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界定、分析与探讨

2023-12-29苏皑赵庆年

江苏高教 2023年6期

【摘 要】 1999年高校扩招计划实施以后的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如今中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尽管如此,当前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和焦虑并没有显著减少。为了对高等教育公平进行一个客观的界定,研究以“感受认知”到“价值判断”的逻辑结构为基础,以1999年国家推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为时间节点,从“一个过程”“两个维度”和“一个判断”三个视角刻画了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和界定,并探讨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界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3)06-0018-07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3.06.004

【作者简介】 苏皑(1983—),男,湖北巴东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赵庆年(1964—),男,黑龙江宝清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过去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采用精英教育模式,对于普通人来说上大学就是奢望,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并顺利进入普及化阶段,如今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54.4%,教育层次涵盖了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等,可见超过半数的适龄人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尽管如此,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热度以及对高考存在的焦虑状态并没有减少,从“上大学”到“上好大学”,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期盼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1]。正确认识、理解和看待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演变逻辑、过程和发展趋势,对缓解因高等教育问题所带来的社会焦虑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文献回顾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高度关注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公平地享受高等教育权利的重视。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旨在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并就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提出科学的论证和建议。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视角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不公平问题进行了界定。

(一)基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区域的视角

该研究视角将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界定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区域分布的差异和不均衡。研究表明,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和西部地区在优质普通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分配比例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尤其是直辖市和民族地区的区域优势较为明显,而人口基数较大、缺少优惠政策和具有优质高校资源的中部地区呈现出“中部塌陷”的特征[2][3]。从具体的省市来看,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在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原因在于该地区的优质高校资源较集中,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高考录取的分数也较低[4]。中部高考和人口大省河南是优质高校入学机会相对最差的省份[5]。受到各个地区的适龄人口与高考报名人数的差异化影响,尽管西部地区享有更加优惠的招生政策,但优质高校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固化[6],各地区的差距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状态,这一显著的固化现象已经逐步演变为高等教育公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7]。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规模化发展,高考的录取率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优质高校的高考录取率依然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8]。李代指出高等教育扩招是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升学机会分配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基于高分数段的扩张直接导致了不平等程度的加剧,而基于低分数段的扩张则缓解了不平等的程度[9]。高等教育扩招不仅没有缩减民族、阶层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差距,反而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区域差距上升[10]。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化视角将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界定为在历史基础、区域经济结构、各省经济实力和招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区域性不均衡和优质高校入学机会的区域性固化问题。其学理依据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和优质高校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反映,而这种不平衡的现状一方面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影响到各地区人民群众享有平等和全面的发展机会。

(二)基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社会阶层分布视角

该研究视角将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界定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社会阶层分布的不均衡。高等教育与社会阶层流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郑若玲指出高等教育是代际之间层级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正式教育资格是获得高社会地位的必要前提条件[11]。吴克明等指出高等教育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资本并促进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促使其获得高职业地位与高经济地位并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12]。赵红霞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能有效增加弱势群体向上级阶层流动的机会[13]。由此可见,当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存在不公平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社会阶层分布的不均衡,以及社会上层占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将必然影响社会阶层的正常流动,进而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但规模发展并没有显著缓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社会阶层分布不平衡的问题,生源的社会阶层分布集中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群体的阶层与优质高等教育获取结果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优势阶层的家庭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远大于低层家庭,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马太效应”也随之凸显。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优质高等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14]。

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产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社会阶层分布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李永友指出由于优势阶层的家庭子女在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具有择园和择校的优势和条件,而优质中小学教育显著影响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概率[15],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往往更加容易向经济实力雄厚、背景强大和高社会地位的家庭及其子女倾斜,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私营企业主等优势阶层的子女能够通过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等资源禀赋的有效运作而获得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而言缺少上述资本的普通家庭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过程中就处于劣势,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也相对较少[16][17]。

综上所述,基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社会阶层分布视角将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界定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社会不同阶层分布的不平衡状态,其学理依据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弱势阶层实现阶层流动,但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社会阶层分布的不平衡状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优势阶层)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进而导致阶层的固化并产生社会矛盾。

二、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界定与分析

不论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视角,还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社会阶层分布视角,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资源的分配问题,而资源分配存在两种不同的逻辑:一是市场逻辑,该逻辑强调资源分配的效率,具体表现为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效率的追求;二是非市场逻辑,该逻辑更强调资源分配的公平,具体表现为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的追求。两种逻辑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种矛盾的状态。例如:依据市场逻辑,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和优质高校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是按市场效率规则发展和选择以后所产生的结果,这与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一致[18],此时市场逻辑下的区域的不均衡和差异具有合理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差异的状态持续得不到缓解时就会衍生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与当前学术界积极探索先富带动后富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一致[19],此时依据非市场逻辑,区域的不均衡和差异则是不合理的。由此可见,从不同的逻辑和认知视角出发,在高等教育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因此本研究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过程的逻辑和认知视角出发,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界定。

