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障碍归因与对策研究

2023-12-29吉峰张宏建李新春罗驱波

江苏高教 2023年6期

【摘 要】 面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全球领导者”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构建了“教育者—过程—学生”关系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障碍归因模型,剖析了资源条件约束、制度条件壁垒、情境条件限制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提出了“优化教育理念、完善学科体系与培养模式、强化教育过程、激发利益相关主体活力”的对策建议框架。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障碍归因;对策;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3)06-0058-0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3.06.009

【作者简介】 吉峰(1973—),男,江苏泰兴人,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宏建(1983—),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李新春(1972—),男,山西朔州人,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罗驱波(1978—),女,安徽宿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一、问题提出

目前,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建设新兴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然而,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除个别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相对完善,不少高校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破解。围绕“哪些因素阻碍并作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一是通过理论推演或叙述的方式宏观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学校和大学的教育范式缺乏保持研究和教学使命下的创新和创业教育[1],大学和创业企业之间缺乏互动[2],缺乏具有足够教学专业知识的教师,以及政策制定和规划方面的不足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大障碍[3]。二是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指出,师资力量匮乏、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软硬条件建设基础薄弱等是创新创业教育不足问题所在[4]。三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计量统计。研究表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障碍包括教育障碍、个人特征障碍、法律支持障碍、设施障碍和交际障碍[5]。在所有已确定的障碍中,教育障碍的解释方差百分比最高[6]。既有研究涉及了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多个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启发。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障碍表征、归因与对策研究依然不甚完善。在研究主体方面,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对于高校管理部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较少;在研究广度方面,相关学者多集中于单一视角的问题和影响分析,对创新创业教育障碍的多源引致因素需进一步归纳总结;在研究深度方面,相关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统计层面,未基于规模化数据进行深入的创新创业教育障碍成因解构,难以系统地揭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障碍的成因及其作用机制。

鉴于此,研究选取了12所典型高校,针对高校分管创新创业教育的校领导,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任课与指导教师,受教育的学生,企业家及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和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对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类因素进行因子整合与关系凝练,构建障碍形成机制模型,并从条件、情境、行为、策略、结果角度探究障碍影响的作用路径,进而提出破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障碍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契合性,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展开研究。扎根理论的重点是通过比较、编码和分析数据的系统、迭代过程构建理论, 涉及三个主要阶段,分七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逐行编码将数据分解为最精细的分析单元;第二阶段通过主轴和理论采样继续进行,直至达到理论饱和,编码过程结束;第三阶段发展理论整合,将新兴主题和类别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论[7]。

2.研究抽样与研究对象确定

以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16年度评比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名单为总体,依据有目的、便利性原则,选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6所(QH、DG、NL、KD、SC、XNJD)、省属本科院校4所(JN、HS、QLG、HHKJ)和高职高专院校2所(JSNM、ZJGM)作为本研究所需样本访谈范围。为确保多元化的观点,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分管校领导(P)、相关部门管理人员(M)、教师和导师(T)、学生(S)、顾问或企业家(C)、专家学者(E)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数据。访谈对象及编码见表1。

3. 资料收集

本研究访谈指南由 14个开放式调查陈述组成,分为5组:第一组涉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与重要性;第二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第三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面临困难与挑战的原因;第四组集中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最后以对参与者认为重要的任何主题的公开讨论结束。在采访之前,向参与者发送了详细的信息包,其中包括同意书、询问声明和主题信息表,每位访谈者访谈时间不低于45分钟,记录并进行编码和分析。本研究总共对12名创新创业教育分管校领导、26名职能部门负责人、38名教师和导师、42名学生、6位顾问与企业家以及9名专家学者进行了 133次访谈,自2020 年7月开始首次访谈,至2022年1月完成资料收集、分析和框架构建。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使用 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完成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并依据扎根理论研究路径对访谈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

