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3-12-29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教课外融合

鲁 萌

(安徽三联学院体育部,合肥 230601)

2020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增强体质、享受乐趣、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教融合的提出,为高等院校体育发展扫清了障碍。高校体育教育应认清我国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开足开齐体育课,不仅要“有”,还要向“优”发展。通过深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路径,多维度探析并传播正确的体育锻炼理念,打造一体化的体育课内外新型教学机制,提供与之对应的平台、服务和比赛,为推动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1 体教融合概述

《意见》的印发引起了教育界、体育界众多学者的热议,基于融合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视域,纷纷表达了对《意见》的看法和观点。新时代背景下,在健康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绝不是体育与教育简单式的叠加,更不是浅层意义和表面形式的结合,需要体育系统部门与教育系统和学科之间达成深度融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力促体育与教育部门在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多领域产生合力,真正挖掘其深层含义,实现多部门、多学科的有机联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资源共享,平衡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关系,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使学校体育工作主体地位更加明确,强调家、校、社会和学生的共同责任。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提出,只有健全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体系,将体育课程、训练队、体育社团有机融合,尽可能创造体育锻炼条件,确保课内外教学一体化,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体育锻炼氛围[1]。

2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参与各类体育运动中,兴趣仍是影响学习和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才会增强学生体育的动力和激情。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应用之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衔接。学生可以基于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所热爱的项目,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运动水平和差异化学情,创设不同类别的学习层次,确保课内和课外教学实现同步,提升运动学习的效果和质量[2]。

2.2 提升过程性评价的实效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评价考核方式多以终结性模式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单一、覆盖面有限,而且评价效果不够科学。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以过程与结果作为考核对象,打破了终结性评价模式的束缚,评价激励机制更为合理、有效。根据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习惯、态度,将其量化打分赋值到整体评价中,真正做到了对学生体育水平的全面考核和差异化对待,教学针对性更强,评价方式更准确、科学,学生反馈效果普遍较好。

2.3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实践证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高校将会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同时教师在课外活动和竞赛中给予全面监管和指导,帮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保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学校会在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方面下功夫,体育活动机制形成常态化,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素质[3]。

2.4 师资竞争性增强

由于教学内容和指导需求逐步增加,对体育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指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考验。面对师资竞争性提升,要求体育教师主动寻求转变,既要夯实理论基础,吸收前沿的教育经验,还要做好课外实践的指导工作,提升个人在课内外教学的胜任力。此外课内外教学中,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如何达到学生预期的满意度,需要体育教师认真领悟改革的精髓,不遗余力地创新教学内容、思路和组织方法,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并带动学生。

2.5 施教针对性更精准

高校体育课程学时有限,仅靠课堂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并不现实。特别是体育学科具有实践特征,需要不断积累和持久坚持才能够熟练技能。课内外一体化实现了课堂教学向课外练习的延伸,依托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延长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学生活动量增加,而且教学活动有组织、有针对性开展,经过一段时间自学或互学,学生能够掌握一项或多项终身体育技能,为自主练习和水平进阶提供保障。

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基于既定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规范化教学过程,形成稳定的教学输出,产生科学合理的评价效果,确保一体化教学顺利推进。根据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特点,结合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向,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入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总体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覆盖学生体育参与的全过程,设置了课堂分层教学以及课外精准指导两大板块,借助细化举措确保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耦合联动,以高效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4]。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课内板块仍需要以教师为主导,面向大一、大二的学生,设置自主选择项目,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化的健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层次。当然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明晰自身专项基础,根据自身的素质情况理性选择基础班或提高班。部分学生经过一阶段练习后,发现学习吃力,感觉并不适合专项班级。或者一部分学生潜力巨大,接受能力快,经过练习后,进步显著。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学校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重新选课的机会,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在课外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和学生助教的方式,根据学生课内学习效果和动态化反馈,每周开展4次分层次教学指导活动,达到对课内补充和升华的效果。课外教学实行动态分层,指导教师做好统计,掌握学生参与频率和进步情况,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由于课外教学任务量大,课外分层教学要发挥学生助教的作用,帮助教师协调课后教学管理,协助教师完成各项教学组织和指导工作。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分值比重为6:4,要求学生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在遵守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体育社团、校内外体育活动或竞赛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学习。同时教师应全力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课外教学工作的设计、组织、优化和评价工作,有策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主,培养其自主锻炼能力,确保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教学无缝对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突破了以往课外体育无辅导、无监管、无器材的困境,开创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实现了对学生体育参与的全过程管理,全面开发学生运动潜力,有助于落实体育育人功能,促进了终身体育习惯养成[5]。