(一)基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过程的逻辑与认知

高等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提供的准公共物品,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公共资源属性,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实现了高等教育入学的普及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排他性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排他性问题。由于社会各个阶层所掌握的社会、经济、政治资本无法通过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来改变,因此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性问题并没有因为扩招政策的实施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且呈现出了资源竞争的“马太效应”。

资源分配的公平感受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价值感知和判断,以Homans和Adams所提出的分配公平为代表的资源分配观认为:分配公平是基于个人对分配结果的主观感受,个人在衡量和评判分配结果时多以“个人中心”的利益原则,期望和追求在社交过程中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20][21]。根据以上逻辑,本研究将感受与认知的形成分为基于分配过程的公平感知和基于分配结果的公平感知两个维度。

1.基于分配过程的公平感受与认知的演变

分配过程的公平是指独立于结果公平的分配程序,相比分配结果评判因素的单一化,过程公平包括更多个人对影响分配程序公平因素的判断。例如:被分配者在分配过程中是否获得平等对待;在分配过程中是否及时表达自身的意愿,分配者在分配过程中是否保持公正等等[22]。个人对分配结果的感知将对分配程序公平与否的判断起决定作用。在个人感知分配结果公平的情景下,大多对分配程序的公平也是认可的;而当个人对分配结果感到不满时,大多会产生对分配程序的质疑[23][24]。判断分配程序公平的准则包括:分配程序的前后一致性、准确性、代表性、无偏向性和道德性[25]。由此可知,分配过程的公平感受与认知是个人就其所面对的分配程序是否公平的判断。依据1999年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以来所呈现的基本特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99-2001年处于高等教育精英教育阶段,2002-2018年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9年至今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本研究基于以上三个阶段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展开了以下讨论。

首先,当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教育资源特征具有规模小、质量高的特征,处于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资源就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而此时资源分配的程序(基于高考的选拔机制)能够较为准确和无偏向地选择出“精英”,并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行相对应的分配。依据个人感知分配程序公平的准则可知:当资源分配具有一致性、准确性、代表性和无偏向性时,个人对程序感知是公平的。因此,当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不论个人是否获得高等教育机会,都会感知到分配程序的公平。

其次,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扩招致使教育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资源特征也从“规模小、质量高”转变为“规模较大、质量分化”,此时教育资源质量分化并未被显著感知。依据资源分配的一致性、准确性、代表性和无偏向性原则,规模的扩张应该使得更多人(这些人以前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享受到高等教育资源。因此,通过让更多以前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个人将感知到资源分配程序的公平。

最后,当高等教育发展到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使得高等教育资源特征从“规模较大、质量分化”转变为“大规模、质量两极分化”,此时教育资源质量的分化已经被显著感知,而规模已经不再是关注的焦点。此时围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公平和多元化的分配机制,个人将感知到资源分配程序的公平性,获得“优/劣”高等教育资源的个人的背景决定了程序公平性的感知。

2.基于分配结果的公平感受与认知的演变

分配结果的公平是指社会的生产成果分配的均等化,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化。一方面,个人的收入是一种地位与身份象征,因此更强调个体之间拥有的份额相对平等,属于一种相对静态的平衡关系;另一方面,个人社会的成长性决定了其收入的变化,因此强调公平感受会随着个体层级的提升而改变,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26][27]。个体通过与他人(付出/所得)的比较来衡量自身投入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得到公平与否的感性认知,进而向社会表达资源分配公平与否的主观感受[28]。一般来说,个人在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上获得了合理的利益,并认为所得与付出相匹配,那么个人感知的分配状态就是公平的,在此基础上,个人的绝对和相对收入越高,其分配公平感知度就越高[29]。由此可知,分配结果的公平感知是对其所占有资源的一种相对价值判断。

