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制定干部“四化”方针的过程及历史经验

2023-12-29高广景

重庆行政 2023年5期
关键词:方针四化干部队伍

高广景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干部队伍不够纯洁、年龄普遍老化、文化水平不高、知识结构较落后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这一过程集中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制定干部“四化”方针的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政治路线确定以后,组织路线的决定性作用便日益凸显出来。邓小平指出:“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1]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当时干部队伍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一)政治上不同程度的问题必须解决

从“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看,“三种人”成为潜在的政治威胁。“文革”时期,跟着林彪、“四人帮”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被称为“三种人”。他们中的不少人混进了干部队伍,还有一些人犯有严重错误,致使干部队伍不够纯洁。邓小平、陈云指出,一方面,这些人头上长角、身上有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总要遇到那么一些人,一下子就给卡住了”[2];另一方面,“他们之间还有联系,若干年后,气候适宜了,他们还会兴风作浪”。[3]一旦兴起风、作起浪,党和国家自然无法安定。

从思想上来看,“左”的思想受历史因素影响较大,成为贯彻政治路线的一大障碍。有的领导干部仍坚持“左”的一套,不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甚至表现出怀疑的态度。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党内存在一些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的杂音。他明确指出,有的党员干部“攻击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4],有的党员干部发表对三中全会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甚至是偏激的提法”等等。[5]

同时,面对国内外一些非社会主义的思想,加之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社会上有人怀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出现了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党内“有个别同志不但不承认这种思潮的危险,甚至直接间接地加以某种程度的支持”。[6]鉴于此,中共中央必须不失时机地从战略上考虑干部队伍的政治纯化问题,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邓小平有针对性地指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7]从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能否经受住各种利益的诱惑,做到遵纪守法,是一大考验。从随后的实践看,确有一部分领导干部未能经受住考验,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二)年龄整体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提出过干部任期制的思想,但因各种原因后来未付诸实施。干部任期终身制的实际存在,致使干部年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这种趋势,随着大批老干部的复出、重新工作,还有所加重。但是,这种趋势若得不到遏制,党的事业发展不仅会后继无人,现代化建设也难以为继。陈云用青黄不接形容当时干部队伍整体老化的严重状况。他甚至坦言:差不多每天都有老干部死亡的报告。他明确指出,面对这种状况,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清醒,继续拖下去,一种是主动地提拔培养大批中青年干部。

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在这方面有着高度的共识。那就是“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亡党亡国的问题”[8]“我们来主动选择人才,还有时间,再等下去,就没有时间了。”[9]

(三)文化水平和专业结构亟须提升和改善

文化水平和整体知识结构,很大程度决定了干部队伍的视野和工作能力。就1980年省、地、县三级党委领导班子文化水平来说,具有初中及其以下学历的占比分别为48.72%、75.04%、79.56%,而具有高等学校学历的分别占15.52%、4.01%、3.27%。[10]文化水平不高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

与此同时,进行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干部队伍提出了多方面的专业性需求。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干部不仅要重视经济建设,还要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不仅要懂得政法知识,还要知晓经济管理、对外贸易知识,等等。然而,具备这些专业知识的干部极为缺乏。

综而观之,干部队伍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年龄方面的,也有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方面的。要使干部队伍胜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指导方针。

二、制定干部“四化”方针的过程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语汇中并不是陌生词汇。四个词汇被融合在一起,作为干部“四化”的方针,可追溯至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以下简称“七五整顿”),中间几经整合,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被写入党章。

(一)在七五整顿、“揭批查”中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

“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1975年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他以“三项指示为纲”推动经济、科技、教育、文艺、军队等一系列的工作整顿。但整顿遇到的阻力很大,过程非常艰辛。原因在于:贯彻整顿的方针必然涉及组织路线的问题。当时,派性干扰尤为严重,常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面临严峻的形势,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解决各地区、各部门的问题,都要从反对派性、增强党性入手”。[11]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调整各级领导班子,从组织上保障各项整顿工作的有序推进。为此,采取了三项主要组织举措。首先,调离帮派头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确保各级领导班子、核心要害部门由党性好的干部掌握。其次,请回老干部。大批老干部在“文革”期间被批斗、靠边站,但他们党性强、作风硬,能够开拓工作局面。再次,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中年干部,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有独立工作能力,是开展整顿的骨干力量,但一时适合的人数不多。鉴于此,邓小平指出,“中年干部在全党全国都是缺的,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年干部。”[12]同时,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开始考虑培养青年干部的战略问题。

