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鱼细菌性烂鳃及防控措施

2023-12-29赵华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8期
关键词:柱状染病草鱼

赵华波

(灌云县同兴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江苏 灌云 222233)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主要是由柱状黄杆菌所引起,细菌性疾病在草鱼等淡水鱼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而细菌性烂鳃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或者水温较高的地区,但是该病一年四季都存在染病的可能,其中每年的4~10 月是细菌性烂鳃病的高发期,而6~9 月是该病的流行期。通常草鱼细菌性烂鳃病不会单独发生,发生时常伴随细菌性赤皮病以及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病对草鱼养殖的危害较大,若防治不及时,草鱼很容易出现成片的死亡,所以,做好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控工作,对维护养殖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表现

草鱼感染细菌性烂鳃病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鱼体发黑,尤其是草鱼的头部发黑更为明显,此外染病草鱼的反应速度明显降低,行动比较缓慢且不愿随鱼群一起游动,进食量较少,呼吸出现问题。此外,染病草鱼腮盖部位也会出现异常,如表皮组织充血等,触摸腮丝部位发现黏液明显增多,且会出现肿胀现象。随着病情的加重,染病鱼的腮盖骨会出现炎症,最后发生腐烂。取染病草鱼鱼鳃部位制成样本并加入的无菌水静置15 min 左右,在显微镜下就能够观察到样本中存在大量的柱状体细菌,即柱状黄杆菌。

2 原因分析

导致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原因较多(1)气候原因,气温升高会导致草鱼出现细菌性烂鳃病,尤其是在比较浅的养殖水域,若连续多天受高温以及降水影响,草鱼患细菌性烂鳃病的概率会大幅提升。(2)喂养原因,在日常喂养过程中若使用发霉变质饲料,或使用的饲料可导致草鱼免疫力低下,这些均会使得草鱼感染烂鳃病。(3)管理问题草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若养殖水质较差或者存在污染情况,水体内就会生成大量的细菌,并使得草鱼感染烂鳃病。(4)鱼塘内供氧不足、草鱼受伤或者在治疗其他疾病时药物使用不合理等均会导致草鱼烂鳃病。(5)病菌感染是导致与烂鳃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当养殖池内存在寄生虫时,寄生虫会进入到草鱼的腮部并造成损伤,伤口长期暴露在水体中也会感染烂鳃病。

3 病原特点

目前该领域普遍认为导致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柱状黄杆菌。其菌落为圆形,菌落的边缘比较整齐且中间比较厚,颜色通常为浅红,且带有一定的黏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菌落会逐渐向四周分散,且菌落的颜色也会由浅红色转变为黄色。柱状黄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最为适宜的生存温度为25~35 ℃,其中在28 ℃的环境下最为活跃,在5 ℃的环境中同样能够生存很长时间。在pH 6~8 的环境下比较活跃,柱状黄杆菌为兼性好氧菌,即便是在氧气匮乏的条件下也能够生存,但是生长和繁殖均会受到抑制。在水质较差的环境下容易形成优势菌。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与水体中且基本不可能将其彻底清除。有研究表明水体中柱状黄杆菌的数量甚至要高于浮游生物10~100 倍。不同淡水鱼品种体表中的柱状黄杆菌数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常见的四大养殖淡水鱼中,体表带菌数量最多的为草鱼;在分类学中可以将柱状黄杆菌分为三个基因类型,且不同基因类型存在的菌株也不相同,如I 基因包括三个不同的菌株,且菌株的感染性以及危害性也并不相同,强毒性致病菌在感染草鱼18 h 左右就会导致染病与死亡,且在病死鱼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草鱼在感染弱毒病菌后则会出现临床表现,且病程比较长,染病草鱼会出现如烂鳃以及头部发黑等现象。强毒菌株在二价阳离子浓度较高、亚硝酸盐含量高、有机质含量高、水温较高的水体中的感染能力均强于弱病菌。

4 防控措施

(1)群体免疫是防控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最为有效的方式,可以从染病的草鱼体内分离出柱状黄杆菌致病菌,而后将其制作成为抗原,对养殖区域内的草鱼展开群体免疫。(2)若养殖区内的草鱼已经出现细菌性烂鳃病,则应当立即将养殖区内的池水全部抽出,并清理池内的淤泥,将整个养殖区域在高温下暴晒1 周左右,在养殖前撒入生石灰,通常情况下每亩养殖池撒生石灰150 kg,彻底消毒1周后再将草鱼放入。(3)在草鱼细菌性烂鳃病高发季节做好防控工作,养殖人员可以在饲料中的加入多糖以及维生素等免疫增强剂,进而提升草鱼的自身免疫能力,池内的病原体无法彻底消除,而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则能够极大地提升草鱼的自身免疫能力,进而达到防控的目的。

