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表现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2023-12-28李忠海
李忠海
摘 要:近些年,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十分关注和重视,民族声乐作为我国音乐艺术中的一项重要瑰宝,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赞许与认可。我国在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同时,应尽可能地贴合现如今社会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积极地借鉴美声唱法的优点,将其表现技巧融入民族声乐中,以此促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笔者针对美声唱法的优势以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民族声乐中美声唱法的表现技巧,希望有助于民族声乐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美声唱法;表现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3-00-03
民族声乐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时还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相对于美声唱法来说,其在发音方式、衡量演唱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聲乐艺术时,应全面认识到美声唱法的优势,并在民族声乐中积极地融入美声唱法,以此更好地推动民族声乐的发展。
一、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是以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为代表的,既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此外,民族声乐也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歌剧四个方面。经过社会历史的不断演变和各个历史阶段的锤打,民族声乐仍旧可以发展到现如今,其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大众所需的艺术审美风格。现如今的民族声乐在创作题材上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演唱技巧等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即便是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我国民族声乐依然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二、美声唱法的优势
美声唱法以其独特的歌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唱方法之一。美声唱法的优势主要包括:第一,音域宽广。美声唱法的歌手一般都能唱到两个八度,尤其是花腔女高音和一些歌唱家都能唱到两个半八度,甚至能达到三个八度,在这宽广的音域里,歌唱家及歌手可以自由发挥技巧和抒发情感。第二,音色优美。美声学派的音色优美,音质统一的奥秘是科学地运用声带的振动频率,用意识和母音变化及咽部管状的调节,有力地控制声带频率的振动机能,并充分体现声带优美的音色及音质上下统一。第三,科学的发声方法。美声唱法注重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使歌者达到嗓音耐久、音色优美、声音有力度的歌唱效果。第四,具有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美声唱法具有艺术性和时代精神,能够表达歌者的情感和思想,并且能够反映出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三、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丰富了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民族声乐的表演水平,也增强了民族声乐的国际影响力。
(一)丰富了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
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技法的融合,使得音乐艺术文化的本质进一步被彰显出来,音乐其本身就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艺术,需要符合当前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以此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美声唱法以其独特的发声训练体系和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进行了丰富和拓展。例如,美声唱法中的气息控制、腔体共鸣、咬字吐音等技巧,都被民族声乐吸收和应用,使得民族声乐的演唱更加科学、规范和优美。
(二)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美声唱法的传入,不仅为民族声乐带来了新的元素,也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美声唱法技法的融入,演唱者需要创新自己的民族声乐演唱特色,从中西方的优秀声乐演唱作品中汲取经验,不断地积累演唱的经验,民族声乐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如民族美声、民美结合等,这些流派和风格的出现,使得民族声乐更加丰富多彩。