工作的现实需要、长远的战略考量,是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在整顿中选拔培养干部的两大着眼点。面对派性纷扰的环境、“四人帮”的咄咄逼人之势,主要从革命化角度考虑干部的取舍成为了当然的选择。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各级领导班子“要选党性好、作风好、团结好的”。[13]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一举粉碎。随后,揭发、批判其罪行及帮派势力的运动在全党分阶段展开。清查“四人帮”帮派体系实属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清查过程中,一大批帮派分子从干部队伍中被清理了出来。

与此同时,选拔什么样的干部的问题又突出地置于全党面前。中央领导人的思考极具现实针对性。叶剑英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军委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反对派性”“按照接班人五项条件搞好老中青三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4]邓小平在1977年12月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专门就揭批“四人帮”和调整领导班子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他连续用了四个“要”指出选人用人的政治要件,即“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要选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15]这“四要”很显然是革命化的目标条件。

七五整顿、“揭批查”运动分别处在“文革”后期及“文革”结束之初。七五整顿,只有克服“四人帮”及其帮派势力的抵制、破坏,才能得以推进。“揭批查”运动,只有清肃林彪、“四人帮”罪行及其帮派势力,才能为确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奠定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不难看出,从政治的纯化上着眼、考虑选人用人是必然的选择;专业化、年轻化考虑,虽时有隐现,但皆从属于革命化。邓小平指出,“提拔干部,要注意人的品质,注意思想,宁肯笨一点,朴实一点,不要只看他会说会写。”[16]话语的指向性非常明显。

(二)在贯彻新时期政治路线的过程中形成干部“四化”方针

改革开放后,选拔接班人的问题迫在眉睫。干部“四化”是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提出的接班人的目标条件。把其上升至干部队伍建设方针的高度,体现了党在选人用人规律性探索上的高度历史自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综合而全面的事业,这就客观要求干部队伍具有综合而全面的素质。面对干部队伍政治不纯、年龄老化、文化水平总体偏低、专业结构不甚合理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领导人从战略方针的高度审慎思考接班人的条件。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论述了干部的年龄状况、政治品质、学习精神等。他认为,一方面,老干部、老同志年事普遍偏高,摆在全党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就是要培养、造就接班人。另一方面,干部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品格,具体包括: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富于斗争精神,作风正派,光明正大,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发扬民主,勇于自我批评,善于团结同志,等等。不仅如此,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学习,解放思想,有革命的事业心,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尽快使自己成为“内行”。[17]

1979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邓小平从南往北先后视察上海、山东、天津。这次长时间视察集中谈论的话题是组织路线如何保证政治路线贯彻执行。他指出,“现在要明确提出解决组织路线问题,而组织路线最根本的是选择培养接班人”,并把其放在“根本的问题、百年大计的问题、对党负责的最大的问题、组织路线第一位的问题”[18]的高度。其中,接班人的目标条件,在邓小平的谈话中得到充分阐述,概括起来就是比较年轻,坚持现行路线,正派且党性强,懂专业。

这时干部“四化”的意思虽然已表达出来,但还未上升到“化”的高度。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始部分明确表达了出来。讲话不仅要求注意“干部的政治思想状况和业务能力”,而且要求“尽可能地增加中年、青年干部”“把大批经过实践考验,得到群众拥护的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实现“干部队伍的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19]讲话在原有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讲话经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是全党集体意志的体现。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锻炼党的高级干部的场所,目的在于为集体交接班做准备。邓小平、陈云、叶剑英不约而同地在会上对干部交接班条件作出重要论述,指出要“培养精干正派的青年人接自己的班”[20],“要培养一批技术干部到各级领导机关里来”;这些人不仅“党性要强,要有干劲”[21],而且要“有专业知识、有管理能力、很能干”。[22]随后,胡耀邦在中央组织部召开的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座谈会上说,理想领导班子的“基本条件是,班子里的成员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指出,中央“这样讲,方针就明确了”。[23]把以上四人的话作进一步分析便可看出,中共中央的考虑是从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目标层面讲的,但毕竟还未明晰地全部表达出来。