1.开放式编码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从众多访谈资料中共提炼出216个概念和53个范畴。表2列出了根据受访者观点确定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障碍代码及其频率和百分比。该维度提炼出的10个重要代码分别是:大学愿景、使命和目标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受教育者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缺乏适当的制度安排来营造有利于大学创新创业的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融入其教育体系和目标,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创业能力、创业意愿间的衔接不够;机构设置、职能安排、专职人员配置和对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服务不足;培养个人创业能力的教育规划薄弱;缺乏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师资队伍;持证书主义思维而不重视创业技能获得;缺乏更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教材,过分强调理论课程,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技能培训;教授创新创业人员积极性不高、热情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缺乏整合。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通过重新分组数据和识别开放代码之间的关系来互连每个类别,以开发核心类别[8]。本研究进一步对开放编码阶段产生的53个类别进行了重新分组,并建立了这些类别之间的关系。最后,本研究确定了创新创业教育障碍的6个核心类别(见表3)。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涉及选择一个核心类别(故事情节)并将其他类别与其相关联的过程,是系统地识别类别和主题,阐明对与核心变量或核心类别相关的研究现象的连贯理解[9]。

本研究选择施特劳斯和科尔宾提出的涉及“条件、背景、行动/互动策略和后果”的“编码范式”[10]。以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过程作为主线,基于扎根理论,确定中心现象,探究因果条件,详细说明策略,确认情境和干预条件,最后描述结果的评价框架,将出现的概念连接起来,尽可能地呈现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障碍成因与作用机制。开放编码和主轴编码产生的类别相联系如图1所示。

在因果性条件方面出现了教育理念、教育者职责、教师胜任能力等3个概念8个主题,行动策略(教育过程方面)出现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3个概念10个主题,情境方面出现了利益相关者网络、利益相关者关系等2个概念9个主题,干预条件方面则有资源因素、制度因素2个概念14个主题,结果方面出现了学生参与、自我效能、创业意向等3个概念12个主题。

4.理论饱和度检验

分析遵循了Strauss 和 Corbin (1998)概述的进化程序编码方法,该过程是编码和比较分析与归纳理论出现之间的反思性互动。为检验本研究提炼的概念和范畴是否达到理论饱和,选取3个样本(案例4、6、11)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提炼出新初始范畴11个,经过小组讨论,11个新初始范畴分别归属于已有的6个主范畴,且未发现主范畴之间的联系,说明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通过饱和度检验。

四、归因分析与机制阐释

经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梳理得到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障碍形成机制模型。该模型由9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构成,其中1个核心过程(教育者、教育过程、学生),2个干预条件(资源因素、制度因素),以及2个情境条件(利益相关者网络、利益相关者关系)。

1.过程缺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理念-模式-行为”适配失当的交互

创业教育者与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存在着深刻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会影响教育者如何教授创业精神,以及学生的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意愿[11]。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固化。高等教育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是教育管理者提供的支持程度,其中,大学领导层的坚定承诺是高等教育机构成功创业和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12]。然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多误区。首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的内在信念。许多领导和教职员工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持不支持不积极的态度。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前瞻性、全局性和长远性、战略性思维。很多创业课程都是在以往的职业规划课程或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有限的创业内容,缺乏进行独立外部评价的内在意识,课程内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创业学习单元数量不足,缺乏创新创业精神评价体系。三是基于不同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不均衡,一些领导和教职员工忽视了对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全校的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重创业、轻创新。

(2)创新创业教育者数量不足、经验能力有限。创业教育者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创业学习空间中的角色,以及该角色如何与他们的教学重点保持一致[13]。目前不少高校缺少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专门教师,与申请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人数相比,教师的人数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者通常不仅需要展示创业经验的证据,还需要展示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希望代表的商业动态。可是很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普遍缺乏产业实践经历,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弱。此外,校外创业导师指导不够。

