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与进阶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发展的探究
2023-12-28王程紫月
■王程紫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中小学教学实施的纲领,更是我国国家意志和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反映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启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为艺术教育提供新思路,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一、回归学生发展,回到音乐教育之本
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感受艺术美、学习艺术相关知识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丰富思想,丰富生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进入21 世纪后,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艺术教育呈现“生态式综合”的趋势,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堂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由仅仅重视艺术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人的整体生命存在;由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过程转向研究人的感性生成、理解和反思过程;由有限性的知识把握转向无限性的人生理解等,艺术课程应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课程标准(2022 年版)》回归学生的发展中去,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一)突出课程综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再强调
《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与艺术相关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这五门课一同归纳进艺术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作为教育大国,要“开齐艺术课程”的原则,保证了多门艺术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的一致性。艺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而教育的对象是“人”,艺术教育需关注的重点自然是如何通过艺术培养“人”。“每一个学科都有其核心部分,也有与其核心部分相关的其他部分,而这个核心部分就是构成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音乐的教与学同无数实际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这些实际问题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应地,教师也需明确,自己有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责。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艺术课程的综合性都是课程性质中重要的部分,在《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理念”第三条“突出课程综合”中强调:“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随着2020 年《新文科建设宣言》等文件的颁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被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学科融合并不仅仅强调各学科知识的整合,更注重学科思维的交叉与融合。好的教育艺术能让学生用更开阔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看待世界,形成更为完整的学习观、生活观、世界观,帮助学生在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人文环境中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二)坚持以美育人,立德树人
自古以来,艺术都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丰富着人类经验,艺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历史与文明的发展。由于艺术的重要性,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了礼乐制度,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音乐的教育作用逐渐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更迭,从汉代的汉乐府、十部乐等宫廷音乐的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民间音乐的迅速流行,音乐的内容、种类、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着教化和审美的作用。
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注重“以德为先”。《课程标准(2022 年版)》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为指导思想。德育是育人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艺术课堂中感受到“美”和“善”。“美育是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再加上德育,是1+1+1 大于3 的合成教育,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艺术教育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对音乐的好奇、对世界的好奇,保持表达欲,从中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并感受到快乐与幸福。例如在教唱《长江我的家》时,除了“注意歌曲的节奏变化,唱好连音符、附点及切分节奏”这些要求,教师还应关心学生能否在旋律和歌词当中体会到长江对于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意义,能否体会到歌曲中对祖国山河亲切歌颂,是否接受了“国家寸土应被珍重爱护”的思想观念。新时代的教师也应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国家、人民、社会和时代,对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的要求早已不再是应试教育式的“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和教育方式,思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当然我们也仍需明确,在强调艺术育人的同时,要辩证地看待艺术教育的功能。
二、从理论到实践,从艺术智慧到人生智慧
(一)“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修订原则中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的育人为本、增强课程适应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等理念,解释了“为什么教”。同时增强了课标的指导性,注重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根据学段的不同,在内容要求中提出了具体的“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等,教学提示中的“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学习活动建议”等都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操作方向,明确“教什么”。
以音乐学科为例,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分为两个大阶段——1~2 年级为第一学段,学习任务有“趣味唱游”“聆听音乐”“情景表演”“发现身边的音乐”等四项;3~9年级为另一大学段,包括“听赏与评述”“独唱与合作演唱”“独奏与合作演奏”“编创与展示”“小型歌舞剧表演”“探索生活中的音乐”等六项。每一学习任务中又将3~9 年级加以细分(按3-5、6-7、8-9),由抽象到具体、整体到局部,且用更加清晰明了的排版和分类方式将各项要求加以划分。如“教学提示”中“音乐作为各个要素集合的统一体,以整体的力量作用于人,对音乐的审美应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之上,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总体与部分、整体与要素、内容与形式、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围绕艺术课程审美性在、综合性的教学理念给予教师提示,让教师对课堂的实践更有抓手。同时在多媒体课件选择、音乐活动、拓展知识等方面不做过多局限,留给教师一定的发挥空间。