此时,把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四个词汇有机融合在一起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干部队伍建设经常化、制度化,已渐渐明晰。陈云洞察时势,深思熟虑,把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凝练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24]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予以引用和肯定。

虽然陈云的表达已较为清晰,但在整理讲话的过程中有的同志感到中间少了一个凝练的政治目标条件,于是在原有“四化”的基础上加上了“革命化”。这样,“四化”就变成了“五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化。随后,“制度化”被去掉,又变成了“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提法上的变化,事先征求了陈云的意见。这里的“制度化”是指干部新老交替、提拔年轻干部、干部离退休等的制度化。[25]

干部“四化”固定提法形成的标志,应该是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陈云在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化,仍然是我们在干部政策上的大方针”[26]。也就是说,直到1980年底,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在陈云看来仍为“五化”。同年6月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干部队伍建设方针表述为:“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27]之后,干部建设方针四个方面的表述固定了下来。但“制度化”表达的取舍,并非意味着其地位的矮化,而是另有深意。

(三)在制度化思想的推动下步入规制化进程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28]邓小平意蕴深刻的话语,既反映出中央领导层对“文革”忽视制度建设的迁思回虑,也折射出党中央以制度入手铺陈治国理政的坚定决心。在这种背景下,干部队伍“四化”建设走上制度化规程,乃大势所趋。因此,去掉“制度化”的表达,不仅避免了语义的重复,而且实现了认识和实践的跃升。

1979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主持召开了粉碎“四人帮”后首次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胡耀邦到会传达了邓小平关于组织工作的意见。邓小平的意见主要体现在同年7月到8月视察沪、鲁、津的谈话中。意见不仅指出组织路线还没有解决,而且提出“组织工作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不能搞政治运动,比如整风、提干、整党等等,不能在全党用搞政治运动的办法来解决”的想法。胡耀邦结合自己的理解说,没有解决就是我们还没有“用明确的、科学的语言概括出来,像政治路线、思想路线那样具有法规的性质,为全党同志所理解和掌握,并遵循这条路线前进”。[29]不难看出,在反思“文革”时期组织工作的同时,中共中央正在思考新时期组织工作制度化问题。

组织工作制度化意识的形成大大推进了干部“四化”制度化进程。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实现了干部队伍制度化建设质的突破。《准则》明确提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干部队伍,同时把适合于这个要求的中年和青年干部(包括党员和非党员)大胆地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30]的要求。这就是当时干部队伍建设具体目标的表述。就地位来说,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准则是党章的重要补充,是党内的重要法规。然而,中共十一大通过的党章在内容和结构上不够完善,有的条文沿袭了“文革”的一些提法,新的党章这时正在讨论、修改之中,尚未制定出来。由此看来,制定、通过《准则》的意义非同一般。据此推断,《准则》写入干部队伍建设具体目标的意义同样不容低估。确而言之,这是干部“四化”走上规制化进程的关键一步,体现了全党的集体意志和认识跃进。

干部“四化”在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中上升至党内根本大法的地位。新党章从1979年冬天开始修改,直到中共十二大通过,历时近三载。设置“党的干部”一章是新党章与过往党章的一个重要不同点。新党章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并且要求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31]干部“四化”方针,一经形成,便写入了党章,从而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期指导指针。

三、制定干部“四化”方针的历史经验

干部“四化”方针的制定,正确处理了原则与方针之间的关系,汲取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智慧,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用人观,凝练于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的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

(一)正确处理原则与目标的关系是正确制定和执行干部“四化”方针的关键

正确处理好原则与方针之间的关系,是制定和执行干部“四化”方针的一条成功之道。目标是做事的方向,原则是实现目标的尺度。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和选拔干部德才兼备标准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

