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藏在戏服里的故事
2023-12-28文林
文林
女蟒袍多以龙或凤为设计。它是皇后、嫔妃、公主、诰命夫人等贵族女性们穿的最庄重的礼服。图为梅兰芳在《游龙戏凤》中的戏服。
在上海市奉贤海湾旅游区,有一座特别的私人博物馆——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那里陈列着中国京剧的锦衣华服、头面首饰,徜徉其间像是打开了一个京戏行头箱,令人目不暇接。
馆长包畹蓉创建这座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的经历,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受母亲的影响钟爱戏剧,15岁时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后又在黄桂秋门下学艺,20世纪50年代已在京剧界小有名气。正是在那时,由于要预备自己的演出服饰,他开始了京剧服饰的收藏。“文革”提前结束了包畹蓉成为一代名伶的梦想,但他珍藏的京剧戏服却令他蜚声于世。他馆中的戏服足可装备四五个剧团,蟒袍、裙袄、斗篷、开氅、云肩、官服、龙套衣、头面等,不下千件。
馆藏珍品
馆内陈列着一件看似普通的黑帔,对襟、宽袖、半长,黑色的底子上,绣着淡淡的团花牡丹,不似周遭别的戏衣那么珠光宝气。但它的来头却不小,它是梅兰芳饰演《宇宙锋》时所穿的黑帔。
梅兰芳先生对这出戏情有独钟,他曾说:“我从开蒙老师那里学会了这出《宇宙锋》,就一直对它有了偏好。经过不断地细心体会,唱到30岁以后,是越唱越有兴趣,可以说是唱上瘾来了。”整部戏的高潮是“装疯”,也是梅先生最为拿手的一段,他特意设计了这么一个身段:赵艳荣双手捧住赵高胡须,用兰花指假装抽出几根,端详端详,再“噗”地吹一口气,将胡须吹走,诙谐俏皮之外,赵艳荣的“疯傻”顿时活灵活现。
梅先生饰演赵艳荣所穿的黑帔,是情节的关键。赵艳荣在装疯之前,曾与父亲赵高争执,此时的她端庄地穿着黑帔,随其一招一式,映衬出一个冷静、倔强、愤慨的女性形象。争执未果,赵艳荣心生一计,她唱道:“见哑奴,她教我,把乌云扯乱。抓花容,脱绣鞋,扯破衣衫。”此后再由后台缓步而出的赵艳荣,已是另一副模样:右边的一只膀子已露出黑帔之外,加上撕头发、扯衣服的身段,赵高不由问道:“我儿你莫非疯了吗?”
不仅如此,这黑帔里还蕴藏着角色的身份密码。京剧戏服讲究因人而异,即男女有别、老少有别、文武有别、贵贱有别、贫富有别、番汉有别、情境有别、褒贬有别。换而言之,京剧服饰是一套独特的服装语言体系,是戏迷与演员间约定的秘密,只要开场锣鼓一响,身着戏服的演员一亮相,戏迷们便能获知其所扮演人物的诸多细节,比如:人物官属几品?性格豪放还是精干?富贵还是贫穷?
如同穿蟒袍的是帝王将相、穿裙袄的是千金小姐一样,帔是贵族的家居常服,男帔长及足,女帔仅过膝。它以“对襟”造成自由开合的宽松感,向下的两条垂直线则使其显得流畅修长、文雅清秀。黑色,在戏服的用色规范中,通常代表着庄重、刚直或是丧事,如包拯、张飞、项羽等用的就是黑色蟒袍。这件黑帔上的团花牡丹,细腻又富贵。无需演员开口,一件团花牡丹黑帔便将人物身份交代得一清二楚。
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还藏有另一件《宇宙锋》中的戏衣,就是赵高所穿的开氅。除了在《宇宙锋》中所穿的黑色开氅,京剧戏服艺术馆还藏有另外3件京剧名家金少山穿过的开氅。其中有一件是金少山在《战宛城》等戏中扮演尚未得势的曹操时所穿,为了能够准确、全面突出曹操的奸狠、工于心计的个性,大红开氅上还绣着豹纹。如今舞台上的曹、赵等形象大多穿绣团花戏服,而不再绣上虎豹,这是由于当下用服饰来烘托人物的做法已不再被重视,且动物所需的绣工繁复。
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有如此多的珍品,其中一些藏品得益于包畹蓉师父黄桂秋的馈赠。
黄桂秋的名字也许很多人没听过,但在上世纪40年代左右,戏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生要看马连良,青衣要听黄桂秋。”当时的京剧表演大师周信芳曾对黄桂秋说:“你的唱别具一格,真可自成一派。”此话就像预言,这位与梅兰芳师出同门的艺术家的黄派唱腔,后来红遍江南,并为他赢得了“青衣首席”、“江南第一旦”的美名。
