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径下的整体性治理策略
——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
2023-12-29聂智卿
聂智卿 王 兵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策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一直是策略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为此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但在实践中,什么样的治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些目标,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已在一些乡村振兴案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选择陕西省袁家村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解析整体性治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用逻辑,期望为更多乡村提高治理效能提供思考与参考。整体性治理理念起源于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在1997年的研究。面对社会和环境问题增长的复杂性,单一学科和部门的解决方案显然已不再适用。特别是在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挑战日益凸显的今天,整体性治理理论获得了广泛关注。整体性治理理念着重于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融入多个领域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旨在实现更为全面和协调的决策与实践。这种转变反映了学术界对于复杂问题的新认识,并获得了国际组织、学者及政策制定者的广泛重视。
一、理论延展:乡村振兴中的整体性治理理念
(一)整体性治理在乡村振兴中的全面特质
乡村振兴的背后需要一个综合而全面的决策预案,整体性治理理念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指导思想。相对于简单的针对某一问题的传统解决方式,整体性治理在乡村振兴的技术路径和实际效果上呈现出更加协同和广泛的策略。传统的单一视角方法在面对乡村的复杂问题时,经常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导致根源问题仍然存在。而整体性治理不仅对乡村资源和需求有更全面地了解,而且更能有效调动和整合各种建设力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这种治理方法强调了对各种资源的综合管理和长远规划,特别是在弥补农村发展短板中,确保各领域能平衡发展。它在资源分配和信息共享上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地支撑,确保了长期与短期发展双赢的局面,这是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主要贡献。
(二)乡村振兴中整体性治理的协同效应
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生产要素的高效协同,确保这些生产要素能协同工作并最大化发挥它们的潜力,显得尤为关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横向间部门与领域、纵向间不同管理层级,以及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都要实现高度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来说,考虑到乡村振兴的长期性,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与任务也需协同规划以确保未来收益的持续获得。整体性治理正是针对这种诉求,通过整合各方利益和需求,助推各领域和层级之间的协同,最大化地减少潜在的冲突和冗余,从而充分利用所有生产要素。此外,该治理理念还倡导灵活多变的决策和管理策略,使得乡村治理能够更敏捷地应对变化中的环境,减轻由于僵化决策引起的潜在风险。
二、整体性治理下的袁家村:基于一个典型样本的考察
(一)对资源禀赋的整合与利用
陕西省袁家村地处关中平原北部,是传统的农业区,就发展禀赋来看,既有发展农业所需的自然环境,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村”的过程中,袁家村有效利用了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民俗文化、人力资本与品牌效应等多方面的发展资源,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将各种发展资源进行高效统筹,充分发挥出了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基于适宜的自然条件,当地可以进行农业生产,为本地村民及外地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同时,绿色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让土地释放更大的效益。基于当地农耕文明背景,当地对本土民俗文化进行了进一步深挖利用,打造了如关中印象体验地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游览区域以吸引更多游客。无论走何种发展道路,人都是实现有效发展最根本的动力。袁家村充分发挥了当地农民的创业潜力和劳动力,通过农民合作社的合作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参与旅游产业。袁家村还建立了农民学校和袁家村夜校,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提升,为农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此外,通过多年发展,袁家村也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效应。他们注重旅游软环境的治理和素质提升,力求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袁家村的品牌形象和口碑资源也逐渐成为推动其进一步扩展和发展的重要资本。通过有效利用以上资源禀赋,袁家村成功地将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此提高了本地众多村民与外地经营者的生活品质,在旅游产业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二)对社会力量的统筹与协调
袁家村的发展模式重视对各种社会力量的统筹与协调,始终坚持以村两委会班子为核心,书记为带头人,村干部是服务队,农民是主力军。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本地村民被有效组织起来投身旅游产业,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作为旅游产业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群体的各种利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在当地发展模式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当地农民持续受益,生活质量稳步提升。袁家村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政策也吸引了一批外地商家进行投资经营,在对各种经营资源的分配与协调方面,充分考虑了各经营者的利益诉求,无论是对经营场所等硬件设施的配套还是宣传与推广,袁家村都给予了外地商家有力地支持。