正如《人民日报》发文所指出的:干部“四化”,从一开始就是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提出来的;干部标准,则是考察、评价、选拔干部的具体尺度。干部“四化”为指导方针,德才兼备为衡量干部的标准,两者范畴和涵义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将“四化”方针视为干部标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执行,就会出现偏差,以至影响对干部“四化”方针的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文章举例说,如果把年轻化作为干部标准,那就可能导致选拔干部一味强调年轻,甚至越年轻越好,而把大批不那么年轻但很优秀、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排斥于我们的视野之外。如果把知识化和专业化作为干部标准,那就可能导致只讲学历、不看实际工作能力等偏向。文章最后指出,“前些年少数地方出现的‘唯文凭’一类的偏向,就与某些同志认识上的混乱有关。”[32]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在制定干部“四化”方针的过程中对方针与原则有着准确的把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队伍战略指导方针,才能进而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推进干部队伍“四化”建设。这一点在当前的干部队伍建设中仍然需要高度重视。

(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用人观为指导赋予干部路线生命力

干部“四化”方针确立的原则是德才兼备,德才兼备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的标准。它之所以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植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确立起来的。

“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要津之位,是做人立身的根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不仅是国人言行的规约,而且是选官用人的重要评判标准。“才”在官员选拔任用中的地位同样不可或缺。西周有“考其德行”“察其道艺”的说法。关于“德”“才”的关系,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名言因精粹了选人用人的原则流传至久且远。这里的“德”是指贤德,也就是向善的道德。易言之,“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觑,通常指德才兼具。因此,古人有“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的名言警句。它后来简化为 “任人唯贤”的惯用说法,业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这一有益的文化营养。毛泽东指出:“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33]

从对马克思主义用人观的承继来说,无产阶级理论家对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标准都有其经典的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选出的公职人员应是社会的公仆,应兼具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两方面的素质。这显然体现了德才兼备的原则。列宁认为,实现苏维埃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做好组织工作,“力求尽量慎重而耐心地去考验和识别真正的组织家”。这样的组织家“具有清醒头脑和实际才干”“既忠实于社会主义,又善于不声不响地使很多人在苏维埃组织范围内坚定地、同心协力地工作”“这样的人,经过多次考验,让他们从担负最简单的任务进而担负最困难的任务,然后才应提拔到领导国民劳动和领导管理工作的负责岗位上来”。[34]列宁的这段话对干部的要求,既包括政治素养、组织能力、业务能力等综合要求,又包括干部成长的必经途径。

(三)汲取自身选人用人历史智慧才能使党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不断前进

一项战略指导方针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般要历经历史的沉淀才能最终酝酿出来。干部“四化”方针就是反思了党自身的选人用人实践才最终形成的。德才兼备是选人用人的标准,但如何据此实现选人用人的目标,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的问题。

德才兼备原则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35]不同历史时期好干部的标准,其实就是德才兼备的具体内容。要实现不同历史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只有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德才兼备的具体标准来衡量。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指出,干部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36]此种“性格和作风”可以理解为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这一时期干部德才标准就是“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高潮的兴起对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的要求。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上提出了将来“中央委员会中应该有许多工程师,许多科学家”的愿望。[37]其意旨在于逐步实现领导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与此同时,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阐述了中央打算让干部“在一定的行业中‘稳定’下来,实行干部专业化”的考虑。[38]1964年1月,邓小平指出,“干部年轻化问题,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带有方针性的问题。”[39]同年4月,安子文指出了干部队伍面临的两个大问题。一是干部队伍与国内形势不适应的状况。这种状况是“缺乏足够数量的、政治上坚强的、熟悉各行各业业务的干部”。二是“县以上各级领导核心,普遍缺乏新的血液”。“为了将来接班接得好,为了使县以上各级领导工作做得更深入、更有朝气,要求在各级领导核心中经常保持一些年轻有为的新生力量”。[40]同年7月14日,《人民日报》以《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为题发表致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提出了接班人的五项政治条件。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其实已经在不同场合提了出来,选拔干部的具体标准当然是“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干部队伍建设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目标思想已经萌生。萌生的思想,作为历史智识沉淀下来,已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丰富智慧。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制定了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换言之,以往的选人用人实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汲取了其中的历史智慧,站在自己实践的肩膀上制定出这一长远的战略方针,从而推动自身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猜你喜欢

方针四化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探索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关于抗日战争的一般方针和具体方针
我们应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19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