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定压倒一切”观念的形成及其体系化

2023-12-27肖唐镖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摘 要:“稳定压倒一切”是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的政治主张,不过,这一价值观念的体系化是由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完成的,即从价值选择、功能肯定与实现方式等方面,将其发展成为体系化的政治观念,并形成全面维稳的制度与政策体系。值得注意的是,遵循“秩序至上”原则,将“稳定”“秩序”作为压倒一切价值的优先选项,极易放弃甚至牺牲其他重要价值,还可能将“稳定”概念泛化,致使“维稳”的范围和对象无所不包,并强化“极限维稳”的思维与实践。

关键词:稳定压倒一切;维稳理念;稳定观;秩序至上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3)06 - 0034 - 08

收稿日期:2023 - 09 - 29

基金項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16AZZ0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项目批准号:18VZL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肖唐镖,男,江西泰和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政治。

198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主张。就学理角度而言,这一政治主张及其实践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维稳政治。实际上,30余年来,我国政府的维稳理念是以“稳定压倒一切”观念为基础的。对于这一主张的提出及其后续的变化,学界多从社会政治环境角度进行解释,认为它的产生与演变是国内外社会政治形势变化的结果。实际上,除了社会环境的解释路径外,还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是,“稳定压倒一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有观念还是党的原则性、一致性主张,其后续的体系化与进一步的变化又为何会发生?笔者以为,“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主张及其体系化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奋斗的核心价值与一贯主张。本文拟以这一观念的形成及其变化为中心,论证这一核心观点。首先,我们将从维稳实践中常见的案例出发,析出研究主题,检视既有研究,明晰分析策略;其次,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回顾“稳定压倒一切”观念的提出过程,并比较他们在“稳定观”上的异与同,分析其核心理念的一致性;再次,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考察“稳定压倒一切”观念的体系化及其深化拓展;最后,总结全文研究,进一步分析“稳定压倒一切”提出、形成与变化的内在机理。

一、“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及其相关研究

2007年12月,互联网出现了一则署名为中共响水县委宣传部的经验总结。其内容简要概括如下:2007年11月27日,该县陈家港化工集中区某公司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当地迅速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应急预案,在事发后的十多天时间内,先后接待了包括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和中央电视台等21家各类新闻媒体的69名新闻记者。由于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协调到位,特别是在市内主要媒体的大力支持下,整个协调工作平稳有序,正面舆论引导有力,主流声音突出,有效抑制了谣言传播的空间,阻止和避免了不实报道和媒体炒作,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妥善处理事故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该报道以总结舆情“维稳”的成功经验为主题,介绍了其操作的具体实践。为了统一事件口径、实现舆情维稳,当地政府将所有来访的市外与若干中央媒体人员全部“安置”在宾馆,不准他们进入事发现场,统一由政府供给一致化的资讯。

实际上,像上述以“维稳”为名而管控信息或人员、牺牲民众知情权的案例,近20年来已屡见不鲜。有的案例甚至更为恶劣,“维稳”成为掩盖一些失范行为的“遮丑布”。如以下案例:2010年7月2日,湖南省质检局在长沙市东塘新东方大酒店,组织获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检验人员,各市州局食品科科长及检测人员、相关专家等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讨论解决植物油产品苯并芘超标而致癌的问题。湖南省质监局一位高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公开问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上述案例显示,“维稳”模式蕴含着“稳定压倒一切”的核心观念。在此观念驱动下,秩序、稳定成为压倒一切价值的优先选项。不过,值得追问和审视的是,“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稳定、秩序是如何压倒其他价值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维护社会稳定”单独设节予以集中论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放在一起,“维稳”开始被明确为“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2011年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进一步强调社会治理创新语境下的“维稳”。实际上,“维稳”议题早已受到学界的关注。从中国知网系统检索发现,“维稳”作为研究主题进入研究者的视角,最早公开发表的成果是1994年郭建民的《维护社会稳定任务中旅团政治机关“一线指挥部”的作用》(《政工导刊》1994年第7期),而在标题中首次出现“维稳”一词的文章,是1997年张军与惠作胜的《“维稳”中群众工作的难点和基点》(《政工导刊》1997年第10期)。截至2020年4月24日,根据中国知网检索结果,使用了“维稳”一词的文献数量共119251篇,如表1所示。自2000年始,发文数量日益上升,2005年与2008年是两个上升的重要节点,至2014年至2017年间达到顶点,此后三年则呈递减趋势。