依据结果公平感知理论,个人在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上获得了合理的利益(所得与付出相匹配程序公平的分配)以后,个人的绝对和相对获得越高,其分配结果的公平感知度就越高。首先,当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在前述“不论个人是否获得高等教育都会感知到分配程序的公平”这一逻辑基础上,个人能够获得越多的资源分配(能够上大学),其结果公平的感知程度越高。其次,当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时,在前述“当更多以前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个人将感知到资源分配程序的公平”这一逻辑基础上,个人能够获得越多的资源分配(能上高质量大学),其结果公平的感知程度越高。最后,当高等教育处于普及化教育阶段时,由于教育资源质量的分化已经被显著感知,在前述“获得优/劣高等教育资源的个人的背景决定了程序公平的感知”逻辑基础上,个人(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和阶层)能够获得越多的资源分配(能上优质名校),其结果公平的感知程度越高。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观公平感知是由“一个过程”“两个维度”构成。“一个过程”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包括了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两个维度”是指:维度1——过程公平感知的演化,资源分配的一致性、准确性、代表性和无偏向性决定了分配程序(过程)的公平感知,而这种感知的表现形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所带来的资源结构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维度2——结果公平感知的演化,个人在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上获得了合理的利益以后,个人的绝对和相对获得越高,其分配结果的公平感知度就越高,而这种感知表现形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所带来的资源结构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由此可见,公平的感知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资源结构变化的动态认知结果,不论是“过程公平感知”还是“结果公平感知”都会随着资源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调整,因此不能脱离高等教育资源结构的变化从静态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进行界定。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判断

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市场的自由与张力是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机制,资源通过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换来实现有效配置,是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30]。从经济学视角看基于市场的资源配置依靠的是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换,因此更加注重效率,但是以效率为前提的资源配置必定产生资源分配的差异化占有(分配的不均衡)。如前所述,资源的差异化分配与占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资源结构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资源结构和条件的变化,其合理性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本研究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判断的演变过程进行了阐述。

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处于一个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的发展状态,基于这一矛盾状态的动因,此时的价值判断是以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为公平,以效率优先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

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处于一个相对规模扩大且需求缺口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的发展状态,此时高等教育资源分为“原有”和“新增”两个部分。“原有”部分以效率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为公平,及以效率兼顾公平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新增”部分以公平优先的分配机制为公平,及以公平优先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

普及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资源的社会需求基本满足,高等教育质量出现显著分化,此时的高等教育资源分为“优质资源”和“普通资源”两个部分。“优质资源”部分以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为公平及以效率优先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普通资源”部分以效率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为公平及以效率兼顾公平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

三、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

前文从“感受认知”到“价值判断”的逻辑出发构建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其中包含了“一个过程”:从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到普及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两个维度”:涵盖了过程公平感知的演化维度和结果公平感知的演化维度,“一个判断”:公平的价值判断主要体现了公平与效率价值背后高等教育资源结构特征和发展阶段特征的权衡。基于此本研究提出“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这一概念。

(一)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是一个基于资源分配感知的动态结构,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应当在不同的结构和情景下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框架。

首先,基于分配过程公平感知的发展与演变,从精英教育阶段中不论个人是否获得高等教育都会感知到分配程序的公平,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当更多以前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个人将感知到资源分配的程序公平,再到普及化教育阶段中获得“优/劣”高等教育资源的个人的背景决定了程序公平的感知,三个发展阶段的资源分配结构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程序公平感知的结果也存在相应的差异。

其次,基于结果公平感知的发展与演变,从大众化教育阶段中个人能够获得越多的资源分配(能够上大学),其结果公平的感知程度越高,发展到精英教育阶段中个人能够获得越多的资源分配(能上高质量大学),其结果公平的感知程度越高,再到普及化教育阶段中个人(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和阶层)能够获得越多的资源分配(能上优质名校),其结果公平的感知程度越高。三个发展阶段的资源分配结构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结果公平的感知程度也存在相应的差异。

最后,从以上两个发展与演变过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是一个基于资源分配感知的动态结构,这一结构将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进行动态的调整。

(二)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存在合理的“不公平”

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中应当存在基于市场逻辑的资源分配所导致的合理的“不公平”,这是对公平(非市场逻辑)与效率(市场逻辑)权衡的结果。

从公平与效率价值判断的发展与演变逻辑来看,精英教育阶段中以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为公平的价值判断依据,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原有”部分以效率兼顾公平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新增”部分以公平优先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再到普及化教育阶段中“优质资源”部分以效率优先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普通资源”部分以效率兼顾公平作为公平界定的主要原则。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价值判断依据随着资源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充分反映了非市场逻辑和市场逻辑在资源分配结构中同时存在的必要性。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资源约束背景下提升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的价值取向

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与高等教育规模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如何缓解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马太效应”,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具体来说,第一,从个人主观感受维度入手提升个人的主观公平感,一方面,从资源分配程序的前后一致性、准确性、代表性、无偏向性、可修正性和道德性对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政策进行研究和调整,另一方面,让受众更多地了解高等教育的分配政策和程序,增强其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第二,以投入与产出理论为基础,研究如何在资源约束背景下实现“高效率”的投入,进而完成资源投入的优化与调整,并保证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可持续性。第三,在保证效率规则的前提条件下,研究如何激发个体突破“马太效应”的强烈意愿和主观能动性,并寻找到“马太效应”中弱者图强的路径。