4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优化对策

4.1 成立课外单项体育俱乐部

依据《意见》指示要求,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成立体育俱乐部联盟,与公共体育教学部有机对接。通过组建不同类别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实行会员制教学模式,下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等级,精准针对零基础、有一定基础和运动队成员的学生,设计校内外体育赛事协同计划,精准衔接社会体育训练和培训体系,形成多元联动机制。依托灵活多变的俱乐部社团活动,确保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体育俱乐部快速进步成长,循序渐进提升运动水平,增强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质。要求公共体育部做好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优选不同项目类型的指导教师,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合理化调整体育师资队伍,保证体育教学活动指导的科学性。教师负责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以及人员的录取,俱乐部学生会员按照自愿、自主的原则参与。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学员数量设专职管理人员,安排学生参与团队协作。在高质量配齐指导教师的基础上,还要增加体育专项课的项目设置,学生助教则负责课外体育教学以及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助教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体育特长,并愿意从事服务性保障管理工作,按照规章制度流程执行,以期增强课外管理的实效性。教师可根据助教表现,在学期总成绩赋予一定的奖励成绩,旨在激发课外教学的活力。通过建立纵向动态考核评价体系,改变过去松散、无序、低效的状态,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以及学生运动动机与兴趣[6]。

4.2 坚持一体化指导有机联系

体教融合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校体育一体化教学应树立“赛教融合、以赛促教”的教育理念,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一体化指导有机联系,将课内与课外两个单元全面统筹,注重健康理念的传播。在确保课内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学校体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打破原有班级、人数等限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注重教学内容衔接,以期解决长久以来的“学训矛盾”。通过拓展教学的时空束缚,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强化分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此外,结合地域性特征,根据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不断丰富学校体育竞赛活动,重视体育社团建设,确保课外教学成为课内教学的充分延续,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规划。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竞赛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保持一定的连贯性,科学构建多元育人课程体系,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依托健全的竞赛课程选拔方法,学生可依据自身兴趣和身体状况,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参与,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此外发挥榜样的辐射影响力,产生力量凝聚、情感承载的效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自信心,进而改善自身的身体状况,保障定量的体育锻炼,助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使其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7-8]。

4.3 兼顾个体差异

体教融合背景下,依据《意见》指示精神,高校应将“教会、勤练、常赛”作为指导目标,兼顾个体差异。一方面,加强体质健康预警,开展竞赛体育主题活动,建立分层评价体系,结果中要呈现预警等级,为学生创造德育情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采用同一标准、统一评价的方式开展动态管理,加强“课、训、社”一体化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态度、积极性和进步幅度,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双重机制,进行有效地规划指导,保证实用性和连贯性,以期提升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巩固学生的运动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此外,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安排训练,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体育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安排合适的运动强度与训练量,进行有效地规划指导。围绕体育学科的独有育人特性,在公平的竞技氛围下,引导学生调整体育锻炼方法。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构建校内外体育竞赛体系,保障学生体质锻炼的效果,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幸福感,形成健康行为与习惯,促进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真正实现“育体又育人”的融合目标[9]。

4.4 构筑课内外信息指导平台

在以往体育教学中,师生除了课内短暂交集之外,课后交互的机会和时间很少。正是由于缺少互动,教师不仅难以及时掌握学情变化,而且一些学生无法得到有效地指导。在新时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线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紧跟国家政策,全面落实《意见》的内涵和方针,将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以信息化教育为抓手,利用多元化的交互工具搭建新型的课外交流平台,依托更专业的平台、服务手段,例如App健康跑、智慧跳绳、智能社团打卡等,培养与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极力保障学生课下体育学习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将微课视频、PPT等教学资源预先推送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培养其自主锻炼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遇到难题后,可以利用交互平台实时与教师进行多维互动,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通过作业进一步评价反馈,形成多元协同治理的局面,为后续一体化教学的优化做好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10]。

5 结 语

体教融合深化改革,赋予了高校体育新的功能与使命。未来发展与改革的路途还很漫长,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压力和难度面前,高校体育教学应深入贯彻《意见》的指示精神,加大改革力度与进度,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有机联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联动耦合。一线体育工作者应了解竞技体育的内涵,注重健康理念的传播,健全规章制度,兼顾个体差异,构建普通高校校内外竞赛体系,优化体育社团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体质健康预警以及体育锻炼的考核评价,实现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使命,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体教课外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