具体到“维稳”观念的研究,学界已形成一些基本共识,如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的过程与背景,学界争议并不多。不过,既有研究对这一观念的讨论并不充分。首先,对我国的政治人物,如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稳定观念的研究多基于文本与话语资料,而对其话语与观念之间的异同讨论不足。其次,这些研究成果中很多缺乏必要而合适的分析框架,其常规思路乃是讨论社会政治稳定的意义与功能、稳定的实现方式与政策主张等思想,未能讨论政治人物所持的是何种价值层面的稳定秩序,以及稳定的性质与类型等问题,诠释性过重,科学性不足。再次,对于政治人物之间观念的异与同、变与不变讨论不足,未能系统比较“稳定压倒一切”观念的形成与变迁过程。

笔者以为,对于“稳定压倒一切”的分析,应当基于话语表达、价值理念、政策实践与制度安排之四维框架的整合性讨论,在交叉佐证中进行立体性系统分析。比如,作为价值理念的稳定观念,乃是一种内隐的理念,政治人物一般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而应当从话语、文本制度与政策实践的分析中,注重既有表达是策略性或情境性的表达,还是原则性表达,其内隐的一致性理念究竟指向哪里;注重对碎片化资讯的整合性分析,尤其是一致性分析。为此,有关稳定的价值理念本身,本文将从概念认知、价值选择、功能评价与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展开。如对价值选择的分析,特别注重在与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之间,稳定处于什么位阶,即在相关冲突的价值排序中稳定处于什么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笔者试图通过《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文献,并借助其他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的佐证,期望走进历史深处,深度理解研究对象的观念世界,分析体制与政策实践。具体说来,涉及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党的主要领导如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的作品,以及江泽民等同志的作品。显然,对于像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这样的领导人而言,其言论中的应然手段与实然手段应是一致的。二是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选编。三是历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和负责人,如彭真、乔石、任建新、罗干等人的《文集》。四是多年来对政法工作的调查与地方干部的访谈,包括J省1988年—1998年间若干领导人的视察回忆。此外,一些学术作品所提供的相关资讯也是本研究的必要参考。总之,笔者希望能借助不同层面资料的整合分析,系统把握研究主题。

二、“稳定压倒一切”观念形成的历史回溯

众所周知,“稳定压倒一切”强调的是社会政治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构成社会政治稳定外延对象的,应当有日常性社会治安秩序(简称“治安秩序”)、社会稳定秩序(简称“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秩序(简称“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稳定,四者之间尽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有着相对明晰的界限。就国内秩序管理而言,稳定主要体现为前三个领域的活动。因此,考察“稳定压倒一切”观念的提出与形成,就应当考察党的主要领导人对治安秩序、社会稳定与政治稳定“三驾马车”之间关系的认知与主张。

从上述视角来考察和比较毛泽东同志与邓小平同志的相关论述与实践,可以发现:“稳定压倒一切”话语的明确提出者确实是邓小平同志,但此观念并非始自邓小平同志,毛泽东同志等也持有同样的观念。按理,对于政治稳定尤其是政权稳定的追求与确保,乃是一切统治集团或执政者的普遍性选择,也是以“夺取和巩固政权,解放全人类”为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不过,这一观念所处的价值位阶及其实践方式、表述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政治人物之间却未必一致。