(3)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设置欠缺。科学、系统、丰富的学科架构、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14]。本次访谈收集的 19个不同的创业课程中,共发现了 125个不同主题。有专家指出,课程内容千差万别,以至于很难发现它们(课程)是否有共同的目的,其知识体系不明确,缺乏对创新创业的共同定义以及连贯的理论框架。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的学科理论,缺少跨学科、跨专业横向联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未与传统课程区分。此外,课程太笼统,不容易理解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课程过于理论化、实践性不足,和职业发展关联性不强。还有教师表示创新创业教育通常由商学院和经济学院提供,并且也经常针对该学院学生,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非商科教育的挑战变得更加复杂。

(4)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挑战在于促进学习以支持创新创业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抑制必要的创业态度和技能的发展[15]。有学生表示,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讲座、编写商业计划书等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并不好。也有学生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强调了各种技术、方法和过程,但很少考虑年轻学生的背景和心理素质。有专家学者指出,不少创新创业教育者的角色仍然停留在充当老师,而不是充当推动者、促进者和管理者。另外,与认可的学习计划中的课程形式相比,大学组织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课外课程的制度化程度较低,课程和课外活动之间的脱节比较普遍。

2.资源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内外部资源保障失衡的调节

充足的资源是大学生可持续、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创业生态系统的“血液”[16]。许多受访者强调,充足的财政资源对于稳定和长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资金的连续性对于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规划尤为重要。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资金不充裕,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资源与课程资源不充足,三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不充分,四是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不完善。

3.制度壁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规范性、认知性制度失灵的叠加

创新创业教育障碍问题产生情境具有多重性[17]。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师资管理制度等因素为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可视化的正式制度情境;另一方面,制度得以实施或适用主要是由于人们主观上以制度为取向规范自己的行为,而非仅是制度的强制性迫使人们被动地服从制度[18]。此外,文化认知也是创业教育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

(1)规范性制度有待完善。事实上,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重叠、权责分配不合理,深刻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个部门,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管理的复杂性和混乱性。另一方面,在高校内部成立了由分管创新创业教育的副校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的机构。然而,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过程中,由于高校不同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职能较为模糊,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难以协调不同部门。受访者还高度强调需要有一个协调良好的部门提供业务发展服务,以照顾身处各个创业阶段的创业者的创业发展需求。

(2)文化认知制度亟须加强。如果教育管理部门、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没有对未来采取明确的愿景和路径,他们可能会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访谈发现,独特的个人文化以及每个机构的社会和经济角色导致了大学和商业文化之间的不相容;不少高校缺乏塑造大胆尝试、敢于冒险、容忍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此外,大学里的官僚主义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主要障碍,新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处理学术机构迷宫般的程序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在这方面,大学环境会阻碍创业活动。

4.情境限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益相关者间关系失调的衍生

情境代表系统周围的区域是高度动态的,因为它由各种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组成。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决于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利益相关者的承诺、热情、知识、经验和网络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19]。利益相关者合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很重要,可以影响教育事业的成败。不少受访者表示校园生态(课程、课外活动、实践平台、科研等)和校外生态(利益相关者、基础设施、创业教育资源、创业环境等)整体合作不够;为生态系统内外部要素的整合提供必要的供给源,形成创业系统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访谈还发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类型、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强度、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地理范围以及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正规化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各不相同。许多高校尽管强调了协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重要性,但目前仍然缺乏总体和正式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方法。

五、对策建议

1. 贯彻新理念:优化教育理念以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应利用现有优势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逐步提升自身创新精神,调动教师、学生和各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一是重新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在大学的目标和使命中给予创业教育高度重视。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往往只关注到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是否有实际的创业行动或者未来的创业是否成功,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高校理当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使命[20]。二是学校应当主动谋划,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当中,赋予创新创业课程与其他的专业课程同等地位,同时能够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使创新创业教育在广泛性、科学性和重视度上得到提升[21]。三是积极打造创新创业文化阵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2. 立足新发展:完善学科体系与培养模式以支撑创新创业教育

