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戏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2018-04-01连海翔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连海翔(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广州戏服,是戏服中的品牌。其融合了“广绣”工艺特色,有明显的广州特色。广州戏服适用于传统粤剧和广东汉剧、琼剧、采茶剧等剧种的服饰。其造型和纹样装饰,集京、湘、昆、沪等地方剧种的戏服所长,又融合广绣的艺术特色,在中国多种戏服中独树一帜。
戏服色彩、款式和质料可以起着衬托、美化舞台、平衡色彩等作用,能使舞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强烈视觉效果。同时,戏服装饰常有特定含义,如戏服的纹饰,有龙、凤、鸟、兽、花等,桃子等内容表现古人艺术欣赏情趣。
但现在面临的事实却是,现代人的审美中,把他们视为“老土”,依附于粤剧而生存的广州戏服面临手艺失传、发展困难等危机。
一、广州戏服在粤剧中的作用
广州戏服是伴随粤剧的发展而诞生的,与粤剧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
广绣与戏服相结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粤剧戏曲的繁荣,与戏衣制造业的兴旺,同样促进了广绣技艺的发展。
粤剧演员程式化服饰,通过戏服符号功能,可以让观众通过想像来评价人物性格、身份、品格等,给观众一个想像空间。
首先,戏服颜色具有特定含义。戏服的不同用色能够区分等级。如帝王通常穿黄色、巡按穿红色,并且颜色还可塑造人物性格。如黑色表示忠勇刚正的形象。包公就常穿黑色的蟒袍。
其次,戏服的图案具有象征意义。皇帝服装多用龙象征统治者的权威,武将多用猛兽,象征勇猛。
其三,各行当的演员依据人物所处的时代、身份地位和性格,应该穿戴什么样式和规格的服饰是有一整套清晰和严格的规范。
其四,不同的穿戴方式也具有特别意义。这种服饰艺术的程式规范,具有符号功能,早已约定俗成。
二、广州戏服的制作技艺
明正德九年(1514),一个葡萄牙商人来广州,在当时的繁盛之地——状元坊购下一幅“龙袍”绣片,回国后很隆重地献给国王,国王也赞叹不已,重赏了那商人。——其实,这件“龙袍”绣片,不过只是广州戏服工人制作的皇帝戏服的半成品而已。
戏服的制作离不开刺绣。广州戏服借助广绣的强烈艺术表现力,形成色泽鲜艳明亮的独特表现风格。广州戏服的工序复杂,先是设计戏装,慎重选料,开尺寸,分割,分发刺绣,然后缝合。
此外,广州戏服多运用传统钉金垫浮绣技艺,具有“平、密、和、垫”四大特色。所谓“平”,是指排针均匀平整;所谓“密”,指排针紧密恰当;所谓“和”,指配色柔和、协调;“垫”,指垫高平坦,层次分明。
不同种类的戏服在用料、设计、缝合、块件组成上有历代沿袭的规定,制作由不同的艺人负责,不能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一套戏服需要大量的金线、珠片等配件,其制作需要多人合作三至六个月才能成品,成本很高,制作工艺复杂。
三、广州戏服厂的发展历程
广州戏服制作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据清光绪《广州府志》载,顺治年间广州状元坊已是制作伶装的艺人聚居的地带,宫廷皇室的戏班也慕名前来广州,定制各种戏服。
20世纪初,广绣业较为繁荣,广州制作戏服的店铺仍云集在状元坊一带,所制作的戏服不仅国内有名,还享誉港澳和东南亚各地。1930年后,状元坊内已遍布加工戏服的手工艺作坊,产品行销广东省内外,甚至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1956年,一些传统剧目重新上演,推动了广绣戏服生产的发展。广州戏服行业将原来零散的个体经营户合并在一起,成立了“中华戏服厂”,广州戏服制作技艺随着文艺的繁荣得到新的发展。
1962年,中华顾绣戏服社与文艺戏剧用品社合并,集中了制作戏剧用品的能工巧匠,有利于戏服与戏剧用品的配套生产和发展,可生产戏服、须发、靴鞋、道具等系列舞台用品。
而如今,好景不再,众多制作戏服的作坊,已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殆尽,在状元坊附近的人民南路上,能见到的戏服厂只剩下状元坊戏服厂。
四、广州戏服的发展现状
戏服是一项必须多人合作的技艺,广州戏服制作技艺以师徒传承为主。艺人从入行到成才需要两到三年的培训时间,工作报酬低微,目前从业人员较少,老一辈艺人面临退休,年轻人又不愿意加入这一行业。广州戏服制作面临着难以发展壮大,无人愿意继承的局面。
状元坊戏服厂是状元坊的一个缩影,这家戏服厂改变了过去单一生产戏服的经营手法,找到了历史与现代的结合点,不但生产传统的戏服,还设计古今交融的刺绣衣服、时装晚装和舞蹈服装,以手工精细、设计新颖吸引了大批知名人士慕名而来订做衣服。现在的戏服,不仅保留了传统戏服的特点,还加进了时尚的元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状元坊近年已逐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颇有特色的工艺精品专业街。
粤剧和广州戏服在夹缝生存。2006年,岭南的艺术瑰宝——粤剧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广州戏服制作技艺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即2010年该项目保护单位之一“广州中华戏服厂”倒闭,广州仅存唯一一家成规模的戏服厂——状元坊戏服厂。2016年广州戏服厂因租金高企同样面临关门危机,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遭遇重重困境。
对于保护粤剧和广州戏服制作技艺,政府和文化部门以及手工艺传承者们作了大量的努力。2018年3月29日,广州老字号协会新认定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为“广州老字号”,今后将从政府、社会等层面多方保护。目前,状元戏服厂正在90 后接班人何凤婷的接手下再次焕发生机。广府庙会上,何凤婷推出系列改良的现代戏服和文创产品,如“虾饺西施”“蛋挞貂蝉”“糖不甩杨贵妃”等戏剧主题公仔,用广府点心融合戏剧人物。
未来,广州戏服若要持久生存并保持活力,就应该尝试摆脱单一依赖粤剧生存而独辟蹊径,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戏服本身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