就党的主要领导人来说,他们对政治稳定的核心观念是一致的,即对政权尤其是党的领导地位的绝对维护。不过,毛泽东同志不仅坚决捍卫政治领域的社会主义标准,还将社会的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与民众的思想言论也全部纳入捍卫的范围,作为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标准。也就是说,不仅政治领域,而且经济、社会与私人领域,均必须坚持严格的社会主义标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挂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特征。通过对经济、政治、社会与私人生活诸领域的全面掌控,切实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是那个时代“维稳”理念及其实践的基本格局。

与毛泽东同志不同,邓小平同志等在反思“文革”灾难的基础上,实施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新政策。对于“维稳”主题而言,改革开放后,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如随着新的经济形式之兴起,新的自主就业机会和社会阶层重新兴起,社会流动不仅在纵向领域而且在地域空间快速扩张,民众的观念日益多元且自主,私人生活日益“非政治化”……由此,原有的通过全面政治化管控实现维稳的实践方式面临重大挑战。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164-165四项基本原则虽然涉及思想领域(即指导思想),但是指向的主要是党和国家的基本道路、基本制度与领导体制等重大政治问题。在毛泽东那个特殊时代,为了遵循至上的政治原则、实现至高的政治目标,不仅相异的社会政治行为,而且任何相异的言论、思想,以及民众的生产或经济制度及其行为,甚至民众的日常生活,包括私人生活领域,都被涵括到政治规范中,成为约束的对象。显然,“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改革开放后新时期“政治”的重新界定,即不再持有“无所不包的政治观”,而将其仅仅指向政治领域的核心要素,以往被高度政治化的日常生活与私人领域重新归位,大大缩减了“政治”的外延。无疑,这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理念的深刻变化。

当然,现已公开的文献显示,邓小平同志对“政治”及其“最大的政治”的表述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反复强调,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是经济问题。在1979年10月4日《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中,邓小平同志表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1]194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最近时期,我总跟外宾谈变不了,我们现行政策的连续性是可靠的。”[2]83-84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2]113也就是說,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是最大的政治,绝不动摇。显然,这是从党和国家根本路线与重大战略的高度,将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作为“最大的政治”“压倒一切”的大事。不过,随着国内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邓小平同志逐渐将维护政权和党的领导之绝对稳定作为最大的政治,同时将“和平”“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作为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根本性前提与条件。

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同志在接待外宾时表示:“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争取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我们搞建设的需要。没有和平环境,搞什么建设!”[2]116-1171985年5月—6月,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他强调,“自由化分子”搞的这一套无非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出非法刊物,实际上是一种动乱,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做法。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思潮一发展,我们的事业就会被冲乱”。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可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如果我们内部成了一个乱的社会,不是一个安定的社会,那么什么建设都搞不成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则的问题。[2]123-125因此,他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讲,“对于那些明显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2]196,就要处理。1989年2月26日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邓小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中国人多,如果今天这个示威,明天那个示威,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会有示威游行,那末就根本谈不上搞经济建设了。”[2]284-285此后,他多次反复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2]286、“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2]313。

应当注意的是,笔者强调“政治”外延的重新界定只是“缩限”而非否定其核心要素,仍是表明这两个时代的领导人之间在核心理念上的一致。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所指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1]165,并认为其核心就在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毛泽东在1957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特别强调了辨别香花和毒草的6条标准,认为“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3]。也就是说,四项基本原则一直是党所坚持的,只是由邓小平将之作为高度概括化的原则明确提出。正如李先念所指出的:“必须抓四个坚持,这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的。一九七九年在拨乱反正中,有一些干部和青年从反‘左’倒向右,认为社会主义不行了,人民民主专政应该取消,共产党的领导也可以不要,马列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一无是处,社会上一度思想很混乱。在此种情况下,小平同志果断地提出要抓四个坚持,决不能动摇。不多久,就把全国的政治局势稳住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搞改革、开放,都是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则,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能巩固,也就无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专心致志去搞经济建设。”[4] 这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前期党的领导人对“稳定”的理解高度一致之所在。