5 治疗方法

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养殖人员要树立防大于治的原则,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做好清塘、消毒以及科学搭配饲料等方式提升草鱼的自身免疫能力。当前关于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治疗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实用性较低,现有治疗方法可分类为化学制剂法、抗生素治疗法、疫苗免疫法以及中草药防治法四种,传统养殖常见的治疗方式为化学制剂法以及抗生素防治法,其弊端非常明显,即会引发药剂残留,但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对于淡水鱼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药物残留问题,合理借鉴各类治疗方式中的有益成分,确保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

5.1 化学制剂法该法治疗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表明磺胺嘧啶、呋喃唑酮以及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均能够有效地杀死致病菌,此外生石灰、氯制剂以及碘制剂等同样能够取得不错的杀菌效果。

(1)养殖人员可以将准备适量的石灰乳进行全塘用药,用药的剂量通常为15g/m3,若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比较严重,可以间隔1 d 后再泼洒一次,在连用3 次石灰乳后即可控制染病草鱼的死亡率。该法不适用于养殖面积较大的区域,且使用石灰乳容易使得水体的酸碱值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草鱼的适应能力,而且盐碱地区的养殖户不能使用石灰乳治疗。

(2)氯制剂也能够用于治疗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常见的治疗药剂为漂白粉,由于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酸钙和氯化钙等等,所以不仅能够起到杀菌消毒效果,还能够净化养殖池的水质。当氯制剂进入水中后能够产生次氯酸,而该物质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当与柱状黄杆菌等微生物发生结合后能够直接导致其死亡。同时次氯酸也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尤其是次氯酸进入到酸性较强的水中后会形成次氯酸跟离子,所以,在偏酸性的水中使用氯制剂消毒杀菌效果比较理想。在偏碱性的水域中可以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杀菌。黄小桃的研究表明,使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展开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在林涛等人的研究中同样肯定了这一治疗方式的可行性。一些养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养殖人员采用此种治疗方式时,要严格控制药剂使用剂量,投入剂量较小,药品浓度较低无法发挥治疗效果;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使得水域内的酸碱失衡。在应用过程中若使用强氯精治疗,则要避免使用金属类容器,且在用药后严禁使用酸铵盐等。

(3)呋喃唑酮以及诺氟沙星等也能够应用到治疗当中,且对一些草鱼水霉病以及细菌性烂鳃病的继发性疾病也能够起到防治效果,但是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不能超出药剂使用的最高剂量,这是由于超剂量使用不仅会导致残留问题,而且还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如慢性中毒等等。在该疾病的传统治疗过程中曾经出现使用福美砷治疗的个例,但是由于药剂中砷元素能够残留在鱼体内,所以目前该种治疗方式已经被禁用。

5.2 中草药防治法能够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包括大黄、百部、鱼腥草以及黄连等等,这些中草药大多具有消毒杀菌的效果,且不会产生残留问题,因此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并适合在草鱼等淡水鱼的饲养过程中展开推广。若出现染病情况,可以准备300 g 黄连、200 g 百部、200 g 鱼腥草以及200 g 大青叶,将上述中草药药材混合后碾碎煎煮,滤掉残渣后放入到草鱼的饲料中,上述药剂的剂量为100 kg 草鱼用量,每剂使用1 周,连用1 个月左右,通常使用一剂后染病鱼的死亡率会得到控制,且病情逐渐开始控制。此外,可以使用大蒜素治疗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大蒜素是从大蒜中提取杀菌剂,且大蒜素对各类细菌的抑制和杀灭效果均非常明显,与化学药剂相比较,由于大蒜素为纯植物提取,所以不会造成残留问题,病原体也不会产生抗药性,且对养殖草鱼也不会产生明显副作用。罗庆华的研究表明,大蒜素对于该菌体能够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大蒜素还能够提升草鱼的自身免疫能力,对促进草鱼的生长也有的帮助,所以能够应用于细菌性烂鳃病等疾病的防治过程中。

五倍子也能应于草鱼烂鳃病的治疗,且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在治疗过程中五倍子的主要有益成分为五倍子酸、鞣质以及蒽醌等等,这些物质成分能够起到抑制细菌繁殖、抗病毒以及抗氧化的作用,高本刚对中草药在鱼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指出,可以使用五倍子治疗和预防鱼细菌性烂鳃病,用药方式及剂量为:按照1 m3水加入2~3 g 五倍子的剂量,煎煮成汁后进行全池泼洒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6 结 语

关于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治疗方式较多,当前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化学药剂治疗以及中草药治疗两种方式,且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化学药剂治疗效果较快,但是容易引发残留问题,因此要控制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浓度。而中草药治疗虽然效果较慢,但是用药后能够抑制染病鱼的死亡率,且不会产生污染,病原体也不会产生抗药性。而疫苗接种所起到的效果稍弱,且免疫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化学和中草药两种防治方式作为首选,配合使用其他方式做好日常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柱状染病草鱼
见证!草鱼、加州鲈再度崛起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偶感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屋檐下的小草鱼
在K2O—Al2O3—SiO2系致密瓷中原位合成莫来石
一种柱状金属物质量检测器的研究
爱 情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