(二)资源约束背景下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

经过了“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等工程和项目的建设,普通高等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优质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源基础和发展程度已经相对成熟,在资源约束情景下通过扩大优质普通高等院校规模以缓解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空间很小,因此改变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第一,探讨如何逐步淡化高校“双一流”身份色彩这一问题。通过“双一流”学科建设使得更多的高校加入进来,分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并提升优质高等教育的质量,超越“985工程”等的历史作用,打破人们对其形成的思维定势,让各高校及其毕业生拥有更加均衡的发展机会和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借助社会力量采用新模式、新机制举办高质量的大学,例如: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西湖大学、广东以色列工学院等。

第二,探讨如何继续推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工作,基于不同类型来构建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例如:在“国家示范”“国家骨干”和“双高”等工程和项目的建设基础上,从国家层面支持和整合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设立一批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进而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总体结构的优化与提升,缓解普通高等教育所承担的提供优质高等教育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冒荣.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作为公平的正义[J].江苏高教,2021(08):1-6.

[2]钟秉林,赵应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重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5-10.

[3]陈耐帅,许友谊.“211工程”院校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03):34-38.LFGmakWUbE+PVzIJx4GpIsohkup5cnePeZjXnlABoGA=

[4]曹妍,张瑞娟.我国一流大学的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8-2015[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52-65.

[5]乔锦忠.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23-28.

[6]曹妍,张瑞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7-2015年[J].教育发展研究,2017(01):25-35.

[7]邹克,郑石明.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统计测度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01): 55-65.

[8]李小龙,谭静,徐升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路径:竞争和配额的折衷[J].经济研究,2014(02):155-170.

[9]李代.阈值依赖的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以A省某年高考数据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7(03):71-94.

[10]李春玲.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J].社会学研究,2010(03):82-113.

[11]郑若玲.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侧重分析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互动[J].现代大学教育,2003(02):21-25.

[12]吴克明,卢同庆,曾新.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09):42-47.

[13]赵红霞,王乐美.促进还是抑制: 高等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基于CGSS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20(09):5-11.

[14]汪雅霜,矫怡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质量获得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高教, 2016(03):31-35.

[15]李永友,王焱.优质高等教育享有机会公平性研究——基于浙江高校的调查分析[J].财贸经济,2016,37(01):48-60+132.

[16]熊艳艳,刘震,周承川.初始禀赋、资源配置、教育扩展与教育公平——关于教育不平等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3):96-103.

[17]吕健,张宜慧.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对共享发展的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10):7-13.

[18]罗建华,尚庆飞.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思想的解读与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15(06):76-81.

[19]薛宝贵,何炼成.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挑战与路径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02):176-181.

[20]Homans G G.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61:115-121.

[21]Adams J S.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65(02):267-299.

[22]Ellen S C. Susan O W., Joseph S.Distributiv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in Seven Nations[J]. Law and Human Behavior,2000,24(05):553-579.

[23]Lind E A. Kulik C T. Ambrose M., De Vera Paek M V. Individual and Corporate Dispute Resolution: Using Precedural Fairness as a Decision Heuristic[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terly,1993,38:224-251.

[24]蒋亚丽.教育对政治信任与财富分配公平感影响的性别差异[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23(03):71-81.

[25]汪新艳.中国员工组织公平感结构和现状的实证解析[J].管理评论,2009(09):39-47.

[26]权衡.收入分配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7]Clark A E. Frijters P., Shields M A. Relative Income, Happiness, and Utility: An Explanation for the Easterlin Paradox and Other Puzzle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8,46(01):95-144.

[28]Shepelak N I. Alwin D F. Beliefs about Inequality and Percept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6,51(01):30-46.

[29]孙敬水,林晓炜.城镇居民分配公平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6(09):133-143.

[30]郑瑞强,曹国庆,石寒.秩序重构:资源配置中的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协调[J].宏观经济管理,2017(11):89-92.

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重大项目)“基于价值冲突的高等教育政策分析研究”(21JHQ015)。

Abstract: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during the 20 year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 enrollment expansion plan in 1999. Despite that China now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the attention and anxiety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the ques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has no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o objectively give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a definition,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feel cognition" to "value judgment" as the basis, uses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nrollment expansion policy in 1999 as the time node, and depict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a process", "two dimensions" and "a judgment",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defines the concept of "reasonable and fair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Key words: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definition

(责任编辑 马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