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蚕桑习俗信物饰品“蚕花”研究

2023-12-29瞿丹姞

新楚文化 2023年27期
关键词:饰品传承

【摘要】蚕花这个词基本可以涵盖一切蚕桑生产事宜,是蚕桑生产的一种信物。为了使这种比称具有形象特征,把蚕花作为蚕神的象征物,用来代替蚕神,用于祭祀蚕神。人们就用有色纸或彩绸扎制成花朵,在养蚕时让蚕娘戴在头上或插在蚕室内,保佑蚕茧丰收。经过漫长岁月形成一种习俗,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衣食住行之中,把一种精神信仰拟人化,变成一件饰品。文章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证实以及现存非遗传承,阐述蚕花这种饰品来作为推广江南蚕桑文化的载体,以实现弘扬发展和保护创新江南蚕桑文化。

【关键词】蚕花;蚕神;饰品;传承;蚕桑习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7-0017-03

一、江南蚕桑丝绸的历史

江南地区山水毓秀,物华天宝,是蚕桑丝绸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逐步掌握了种植纻麻和桑树、采桑叶养蚕和用蚕茧缫丝、织绸缎缝裁衣服的技术。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证实,1958年3月,湖州钱山漾的新石器遗址,出土了丝麻织品,有绢片、丝线、丝带、麻布等,经过浙江省纺织科学研究所和浙江丝绸工学院的鉴定,证明是以家蚕丝作原料的,这些家蚕丝是经过热水缫丝加工后的长丝,具有现代缫丝的雏形,绢片为平纹结构组织,表面平整光洁,结构严密,丝缕平直,经纬丝是由多根单丝茧丝合并成。中科院考古所采用碳-14测定,专家认定为是距今四千七百多年的早期“良渚文化”产物,是至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以蚕丝为原料的丝织品实物。

在汉代,蚕业的发展已相对成熟。据史料记载汉代有名的农业专著《氾胜之书》十八篇中,曾提到西汉有个官称“卫尉”的人,写过一部《养蚕法》,开拓了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江南的蚕桑丝绸生产经过历朝历代的养息及推广,到了两宋时期迅速发展,特别宋皇室南渡以后,丝织业的生产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进而使蚕桑生产迅速发展。同时栽桑养蚕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展了桑树嫁接移植技术,提高桑树单位面积产量,通过选种和育种,提高蚕种的品质。南宋绍兴初年,任杭州于潜(今临安)县令的楼琫,创制了《耕织图》,内容包括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蔟、炙箔、下蔟、择茧、窖茧、缫丝、蚕蛾、祀谢、络丝、经、纬、织、攀花、剪帛等,包含了整个蚕桑丝织制衣的过程,轰动朝野,使后朝竞相模仿。明清之间,江南地区的蚕桑丝织业更加发达,乃至清代有“天下丝缕之供,皆在东南”,描写当时蚕丝在江南的盛况。清中期太平天国之后,江南蚕桑生产迅速得到恢复。上海的开埠迅速改变了近代江南蚕桑生产出口的格局,江南蚕丝转而经过上海出口,上海成为江南蚕桑生产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转站。

二、蚕神的信仰和崇拜

嫘祖,是人们公认的最早蚕神。早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嫘祖成为炎黄子孙养蚕织丝的创造者。在江南历史上,有官方的蚕神,也有民间的蚕神,官方的蚕神就是嫘祖。