“文革”期间,黄桂秋担心自己珍藏的戏服遭受劫难,便将其赠予弟子包畹蓉。包畹蓉又偷偷地把戏服用旧床单、塑料纸包得严严实实,藏在煤球箱底。这包躲过劫难的戏服里,除了前文提及的黑帔和开氅,还有黄桂秋曾佩戴过的点翠(插排: 中国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以翠鸟的羽毛为着色原料。因翠羽的生长部位不同,一般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制作点翠头面时要挑选颜色接近的,而一只翠鸟身上同色翠羽不过数根,要完成一整幅点翠头面所需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想而知)头面(旦角所用的头饰,包括顶花、后三条、边凤、这幅、压鬓、泡子、耳环以及各种绢花、绒花、珠花等)。
1959年,梅兰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创排出最后一部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
加入鉚钉元素的《抗金兵》斗篷等,生动体现了梅兰芳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戏服革新
随着京剧的发展,京剧服装在不断革新,尤以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程长庚等表演艺术名家的服饰革新成就最为突出。
如“马派蟒”,马连良在保持蟒袍形制的前提下,简化了原本繁多的团龙、行云、八宝等图案,仅剩前胸后背两个团龙,与旧款相比清新别致;又如周信芳,他将自己扮演文天祥时的三角靠旗改为方形,寓意角色的方正不阿。
梅蘭芳对戏衣格外讲究,每有戏衣做成,必先穿上,站在台桌上,让大家评议,待众人都点头称是,方肯着此装登台演出。他对《霸王别姬》中虞姬服饰鱼鳞甲的革新,堪称经典。
早先的虞姬原型,是梅兰芳按清代人物画家费晓楼的一幅“虞美人”而创作的。虞姬头戴较低的如意冠,古装头上不缠金丝穗子,鬓旁佩戴缎花,身着小腰裙、云肩和五色亮片杂陈的飘带,但梅兰芳总觉得不满意,在舞台上舞剑时也稍嫌别扭。1922年冬,梅兰芳被邀请到上海公演《霸王别姬》,他便请制衣名家谢杏生重新设计虞姬的戏装。
为虞姬设计斗篷,谢杏生并没用多长时间。他以比喻、象征的手法选定图案:“鸡”与“姬”谐音,在斗篷的一面绣以锦鸡和花卉,象征虞姬忠贞于楚王项羽;斗篷的另一面以鸳鸯和芦苇为主,暗喻漫漫黑夜、四面楚歌的现实。在虞姬的其他戏装上,他取“虞”的谐音“鱼”,将云肩和侉子演化成绣鱼鳞纹的铠甲。他连夜完成了初稿,第二天一早便去找梅兰芳。梅兰芳看后很喜欢鱼鳞纹铠甲的创意,但觉得格调与霸王不相吻合。
经过与梅先生反复商量和修改,谢杏生最终将铠甲以明黄缎为底料,中以平金绣成鱼鳞纹,外轮廓呈鱼尾形,并在周边镶蓝缎边缀光片,附挂大红丝穗和飘带。因为明黄色自古就象征王权,而鱼鳞纹又与龙鳞纹相同,也体现出虞姬的王妃身份。大红色不仅表现出了虞姬的刚烈,也烘托出她对霸王火一般热烈的忠贞挚爱。至今,这仍是虞姬的经典扮相。
革新的精神也延续至包畹蓉处,他再次改进了鱼鳞甲。鱼鳞甲的靠肚历来都绣大虎头,包畹蓉认为虎头武气太盛,难以传达虞姬的温柔妩媚,所以便将虎头改成了玉兰花。后来他又觉得不妥,便将线绣的玉兰花改用水晶珠绣成。可是,包畹蓉还是觉得不满意,又将平面的玉兰珠绣做成了立体的玉兰花。
京剧服饰艺术馆的“镇馆之宝”——绣金坐龙旗蟒,是《四郎探母》中公主所穿,倾注了包畹蓉先生最多的心血,他聘请曾为著名“电影皇后”胡蝶做过服装的绣娘张惠芬,花费3年时间才制作而成,其中仅真金丝就花费了数万根。戏服文化是历史变革的镜子,是传统文化的珍宝。包畹蓉终其一生守护着独属于中国的戏韵之美。
(责编:马南迪)
本文图片均出自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梅兰芳纪念馆等共同主办的“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