭到同龄人的孤立。理由琐碎而无聊。

12岁的她喜欢乡村音乐,而同龄女生正在追求一些诸如电子乐和Ramp;B(节奏布鲁斯)等看起来更“酷”的音乐;她对时髦的打扮毫无兴趣,而同学们正在谈论当季最流行的衣服款式,把最新一期美国时尚杂志《VOGUE》夹在胳膊下;参加运动社团是美国校园里普遍的社交方式,而泰勒虽然个子很高,却对运动一窍不通。

差异之外,孤立偶尔还来自妒忌。

多年后,一个曾经在少年时代嘲弄过泰勒的女孩,向传记《泰勒·斯威夫特:纳什维尔少女的崛起》的作者克罗伊·戈万坦白了自己真实的心理:“她如此闪耀,遮蔽了其余所有人,这让我们感到自卑,排挤她是我们召回自己力量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对泰勒还是对孤立她的人来说,指认他人恶意的来源和指认自己的恶意,都是长大才能学会的事情。

少年时代遭遇的孤立,哪怕没有直接的肢体伤害,也会清晰地从眼神和话语里透露出来,最终成为记忆里拔不掉的刺。

成名后,泰勒曾在采访中回忆起一件小事,并称其为“永远无法战胜的痛苦”。

那天晚上,她打电话邀请同学一起逛商场,拨出去六通邀约电话,得到六句回绝。因为不想看女儿失望,泰勒妈妈决定自己带她逛商场,结果碰到了那六个声称自己“真的很忙”没空逛街的女孩。

在那之后,泰勒选择放弃加入女孩子们的小团体,跳出自己的孤独,成为孤独和人群的观察者。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比起快乐,痛苦可以给创作带来更多灵感,于是她为自己编造出一句“咒语”:“没事,我可以写一首关于这件事的歌。”

在校园被孤立的经历,被她写进歌曲《The"Outside》里,歌词写道:“我该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呢?从来没有人让我进入她的世界。”那时她12岁,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反复练习签名,梦想成为歌手,并不惜为此变成学校里不受欢迎的人。

五年后,《The"Outside》被收录到泰勒2006年发行的首张录音室专辑《Taylor"Swift》中,这张专辑在首周卖出3.9万张,随之而来的是掌声、奖项、声名、追求、财富。

后来,泰勒成为流行音乐的制造者,多次登上《VOGUE》杂志封面,还和不少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球星成为朋友。少年时代那些被认定为不“酷”的因素,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被改写,但泰勒不会再认为那是一种对孤立者的报复,而是她成为一名传奇歌手路途中的副产品。

她甚至会为自己曾经的孤独感到庆幸,在一次采访中,泰勒说:“要知道,如果我那时很快乐,会发生什么呢?我可能还在宾夕法尼亚!”

杀死流言,

然后创造一个时代

成为传奇歌手并不是童话故事的标准结局,泰勒也是在一次又一次杀死流言后,才明白自己并不想做一个只懂得乖巧微笑的公主。

在这个过程中,质疑声几乎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14岁时,泰勒和比自己大20岁的音乐人合作歌曲。她能敏感地察觉到,他们对自己心存怀疑,“我了解与我合作的每一个人,他们一定会想,‘我今天要为一个十四岁大的孩子写一首歌’。”

但她选择用专业的方式面对——每次开会前,她会先想好5到10个点子带到会上讨论。她希望被当作一个正常的合作者,而不是一个动不动就会哭闹的孩子。

几乎每一个阶段,泰勒都在做那些看起来不太可能的事情。

起初,一位音乐总监告诉她,只有35岁的家庭妇女才会听乡村音乐,那些人的歌手列表里不会出现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但泰勒坚信和她同龄的青少年也可以爱上乡村音乐,于是她创作、出专辑、登上格莱美的舞台,紧接着让乡村音乐在全球各地流行起来。

后来,又有人质疑乡村音乐歌手做不好流行音乐。25岁时,泰勒以转型之作《1989》让所有质疑者闭嘴,2014年《1989》以366万张的销量登上美国专辑销量榜冠军,一年后,她凭借这张专辑捧回第58届格莱美奖年度专辑和第43届全美音乐奖最佳流行/摇滚专辑奖杯。

出道以来,泰勒遭受的最严重的网络暴力发生在2016年。

美国著名歌手坎耶·韦斯特发布新歌《Famous》,歌词中包含对泰勒的侮辱性字眼。在泰勒公开表示事先不知道歌词后,坎耶当时的妻子在社交平台放出丈夫此前与泰勒的电话录音,试图证明泰勒在说谎。

尽管后来录音片段被证实存在剪辑,泰勒也多次通过公关重申事先知道的歌词中不含正式版本里的侮辱性字眼,舆论还是一边倒地站在了她的对面。

乡村公主、流行天后的名号离她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蛇”——人们到她社交账号评论区疯狂发布“蛇”的表情,以讽刺她的心肠如蛇蝎般歹毒。

在美国社交网站推特(现已改名为“X”),“泰勒·斯威夫特完了”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带上这个话题,诉说自己眼中的泰勒有多虚伪、邪恶、歹毒。

