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3-12-27刘桂玲周海渊
刘桂玲 周海渊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三批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一般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党建与就业工作融合研究”(项目编号:A111002300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桂玲(1977—),女,满族,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综合素质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涯教育;周海渊(1993—),男,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信息部部长,综合素质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涯教育。
摘 要:高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职业规划,对稳就业、保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为切入点,应用案例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提出基于案例驱动的“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案例选取、课前任务布置、任务分组设计和分配、课堂讨论与反馈、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课后案例拓展与交流、评价与改进反馈等工作,推动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尽快融入个人成长过程中,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化需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稳定。
关键词:案例驱动;翻转课堂;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2-0043-04
“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是面向大一全体新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之一,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关注以职业为引导的个人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自我探索与成长实践。
一、“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教学现状
“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最早可以追溯至2007年,当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提倡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自2008年开始就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2013年,教育部又提出了推动高校加快建设职业发展咨询室,鼓励高校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系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2],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和提升求职技能。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以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自我探索为路径,切实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3],学校帮助学生提前制订个人的职业规划,为未来工作积累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迈好走出校门的“人生第一步”,对稳就业、保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近几年课程教学的推进,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多为兼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战经验各不相同,缺少专业、系统的职业生涯知识培训和实践性职业、模拟化职业经历,主要以集体备课知识为主线讲授,概念性的知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对学生的实践指导缺乏针对性[4];课堂上缺乏有效的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主动性不强;课堂上的基本知识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存在冲突,无法满足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价值和精神需求等,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课程教学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在近些年多受到高校教師的追捧,在各类课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5]”“大学物理[6]”等课程中的积极实践,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值得借鉴。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课堂中,有效将生涯规划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架构起学生体系化的生涯规划意识和技能,文章提出了基于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解决课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探索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就是将过往的现实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学生真实成长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标自己的成长与案例个体成长的具体沉浸式体验、讨论,让学生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唤醒生涯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探索,理解生涯规划各专题的知识和内容,并通过实践和实训指导,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引导个人科学做好学业规划,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和筛选了往届近20年的学生成长代表性教学案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成长的鲜活案例,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真实鲜活的案例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具体化、形象化的知识和概念,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二)翻转课堂的应用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上学习、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将其翻转为“课前访谈、测试,课上练习、实践”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实现了“课前主动学习、探索,课堂上知识内化和实践”的过程[7]。课前教师将课堂知识的内容布置为自学内容和访谈内容,按照课程的要求提供访谈对象和测试平台资源,完成相关知识的自我体验;课上,由学生通过分享、讨论、汇报和讲解自己的理解和访谈的收获,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并指导学生从访谈对象的身上挖掘自身的潜能和优势,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意识唤醒和自我探索。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训平台的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缓解课堂学习气氛沉闷的状态。
(三)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有效实现了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利用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有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自己个性发展的积极思考和实践,使生涯规划知识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案例教学丰富了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这一课程的内容,翻转课堂为案例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两者的融合教学有效克服了传统案例教学的刻板和翻转教学的碎片化,能更好指导学生的成长实践,在翻转课堂上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三、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在“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案例选取、课前任务布置、任务分组设计和分配、课堂讨论与反馈、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课后案例拓展与交流、评价与改进反馈。实践中,每一个环节的课程都需要精心准备和设计,以保持课程设计的连贯性和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一)案例选取
选取恰当的学生成长案例是开展基于案例的翻转教学模式的基础性工作。学生成长案例的选取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任课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课程专题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取案例和设计案例。教师根据信息学院学生的特点选取了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典型成长案例教学,比如引入了“从大学生村官成长到人民公仆”的大学生基层成长实践案例,既贴近学生本身,又有效宣传了校友,使案例的典型性、启发性和引领性都能有效发挥。