(三)对发展情势的适应与融入
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袁家村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与创新思维,对不断变化的发展情势保持着较高的适应性。随着客流量不断增加,袁家村打造了关中美食一条街和关中特色民宿,用更多元的体验项目承接了庞大的消费需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袁家村内部也建立了有效的村民教育机制,对于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村民内部进行研讨,并形成有效方案加以解决。村支部每年也会组织村民外出学习,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以此来提高袁家村整体的服务水平。
(四)对内生动力的激发与强化
袁家村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始终以农民为主体,通过各种策略地调整让农民群体持续受益,从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发展动力。首先,在决策阶段,袁家村就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将他们纳入决策过程中。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来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确保村集体的发展方向符合农民的利益。在进行经营活动时,村民既可以获得各种就业机会,也可以在合适的平台进行创业。例如,2021年“五一”期间,袁家村小吃街入口处新开了一家烤肉店,其位置与产品都十分具有竞争力,这家烤肉店并非属于一家一户,也不是村干部或某投资商所有,而是属于全体村民,大家都可以报名入股,共同经营,共同分红。因此,许多村民都在客流量高峰时段主动前往烤肉店帮忙,烤肉店营业时会播放特色音乐,烟火气与吆喝声交织其间,为小吃街的火爆场面添了一抹重彩。在经营门类方面,袁家村则通过“一家一品”等方式有效遏制了同质化倾向。同时,丰富的学习机会与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也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创业积极性,持续激发并强化着袁家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经验总结与建议: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整体性治理
(一)强化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袁家村的品牌优势植根于关中地区特色的农耕文化,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产品的推出还是品牌的打造,关中农耕文化都是袁家村特色旅游的核心要素。随着景区规模与体量的进一步扩大,袁家村也出现了更加多元的经营模式,如艺术长廊、跑马场、祠堂街、书院街等等,这些新型的经营场所力图覆盖更多类型的游客群体,以承接更多样的消费需求,但就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的经营场所并未复制关中小吃街的成功,有些经营场所距离游客众多的小吃街仅数十米却门可罗雀,这意味着袁家村的发展路径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在经营模式方面,袁家村应立足关中农耕文化,强化自身的战略定位,在保持关中小吃街竞争力的前提下,围绕观众饮食文化进行多元化探索,将想要进行探索的发展方向与已经形成的独特优势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资源,让袁家村在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竞争力、生命力。
(二)增加维护投入,完善景区内部环境
目前,袁家村景区总体建设已基本成型,随着客流量的持续增长,各项基础设施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仍存在规划不够合理,设施便捷度一般等需要改进之处。景区内的道路较为狭窄,如果通行效率下降,则会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在设施齐全度方面,袁家村景区内的洗手间、休息室等场所较少,并且位置较偏,不易查找。停车场的建设方面,袁家村投入了充足的资金,并且在村外建成了多个停车场,但在停车入村的便捷度方面,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村外的停车场距离景区较远,停车后步行至村内仍需至少十余分钟,因此部分游客为图方便将车停放在村口道路上,客观来看,停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而造成的通行效率降低现象依然存在。袁家村应进一步加大建设维护方面的投入,对景区内需要维护检修的房屋设施进行及时的修缮,同时完善景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以保障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需要尽早进行后续规划以承载日趋庞大的游客群体。
(三)促进信息共享,持续优化决策流程
良好的发展理念需要每一位经营者用实际行动加以贯彻落实。以餐饮行业为例,袁家村对原材料与产品的质量以及制作工艺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但具体到商家层面,并不是所有商家都按照高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选购,各种店铺的原材料采购工作通常由经营者自行负责,材料来源地包括但不限于周边村镇,这并不能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在产品方面,有个别商家供应的食材出现变质的情况,但游客在完成消费后即离开景区,对于此类事件通常难以有效维权,而此类信息通常也难以及时被村集体掌握。在进行重大问题决策、发展方案制定与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时,村庄内部的即时信息是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无论是对于经营主体的监督还是对游客口碑的关注,都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在村集体间的流动,为决策流程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助力。
(四)重视评估监督,形成有效监评体系
在保证信息畅通的前提下,建立高效的监督评估体系,对商家、工作人员等服务群体进行有效的监督,是维持袁家村高标准景区建设的保障,如果指定标准而忽视监督,标准便只会停留在纸面上。因此,袁家村可以探索成立由村委会成员、相关专业人士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评估监督小组,在管理层面形成一定的监督力量来负责评估袁家村的发展情况和监督相关工作。同时,也可以鼓励村民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如此可以拓宽监督评价体系的覆盖面,并进一步减少监督评价工作的死角。通过以上措施,袁家村可以建立起一个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监督评估体系,促进自身的发展,并确保发展过程中的公正性、透明度和可持续性,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