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3-12-27吴永丽安红征王进兴逵云潜
吴永丽,安红征,王进兴,逵云潜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胃癌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居民饮食习惯及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手术为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然而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2]。卧床时间为诱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因此相关指南推荐早期运动干预。然而目前早期运动的临床推广程度不高,主要原因为临床医护人员工作繁忙且无标准的运动方案。协同护理是在现有护理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激发患者参与自我护理的积极性,促使家属最大程度地参与患者的康复[3]。本研究将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用于胃癌手术患者,观察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为对象。入组标准: ①病理检查诊断为胃癌,无实质脏器远处转移; ②接受择期手术; ③未合并其他肿瘤。排除标准: ①手术不耐受者; 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 ③合并运动、语言或认知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 例,年龄40 ~78 (61.34 ± 7.06) 岁,男性27例、 女性18 例,体质量指数 (23.67 ± 3.69) kg/m2,6MWT(398.21 ± 55.46) m,受教育年限 (10.67 ± 2.41)年。对照组45 例,年龄42 ~79 (60.13 ± 7.46) 岁,男性29 例、 女性16例,体质量指数 (23.95 ± 3.50) kg/m2,6MWT (385.34 ±60.15) m,受教育年限 (10.24 ± 2.27)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 术前开展早期运动宣讲,组建术后康复微信群,发放胃癌术后康复手册,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手术当天,指导患者进行肢体主被动运动及床上活动; 术后第1 d 鼓励患者离床活动,逐步过渡至床旁坐立或站立、 短距离行走、 长距离行走等。观察组采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 ①成立由护士长、 主管医师、 责任护士组成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 制定患者术后早期运动方案。②制定运动目标,协同运动干预周期为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至术后第7 d。早期协同运动干预方案: a.术后当天,目标为肢体的主动及被动运动。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的主被动运动,形式同对照组。b.术后第1 d,目标为床上、 床边坐立及离床活动1 h。进行肢体运动训练的同时辅助患者进行坐卧位转换、床边坐位、 站位等练习,坐立时可配合拍背、 咳嗽、 咳痰及床上漱口、 洗脸等日常活动; 离床活动主要为床旁坐位、 站位,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转移。c.术后第2 d,目标为离床活动2 h,主要活动为短距离行走。患者可自行去卫生间或由家属陪同在走廊行走,每次步行距离500 m。d.术后第3 ~4 d,目标为离床活动4 ~6 h。e.术后第5 ~7 d,目标为离床活动时间≥6 h。上述运动目标可在当天分次完成,以患者不劳累为度。③协同干预实施: 术前进行早期运动宣讲活动,发放康复指导手册,建立术后康复微信群; 组建责任护士-家属-患者协同护理单元,责任护士负责早期运动的指导、 实施及监督,家属协助护士进行运动计划的落实及记录。运动目标计划由护士在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着重讲解家属进行运动协助的注意事项。护士在早晨查房时向患者及家属强化每天的运动目标,下午查房时记录患者的运动计划完成情况。患者在运动时,先由护士及家属协助,确保家属掌握协助技巧前提下,由家属自行完成,护士加强观察及巡视,鼓励患者完成每天的目标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的术后离床时间、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②采用中文版杜克活动状况指数 (DASI)[4]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包括2 个维度,分值与体力活动状况呈正相关。③采用多维疲劳量表 (MFI-20)[5]评估患者的疲劳状态,包括3 个维度,分值越高则疲劳症状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离床时间、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s)
住院时间(d)观察组451.34±0.6456.24±14.766.64±3.44对照组451.97±0.5570.85±20.6410.94±3.50 t 5.0083.8627.245 P<0.001<0.001<0.001组别n术后离床时间(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h)
2.2 两组的DASI 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高运动耗能、低运动耗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DASI 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的DASI 评分比较 (±s,分)
组别n高运动耗能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4512.94±2.86 18.64±2.57 11.97±3.10 17.64±2.47对照组4512.04±2.94 15.17±2.20 12.13±2.97 13.85±2.88 t 1.4726.0080.2505.676 P 0.145<0.0010.803<0.001低运动耗能评分
2.3 两组的MFI-20 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疲劳、躯体疲劳、 精神疲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MFI-20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的MFI-20 评分比较 (±s,分)
时间组别n心理疲劳躯体疲劳精神疲劳干预前 观察组4521.34±3.8623.15±4.1819.76±3.60对照组4520.87±4.0423.34±4.5419.90±3.49 t 0.5640.2070.187 P 0.5740.8370.852干预后 观察组4513.68±2.4114.07±3.0810.41±2.12对照组4517.05±3.1018.75±3.2614.84±2.34 t 5.7577.0009.411 P<0.001<0.001<0.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离床时间、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可见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协同护理转变此前护士与患者之间单向的指导,强调护士作为教育者、 合作者、 协调者的多重角色作用,有助于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运动计划制定的积极性[6]。本研究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由时间、 精力充沛的家属协同护士实施运动干预,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康复协作关系,调动家属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保证患者坚持运动。此外,早期运动干预将每天运动的目标进行量化,增加运动方案的可行性及推广性。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可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体力状态,减轻其疲劳感。相关研究[7]表明,早期运动可增强机体耐力及肌肉力量,减轻疲劳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DASI 评分高于对照组,MFI-20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疲劳状态。有效的躯体活动可促进躯体肌群力量的恢复,行走训练可增加机体对氧气的摄取,进而提高运动耐量,减轻疲劳感,与甄莉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胃癌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强其运动耐量,减轻术后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