对于蚕神嫘祖祭祀,古代官方是相当重视的,《宋史》及其以前的史书几乎都有记载皇后祭祀嫘祖的活动。湖州有专供嫘祖的官方先蚕庙。苏州震泽镇,官方记载建有蚕王殿,专事祭蚕神,寺庙有供蚕神和谢蚕神的图像,供奉着西陵氏嫘祖。江南民间信仰的蚕神最普遍的是马头娘。民间蚕俗自古盛行祀奉蚕神,俗称“蚕姑”,又称“马头娘”“马鸣王菩萨”。“蚕神是神,为了“创造”血缘关系,通常的做法是‘神的人格化。”[1]蚕神马头娘,其形态是一位骑着白马的年轻姑娘,或是牵着白马的年轻姑娘。江南有关马头娘的传说,都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存在着很多异文,有不同的故事情节,但是结尾大都相同。即故事发生地都是江南,最后蚕花姑娘与白马双双而死,死后化为蚕神。马头娘是民间女子,因尽孝演绎出与白马的爱情故事。它与嫘祖为蚕神的传说存在着差异,马头娘是民间的,显然是反映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心理。“蚕桑文化发展演进的结果,是民间信仰与政治信仰相结合,是蚕农美好愿望的寄托,更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1959年在江苏吴江梅堰出土了黑陶器,在它的黑陶表面上神奇地发现具有抽象概念的蚕纹样,这就是一种对于蚕的图腾崇拜,把蚕的图形雕刻或者绘画在祭器上,制作成各种装饰品佩戴在身上,这就是蚕神图腾在史前文化的一种表征。蚕丝文化的形成是紧密地把历史与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结构归纳在一起,民间信仰与国家信仰的融合,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是人类创造世界发展社会结构的文化表现。据史料记载,民间信仰在明中叶后期逐渐被国家祭祀体系认可,在民间信仰国家化的过程中,“马头娘”信仰同样实现了国家化。到清初年,蚕神也被敕封为国家祭祀的神祇,江南的蚕神民间信仰已逐渐与国家政权的信仰融合为一体,共同影响着江南民众的生活。蚕农家中供奉马头娘神位也得到官府的认可,普通庙宇也供有马头娘神像,蚕农在烧香祭祀时佩戴蚕花,祈祷五谷丰登、蚕桑丰收。而这时候的蚕花,就是蚕农对蚕神的崇拜和祈求蚕茧丰收的体现,具有了神化的功能。

三、蚕农佩戴蚕花的习俗

蚕乡的蚕农把养蚕生产称为蚕花。蚕花这个词基本可以涵盖一切蚕桑生产事宜,养蚕取得好收成,称作蚕花茂盛,可以说是蚕桑生产的一种信物。为了使这种比称具有形象特征,把蚕花作为蚕神的象征物,用来代替蚕神,用于祭祀蚕神。为此人们就用有色纸或彩绸扎制成花朵,开始养蚕时让蚕娘戴在头上或插在蚕室内,讨个蚕花丰收的吉利。这种有形或无形的蚕花,体现了蚕农期盼蚕茧丰收的愿望,慢慢形成一种习俗,渗透到了蚕农的日常生活乃至衣食住行之中,在祭祀仪式、婚礼场合上佩戴,在整个养蚕过程和日常生活中也佩戴。蚕桑是每家每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故祈求蚕桑丰收的蚕事活动是整个农家重要的祭祀形式。