在稳定与秩序观念上,邓小平同志与毛泽东同志之间的异同不仅表现在上述面向,还表现在维稳方式与手段的选择上。对社会群体,他们均倾向于进行分层式的观察和判断,即进行绝大多数“好”与极小部分“坏”的类型学比较与定性。对于绝大多数的群众,主张采取相对宽容的政策,认为发生于他们的冲突,主要是因个人利益、一般认识问题而引发的冲突,或者说只是提出物质性要求与一般诉求,应被当作人民内部矛盾,采取教育的和平方式来解决。而对于极小部分、越界的“坏分子”,他们都主张采取限制,甚至严厉打击的政策。比如,对待威胁到全社会思想统一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则主张代之以遵守党纪的知识分子[5]。这是他们较为一致的方面。不同的是,按有些研究者的说法,毛泽东同志更倾向于通过发动群众和地方组织的自力更生来发展经济,而邓小平同志等则提倡专家治国和组织上的合理化。[6]另外,“维稳”路线与方式的差异,还表现在管控面及其程度的不同主张上。在毛泽东那个特殊时代,倾向于实行全面而严厉的管控政策,如力图消灭民众的趋利取向或“小资产阶级的自发性”、对民众进行思想改造和净化等等。到邓小平时期,与“政治”外延的紧缩相一致,社会与政治管理的方式也渐归常态,生活归生活,政治归政治。

总之,尽管“稳定压倒一切”由邓小平同志率先明确提出,尽管他与毛泽东同志在谋求稳定的路线与方式上有差异,但是他们有关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均全力维护人民政权与党的领导地位的绝对稳定。

三、“稳定压倒一切”观念的体系化及其变异

有研究者认为,1992年后,随着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大量增多,政府日益强化“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和工作原则。“维稳”一词逐渐跃入人们的眼帘,成为党政领导普遍予以高度关注并且经常挂在嘴边、写在纸上、使用频率极高的重要话语。[7]实际上,自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后,这一政治观念就已快速成为党内共识。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有着重大贡献。作为体系化的观念形态,“稳定压倒一切”是由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建构工作的。在江泽民时期,“稳定压倒一切”观念日益成熟,成为体系化的政治理念,并形成全面维稳的制度与政策体系,应用于实践。有关其制度与政策的实践状况,笔者在另一篇论文中已有专论。[8]在此,我们简要描述这一观念的建构状况。

总体而言,对于“稳定”的观念体系,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既有的基本原则,即对“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对党的领导与人民政权的绝对维护。不过,不断扩大的“维稳”事项与范围却显示,“稳定”的外延已被极大扩展。有学者曾指出,当下纳入社会管理及其范畴的“维稳”中的“稳定”,是一个外延极宽泛的概念,包括治安管理、外来人口管理、社会矛盾化解、信访总量控制、社会舆情引导、突发事件处置、易肇事肇祸人员的服务管理、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涉及公安、信访、民政、司法等若干不同部门。[9]与此同时,从价值选择、功能评价及其实现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将“稳定压倒一切”观念体系化,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从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关系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稳定压倒一切”的极端重要性。这既是从价值选择角度将稳定置于其他价值之上,又是从功能评价角度高度肯定稳定的功能。以江泽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将“稳定压倒一切”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并全面阐述这一理论原则的基本内核。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10],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将“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十条基本经验之一。认为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二,明确“维稳”的总体思路,尤其是从政治高度谋划社会政治稳定。中央领导在J省视察的讲话中,全面分析了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势,提出了总体性思路,认为我国应抓好五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其一,要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其二,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其三,要发扬民主,让人民群众的意见,通过人大系统、政协系统、工会等群众组织系统、学生会系统反映上来;其四,要有足够的警察力量,加强政法队伍的建设;其五,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做好思想工作。后四个方面的工作尽管各有其定位与目标,但显然均是围绕首要工作而展开。安定团结和社会政治稳定,既是首要工作,也是全部工作的目标。事实上,这些年来党和政府的维稳实践一直遵循着这一总体性理念与战略布局。

