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精品课程构建策略研究
2023-12-29涂德凤
涂德凤
(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合肥 230008)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社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化并完善高校课程体系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体系的高度融合是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未来趋势。精品课程构建是实施内涵式发展计划和促进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是高校开放课程的延伸与发展,集高校优秀教师团队、优质教学资源、先进教学模式及课程载体于一体,是高校特色性和标杆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可以激发高校教学团队的创新发展积极性,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的创新,提升教学质量。2003年,国家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1]。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精品课程开发的主要工具与重要载体,在线课程成为精品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为课程研发与呈现的关键手段与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弥补了高校传统教学课程过于文本化的缺陷,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在校际的流动与共享,提升了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实力。互联网时代,探索信息技术在高校精品课程构建过程中作为信息媒介的方式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媒介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精品课程构建的必要性
2003年至今,中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现已建成超过5 000门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精品课程,推动了教学资源库的优化与创新,促进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设优质精品课程,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高校育人质量。
1.1 精品课程构建是高等教育整体软实力提升的必要手段
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媒介,是高校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精品课程构建是提升育人质量、促进转型发展的必要手段。首先,课程改革发展是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组成。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在网络平台传播速度极快,大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络空间获取信息、习得新知识,传统教学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精品课程是高校结合自身教学优势,创新发展课程体系的具体体现。其次,课程改革是学科知识体系亟须不断补充与完善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主要方式,高校课程内容应紧随时代发展,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与热点。精品课程是优秀教学团队将原有课程内容与创新知识相结合形成的产物,有助于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校整体实力。最后,课程改革是高校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举措。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已经到来,受生源质量、教学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高校育人质量面临严峻挑战[3]。课程内容的组织及呈现方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精品课程的构建是高校对传统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有助于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提升。
1.2 精品课程构建是高校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突出体现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优质课程充分发挥育人价值的根本保障。精品课程应用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学模式的适用性。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活动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突出体现。一方面,信息技术是精品课程呈现的重要工具。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的普及,教育信息化2.0时代已然来临,教学信息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4]。高校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精品课程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海量的网络资源与先进的网络技术是高校精品课程构建的重要基石。精品课程的整个教学流程是以网络工具为依托的,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教学的组织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更大限度提升育人效应。
1.3 精品课程构建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始实施教学信息化改革,但受办学实力的影响,不同办学层次高校所掌握的教学资源质量也相同。例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与“双一流”院校相比,教师专业素养水平不同,生源质量不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也不同[5]。构建精品课程有助于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多是开放非营利性的,不但本校师生可以免费获取教学视频、文本资源,其他高校师生也可以跨院校进入网站搜索、查询、下载学习需要的教学资料。一方面,借助先进网络技术的优势,高校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地域、院校的限制,获取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精品课程的构建,不断更新自身教学技能,提升教学专业素养,创新学科教学手段与内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2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精品课程构建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观念层面:精品课程认识不足导致实用价值较低
精品课程构建需要一定时间的知识积累与实践经验,在不断更新创造中走向成熟。现阶段,部分高校精品课程实用价值偏低,究其缘由,高校师生对精品课程认知不足是根本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精品课程的深刻内涵理解不足。一方面,部分高校宣传力度不大导致部分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认知不足。精品课程发展20余年来,其影响范围局限于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管理负责人员,学生对精品课程的了解与认知比较少,高校对精品课程育人价值的宣传力度不足。另一方面,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出现偏移,影响学生认知。部分高校教师建设精品课程目的在于参加评选、完成教学任务,精品课程实际应用成效偏低,降低了其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二是部分学生对精品课程的使用方式了解不充分。目前,精品课程网站平台建设不够成熟,学生登陆精品课程网站只能通过教师分享的链接登陆,甚至部分精品课程的访问受限,学生无法及时获取课程资源,与精品课程建设初衷相违背,无法达到共享优质资源的目标,影响学生学习精品课程的热情[6]。精品课程建设前期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较大,但实用价值偏低,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制约了精品课程的发展。
2.2 教师层面:专业信息素养偏低导致课程开发受限
教师是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体。现阶段,部分高校精品课程教师团队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信息素养偏低等因素制约课程建设[7]。首先,人员流动性大直接造成精品课程构建的教师团队组织松散。课程开发仅靠一个人是无法实现的,需要依托优秀的教师团队。精品课程创新研发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教师团队应具备合理的组织结构,但现阶段,部分高校精品课程研发团队成员因为工作变动、院系管理工作安排、出国访问深造等原因时常更换,出现人员流动现象,影响课程研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其次,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低影响精品课程内容设计。精品课程研发过程中,内容的编排、设计及呈现离不开网络工具。要想充分发挥精品课程育人价值,教师应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仅处于可以熟练运用多媒体的阶段,对于动画设计、音频视频在文本中的应用等技能不够熟练,对于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应用处于探索认知阶段,比如X-Mind系列思维导图软件。最后,部分教师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影响建设精品课程热情。近年来,部分高校为提升社会声誉,吸引优质生源,将工作重心转向学科科研,大幅度增加教师科研任务,教师的工作重心也从教学转移到科研上来,成为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精品课程开发属于教学工作范畴,教师科研工作压力大直接制约其参与精品课程研发的积极性,影响精品课程质量。