在海盐乡间,蚕乡女子为表达她们对蚕神的虔诚。农历大年初二“接灶”时,把蚕花和灶王爷菩萨神像一同接进,供奉在烧饭灶头上专门的神龛里面,待到腊月廿三“送灶”时,再将蚕花和灶王爷菩萨神像一起送出、烧掉。旧时嘉兴,有个蚕神殿,在三塔茶禅寺内。在新篁的清明庙会上,年轻女子都穿大襟衣衫,并且在胸口上的别一块“蚕花绢头”,在“蚕花绢头”上面有自己精心手绣的龙蚕、万年青、蚕猫、金元宝等吉利蚕花图案,希望被不相干的人扯去这块“蚕花绢头”,这样就预示着今年的蚕花有好收成。在蚕花庙会上扯年轻女子的“蚕花绢头”难免会碰到胸脯,这个不认为是流氓盗抢行为。轧蚕花,指蚕农们去寺庙祭拜蚕神的祭祀活动,是蚕俗文化的灿烂亮点,这种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并一直沿袭了下来,在清明节时期的善琏、含山、新市、乌镇、塘栖等蚕乡盛行,成为典型的习俗。相传历史上有越国范蠡送西施入姑苏途经新市,西施娘娘在清明节化装成村姑,向蚕农撒下了蚕花喜气,蚕农们通过轧蚕花,就把蚕花喜气带回家,希望今年“蚕花廿十四分”。蚕花作为传递蚕花喜气的特殊信物,蚕乡女子就将蚕花戴于头上或鬓边,在接受喜气的同时蚕花还为蚕妇增添妩媚和信心。在清明节的塘栖超山,姑娘们穿红戴绿,梳着长辫,打扮十分俏丽,大嫂们则是梳头盘髻的,在发髻上,插上几朵彩色通草纸做的蚕花。她们穿着红绿土绸衫、葡萄纽扣大襟衣,显示出浓浓的水乡秀气,小伙子则暗地里藏着蚕花,一旦看准了,就会毫不含糊地趁闹把手中的蚕花插到姑娘的辫子上,哪个姑娘辫子上的蚕花越多,就说明蚕花越旺,今年蚕茧必是丰登。而有些小伙子在手中无花的情况下,会从少妇或大嫂们的发髻上去取,然后插到姑娘的长辫子上。而哪一个少妇或大嫂头上的蚕花不翼而飞了,这就预示了今年的蚕运腾飞,一定是个豐收年了。因此,插花、偷花,小伙子们高兴,姑娘们、大嫂们也乐意,明知者当不知,明见者当不见,这真是绝妙的乡风习俗。

四、不同地区蚕花的样式和制作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正是江南蚕桑风俗的特色,妇女的饰花是湖州南浔区古老的特产之一,康熙郑元庆的《湖录》记载,当时人们随四季时尚,扎成花朵以佐闺中首饰。最普遍的妇女饰花就是蚕花,最有名的是“石淙蚕花”,女子用来戴于发髻,绾于辫梢,装扮自己,而男子则插在帽檐。在石淙附近的含山、千金、莫蓉等村庄所做的蚕花也很漂亮并且数量众多,甚至有叫“做花堰村”的村名。“石淙蚕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棒状的,用彩色纸条一边剪成细穗,然后将纸条折成螺旋形绕在细棒上,纸穗便蓬起,像个小鸡毛簟子,另一种类似真花的,有花有叶,用宣纸染色剪成花瓣、叶子,再用丝绵绕扎成一朵。”[3]在湖州还有一种蚕花是用蚕茧壳做成的,是当时女红的一门手艺。用茧壳剪成花朵,可以戴于发髻和辫梢,也可以作为鞋尖的装饰,可见,蚕花可用作全身使用的饰品。“在震澤镇,蚕乡女子在养蚕季节里,都用红色彩纸做成花朵,插在发髻上,高级一点的是用绒及绢做成蚕花,以表示她们对蚕神的虔敬。”[4]在海宁,祭蚕神祈求蚕神保佑家中养蚕顺利、蚕茧丰收,蚕花是用彩纸剪扎成一种如绣球状的小纸团花,可自制,也可由专门制作的工匠剪扎。养蚕时节,养蚕妇女将蚕花戴在头上。“在海盐乡间,蚕花是象征马头娘的代表,用彩纸做成的蚕花,中间粘有纸元宝。”[5]在临平,蚕花用彩纸或彩绸、绢扎成的小花,或将染色的茧剪开四瓣叠成小花,是轧蚕花的必备品。“1949年之前,新市每岁庙会有轧蚕花节。那蚕花,有用彩纸铰的,有用绫绢剪的,有的是一簇簇艳丽的花朵,如蔷薇花,又如乡间菜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那花呀、蝶呀上面还嵌着珠子,玲珑精致,光艳照人,真是一个女人一个式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引得男女都来观看。”[6]“清明节的塘栖超山顶上,这里的蚕花可不是通草纸花了,而是山上的‘映山红,而女人们头上则都会插满红杜鹃,兴高采烈地去庙院,祈求神灵的保佑,蚕运亨通。”[7]“在含山,用彩纸或绢做成蚕花,直径约五六厘米,有很精致的花瓣、花蕊、花丝,花边伸出两张绿色叶子,叶上还粘有一条乳白色的蚕宝宝,栩栩如生。”[8]