第三,对不稳定因素保持高压态势,既“杀鸡要用牛刀”,又“见微知著”,抓早抓小抓苗头。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讲话中也指出,要把一切破坏社会安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同年12月23日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再次强调,任何破坏稳定的因素,只要一露头,就要坚决把它消除在萌芽状态,并认为这是我们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必须加以坚持。实际上,这已成为各级政府维稳工作实践的根本性指针。1999年11月15日,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稳定工作,要着重解决好改革中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防止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防止矛盾激化;要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形势,善于发现苗头和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预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11]显然,这一极高且极严的标准,乃是要求对不稳定因素时刻保持高压态势,既“杀鸡要用牛刀”,又“见微知著”,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

第四,切实强化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维稳”意识尤其是责任意识,完善以党政主要领导为中心的多样化责任制。在现行权力体制下,维稳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为此,党中央一直反复强调并要求,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稳定是压倒一切的”这个重要原则,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更好地担起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在2001年8月25日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总结了十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特点,其中首要的便是,各级党政领导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明显增强,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通过不断推动并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和领导责任制,形成了比较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查究机制,尤其是领导责任。由此,各地逐步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领导共同抓的领导格局,带动和促进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

第五,在调适群众工作与专业化路线的关系中,日益偏重以严密组织化与技术化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政策框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文革”前的17年,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重点始终放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上,始终坚持公安、司法机关的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相结、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和政策。[12]以此为基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以逐渐形成。1991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成立了中央社会治安綜合治理委员会,党的十四大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写入党章。2001年罗干指出,十年来各级综治委、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不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群众自主参与不足的变化,综合治理理念也发生显著变化,日益转向自上而下的、严密组织化与技术化的路线,走向以政法部门为主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自1990年代以来,综合治理的转型包括从非正式公众参与向更加专业化控制转型,从集体领导向个人负责制转型,从无偿志愿向经济激励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业已公开的政府文件曾提出政府所期待的“稳定观”。2006年11月27日,罗干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用“正确的稳定观”谋划政法工作。正确的稳定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和谐理念为指导,以和谐状态为目标,实现全面、动态、可持续的和谐稳定。没有全面、动态、可持续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13]据笔者不完全的查阅,这似乎是政府文件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公开界定“稳定观”。不过,近40年来维稳体制及其政策实践的阶段性变迁却展示出不一样的“稳定观”,换言之,“维稳”理念与该“稳定观”有着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稳定压倒一切”观念在自我体系化的同时,实际上蕴含着变异的动力。

其一,“稳定”概念的泛化。与邓小平“稳定压倒一切”中的“稳定”指的是“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党的领导和人民政权的稳定不同,“维稳”实践所涉及的对象与范围已日益泛化。正如文内第一节所举的2个案例所示,涉事单位或地方的形象、相关的舆情也能成为“维稳”的对象,成为“不稳定因素”。“稳定”概念被如此诠释,就极易流为地方政府不当行为的“遮丑布”。《南风窗》曾就此评论道: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维稳,就赌上了一切。如:“信访专班”把上访者打怕了,再不敢到政府门口“扰乱秩序”;为了稳定,上市公司长时间隐瞒污染事故;以稳定的名义,政府部门可以对法院的独立判决施压;为了维稳需要,可以把当地所谓不安分的民众分门别类,实施不同的监控手段。

其二,秩序至上,将秩序作为压倒一切价值,甚至牺牲其他重要价值的优先选项。党中央尽管多次强调维稳的实质是维权,维权是维稳的基础,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却践行“秩序至上”尤其是“政治秩序至上”的逻辑,形成政治秩序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对抗。对不同时空背景的社会或成员而言,权利、自由、平等、尊严与秩序等基本价值往往会有不同的位阶安排,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价值体系。所谓“秩序至上”,即在这些基本价值的排序与衡平中,秩序被置于首位,成为压倒一切价值的选择。

其三,走向极限维稳的思维惯习。如上所述,在社会与公民参与不足的条件下,维稳实践主要依靠政府体制自上而下的管治或管控。然而,由于要求“把一切破坏社会安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导致在维稳实践中日益强化“极限维稳”,这种状况已为一些学者从不同的面向所指正。所谓“极限维稳”思维,即指面对各类不稳定因素,要求时刻保持高压态势,“见微知著”,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甚至不计成本、“杀鸡用牛刀”!