(二)课前任务布置
任课教师围绕课程专题,设计安排思考问题,选取不同的成长路径的校友作为采访任务的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类型、性格特点、价值观和职业技能,推荐使用学校提供的职业测评资源平台,加强自我认知,开展自我探索。如让学生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指导自己的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
(三)任务分组设计和分配
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安排,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6—8名学生为一组,同时,要求小组成员的组成务必多元化,如同小组成员不能是同宿舍宿友、性别上男生女生均衡、生源方面也要不共属于同一生源地等,确定小组成员后需要进一步明确每组的任务和个人任务分工。由小组长组织本小组的工作推进,比如团队名称、意义解读、团队口号、团队标识等等,引导成员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在案例资源库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职业方向,选取典型案例请学生们作访谈,并做好自我分析。课前联系并选取了基层选调、技术专家、工程师、教学科研工作者、公务员等多类型的112位优秀校友的典型成长案例供学生选择。
(四)课堂讨论与反馈
学生在课前做好访谈后,根据课程专题,分析访谈对象的对应课堂知识点,并结合访谈情况,探索自我特征,加强自我了解,并由同桌小组相互补充、讨论,让每一位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我,认知自我,根据自己的特征对标典型的成长案例,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同时,小组成员根据课前准备情况、课堂讨论情况相互评价。这些都作为该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材料,一方面方便教师为每一位学生评价过程成绩,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准备下一步的课堂设计做参考依据。
(五)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情况和课堂上呈现的学生薄弱环节,采取适合的课堂行动,加强学生的认知,比如把“团队时钟”引入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课后案例拓展与交流
在课程访谈结束后的一些校友案例要及时做好补充和拓展,并结合学生的需求进一步拓展成长类型的典型成长案例,进行课程教学和校友成长案例的深度对接,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要加强与校友的进一步沟通和交流,邀请校友回校与学生面对面开展讲座。对于选取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自我,提升自我认知,引领学生思考自己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赋能成长。
(七)评价与改进反馈
进行了一轮的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后,教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全面开展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并对平行课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更受欢迎,参与率和积极性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更加务实可行,积极参与实训实习平台训练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参与人数。
四、课程效果评价与分析
在课程结束后,面向信息类的11个班34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对自我认知的四个维度的专题课程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统计依据,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自我认知4个维度满意度调查情况统计
■
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课程内容满意度、课程案例满意度、课程启发性满意度及课程的引领性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基本均超過了85%,整体满意度在90%以上,课程内容满意度88.7%,课程案例满意度96.8%,课程启发性满意度85.8%,课程的引领性满意度93.6%。
分析调查结果,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成功的,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需要。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也结合第二课堂的生涯训练营活动到有效实践和拓展,为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提供了支撑和验证,使学生将第一课堂的生涯规划知识融于个人成长过程中,并对标课堂中的成长案例不断调整和优化成长路径。
五、反思总结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基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联络典型校友的工作,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设计课堂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实施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大局观,高站位,能在课程教学开始前激发自身的热情,掌握良好的工作基础、职业技能,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
(二)建设高质量的典型校友成长案例资源库
典型校友案例库建设对于基于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校友是学校的无价财富,校友经过母校的悉心栽培,在社会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在岗位上所获得的成绩,是对母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最好评价。全方位深挖优秀校友事迹,多角度讲好优秀校友故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形成高质量的典型校友成长案例资源库。定期邀请专业领域的杰出校友回校开设讲座,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探索,唤醒生涯意识。
(三)过程量化考核调动学生参与度
课堂上如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生涯规划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过程考核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科学的量化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匹配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四)有效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实习资源
在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的传授已经完成,意识已经唤醒,如何通过实践和实习去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知识,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学校已经建设的职业培训平台资源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入了解自我,并对职业有更清晰的认知。
文章提出的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的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并在案例选取、课堂讨论与反馈、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课后案例拓展与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了案例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 (2007-12-28)[2022-12-11]. http://edu.hainan.gov.cn/edu/c100104/200712/39c0a146f2e14236987d11d6a2f8edb3.shtml.
[2] 教育部. 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 (2012-11-19)[2022-12-11]. http://www.mo e.gov.cn/srcsite/A15/s3265/201211/t20121119_144771.html.
[3]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22-10-16)[2022-12-11]. 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4] 赵爽,周文军,程晓印. 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07):146-148.
[5] 盧清.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08):233-235.
[6] 张新磊. 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02):391-392.
[7] 宋利娟,李爱民. 翻转课堂:培育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J/OL].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4[2023-10-2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754.T.20221125.0942.002.html.
(荐稿人:王美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邵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