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23-12-28栾彩莲
栾彩莲
住院患者多由于受到病痛折磨、周围环境发生改变、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角色的转换,患者对自己的怒、悲、喜、思、恐等五志的变化无法合理控制,使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极大障碍,从而造成气机逆乱,影响机体整体平衡,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心态,纠正失衡状态,极有可能使疾病进展加重。常规护理模式下,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往往单纯追求医嘱的执行完成度,却忽略了患者心理的健康情况。近年来,整体护理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现行的护理模式下,心理护理成为基础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中医情志护理理论,以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为核心,主张在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实施心理护理。中医理论认为,积极、乐观的情绪往往可以促进疾病更快的恢复,反之亦然。《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有“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之言,这句话说明情志在疾病治疗护理中的重要地位。此文,重点讨论了中医情志护理在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大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2022年5月-2023年3月11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9例。观察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34~87岁,平均(56.6±13.1)岁。对照组:男26例,女33例;年龄27~82岁,平均(56.8±1.9)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住院不少于7 d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智力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②昏迷或意识障碍、神志不清无法配合研究者。
1.4 方法
1.4.1 护理方法2组均采用一般护理方法: ①环境:房间内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且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病房内禁烟;床单卫生整洁。②生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有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③饮食:饮食营养丰富且均衡,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1]。④情志:关注患者的情志变化,对患者要有耐心,关心、爱护、体贴细致,鼓励家属给予陪伴和关怀。 ⑤病情观察:级别护理到位,定时巡视并观察病情,若出现病情变化等,要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发生。⑥锻炼: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疾病恢复,指导患者可以尝试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有氧活动;卧床患者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比如蹬自行车运动、双手抬举运动等,循序渐进,以练后稍感劳累为宜,注意劳逸结合。⑦用药: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作用、不良作用,告知患者服药相关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①关心体贴: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并及时找到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地开导,态度和蔼可亲,有耐心,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2]; ②言语开导:通过正面的沟通与讲道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对于患者的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言语开导,患者有疑惑时要及时解答,以消除疑虑,使患者可以积极地配合治疗;③以情移情: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份、学历、背景、喜好等,引导患者做喜欢的事情,如音乐歌舞、琴棋书画、交友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科室组织的活动,以转移注意力,舒畅情志,从而帮助患者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④以情胜情:应用五行相克原理,过度喜悦而致疾病应以恐治之,过怒所致疾病应以悲苦之言感之,过度思虑而致疾病适当以怒泄之。又称情志制约法,利用五志相互制约的原理,从而达到平衡,使患者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⑤以情顺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鼓励患者将心中郁结表达或发泄出来,化解抑郁之情,舒畅情志; ⑥清净养神:心静自然神清,指导患者摒除杂念,凝神静气,清心养神,树立清净为本的思想,不可过度劳神耗伤气血; ⑦养性修身:告知患者养德可以养气、养神,使道德和性格处于良好的状态,宽以待人,志存高远,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从而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使患者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3]。2组患者均连续护理7 d。
1.4.2 观察指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对比2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7天的评分变化,总分20~8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4]。
1.4.3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在2组患者入院第7天进行调查评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0~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分且<9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
1.4.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入院第1天,2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情志疗法可有效缓解住院患者的焦虑程度。见表1。
表1 2组患者SAS评分对比 (分,
2.2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入院第7天,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患者身心俱疲,或突然的角色转变,患者往往难以适应新的角色,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情志失调,气机失衡,进而引发脏腑功能受损,机体的整体性遭到破坏。有效的情志护理可以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加对护理团队的信任度,使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均处于较好状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从而使疾病早日康复[6]。常规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工作重心是执行医嘱,护士更重视治疗的完成度,对于情志护理的方式方法应用欠灵活,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情志护理只流于宣传。而中医情志护理讲究整体与辨证,将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五脏,化生为五气,而后生成五志,如果情志温和适中,则气机条达经脉通畅,如若五志失疏,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机逆乱,使疾病的治愈难上加难。
中医向来有“医病先医其心”的说法,讲究“形神合一”。惟有使患者拥有良好的情志状态,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才能更主动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中医学基础理论是中医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其应用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将人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护理,通过以情胜情、以情移情、以情顺情等方法,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家庭、学历、性别、喜好以及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护理,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疏解,怡情畅志,疾病的治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加了对护士的信任感,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对促进和谐护患关系意义重大[7]。
笔者通过严谨的试验数据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SAS评分后发现,入院第1天,2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7 d护理后,评分均较前降低,对比第7天的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中医情志护理的干预,可以使患者减轻焦虑,并增加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证明了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中医情志护理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住院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护理满意率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由于该试验的样本数量较小,且笔者所选患者均来自同一科室,病种做不到全覆盖,基于多种局限性,该试验仅作为临床借鉴参考,但试验结果与现有可查阅文献资料结果一致,证明了中医情志护理在临床的积极意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