舆论风暴中,一切细节都可能成为被审判的罪证。曾经被夸赞情感细腻的歌词,成为滥交的证据;曾经用来自揭伤疤的采访,被当作心肠歹毒的证明。

泰勒后来在纪录片《美国甜心小姐》中公开了一篇写于2016年8月的日记,整页纸上,除了日期外只有一行字:“This"summer"is"the"apocalypse.(这个夏天就是世界末日。apocalypse是《圣经》里所说的末日。)”

当人们不再爱她的时候,当她最接近被击溃的时刻,她消失了一年。

在这一年里,她用音乐写下被千万人唾弃的痛苦,那些歌曲汇集成2017年发布的专辑《reputation》,让她重新杀回流行乐坛的顶点。

“我感觉到孤独、痛苦,”回忆起创作这张专辑的过程时,泰勒讲述,“我感觉像一头受伤的动物发起猛攻。”她选择《Look"What"You"Made"Me"Do》作为专辑的首发歌曲,她在歌词里写道:

“"I‘m"sorry"the"old"Taylor"can’t"come"to"the"phone"right"now

Why

Oh‘cause"she’s"dead"ohh”

(抱歉,以前的泰勒已经不会再接你电话了,哦,因为她已经死掉了。)

像极了国产剧《甄嬛传》的剧情,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的泰勒,不再像过去那样保持“好人”和“乖乖女”的形象,她开始大胆表达自我,抨击丑陋的一切。用中文互联网的流行语形容,她成了“钮祜禄·泰勒”。

没有流言,

可以再次击倒她

截至2023年7月,泰勒有11张专辑登上过美国Billboard(公告牌)销量榜冠军,打破美国传奇歌手芭芭拉·史翠珊保持的纪录,成为有史以来拥有最多销量冠军专辑的女歌手。

而她今年只有34岁。

她在引领一代人长大。

2022年,泰勒被纽约大学授予艺术荣誉博士学位,授予词中写道:你极力主张保护那些面临歧视的人,你代表所有艺术家,有力且有效地发声。

人们热烈讨论的,还有泰勒在音乐之外的影响力,例如电影,例如社会经济发展。

2023年,泰勒“时代巡回”演唱会所到之地,消费和旅游业都获得了极大的促进,一些“以泰勒之名”的新词汇开始见诸报端——

美国《财富》杂志金融分析师将泰勒演唱会给城市带来的营收增长称为“TSwift"Lift(泰勒·斯威夫特提振)”。英国《每日邮报》则使用了拼接词汇“Swiftonomics(斯威夫特经济学)”,报道中称:“泰勒的巡回演唱会制造了一种名为‘斯威夫特经济学’的现象,演唱会所在地的酒店、餐饮和服装行业都从中获益。”

此外,泰勒的歌曲和经历也在精神层面鼓舞着全球各地的青少年。

95后中国女孩天羽回忆,泰勒发行第三张专辑后,她一度把《Back"to"December》设置成闹钟,每天早上6点半,泰勒的声音都会从她的枕头下传出。

闹钟响起后,她不会马上按掉,那是她和三个室友达成的默契。音乐在清晨的寝室里流淌,四个女孩靠坐在各自的床铺上,用一首歌的时间让意识从前一晚的梦境里回落到现实,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早自习。

泰勒出生于1989年,比天羽大几岁,算不上同龄人,更接近“姐姐和妹妹”的关系。天羽上高中时,泰勒唱的是浪漫或心碎的爱情,唱的是成长的茫然与阵痛;等天羽上大学后,泰勒开始用音乐书写更大的世界,关心社会上发生的一切,探索自我存在的意义。

天羽形容:“泰勒不是那种活在回忆里的歌手,她在跟我们一起长大,或者说,她在引领一代人长大。”她最喜欢的歌《New"Romantics》出自专辑《1989》,里面有一句歌词是她很长一段时间的座右铭,“I"could"build"a"castle,out"of"all"the"bricks"they"threw"at"me."(我可以用他们朝我扔来的砖头,建造出一座城堡。)”

在英国爱丁堡留学的泰勒歌迷琨淇也有相似的感受。“你做一个卷着头发,背着吉他弹唱的人,你说的话是没有人听到的,也会有人诋毁你。你一步一步站到了一个行业顶尖的位置,你说的话才能被更多人听见,表达更多自己想表达的态度,也会减少一些流言蜚语。我觉得还蛮励志的。”

琨淇说,她会永远记得那些循环播放《22》的夜晚,那是泰勒收录在第四张专辑里的歌。高中晚自习下课后,她回到宿舍继续复习功课,耳机里播放着泰勒的《22》,而她也想象着自己的22岁。“压力大的时候,我就会听这首歌,从对22岁的期待里获得一点勇气。”

2019年末,在即将步入30岁时,泰勒接受英国媒体采访,表达了自己对30岁的期待:“我很欣慰自己已经可以指认出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我身材形象的病态认知。我是一个女性,而不是一个行走的衣架,我需要保持身体健康,需要享受美食的乐趣,在人生中的失控时刻,也不应该把控制身体作为控制人生的一种练习。”

那次访谈的结尾,泰勒留下两句听起来像心灵鸡汤,但她自己一直在践行的句子:“专注于你自己的是非观,专注于你自己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