五、蚕花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蚕桑文化,绵延千年,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发展中的活文化。蚕桑文化是江南地区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蚕桑文化的主体即蚕桑习俗。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代具有特定烙印,蚕俗文化在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烙下各个时代的印记。蚕桑习俗融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较其他习俗更为丰富。

对于渐行渐远的民间遗存,人们追逐“蚕花”的脚步其实是在追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桐乡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责任地区。“桑拓绿荫肥,千树翳夕霏。机声交轧轧,灯火竞辉辉。”这是千年江南蚕桑文化“栽桑养蚕织丝”的真实画卷,由蚕而起、因蚕而庆的传统习俗保留至今,已经深深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余杭塘栖素有养蚕缫丝的习俗,所产的“清水丝绵”在2008年和2009年列入国家“非遗”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名录”。塘栖的北郊,有蚕桑民俗保存完好的塘北村,村内村外到处种栽桑树,郁郁葱葱。至今仍有许多农户沿袭种桑养蚕,家家户户都会缫丝、做丝绵,村里还保存有蚕神庙——马鸣殿,呈现一片蚕乡景色。

蚕俗旅游开发是蚕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之一。在江阴吴文化公园里,蚕桑巷展示了植桑养蚕过程中的方法和禁忌,以及蚕具、蚕丝后期的丝织品加工,同时展示了从汉至民国9个时代的居室家具和服饰,反映了服饰、家具文化演变史,是蚕业文化与吴文化的巧妙结合。在海宁云龙村,通过建立云龙记忆馆、云龙茧站、云龙蝶园、雅云蚕桑生态基地、蚕桑文化研学营地等多个精品项目,举办蚕俗文化旅游节等民俗活动,将蚕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打造出了一条特色文旅体验路线。在德清县,浙江省省级现代蚕业示范园区湖墩村内,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传播成为蚕桑科技知识的典范,蚕桑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莫干山脚下,把民国时期的蚕种场改成“蚕乐谷”主题公园,成了网红的打卡地。蚕俗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因此,除了建立一批展示基地、非遗项目传习所、展示馆以及生态文化区等实体场所,使人们可以实地体验外,更需要有效的宣传力度,拓展现代宣传方式,建立内容详尽丰富的蚕俗数据库,使蚕俗为广大群众所认识、了解和喜爱。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蚕俗作为蚕桑文化的载体一直充满活力,健康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对于保护和推广江南蚕桑文化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结语

江南蚕桑习俗中的蚕花,是物质民俗也是信仰民俗。把一种精神信仰拟人化,变成一种饰品。是信仰民俗在历史长河发展演变的表现,“都是从人类原始思维的原始信仰中不断传承变异而来的民间思维观念的习俗惯例,这些民间思维观念的习俗惯例,受到了人们的信奉,甚至成为支配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9]。因而蚕花作为一种饰品,被赋予神圣瑰丽的意象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担当起了蚕桑文化的象征与识别的意义,深受蚕乡女子喜爱也就可以理解通了。利用蚕花这种饰品来作为推广江南蚕桑文化的载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小田.民间记忆方式与社群关系的成长[J].史学理论研究,2003(04):112.

[2]杨虎,胡明.江南蚕桑生产与蚕俗文化变迁[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66.

[3]冯旭文,编.宓荣卿,绘.南浔民俗[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92.

[4]林锡旦,编著.太湖蚕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57.

[5]王健飞,编著.海盐风俗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16:30.

[6]浙江省德清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德清文史资料第一辑[Z].1987:153.

[7]吴茂林,编著.古镇塘栖[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205.

[8]吴利民,张琳,主编.祝汉明,徐春雷,褚红斌,编著.含山轧蚕花[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37.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267.

作者简介:

瞿丹姞(1989-),女,浙江德清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戏剧服饰文化。

猜你喜欢

饰品传承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手工类饰品
饰品
圣诞蛋糕饰品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