(三)提高了民族声乐的表演水平
美声唱法注重歌唱的艺术性和表演性,这一点对民族声乐的表演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在美声唱法的引导下,民族声乐的表演更加注重舞台形象、肢体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使得民族声乐的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和感人。
(四)有助于民族声乐的创新
现如今的时代倡导全面发展,这样多个领域便可以获得新的活力,其中自然也包括民族声乐,使得民族声乐备受不同年龄段群众的追捧与喜欢。并且在发展民族声乐的过程中,其发展的可能变得更多。在民族声乐融入美声唱法表现技巧,通过对社会大众喜欢民族声乐原因的剖析,探寻一条创新发展民族声乐的道路。我国的民族声乐始终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特点。作为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一员,我们必须明确自身演唱的民族声乐作品是在宣扬我国璀璨、宝贵的历史文化,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地借鉴和学习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将自我和声乐作品完美融合,以此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增强了民族声乐的国际影响力
美声唱法作为世界公认的歌唱方法之一,其传播和应用已经超越了国界。在中国,美声唱法的传入也提高了民族声乐的国际影响力,通过美声唱法的传播,主动地与西方音乐艺术文化进行交流,实现多元化艺术文化思潮的碰撞,突出民族音乐的内涵,使得中国民族声乐逐渐被世界所认识和认可,极大地提高了民族声乐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实现了中西音乐艺术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
四、美声唱法表现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一)气息的精准控制
美声唱法表现技巧中的气息应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高演唱的质量和表现力。通过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控制好气息的支持点,可以更好地控制气息,表达不同的情感和音乐内涵。对于声乐演唱来说,舞台效果的好与坏,与呼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演唱中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呼吸,才能够使得演唱效果更佳,美声唱法强调深呼吸,将气息吸至肺底部,使肺部充满气息,并且保持气息的稳定和均匀。在民族声乐演唱中,也需要掌握这种深呼吸技巧,使气息能够支持高亢激昂的曲调,以及表达深情厚谊和婉转优美的情感[1]。美声唱法强调气息的支持,即气息在肺部和横膈膜之间的对抗和支撑。这种气息支持能够产生稳定和集中的声音,并且能够支持各种音调和音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美声唱法强调气息的控制,即能够灵活地控制气息的流量和速度,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音乐内涵。
例如,在演唱《黄水谣》这一民族声乐作品时,演唱者需深入地了解这一作品创作的背景,准确地把握作者想要利用该作品传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演唱者在控制自己的气息时,需利用自己的声音将作品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听众。在民族声乐演唱中需精准地控制自己的气息,美声唱法强调气息的灵活运用,能够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中运用不同的气息技巧。
(二)发声技巧的灵活运用
在美声唱法中,发声的一个典型特点为混合应用真假声,在这样的发声技巧下,可以使得声音变得更加浑厚、饱满、洪亮和清透。而在进行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时,通常更加注重突显民族特色,所以一般都是利用胸腹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声,通过多个器官的作用,以此形成共鸣的声音[2]。常见的在演唱西北民族声乐作品时,其声音一般都比较激昂、粗犷,所以在高音区域,演唱者需要注意通过对横膈膜的控制来发声,将自己的声带想象成拥有八条车道的大马路,自己的声音则是上方的一辆轿车,让声音在集中的力量和共鸣中发出。
例如,《沁园春·雪》这首歌曲体现了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完美结合,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灵活运用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如对整体共鸣的灵活运用、饱满多变的歌唱音响等,同时,也展现了民族声乐的独特韵味和风格。再如《我的太阳》这首最能代表美声学派的特色歌曲,其运用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用半分力量来演唱,以深下腹(丹田)的位置发出气息,经过一条顺畅的通道,使声音从头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来(即所谓“头声”)。其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在民族声乐中融入美声唱法技巧时,需灵活自如地切换真假声,这样才能够使得声音变得更加圆润,也更容易将共鸣腔体打开。
(三)起音技巧的运用