四、结论

“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为何会有变化?人们往往将其形成与变化归结于社会政治形势尤其是民众维权状况的形势变化。如认为1989年2月邓小平首次把稳定提到“压倒一切”的高度,这与1978年至1980年代末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抗议浪潮有关,这样的抗议刷新了国家的自我意识,使之认识到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效能面临挑战。[14]这一论断有其合理性,揭示了社会环境变化对领导人认知及其政策表述的直接影响。不过,还应当注意的是,观念变化背后的理念基础即“价值理念基因”的决定性影响。

本文的考察表明,“稳定压倒一切”虽然率先由邓小平明确提出,正像“四项基本原则”也是由邓小平首次提出一样,但其核心的理念却是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党的领导与人民政权的绝对稳固,乃是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共同的最高目标。不过,与毛泽东同志的全面政治化主张不同,邓小平同志则缩减了“政治”的外延,保留着政治领域的核心要素,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与“稳定压倒一切”。这一核心理念乃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奋斗目标的根本前提与基石所在。“稳定压倒一切”观念的体系化则是由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完成,即从价值选择、功能评价及其实现方式等方面,将其发展成为体系化的政治理念,继而形成全面维稳的制度与政策体系并应用于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压倒一切”观念本身却也内含变异的因素。作为一定时空条件下的选择,“稳定压倒一切”或许是应当的,也是能得到人们理解、认同与支持的。然而,在现当代社会应当注重的基本价值众多,正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12类基本价值所组成的体系一样,既包括含“稳定”在内的“和谐”价值,也包括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诸价值之间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因此,谋求价值体系内部的适度衡平极为关键。[15]为此,将“稳定”“秩序”作为压倒一切价值的优先选项,遵循“秩序至上”逻辑,就极易放弃甚至牺牲其他重要价值。由此,就可能将“稳定”概念泛化,致使“维稳”的范围和对象无所不包,强化“极限维稳”的思维与实践。实际上,正如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论及的,这一理念的“物化”(体制化)及其政策实践既有成功之处,更面临着严重的困境。[8]这正是“稳定压倒一切”观念变异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一些地方维稳实践饱受诟病的理念根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298-1299.

[5]费正清,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64.

[6]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92-293.

[7]陆永.当代中国警政与现代国家成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94-196.

[8]肖唐镖.当代中国的“维稳政治”:沿革与特点——以抗争政治中的政府回应为视角[J].学海,2015(1):138-152.

[9]聂军.论维稳理念的创新[J].桂海论丛,2014(2):105-109.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76.

[12]王仲方.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9:5-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70.

[14]冯仕政.社会冲突、国家治理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生[J].社会学研究,2015(5):63-89+243-244.

[15]肖唐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引論[J].社会主义研究,1995(1):44-47.

The Form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of the idea of

“Stability is of top Priority”

Xiao Tangbiao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Jiangsu,China)

Abstract:Although it was Deng Xiaoping who articulated that “stability is of top priority”,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is value concept was completed by the CPC with Comrade Jiang Zemin 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alue selection, functional affi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develop it into a systematic political concept, and form a comprehensive and stable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system. Noticeably,it will definitely cost other essential values when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order first”and prioritizing“stability”and“order”as the overriding values. In addition,it would lead to the over-general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stability”,resulting in an all-inclusive“stability safeguarding”in terms of its scope and objects,as well as propelling too much for the idea and the practice of“extreme stability safeguarding”.

Key words:stability is of top priority;the philosophy of safeguarding stability;the idea of stability;order is of supremacy

责任编辑:刘有祥 李祖杰