(1)构建“专创”融合学科体系。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强调学科性、专业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统一,目的是培养兼具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素养和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推进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合,突破学科思维定势、打破学科边界,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专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和制度激励,强化不同专业教师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多元化的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形式。

(2)丰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体系,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发展战略。二是积极探索“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创业教育双学位、跨学科创业学术学位、跨学科创业课程等模式,大力推广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三是激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丰富跨学科课程体系,开发跨学科创新创业课程。四是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师、管理干部、辅导员等多元主体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者跨学科素养与能力。

(3)迭代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高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和基本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应当有明确的职责、特色的定位和协同的运作机制,这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组织迈向规范化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未来建议高校建立实体的创业中心来开发、组织和管理创新创业项目,重构组织结构和行政流程,推行多中心扁平化教育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机制,统筹全校创业教育课程、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孵化、资金支持和创业导师对接等。

3. 构建新格局:强化教育过程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

学生的创业知识、技能与态度是通过教育者的干预构建的,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问题或预期的解决方案)作为辅助刺激,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动性。

(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多层次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最基本的目标是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人格品质,以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赛事平台等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的通识教育,注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第二个目标是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实训项目、孵化平台等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筛选并培养创业者成为新企业的创始人。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计划目标是创业活力教育,重点是促进处于早期成长阶段的创业者的创业行为。高校可以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程、面向部分有创业志向的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和面向少数已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专修课程的方式进行分层教育。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内容。针对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问题,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需求导向、学科交叉、模块化、系统化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所有课程里面的比例;设置大类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商业模式训练课程、专项技能拓展课程等,确保一定的课时数量,并将这些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自选课,使得课程具有自主性和针对性。二要结合不同学科优势,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交叉学科、跨学科、多学科”相融合,构建“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三育协同育人新局面。三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环节,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实现创新创业课程知识体系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机遇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深化政治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与拼搏精神。

(3)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多途径方法。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有系统、完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作为指导,需要突出“课程教学、项目研究、竞赛实训、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等相互衔接与递进演化的路径。一是强化第一课堂引领,运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案例研究、协作学习、企业家演讲、小组练习、榜样示范等方式,提升框架知识体系。二是通过第二课堂增效,通过提供一系列课外活动,例如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激发创业的内在动力。三是推动第三课堂赋能。构建创新孵化服务平台,利用实训实习基地、学生众创空间、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多维度成效评价体系。评估用于填补期望的结果和学生实际取得的成绩之间的差距,不仅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而且有利于教师反思和改进他们的课程教学。从受教育者层面,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可以从“反思、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次进行评价。从教育者层面,强化创业型教师“将学习成果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估实践嵌入学科教学中、注重主动教学、培养企业家的态度、积极参与学校和工作之间的网络活动、将创业精神视为终身学习的追求”等五方面胜任力特征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层面的评估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和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与内容。要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调研报告、路演汇报等考评形式,实施课程多元评价,采取“前中后”三段及即时性反馈测评,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4.打造新活力:激发利益相关主体的活力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

(1)健全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网络。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参与是非常有限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多元协同”的内外部合作网络建设非常必要。一是内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二是构建包括企业家、公司代表、校友、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科技园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支持服务提供商以及其他组织代表在内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网络。

(2)提升关键人物内生动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取决于人。需要充分调动师生内生动力,制定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措施,做到激励引导与底线要求 “双轨并行”。一是构建能满足教师内外需要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意愿和认可度。二是完善学生激励机制,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要营造宽容宽松的创业氛围,增强学生创业积极性。三是充分发挥“桥梁资产”作用。生态系统的“桥梁资产”将生态系统中的人、创业理念和资源连接起来。人际网络的节点主要是校友、创业组织和项目负责人。这些人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将他们带到校园。