《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另一重大改变是新增了“学业质量”这一部分。“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此外,还对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描述给了教师不同方面更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对第二学段(3~5年级)艺术表现方面的描述:“运用乐谱进行音乐实践,对乐谱中符号、记号的辨识和表现准确度高;视唱简单乐谱,音高、唱名、节奏基本正确”等。学业要求表现出的具体化给了教师更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在什么学段应该“教到什么程度”,让教学内容更有章可循,同时教师也能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探索与拓展。
(二)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学段衔接,提高课程科学性
在《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中“课程目标”这部分明确了“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课程标准(2011 年版)》相比,这一部分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课程的整体目标从《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到《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实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再到《课程标准(2022年版)》“艺术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应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等都得到了优化。
《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与2020 年实验稿、2021 年版的总目标和内容要求均有较大改变,不再围绕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技这四个方面进行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升,而转变成以核心素养为主导,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方面进行以艺术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活动。与“感知与体验”相比,“审美感知”在“感知”前加上“审美”这一限定词,强调艺术课程的审美特性,学习艺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体会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对应“表现与创造”,其中“创意实践”的提出强调了艺术课程中艺术创造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原本的三个学段改为四个学段,依据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的阶段性变化,将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化调整,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以及初高中衔接,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以音乐学科为例,6、7 年级被合并为第三学段,体现了小学——初中衔接,且为了兼顾“六三”学制、“五四”学制的需要,6、7年级的学业要求分年级表述。8、9 年级设置分项,虽然艺术课程仍然是以音乐和美术科目为主,但选修课的设置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学生可依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也给不同地区的学校减轻课程负担,根据全国各地区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不同,有开设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选择进一步开设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戏剧、数字媒体艺术等的创作机会和表演体验。这一部分核心素养的提出也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呼应,是注重初高中衔接的体现。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学习、实践的综合能力,将艺术学科的学习重点从“艺术能力”转向“综合素养”,拓展了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五门课程融入进同一本课程标准中,也是各学科有机融合的体现。音乐课程要与舞蹈、戏剧戏曲有机结合,美术课程也要与数字传媒艺术相交融,实现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形式丰富的实践和创造当中,赋予学生多方面学习艺术、体会艺术美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
(三)重视教学实施,完善评价机制,上升素养本位
《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第七部分“课程实施”强调教师要深入理解艺术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学习经验,设计并实施教学。改变了“以人文主题为主导的单元教学方式”,更注重艺术课程的综合育人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多方面的育人价值。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评价建议与之前两个版本相比作了一定的修改。《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的总目标是主要指向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程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首先明确了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给出了教学评价的五项基本原则: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差异原则”相比更全面、更具体,且与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进功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发展始终是艺术教育的核心,评价的目标、功能都要围绕这一点,并且要与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呼应。具体的评价要求从“行为表现”“行为特征”转变为学习态度、表现过程、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评价原则也转为“以素养为导向”,围绕核心素养内涵,除了对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之外,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艺术教育正逐渐摆脱应试教育的重压,标准化的考试和片面评估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情况的评判标准,更不应该用这样的成绩给学生贴上标签,要避免以偏概全的评价。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保护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关怀与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更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素养。无论是对课堂实施的要求,还是对学生评价的建议,新课程标准的更新与改革都更加关注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什么,并且要做得有用。
《课程标准(2022年版)》顺应中国新时代的发展,紧紧围绕新时代的教育政策和育人需求,吸纳国内外最新的优秀教育理论成果,结合中国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致力于进一步实现艺术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素养本位的转型。基本的艺术技能不可缺少,同时更要强调要通过艺术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师和学生从艺术智慧-人生智慧的进阶。新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对我国艺术教育已有优秀成果的延续,艺术教育发展离不开批判继承的反思和更新;新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意味着中国艺术教育、美育的进步,更是对以往教育理论、观念、方法的发展与进阶,也是对艺术教育从事者的终身挑战。学校艺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希望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能给更多人带来幸福、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