2.3 管理层面:评估体系脱离实际导致发展速度缓慢
“重建设、轻发展”是现阶段高校精品课程研发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阶段,部分高校精品课程的评审体系尚不健全,影响课程的实用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评估主体单一。目前,部分高校精品课程成果主要由该学科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评价,缺乏教师与学生需求分析。学生是精品课程学习主体,一线教师是精品课程使用主体,师生对精品课程的评价更有参考价值,评估主体的单一化会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度,造成精品课程的应用性较低,且无法及时改革发展[8]。其二,评估内容片面。一方面精品课程评价内容重心在学科专业知识的呈现,忽视价值观教育的融入;另一方面精品课程评价内容侧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教育。评价的片面性直接造成教师开发课程时内容设置的片面性,不利于精品课程的良性发展。其三,评价指标难以把握。评价指标是否全面系统直接决定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提高育人质量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实际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载体,课程评估应从实际教学出发。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精品课程评价多以录播课的形式进行评价,并未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展开,对其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价缺失。
2.4 平台层面:软件更新不及时导致课程呈现形式单一
自国家启动精品课程改革工作起,全国各个高校开始建设精品课程网站,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将学校开发的精品课程通过专门网站免费对外开放,以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随着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对网络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部分高校受自身办学实力影响,网络平台建设不畅,影响精品课程呈现形式,制约优质资源共享。具体而言,其一,支持精品课程网站运行的软件、技术先进,维护更新成本较大。不同学科教师研发精品课程应用的网络技术差异较大,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要求不同。网站运行多种计算机语言,对高校计算机管理工作人员的统一规划、维护提出严峻挑战,网站整体维护成本高、难度大,部分高校受自身办学实力影响,网站建设水平较低,制约精品课程技术研发。其二,网站大多应用静态页面技术,信息交互性差[9]。现阶段,高校网站建设多以静态页面技术为主,不仅安全性能不高,知识产权无法得到保障,而且信息交互性能较差,高校师生无法及时在视频页面进行实时互动。其三,网站教学软件更新不及时是精品课程创新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学软件的更新速度随之加快,高校对教学软件的引进与开发能力不足直接阻碍教学信息化改革进程的推进。
3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精品课程构建路径
3.1 增强师生对精品课程构建理念的认同
部分教师与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认知较浅是高校构建精品课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应重视增强师生对精品课程构建理念的认同,深化对精品课程育人价值的认识。一线教师是精品课程使用的主体,必须强化其对精品课程使用流程、使用范围的了解与认识,以有效提高精品课程的应用性[10]。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深层认识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可以借助班级微信群、学院微信公众号、课堂、学生会组织等在全校范围内对精品课程网站基本使用技能进行宣传讲解,提高学生对精品课程的内在认同,同时应简化高校师生在精品课程网站登录注册流程、在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普及网站使用注意事项,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精品课程学习的浓厚氛围。
3.2 强化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素养
建设一支信息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教师团队是精品课程研发的重中之重。教师是精品课程研发的主要责任主体,其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直接影响精品课程建设质量[11]。第一,组建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研发团队。高校应遴选合适的教师成员,做好人员流动管理,促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在引进团队人员时,高校应从专业知识结构、信息化教学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全方位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关注团队成员近五年的职称发展,避免教师由于深造、人事调整等客观原因造成不良的人员流动,破坏精品课程研发团队内部的生态平衡。第二,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训。现阶段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大多是高职称群体,这一群体的最大劣势就是教学信息技术能力薄弱。对此,高校应强化精品课程研发团队成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理论培训+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开展培训,帮助教师快速提高信息素养。
3.3 创新精品课程教学实用性评估体系
高校应不断完善精品课程评估体系,保障高校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以评促管、以评促改”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2]。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精品课程研发团队对研发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与认识,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精品课程进行反馈与完善。因此,高校应创新精品课程教学实用性评估体系。首先,完善评价主体。精品课程的评价主体并不能局限于特定的专家、学者,教师与学生作为精品课程的应用主体,应积极参与评价,多元主体评价有利于提高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其次,健全评价内容。现阶段,精品课程的评价内容侧重于学科专业角度,忽视价值观教育的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下,精品课程评价应增加思政教育评价内容,顺应时代育人需求。同时,精品课程评价不应该止步于对录播课的评价,评审专家应走进课堂,通过实际教学进行客观评价。最后,灵活设置评价指标。不同的学科专业精品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汉语言专业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文化的培养,机械工程专业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高校应结合专业特色、价值观教育、技能培养三个方面,灵活设置评价指标及其比重,科学评估精品课程育人价值。
3.4 优化精品课程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
随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不断创新与变革,高校精品课程的教学方式、工具等方面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创新发展,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被动学习。高校应积极引入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精品课程教学信息化平台,为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提供依托载体[13]。首先,高校应增加经费投入,引进先进教学软件,并设置统一管理中心,及时维护精品课程网站。目前,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的运行管理多由高校计算机管理部门负责,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对精品课程内容并不了解,只确保了精品课程录播课可以正常播放与下载,忽略优质资源共享共通。高校应设置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管理中心,根据师生学习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精品课程使用效率。其次,高校师生应在精品课程使用的过程中,联合微信、钉钉、腾讯视频等交互软件,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提高精品课程网站的交互性,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