(3)提供充足资源保障。通过高等教育机构或政府将预算分配给创业教育,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灵活性。关键投入强调并代表了大学和其他面向公众的机构寻求包括知识分子、金融、社会和物理在内的多种形式资本。一是吸引教育和行业关系中的企业倡导者以及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和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并对创业教育者的培训进行投资。二是拓展金融资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资助,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网络系统下,为学生提供从构思到发起的全方位创业支持。三是提升社会资本对商业现实的帮助。对有创业项目和强烈创业热情的学生,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通过创业孵化平台和政产学研协同促进,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创业辅导、工商登记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支持。四是有证据表明物理的资本很重要,包括获得适当的教育工具和技术,这有助于开展许多相关活动。

(4)推动利益相关者合作。校园内外的创业组织并非孤立无援,而是不断产生互动与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更高的优先事项和重要事项。除了制定教育政策之外,高校要寻求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更多的创业教育课程,采用更现代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包括工业和商业部门在内的所有相关利益方应加强合作。

【参考文献】

[1]Mohammadzadeh, L., Sadighi, H. Identify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rriers in Agricultural Educational Centers (Case study: Agricultural Education Center of Miandoab Province)[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Agriculture, 2015,2(03): 43-50.

[2]Linton J D , Xu W . Research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hat Needs to Happen Next?[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20:1-14.

[3]王超. 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问题检视与未来展望[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1, 42(06):201-206.

[4]Fallah Haghighi, N., Mahmoudi, M., Bijani, M. Barriers to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in Iran’s Higher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J]. Interchange , 2018 (49):353-375.

[5]De Sousa, M.M., De Almeida, D.A.R., Mansur-Alves, M.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s: A Systematic Review[J]. Trends in Psychol, 2022 (05):1-31.

[6]Christine K. Volkmann David B. Audretsch,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t Universities: Learning from Twenty European Cases [M]. Springer cham,2017.

[7]Martin, P. Y . Grounded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 Research[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86, 22(02):141-157.

[8]Strauss A L , Corbin J M .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J].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997, 28(04):296.

[9]Mertens D M .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Integrating Diversity with Quantitative & Qualitative Approaches[M]. Sage Publications, 2005.

[10](美)约翰.W·克里斯韦尔.质的研究及其设计——方法与选择[M].余东升,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11]Wraae B . Setting the Scene: The Student-Process-Educator Nexu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Theorising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2022,3(01):15-32.

[12]Henry, C. 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the Futur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or: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tent Challenge[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2020(01):1- 20.

[13]Hannon, P. D. On Becoming and Being 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or: A Personal Reflection[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8,30(7-8):698-721.

[14]Neck, H. M., Corbett, A. C.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trepreneurship[J].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edagogy, 2018, 1(01):8-41.

[15]Ramoglou, S., Tsang, E.W.K. A Realist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ies as Propensiti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6,41(01): 410-434.

[16]Ruskovaara E , Pihkala T , Seikkula-Leino J , et al. Broadening the Resource Base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rough Teachers' Networking Activities[J].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2015, 47:62-70.

[17]Sascha G.,Jrn H. Outcom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6,31(02):216-233.

[18]郝龙飞,操太圣.高校“水课”问题产生的制度归因——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02):103-114.

[19]Bischoff K . A Study on the Perceived Strength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on the Dimensions of Stakeholder Theory and Culture[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1, 56(01):1121-1140.

[20][21]施广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案例研究及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22(09):53-55.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选择与机制优化研究” (JGKT22-B033);教育部2021年度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营销人才跨界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02114005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J-c/2018/38)。

Abstract: Facing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of "cultivating global leader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innovation spirit,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of grounded theory and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e constructed the attribution model of barriers 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or-Process-Student" relationship. Then we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s of resource constraints,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situational constraints, and put forward a framework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education concepts, improving discipline systems and training models,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processes, and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stakeholder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rrier attribution; countermeasures; grounded theory

(责任编辑 肖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