美声唱法表现技巧中的起音技巧运用在民族声乐中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提高演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在运用过程中,起音主要强调几点:第一,美声唱法强调起音的准确性,即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起始音高、节奏和气息,以实现歌曲演唱的平稳和连贯;第二,强调起音的自然性,即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和状态来开始演唱,避免过于刻意或造作地开启演唱;第三,强调起音的力度控制,即能够根据歌曲的情感和风格来控制起音的力度和音量;第四,强调起音的音色控制,即能够根据歌曲的情感和风格来调整起音的音色和共鸣。
例如,在《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歌曲的起音部分,运用了美声唱法的起音技巧,用柔和的气息和自然的音色来开启歌曲,表达了藏族人民获得自由后的喜悦和感激之情。通过掌握准确的起音技巧和根据歌曲情感和风格来调整起音的力度和音色,可以更好地展现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和风格[3]。
(四)切开音和吐字技巧的运用
美声唱法一般都十分赏心悦目和动人心弦,在民族声乐中融入美声唱法技巧时,需要民族声乐演唱者加强对切开音技巧的训练,制定明确的训练计划,并且演唱者还需要准确地把握美声唱法中的吐字技巧,美声唱法中的切开音技巧是衡量演唱者演唱水平的一个主要指标。该技巧通常都是利用一口气断开分开音,借助切开声音的方式,确保演唱者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时可以得当地控制自己的气息,切开音技巧就是一种表达自己情感的演唱技巧[4]。
民族声乐演唱者在有效运用美声唱法中的吐字技巧时,需要掌握正确的吐字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认识到咬字精准的重要性,又要把吐字技巧运用到民族声乐演唱中。从最终融入目标或者民族声乐中融入美声唱法技巧的要求来看,演唱者若想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美声演唱技巧,就需要先掌握正确的吐字方式。并且演唱者需要结合民族声乐的吐字方法灵活地进行演唱。美声唱法非常注重吐字清晰和字正腔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运用美声唱法的吐字技巧,能够使歌曲的演唱更加规范、准确和动人。例如,在演唱具有复杂韵律和多音字的歌曲时,可以使用美声唱法的吐字技巧来保证歌曲演唱的流畅性和情感传达的准确性。
(五)共鸣腔技巧的运用
在美声唱法中共鸣腔技巧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美声唱法表现技巧在共鸣腔技巧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整体共鸣的灵活运用与饱满多变的歌唱音响上。美声唱法强调歌唱时所有的共鸣腔体都要用上,这包括胸腔、咽腔和头腔等部位。根据音的高低或具体作品风格的不同,对于共鸣部位的使用有所侧重,在实际演唱中,大部分咬字均为元音,这也使得演唱者在学习美声唱法时,比较追求浑厚的声音。在共鸣腔技巧运用过程中,胸腔共鸣是气息冲击声带一部分带声的气息回流在胸腔内共振产生的共鸣效果,由于胸腔共鸣空间大,又在较低的部位,所以共鸣音色显得厚实、低沉,前胸有明显的振动感。控制胸腔共鸣取决于胸腔体积的大小,体积越大,胸腔共鸣成分越多;反之,则越少。体会胸腔共鸣要在正确的声带下压的基础上,不要塌胸,用叹气的感觉去唱,声音和气息都好像从外向里吞吸的感觉[5]。咽腔共鸣是由气息冲击声带产生的基音经过咽腔共鸣腔体所产生的共振效果,它是连接胸腔共鸣与高位置共鸣之间的通道,是形成与声带下压相适应的声带上压的重要环节,并且与咬字、吐字过程密不可分。
例如,演唱者在演唱《长江之歌》时运用美声唱法中的共鸣腔技巧时,该作品采用的是ABA三段式结构,演唱者正式演唱前,要先进行发声开嗓训练,打开自己的腔口。在整个演唱中,大部分应为真声,使得聲音听起来比较轻,并不需要其具有穿透力,在演唱这一民族声乐作品时运用美声唱法中的共鸣腔技巧,可以使得高音演唱更有质地,让声音更为圆润、厚重,以此提高该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感染力。
五、结束语
在发展民族声乐时,要紧随时代发展,根据当代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将美声唱法技巧融入其中,以此实现民族声音的创新发展。演唱者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美声唱法技巧时,一定要学会准确地把控自己的气息,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并灵活地运用起音技巧、切开音技巧、吐字技巧以及共鸣腔技巧,以此使得演唱更加有感染力,促使听众可以准确地感受到民族声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刘丽艳.关于声乐美声与民族唱法相互融合的探讨[J].百花,2023(01):23-26.
[2]刘畅瑞.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演唱技巧的融合探究[J].黄河之声,2022(14):94-97.
[3]陈娟娟.美声唱法中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评《声乐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21(10):117.
[4]郑丽娟.民族声乐演唱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中国文艺家,2022(09):130-132.
[5]蔡雪波.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21(1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